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校
学期结束
工作
会上
发言稿
范文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学校上学期结束工作会上的发言稿范文
篇一:关于稳固提高教育强镇工作的自查报告 一、学校根本情况:
杨庄小学现有9个教学班,323名学生,教职工21名,
办学宗旨:以德为先,以技为重,育人为本,全面开展;
育人方向:一好就好,多好更好。
二.自我总体评价:
学校办学行为标准,有相关制度和规定保证,全校教师文明度高;
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足开齐所有学科课程,不随意更改挤占挪用;
重视学生全面开展,测试和作业量严格控制,教育活动科学安排;
财务收支严肃标准,教师队伍师德师风优良,学生和家长评教良好。
三.报告要点:
1.规章制度保障:学校建立和完善了杨庄小学校务委员会,标准办学领导小组、行风监督小组、工会等组织。完善和建立了杨庄小学教职工考核细那么,杨庄小学班主任考核条例,杨庄小学教师聘任方法,杨庄小学校本教研制度,杨庄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等。制度的建立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后由教代会通过。这样经全校教师充分酝酿,反复修改,知晓度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制度为根。
2.标准学生分班:义务教育实行就近入学,学校不将学生的竞赛成绩,不用各种形式的选拔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班,不设重点班、实验班等。而是采取平行分班,对教师任教班级的学生成绩实行增量和显著性差异分析评价,以整体评价的方式来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执行课程方案: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地方课程方案,按规定配足、配齐所有课程教师,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不随意更改挤占挪用非考试科目课时,同时还本着差异开展的理念,一直坚持“合格+特长〞,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开展。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合唱,舞蹈,器乐,田径,篮球,绘画等特长生培养活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及审美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4.严格在校时间: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控制在7小时,要求教师严格执行课堂教学常规,向课内40分钟要质量。开展系列教学活动,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效率。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禁止教师向学生推销资料。家庭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自本学期始,要求所有学生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1小时,确保学生睡眠时间在9小时左右。
5.标准假日活动:学校和学校教师从不占用学生的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组织上课或集体补课,也不随意停课放假,不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非教育性庆典和非教育主管部门未经批准的任何竞赛、读书活动。
6.控制考试次数:控制学生在校统一考试次数,成绩采用等级和分数同时呈现,不统一对学生的考试分数进行排名公布。
7.促进身心健康:学校坚持近10年开展冬季长跑活动,每年举行寓田径游戏于一体的运动会学生参与率达95%以上,开展平安教育周等。坚持每天做好两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各年级每年进行一次播送操团体比赛。
8.培养实践能力:近10年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开展〞的值周班制度,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催促两操,检查评价学生行为标准。
9.教师职业道德:杨庄小学教师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教师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具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但是学校党支部、工会始终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来抓;通过典范鼓励——校级以上教学新秀、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校本研训——结对互助、委托培养、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鼓励年轻教师脱颖而出;通过监督反响——课堂教学调查、家长座谈、校长信箱、年度相互评议等方式,客观地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这就是下丁小学特有的教师文化,艰苦创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争先创新的教师队伍,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敬佩。
篇二:关于稳固提高教育强镇工作的自查报告 按照市、县要求,对照教育强镇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我镇对稳固教育强镇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根本情况
溢河镇位于南宫山脚下,207省道南北贯穿,全镇辖9个行政村,面积98平方公里,总人口6452人。2023年人均纯收入近5000元。全镇原有单设初中一所,效劳溢河、蔺河两镇,教师52人,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63人,现已归并到城关中学。现有小学三所,教师42人,1——6年级在校学生226人,设17个教学班,上溢、洋溪两校还设有学前班,收幼儿41人。镇中心幼儿园设施齐全,隶属镇中心小学——溢河小学,于2023秋季正式开园,有专任教师4人,收幼童37人,分为大、小两班。2023年溢河乡被安康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教育强乡〞,2023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教育强乡〞。近年从未止步,一直努力保持着教育强乡称号。2023年初夏,溢河乡改名为溢河镇。
二、工作开展情况
新一届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实施“双高双普〞、提高教育强镇水平工作列为全镇的重点工作来抓,在各方大力支持和全镇干部、教师、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溢河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开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夯实责任。
我镇实施“双高双普〞和提高教育强镇水平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领导统一领导下进行,镇上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具体抓好这项工作,层层夯实责任,努力抓出成效。一是确立并落实教育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制订实施“双高双普〞和提高教育强镇水平工作实施方案,工作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措施、有成效。二是建立议教制度,落实镇长亲自主管教育、一名副职分管教育责任制,及时解决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尊师重教、关心学生的良好育人环境。三是落实镇、村和各类学校办学责任,在年度考核中把教育列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镇党委、政府委托镇中心小学对镇内各类学校、幼儿园实施全方位管理,代行原教育办职责,作为教育抓手对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各村支部、村委会负责各村的控辍保学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保证学生按时入学、杜绝中途辍学,协调校群关系;派出所、司法所、卫生院尽力配合政府做好工作,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坚持依法治教,强化教育管理。
在实施“双高双普〞和稳固提高教育强镇水平工作中,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认真宣传、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特别是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依法维护学校、师生正当权益。建立考核制度,把教育与经济建设同安排、同考核,实施对教育的宏观管理。领导带头尊师重教,关心学生成长,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强教育的开展动力。
(三)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强乡验收过后,镇党委政府十分珍惜这份荣誉,继续狠抓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在县政府和教体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2023年,我们对溢河中学进行了危房改造,还借洋溪村级公路硬化的时机,筹资元对洋溪小学的篮球场和校园内过道实施了硬化,溢河小学建起了围墙和校门。2023年,硬化了溢河小学的篮球场,修复了滑坡损毁的内侧围墙。2023年,我们对溢河小学的上操场实施了硬化和绿化。2023年,我们投资元修建了溢河中心幼儿园,保证了秋季按时开园。六年来,全镇共计教育投资一百五十万元以上,这里面有工程资金,有化缘的钱,也有我们从牙缝里省下的钱。不管怎样,我们总算为溢河人民办了几件好事。
(四)加强队伍建设,激发内部活力。
镇上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实行归口管理,对中心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教师的招聘录用、职务评聘、调配交流等归口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镇上只提出建设性意见。镇党委狠抓好学校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作用,凝聚了人心,培养了师德,杜绝了违反职业道德现象发生。学校行政班子建设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完小以上校长参加岗位培训、取得任职资格证书,并参加了五年一轮的提高培训;
各校领导班子能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办学,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廉洁自律;学校组织机构健全、岗位职责明确,在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上取得了成就,为溢河的教育事业做出奉献。镇上将积极要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按编制标准核定我镇教师编制,并及时足额配备;按标准配置对口的英语、计算机、劳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学科教师,使教师队伍结构逐步合理,幼儿园教师专科以上学历到达85%以上,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到达90%以上。
(五)坚持双高标准,促进协调开展。
在实施义务教育方面,我们实行镇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和党员包户、学校教师包班包人的方法,真正建立起控辍保学双线责任制,使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含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到达100%,小学无辍学,初中辍学率稳固在1.8%以下;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到达90%以上,使义务教育向高水平、高质量迈进。
在抓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我们大力开展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取得成效。镇上建成1所公办幼儿园,已于2023年秋季正式开园,为其他学校做出了表率;上溢、洋溪两校都办有学前班,使镇、村学前教育到达了全覆盖,幼儿学前三年入学率到达85%,学前两年入学率到达90%,学前一年入学率到达95%。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几年后有望逐步到达80%以上。在成人技能培训方面,我们按照原来的小乡划分范围,充分利用人劳局的培训工程和党建远程教育资源,开展面向“三农〞的教育培训;经常开展普法宣传、科技文化活动;紧密效劳乡村主导产业开展,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面向市场需求,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有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