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考研政治必背30条免费分享考研资料.pdf
下载文档

ID:3644386

大小:657.72KB

页数:1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2 考研 政治 30 免费 分享 资料
新浪微博:考研政治陆寓丰 微信公号:腿姐考研政治课堂!#$#$#%&()*+,%&()*+,-$-$./!#$%!#$%&()*+,-()*+,-.#/01%23()*45#/01%23()*45.6607107189:;89:;?!AA.!#!#$%&$%&(1、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 个基本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2 大发现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2 2、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开放开放性性。1.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和理论优势。2.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3.实践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4.人民性是指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其发展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5.开放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而不断丰富自己。3、哲学基本问题包括2 2 个方面的内容个方面的内容: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4、根据对世界状态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2 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5、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建立在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前提之上的。人的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度的,它是受受到客观世界、历史条件制约的到客观世界、历史条件制约的。新浪微博:考研政治陆寓丰 微信公号:腿姐考研政治课堂 6 6、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另一方面,物质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实在基础和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7、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性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根本特点。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需动性的前提。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8 8、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9、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有 4 个特点:1.1.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2.2.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3.3.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4.4.联系具有条件联系具有条件性。性。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条件可以改变,但不是任意改变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条件可以改变,但不是任意改变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10、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 11 1、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实质和核心。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寓于同一的。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12、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新浪微博:考研政治陆寓丰 微信公号:腿姐考研政治课堂 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4 4 种种: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1 13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共性和个性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问题的精髓。1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15、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第四,辩证否定的实实质质是“扬弃扬弃”。16、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 3 个基本特征:第一,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直接现实性。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自觉的能动性性。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的 3 种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1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4 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来源。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也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8、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也二次飞跃,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是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19、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2 20 0、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有待发展。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对真理。2 21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新浪微博:考研政治陆寓丰 微信公号:腿姐考研政治课堂 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22、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物质生产方式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基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力量。23、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鲜明的阶级性。24、生产力有 3 个基本要素:一是劳动资料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物质标志。二是劳动对象劳动对象。三是劳劳动者动者。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一种人和人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志为转移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2 25 5、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包括意识形态(即观意识形态(即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2 26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和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本动力。2 27 7、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现实中的人现实中的人。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所谓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28、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们,从量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新浪微博:考研政治陆寓丰 微信公号:腿姐考研政治课堂 29、个人,是指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在社会发展中在社会发展中,所有个人所有个人都起到一定作用都起到一定作用。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坚持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30、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初步形成形成。抗日战争期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成熟。2、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1939 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1948 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其中首要敌人首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最基本的动力。5 5、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6 6、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农民革命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农民战争。7、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8、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群众基础。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新浪微博:考研政治陆寓丰 微信公号:腿姐考研政治课堂 9、建立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和发展建立统一战线提供了可可能性能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1 10 0、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根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唯一宗旨。11、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性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12、1956 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3、论十大关系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成为我国开始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志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志。14、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 1957 年 2 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是当前政治生活的核心矛盾问题是当前政治生活的核心。15、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体制的根本性交革根本性交革。16、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的这一系列重要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要求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特别是 1992 年初南方谈话的精神,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7、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从中华民族复新浪微博:考研政治陆寓丰 微信公号:腿姐考研政治课堂 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新时代的精神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指引根本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基本遵循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强大思想武器。20、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从 20202020 年到年到20352035 年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从 2035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2、创新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会公平正义问题。23、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4、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25、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主形式。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独特优势。26、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27、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浪微博:考研政治陆寓丰 微信公号:腿姐考研政治课堂 2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29、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30、旗帜鲜明讲政治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3 年 10 月,签订了中英中英虎门条约。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1844 年 7 月签订了中美中美望厦条约,10 月签订了中法中法黄埔条约。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3、1841 年 5 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略武装斗争。4、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重要原因重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5、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腐败;重要原因是经济技术落后。6、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制夷”的思想。1895 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救亡”的口号。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孙中山 1894 年 11 月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7、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以解决土地问题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但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资政资政新篇新篇是第一个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色彩第一个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8、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中体西用”,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首先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同时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新浪微博:考研政治陆寓丰 微信公号:腿姐考研政治课堂 9、洋务派首先兴办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最大的兵工厂。福州船政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最大的造船厂。民用企业主要采取官督商办官督商办的方式方式创办企业,基本上是资本资本主义主义性质性质的近代企业。10、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是兴中会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1 11 1、护法运动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12、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先后自动举行罢工,标志着中国中国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3、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1 14 4、国民党一大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15、1925 年至 1927 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因此被称作大革命。“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成为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标志。16、1927 年 8 月 1 日,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17、1931 年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序幕。一二一二九运动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动新高潮的到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18、1937 年卢沟桥事变到 1938 年 10 月广州、武汉失守,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在这个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主观原因,是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蒋介石集团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19、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战略相持阶段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国共合作为基础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发展进步势力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新浪微博:考研政治陆寓丰 微信公号:腿姐考研政治课堂 城市小资产阶级;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21、1941 年 5 月,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思想认识根源。主观主义的实质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教条主义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重点。22、1946 年 6 月 26 日,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23、五四指示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 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24、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2 25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26、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而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对农业及手工业农业及手工业改造采取“合作化合作化”方式方式,对资本资本主义工商业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赎买”方式。27、八大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28、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2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宣言书。30、十一届三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新浪微博:考研政治陆寓丰 微信公号:腿姐考研政治课堂!./!./(1、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2、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总观点和总看法。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3、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其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再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4、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内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5、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近期理想和远期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等。理想具有超越性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实践性和和时代性。时代性。信念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信念具有执着性和多样性。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信仰是最高层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6、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7、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两者存在对立的一面,即“应然”与“实然”的矛盾;两者是统一的,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8、在 5000 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包括 4 方面: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9、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献身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献身于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10、新时代的爱国主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基本要求义基本要求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