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考研政治直通车长线备考基础预热——马原2免费分享考研资料.pdf
下载文档

ID:3643658

大小:2.03MB

页数:98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2 考研 政治 直通车 长线 备考 基础 预热 免费 分享 资料
政 治2022考研政治直通车基础预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主讲:郝明模块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主讲:郝明讲:郝明新浪微博:新浪微博:koolearnkoolearn郝明郝明第二章哲学及哲学基本问题主主讲:郝明讲:郝明新浪微博:新浪微博:koolearnkoolearn郝明郝明章节导读1.章节概述本部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篇,考生要着重掌握哲学的内涵、哲学研究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哲学思想的发展。由于本章是作为哲学的开篇章节,主要涉及一些基本理论内容,不大可能涉及到理论的应用,因此在近五年本部分未考查过选择题和分析题。章节导读2.逻辑框架第一节 哲学内涵及四大问题知识点001 哲学内涵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001哲学内涵P10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哲学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但是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知识点002 哲学的四大问题哲学家关于世界问题的四个问题主要是指:1.思维与存在统一于谁?(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性/谁是世界的本原)。(1)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哲学派别为唯物主义。(2)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精神的哲学派别为唯心主义。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002 哲学的四大问题P102.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1)凡是认为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称之为可知论;(2)凡是认为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称之为不知论;3.世界的存在状态(1)凡是认为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叫辩证法;(2)凡是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叫形而上学。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002 哲学的四大问题P104.社会历史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诞生前无此问题争论)(1)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叫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2)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叫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002 哲学的四大问题P11牛刀小试:【单选题】【单选题】1.在中外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有许多派别,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世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题B世界的唯一性与多样性问题C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D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问题第二章第一节课后习题P11牛刀小试:【单选题】【单选题】1.在中外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有许多派别,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世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题B世界的唯一性与多样性问题C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D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问题第二章第一节课后习题P11第二节 哲学基本问题及派别知识点 003 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恩格斯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略)【见知识点002】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003哲学基本问题P11知识点 004: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一)唯物主义一元论1.定义:唯物主义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派别。2.历史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原初物质。形态:金、木、水、火、土;元气。缺陷:自发性、猜测性、直观性。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004哲学两大基本派别P11(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原子。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具体表现在:认为原子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客观实在性,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属于唯物主义。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004哲学两大基本派别P11(4)庸俗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但认为意识就是物质,只是物质的一种特殊体现,典型的说法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其实质是否定意识的存在。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004哲学两大基本派别P12(二)唯心主义一元论1.定义:唯心主义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2.历史形态主要判断精神是人的精神,还是不是人的精神,凡是认为是人的精神的都是主观精神,叫主观唯心主义;凡是认为不是人的精神的都是客观精神,叫客观唯心主义。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004哲学两大基本派别P12(1)主观唯心主义。精神: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生而知之的。表现形态:感觉、经验、意志、理性、思想(中国人认为的心),最终导致唯我论。(2)客观唯心主义。精神: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形态:理念、绝对观念、绝对精神、宇宙精神、神中国人认为的道、理。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004哲学两大基本派别P12(三)二元论(略)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004哲学两大基本派别P12牛刀小试:【单选题】【单选题】1.老子第四十二章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段话可以说是老子以道为根本的宇宙观。道为宇宙的本原,是一种不可名状的精神实体。该观点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第二章第二节课后习题P12牛刀小试:【单选题】【单选题】1.老子第四十二章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段话可以说是老子以道为根本的宇宙观。道为宇宙的本原,是一种不可名状的精神实体。该观点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第二章第二节课后习题P12牛刀小试:【单选题】【单选题】2.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第二章第二节课后习题P13牛刀小试:【单选题】【单选题】2.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第二章第二节课后习题P13牛刀小试:【单选题】【多选题】3.下列命题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第二章第二节课后习题P13牛刀小试:【单选题】【多选题】3.下列命题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第二章第二节课后习题P13牛刀小试:【单选题】【多选题】4.人们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坚持A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B从现实条件出发,尊重客观规律C通过实践,真抓实干D掌握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第二章第二节课后习题P13牛刀小试:【单选题】【多选题】4.人们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坚持A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B从现实条件出发,尊重客观规律C通过实践,真抓实干D掌握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第二章第二节课后习题P13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主主讲:郝明讲:郝明新浪微博:新浪微博:koolearnkoolearn郝明郝明章节导读1.章节概述本章围绕“辩证唯物论”展开,重点论述了辩证唯物论部分的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章节导读2.逻辑框架第一节 物质观知识点001 物质的内涵与特征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001物质的内涵与特征P14(一)物质内涵1.恩格斯版本: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物质内涵2.列宁版本: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做的最高的哲学概括,也就是说物质是指所有东西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具有的共性、唯一特性。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001物质的内涵与特征P15(二)物质特征物质的唯一特征就是客观实在性(客观性)。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001物质的内涵与特征P15知识点002 物质范畴的意义(1)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区别了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2)认为物质是可知的,从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002物质范畴的意义P15(3)认为物质是所有事物的共性客观实在性,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区别了一切旧唯物主义。(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从而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002物质范畴的意义P15牛刀小试:【单选题】【单选题】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第三章第一节课后习题P15牛刀小试:【单选题】【单选题】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第三章第一节课后习题P15第二节 运动观知识点 003 运动与物质(一)运动的内涵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第三章第二节知识点003运动与物质P16(二)运动的特点(1)绝对性(普遍性),是物质的普遍状态,运动的趋势是绝对不变的;(2)无条件性,运动的状态不受任何主客观环境所制约。第三章第二节知识点003运动与物质P16(三)运动与物质关系物质与运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1)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的坚持了辩证法,反对了形而上学;(2)凡是运动的都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第三章第二节知识点003运动与物质P16知识点 004:运动与静止(一)静止的内涵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可以理解为:(1)相对于整体,在局部未发生特定的运动往往指的是机械运动;第三章第二节知识点004运动与静止P16(一)静止的内涵(2)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未发生机械运动的相对位置的移动;(3)在事物的量变阶段,未发生质变。方法论意义在于承认静止是衡量物质运动的尺度。第三章第二节知识点004运动与静止P16(二)静止的特点(1)相对性(特殊性),是物质的特殊状态,静止的趋势不是绝对不变的;(2)有条件性,静止受参照物所有影响。第三章第二节知识点004运动与静止P16(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辩证统一)(1)相互区别一方面,运动是绝对无条件的,是物质的普遍状态;另一方面,静止时相对有条件的,是物质的特殊状态。第三章第二节知识点004运动与静止P17(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辩证统一)(2)相互联系任何物质的存在应该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之间的关系,一旦割裂,就会出现:第一,形而上学:只强调静止而否认运动第二,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强调运动而否认静止,如“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观点。第三章第二节知识点004运动与静止P17牛刀小试:【单选题】【单选题】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第三章第二节课后习题P17牛刀小试:【单选题】【单选题】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第三章第二节课后习题P17牛刀小试:【单选题】【单选题】2.有一副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A运动的衡量尺度B运动的内在原因C运动的普遍状态D运动的存在方式第三章第二节课后习题P17牛刀小试:【单选题】【单选题】2.有一副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A运动的衡量尺度B运动的内在原因C运动的普遍状态D运动的存在方式第三章第二节课后习题P17第三节 时空观知识点 005 时空的内涵与特征(一)时间和空间的内涵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和基本属性。(1)时间:反映了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和不可逆性。(2)空间:反映了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第三章第三节知识点005时空的内涵与特征P17(二)时间和空间的特征(四大特征)(1)时空的绝对性无条件性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时空是物质所固有的。要坚持时空的客观性,即坚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反对认为时空是精神产物的唯心主义时空观。(2)时空的相对性有条件性时空的相对性是指具体时空的可变性,它会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第三章第三节知识点005时空的内涵与特征P18(二)时间和空间的特征(四大特征)(3)时空的无限性就整体的时空而言,一维的时间是无始无终的,三维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4)时空的有限性时空的有限性是指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第三章第三节知识点005时空的内涵与特征P18知识点 006:时空与物质运动(1)凡是时间和空间都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运动来量度(2)凡是物质运动都要经历一定时间并且占据一定空间第三章第三节知识点006时空与物质运动P18牛刀小试:单选题】【多选题】1.长江的年龄到底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2 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A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B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第三章第三节课后习题P18牛刀小试:单选题】【多选题】1.长江的年龄到底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2 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A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B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第三章第三节课后习题P18第四节 意识观知识点007:意识的起源与本质第三章第四节知识点007意识的起源与本质P19(一)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人脑,人脑的形成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前提。人的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心理;(3)由高等动物的感觉、心理到人类的意识(决定性的阶段)。2.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意识是人特有的。(二)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2)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第三章第四节知识点007意识的起源与本质P19知识点008:意识的能动作用(一)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或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特有的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观能动性或自觉能动性也是意识的特征。第三章第四节知识点008意识的能动作用P19(二)能动作用的表现形式(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最重要的表现);(4)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第三章第四节知识点008意识的能动作用P20(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3)方法论意义: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要尊重客观规律,从而使社会的发展既合乎于目的又合乎于规律,使得人与自然相和谐,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构建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第三章第四节知识点008意识的能动作用P20牛刀小试:【单选题】【多选题】1.马克思指出:“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一命题告诉我们A意识先于物质,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C意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D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三章第四节课后习题P20牛刀小试:【单选题】【多选题】1.马克思指出:“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一命题告诉我们A意识先于物质,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C意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D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三章第四节课后习题P20牛刀小试:【单选题】【多选题】2.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A意识根源于物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第三章第四节课后习题P20牛刀小试:【单选题】【多选题】2.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A意识根源于物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第三章第四节课后习题P20第五节 实践观知识点009:实践的内涵与特征(一)实践的内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也就是把思想变为现实的过程,或者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第三章第五节知识点009实践的内涵与特征P21(二)实践的特征(1)直接现实性(客观实在性)实践具有高于理论认识的品性。主要表现在: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客体、手段是客观的;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实践的水平与发展都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3)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第三章第五节知识点009实践的内涵与特征P21知识点010:实践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形式(一)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1)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主要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2)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等基本形态;(3)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方法。中介是链接主体和客体的桥梁。第三章第五节知识点010实践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形式P21(二)实践的基本形式(1)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所有人类活动需要的物质基础;(2)社会政治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3)科学文化实践改造思想、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第三章第五节知识点010实践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形式P21知识点011:实践与人的存在(一)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相互区别:(1)自然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世界;(2)人类社会是人在自然界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机系统。第三章第五节知识点011实践与人的存在P22(一)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相互联系:(1)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自然界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2)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第三章第五节知识点011实践与人的存在P22(二)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三章第五节知识点011实践与人的存在P22(三)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不当的实践活动,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带来环境问题;适当的实践活动,会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构建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第三章第五节知识点011实践与人的存在P22牛刀小试:单选题】【多选题】1.生物学史,可以说是显微镜的发展史。17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使用诞生不久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了植物细胞。开启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大门。此后,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和成像质量不断提升,人类对细胞的认知也随之深刻和全面。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发现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人类的观察极限从亚细胞结构推向了分子结构。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背后,也站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冷冻电子显微镜。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表明A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B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正是依靠中介系统才能够相互作用C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与实践条件的进步有直接的关系D实践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第三章第五节课后习题P22牛刀小试:单选题】【多选题】1.生物学史,可以说是显微镜的发展史。17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使用诞生不久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了植物细胞。开启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大门。此后,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和成像质量不断提升,人类对细胞的认知也随之深刻和全面。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发现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人类的观察极限从亚细胞结构推向了分子结构。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背后,也站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冷冻电子显微镜。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表明A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B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正是依靠中介系统才能够相互作用C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与实践条件的进步有直接的关系D实践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第三章第五节课后习题P22牛刀小试:单选题】【单选题】2.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第三章第五节课后习题P23牛刀小试:单选题】【单选题】2.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第三章第五节课后习题P2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