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622中西哲学史
2015
考研
中国
人民大学
622
中西
哲学史
冲刺
串讲
模拟
四套
卷精讲
主讲老师:李倩 复习备考策略及应试答题技巧 第1讲:复习备考策略及应试答题技巧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一、考试说明 二、复习阶段 三、复习备考策略 四、考试注意点 五、应试技巧 2 A、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说明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管理学、逻辑学专业的逻辑哲学与逻辑史方向、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科技哲学问题方向:初试科目三为中西哲学史,科目四为哲学专业综合。一、考试说明 3 (一)中西哲学史:1、此科目考试分两个单元:中国哲学史(不含近现代部分)、西方哲学史 (不含现代部分)。2、每个单元共四道或五道题目,考生需选择三道题目回答。每题满分25分,每单元满分为75分,试卷总分满分150分。4 (二)哲学专业综合:1、此科目考试共分八个单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管理哲学),考生需选择两个单元的题目回答,不得跨单元选题。2、每个单元共四道题目,考生需选择三道题目回答。每题满分25分,每单元满分75分,试卷总分满分150分。5 二、逻辑学专业的符号逻辑方向,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方向:初试科目三为数学三,科目四为哲学专业综合;三、哲学院不指定参考书目,对其他有关考试内容或考试范围的问题不做解释。6 (专业学位考试科目参见招生简章)(专业学位考试科目参见招生简章)(100-哲学院)哲学院)7 8 9 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本年7月)2、强化提高阶段(本年8月本年11月)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分析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3、冲刺阶段(本年12月次年1月)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已有的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10 1、专业课复习方法 首先,要熟悉参考书目,即中国哲学史新编张立文著,西方哲学史张志伟著。对书本的知识点进行整体的归纳梳理。在梳理知识点的过程中,心中要形成一个关于知识点的整体架构。比如说以中国哲学为例,中国哲学包含哪几个大阶段,各个大阶段又包含哪些具体的学派,这些具体的学派中包含哪些哲学家,这些哲学家思想包括哪几个方面的思想,他最重要的又是哪一方面的思想。11 三、复习备考策略 其次,分析近几年的考研真题。分析其命题规律,哪些知识点是常考的,将知识点作一个重要程度的划分。因为你在一个确定的有限的时间内将全部的知识都百分百的把握,这样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所有一定要注意把精力多放在重点上。多花点时间在你所总结出来的最重要的那些知识点上,把它把握得透彻一些。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花一部分时间把那些需要你了解的知识点了解到位。这个时间的分配上需要你自己去拿捏。12 考研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需要大家及时得去复习,并不是说我觉得我现在理解了记住了我就可以不去管它了。需要大家反复地去复习。努力培养自己的发散性的思维。由一个点扩散到整个知识链。左右连横上下贯通,理论联系实际。13 复习时要自己琢磨,理解。不要死记硬背。背诵的目标不是依照课本一字不落地记忆,而是自我知识消化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持之以恒,细水长流,注意劳逸结合。14 2.复习的时间分配和心态 影响考研的因素众多,其中我觉得比较重要的需要提及的是考研的时间分配还有考研的心态问题。考研最好是有一个整体的时间把握,做一个详略得当、适合自己的时间规划。保证在某个时间段完成给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就可以给自己一点小小的奖励。这样对于按时完成任务起到一个敦促的作用。有利于复习效率的提升。15 考研的过程是值得珍惜的,在整个过程中希望大家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不要太在意那些影响自己心情的事情,多给自己点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太在意考研的结果,做好当下,是最好的选择。16 考试时间:考试时长为3个小时,本门考试是考研第二天上午的8:30-11:30进行。考试试卷:一份试题卷,一份答题纸。试题卷上不能进行书写,答题卷为12页纸的A3纸。17 1、形式上 卷面。尽可能将字写得工整一些,出现失误时,将原来的笔迹轻轻划一道即可。卷面保持整洁。答题时间分配。中西哲学史一般为六道论述题,三个小时的时间。发下试题后,先快速浏览一遍试题,最好在五分钟之内确定下自己要答哪六道,然后做答。基本保持在2530分钟答完一道题目。18 逻辑性,一定要注意自己论证的逻辑性,要有条理。篇幅,我个人认为12页答卷中,如果想要得到及格,不能写的过于少,至少要答满9页纸,又不能写的过于多,最好不要超出12页。19 2.遇到教材上没有复习到位的题目怎么办?遇到不会的题目千万不要慌,克服恐惧感,因为能够坚持到考研考场上的同学的实力是差不多。熟能生巧且万变不离其宗。联系科目的理念、特点、基本原则、基本制度。20 寄语 考研征途长路漫漫,这个过程有苦有甜,我很庆幸我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小伙伴的陪伴和鼓劲,更有学姐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我很幸运,有这么多人关心和帮助我,让我始终坚信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此,感谢一路以来陪伴我的所有人。同时,也祝愿所有为梦想奋斗的学子都能梦想成真。21 22 主讲老师:李倩 冲刺串讲及模拟四套卷精讲 第2讲:中国哲学史知识串讲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1.忧患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2.乐道精神:是以求道、得道为快乐的精神。3.和合精神:是人与自然、社会、心灵冲突融合而和合的精神。4.人本精神:以人为根本,以人为中心,解释一切问题。5.笃行精神:中国哲学入世品格和刚健精神,是中国哲学积极投身现实社会、人生,奋发进取、自强不息、追求自己理想价值实现的精神。2 1.老子的道是什么?老子以为,天地之上更有其所至,其所至者,谓之“道”。就道与物的关系而言,道是天地万物之本原、本根。道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在。它是有与无的统一。道不断运动变化,化生万物。道不仅是事物存在的本原、本根,同时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万事万物的本体。3 2.道法自然(自然无为)道成就天地万物,并非有意为之,而完全出于无意作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本性即是自然无为,正是这种无为,成就了有为,成就了一切。“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是道之用,道之理,同时亦是“道术”,是侯王治理国家之根本手段和方法。3.老子的辩证思想 世间万事万物是相依存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等都相互依存,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无法存在。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必然向相反方向发展。4 1.自然之性 庄子考虑的是个人,是个人生命的价值,是个人精神的家园,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寓所。在庄子看来,人之本性即是自然。2.死生为昼夜 庄子认为生死变更也像昼夜交替一样,完全是自然现象。庄子所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与自在以及心性的宁静与淡泊,庄子对于生死所持的态度,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5 3.齐物论 在庄子看来,世间的一切,本无是非、大小的差分,因为有了“成心”,即主观上偏见,方才见出差分。彼此俱无,无以为对,无可无不可,这就是“齐物”。事物本身无贵贱之分,所以对一切,都应当报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态度。齐物论,只是高扬一种精神,一种豁达、舒放、淡泊、旷然的精神,所以庄子在提出齐物论同时,还提出“心斋”和“坐忘”。保守心的虚静空灵,就是所谓的“心斋”。“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6 1.仁学思想 孔子提出“仁”,作为礼的内容,并据此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的仁学思想体系。仁的根本是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视孝悌为“仁之本 孔子提出“爱人”的主张。这种爱是“差等之爱”,差等的标准是礼,其具体运作方法是“推己及人”。孔子的仁学还表现为一种精神境界。孔子的仁学,体系庞大,即简易为一种具体行为的德目,又高远为人格完美的境界。7 2.天命论 在孔子那里,命是与人分离的,人只能受它左右,而无力干涉它。孔子慨叹命,却不是宿命论者,他提出“知天命”命题,并把这种“知”作为人生修养和人生自觉的一个重要步骤,而统一了主体自觉与命运支配的关系。3.中庸思想 孔子倡仁,强调“知天命”,有一个原则,这就是“中庸”。其逻辑起点是传统“尚中”观念。依此,提出“时中”思想。以礼制中,直契天人之美。8 1.孟子性善论 孟子在集中批判荀子“生之谓性”和“仁义内外”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性善论。他认为:仁义是内在于人的为人的本质所固有的一种道德属性,将不善归于后天环境。孟子通过“心”把“天生之德”和“为仁由己”结合起来。心有恻隐、羞恶、是非、恭敬“四端”。心是仁义礼智的来源。在孟子那里,心即是修养的官能,又是认知的官能,又是价值判断的官能。9 2.性命说 孟子主张凡属于人的,要尽一切可能去探求它,凡不属于人的,尽可能地去顺应它,这即是后儒所说的“尽人事而待天命”。他把天之具有道德意义的部分内化为人性,把天之具有支配意义的部分外化为命运。前者是主体自觉的结果,后者是主体自觉的界限。人们只有反求前者,才能顺待后者。这叫“知天”和“俟命”。孟子教育人“修己以俟命”。10 人性论(性恶论)荀子认为人之性恶是因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顺着这些诶欲望发展下去,必然导致纷争与暴乱,这是人之本性。人如何向善?荀子提出“人伪”说。认为道德不是人之本性,而是出于圣人的化性起伪。人可以由认知的层面,通向为仁为义的人伪之途。11 儒墨的根本分歧在于,孔儒的人文道德或人道理念与墨家的功利主义观点之间的对立与分,它们分别构成儒墨两家哲学理念的基本理论内核或思想特质,使他们在观察、思考种种社会、政治、伦理和经济问题时各具独特的视角,并从整体上赋予儒墨两家各自不同的鲜明的理论特色。儒家人之为人的人道理念对人构成的一种以人伦道德为本位的理性规约,墨子的“人”的概念及其“分事”论则对人构成的是一种以功利实用为本位的理智裁制,这是儒墨两家之间对立分歧最集中的体现。12 1.天人大一统 董仲舒在宇宙论上主张大一统,即主张天人在内的宇宙统一于共同的本原。大一统既具宇宙论意义,又具有政治哲学意义。既然宇宙从根本上是统一的,那人类政治生活在根本上也是统一的。以元统率天、以天统率王、以王统率天下,整个宇宙处于统一有序状态。13 2.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哲学理论的核心,其天人感应论以天人相类为基础。人的一切都是由天决定并与天相类,天人之间不仅结构相类,而且深层次的情感、道德也相类,因此,天是放大了的人,而人则是缩小了的天,天人相类,天人相通,天人合一。董仲舒把天描写成活灵活现的人格神,人间帝王政治实践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受到天的裁决,若其行为符合道德,顺应天意,天就是使其国泰民安,降下吉祥、福瑞等,反之,天将降下灾异,甚至剥夺其天子名位。天人感应论虽然有着浓厚的神学色彩,但在政治上可以起到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作用。14 1.王弼“名教本于自然”道本自然,万物由道而生,也就自动地被赋予“自然”属性。“因循自然”就是尊重万物的本性。人道本是天道离散的结果,人类社会的礼法制度、等级制度作为道之离散的产物,是本于自然而生成不同的所在的。所以,人道的自然是赖于名分的相对的自然。名分是维持社会运转的必要条件。它必须要“知止”,知道自己活动的界限。15 2.嵇康“越名教而然自然”嵇康现依据老庄的思想设定了一个至德之世,在其中是没有仁义礼教存在的价值的。在这里,人人都凭借自己本性生活。但因为有了至人,名教取代自然开启了社会混乱之源,本身就不合理,其价值是否定的。理想政治是“为天下”的公的制度,而现实的名教是“为一身”的私的制度,一切的人为可以说都是因私而生。16 3.郭象“名教自然相冥”郭象认为人为对自然的改变可以在顺从自然本性的前提下进行。他认为判断人为是否符合天理自然的关键在于这种人为是否被自然所接受,只要接受就是天命、就是自然。天命和人为都归属于自然。概括起来即:人为可以符合自然。17 1.王弼的贵无 王弼认为天地万物有一个统一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无”。认为事物的产生以及事物功能的实现都是由它决定的,因此它是万物的宗主。2.裴頠的崇有 裴頠认为必须将“无”统一到“有”上,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无的概念只能是现象的意义上的,无只是指现象有的消失状态而言。18 3.郭象的独化 郭象认为无不能生有,而有未生所以也不能生有,万物是自生的,自生靠“自有”来支持,万物自生自造,不需要他物的接济,万物自有的变化即是“独化”。19 慧能和神秀都以众生本来具有的不变的真如本性为成佛的根据,也都认为众生迷妄颠倒而不得觉悟,若能去掉迷妄颠倒,显现真性,就能得到解脱。神秀认为拂尘离念是手段,净心自觉是目的。这是一个渐修渐悟的过程。慧能提倡“自性顿修”,实质为顿悟成佛。他认为众生只要一念心相应,就能顿见自心真性,不必要什么积累,也不受时间限制。20 葛洪将道教的神仙信仰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结合起来,建立了以道教养生为内、儒家应世为外的思想体系。葛洪论证了神仙长生不老。葛洪还说明了学仙修道的方法。21 韩愈所说的“道”,不仅是一种精神价值,而且还包括一整套原则。这是韩愈所了解的整个儒家文化与社会秩序。韩愈认为这个道,是通过圣贤之间的传承过程(传)而得以成为一个传统(统)。22 在他看来,性是情的基础,情是由性所派生。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人性之所以迷惑不清,是因为人的情欲是恶的,情欲有七种表现,情欲占了上风,至善的本性就看不到了。人只要熄灭邪妄之情,性就可以恢复,这就是“复性”。他将人们复性去情的修养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斋戒其心”,第二阶段是“至诚”。23 1.周敦颐无极太极论 2.周敦颐“立人极”的人道学说 人的“五性感动”便做出善恶不同的行为。于是便有圣人出,为天下之人指定礼乐教化、纲常伦理以作为其行为准则,指明修养的功夫和最高境界以作为其追求的理想和目标。这便是圣人“立人极”的过程,也是人道彰显的过程。3.二程的天理论、理气论、工夫论 24 1.理气论 朱熹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认为人伦世事、万物化生无不以理而行。理是事物运行的“所以然之故”和“所当然之则”,是人物活动所必须遵守的理所当然的道理。气是理的安顿之所,是理赖以产生万物的质料。宇宙万物都是由气产生,天地万物、宇宙运行、自然变化、万物生灭都是阴阳二气聚散流行的结果。理气相即不离 25 2.心性论(心统性情)朱熹把性分为性之本然状态即“天命之性”和性之实然状态即“气质之性”。就心性结构来说,朱熹认为,“性者,心之理;情者,心之动”。性是心之本体,是心所有之理,而情是心之发动。就心的状态而言,朱熹把心分为“道心”和“人心”。3.工夫论 朱熹主张居敬穷理、格物致知,并阐述了其知行观。26 1.心本论“心即理”是心学一系的基本命题,天理在人的心中,与人的本心是合一的。“心即理”的“立言宗旨”是要人知道心与理本是一个,要在心上做工夫,不要向外求理。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把整个宇宙的存在价值纳入到“吾心”之中。27 2.致良知 陆九渊从心本论出发认为人心本善,为学修养的工夫就在于切己自反、发明本心。只有尽乎本心,发明善性,才是真正的用功成圣之途。王守仁将他的全部为学归为“致良知”三字,“良知”即是心之本体,所以“致良知”就是向外推致良知之理,也就是发明本心、尽乎本心。所谓“致良知”就是把人的先天具有的道德良知从人心之本体向外推至而来,使其发用流行,贯彻于人的一思一念,一举一动之中。28 3.王门四句教 王守仁晚年在“致良知”的基本精神下,把他对本体和工夫的思考结为四句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门“四句教”在王守仁的弟子之间产生不同理解。王畿所强调的是良知的自然流行,钱德洪强调的是为善去恶的工夫。29 1.张载“太虚即气”张载在完整而深刻的意义上提出了气本论。他说,“太虚者,气之体。形聚为物,形溃反原”,“太虚无形,气之本体。”这里涉及“本体”和“本原”的关系,太虚之气在具体的物形之或聚或溃的意义上是物的“本原”,而在虚其无形的抽象意义上是“气之本体”。在张载的气论中,太虚之气是本体又是本原。30 2.张载“民胞物与”思想 张载区分了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气质之性指的是人的物质性,天地之性指的是人的道德本性。张载认为人的道德性才是人的本性,物质的“气质之性”不是人的本质规定,依此,他区分了人与生物、非生物。但同时在人与其他生物、非生物同源于气这个共性上,又认为人的天地之性离不开人的气质之性,人从而与宇宙万物同源同德,即他的“民胞物与”思想。31 1.气本论 戴震认为气是形而上之本体。气散未形就是形而上之道,聚而成形质即为形而下之器。2.理欲关系 戴震强调“尽情欲之微而天理”,人的情欲不仅不是恶的,天理与情欲在极高明处是一致的。天理和人欲两者实际上是人的道德理性与人的感性欲望的关系。否定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他充分肯定“理存于欲”,倡导人欲的合理满足。32 33 1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622 中西哲学史 冲刺串讲及模拟四套卷精讲 第3讲:西方哲学史知识串讲 主讲人:黄娇娇 2 一、苏格拉底的德性论(一)认识你自己 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认识人自身中的善。(二)德性即知识 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他把德性和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的结论。 3(三)助产术 即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对所讨论的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一般被总结为四个环节:反饥、归纳、诱导和定义。 4(一)理念 1、什么是“理念”“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它是永恒不变的自我完善的整体,不仅不受事物的影响,而且理念与理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它们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理念是可感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事物是克制的理念的派生物。 5 2、理念是如何派生事物的?一是“分有”,二是“摹仿”。 6(二)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 柏拉图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反复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线喻和洞喻。 7 (三)回忆说 灵魂居于理念世界,本来具有一切知识;灵魂附着于躯体之后,受到躯体的干扰和污染,产生了遗忘;经过合适的训练,由看、摸或其他感觉来诱导回忆的产生,从而获得知识。回忆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8(一)知识观 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观包括联系密切的两大方面内容:(1)知识等级说感觉、记忆、经验、技术、智慧。(2)知识分类说。 9(二)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概括总结了以往哲学家们关于原因的思想,认为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四种缺一不可的根本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所为因。 10(三)潜能与实现 潜能指事物具有能够实现其本质和目的的潜在力量,但还没有实现出来,而要实现出来,靠其自身又是无能为力的。实现即存在着的事物自身或获得了自己本质的事物,重在活动的过程,与其相近的另一概念现实,重在完成的结果。 11(四)实体观 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着两类实体。个别的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即最根本的实体。包含个别事物的属和种是第二实体。在亚里士多德心中,愈个别的东西实体性愈大,愈普遍的东西实体性愈小。个别的具体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普遍性的形式不可能与事物分离而独立存在。 12(一)自我意识 奥古斯丁哲学的目的是用哲学的手段论证基督教的信仰,为人们指明一条寻找上帝的路径。他的出发点是人的自我意识。在他看来,人可以怀疑一切,唯独不能怀疑自己思维的确定性。人的理性借助“超自然之光”的照明,认识早就存在于自己内心中的真理。 13(二)上帝从无中创造了世界 上帝创造世界没有借助任何工具,没有使用任何材料,只是用他的“道”,借着他自己创造世界。 14(三)灵魂的堕落 奥古斯丁从意志自由出发解释了世界上存在的恶,并由此提出了著名的“原罪说”和“先定说”。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是至善,在那里不存在恶。上帝创造了万物,因而万物本身也必定是善的。但被创造的万物,不可能和上帝一样是至善,而是或多或少有缺陷,这缺陷就是恶。恶是善的缺失。人的恶就是滥用自己的自由意志而背离了至善,背离了上帝,因而也就是犯罪。 15(四)灵魂的获救 上帝是仁慈的,上帝必然通过神恩来拯救人类。 16 安瑟尔谟由于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而著称于世。他的证明的实质在于:上帝的存在是一个必然的真理,否认上帝的存在必然导致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安瑟尔谟首先断定人心中有至高无上者的观念,继而宣布至高无上者不可能只作为观念存在于人心中,它必然也在现实中存在,上帝就是这样的至高无上者,最后推论出上帝必然存在于现实中的结论。 17(一)几对范畴 存在与本质、潜能与现实、实体与偶性、质料与形式。 18(二)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五种方式证明了上帝的存在:第一推动者的证明;第一作用因的证明;必然存在者的证明;从等级出发的证明;事物最高指挥者的证明。 19 最使培根著名的是他提出了掌握真理的四种障碍,即“屈从于谬误甚多、毫无价值 的权威;习惯的影响;流行的偏见;以及由于我们认识的骄妄虚夸而来的我们自己的潜在的无知”。“从这些致命的流毒造成了人类的一切罪恶。” 20 对人文主义运动和宗教改革的整体把握。 21(一)四假象说:族类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剧场假象。(二)感性与理性联姻:一切认识都起源于经验,感觉表象是认识的起点。但是感觉也有局限性,因为感觉的领域是偏狭的,并且带有主观性,需要用科学实验进行弥补。在掌握了实验的资料之后,还必须运用理智的能力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分析,形成概念和公理,以求揭示自然事物的形式和规律性。 22“我思故我在”:当我们怀疑一切的时候,这个怀疑本身却表明了一条无可置疑的真理,即“我在怀疑”本身是无可置疑的。 23(一)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天赋观念论者的主要论据是“普遍同意说”。洛克指出,根本不存在全人类普遍同意的天赋原则。洛克针对这种潜存说,指出如果说人的心灵具有天赋观念而不理解它,这是荒诞的。洛克进一步驳斥天赋观念论者的理论前提上帝观念天赋说。上帝观念不是人人都有的,比如一些无神论者的存在 24(二)白板说 能力是天赋的,但知识是后得的。(三)经验 作为知识的来源的经验有两个方面:感觉和反省。我们的感官在受到外部事物的刺激时,将对于事物的知觉传达到心灵里,于是我们就得到了关于外部事物的形状、运动等可感性质的观念。反省也成为内感觉。我们在运用理智考察它所获得的观念时,我们还知觉到自己有各种心理活动。 25(一)休谟问题 能否由事实推出判断?(二)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26“哥白尼式的革命“及道德法则的三个特征 27 黑格尔对“实体即主体”的证明,及其辩证法思想。 28 主讲老师:李倩 冲刺串讲及模拟四套卷精讲 第4讲:模拟试题一(1)-中国哲学史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每一单元中有四道或五道题目,考生需选择三道题目回答。每题满分25分,每单元满分75分,试卷总分满分150分。第一单元(中国哲学史,四选三)一、孔子是如何论证其仁学思想的?二、试分析老子“自然无为”思想。三、试论述裴頠“崇有”的思想。四、试述朱熹的理本论。2 3 一、孔子是如何论证其仁学思想的?答题思路:首先,定位题目所说的是先秦百家之儒家思想家孔子的仁学思想;然后,回顾孔子仁学思想内容,作详细解答;最后,联想一下孔子整体思想体系包括哪几部分,仁学思想在其中的地位,以及仁学思想与其他部分的联系,作简短介绍。 孔子早年以治礼文明于世,他生于春秋大动荡时期,孔子深感传统礼仪多注重于形式,而缺乏实质层面的考量,因此,他特别提出“仁”,作为礼的内容,并据此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的仁学思想体系。当时社会宗法等级制盛行,在这样一个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社会中,“孝悌”的作用是很大的。孝悌做得好的人,那他不会犯上作乱。孔子由此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作为仁的根本。4 视孝悌为“仁之本”,孔子提出“爱人”的主张。“爱人”为“仁之本”的推演与泛化,它是从血缘亲情关系中外化出来的一种认识。用孟子的话来说,即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爱是“差等之爱”,其具体运作方法是“推己及人”,“能近取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爱会施及于老百姓,只不过推得越远,爱的程度越轻。5 “差等之爱”,差等的标准是礼。仁的原则即是礼,礼相当于法。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法只起到外在的制约作用,要想从主观上也能产生一种与外在约束相统一的力量,就必须采取“克己”的修养方法。“克己”是一种修养功夫,既包括克制自己的私欲,又包括提高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仁既是从血缘情感中彰显出来的一种爱力,又是防止这种爱力无边际地扩散而违背宗法体制的主体自觉的力量。孔子以复礼为目的。6 孔子的仁学还表现为一种精神境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所谓的乐是一种境界,一种美的境界,善的境界,美与善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是靠自己高尚、完美的人格体现出来的。7 孔子的仁学,体系庞大,即简易为一种具体行为的德目,又高远为人格完美的境界。他的内在逻辑是:逻辑的起点为宗教等级中的血缘情爱,逻辑的展开是“爱人”,逻辑的准则是礼,逻辑的最终结果是对自我人格的体认和修炼,以达到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完美境地。8 孔子慨叹命,却不是宿命论者,他提出“知天命”命题,并把这种“知”作为人生修养和人生自觉的一个重要步骤,而统一了主体自觉与命运支配的关系。孔子倡仁,强调“知天命”,有一个原则,这就是“中庸”。中庸以传统的“尚中”观念为其逻辑起点,依此基础,孔子提出“时中”概念,以礼制中,把中庸上升到一种对天人和谐之美的体认和追求。9 二、老子“自然无为”思想。道是天地万物之本原、本根。道作为一种纯粹的存在,是一种逻辑上的抽象。它是有与无的统一。道不是死寂的,它“周行而不殆”,常动而不息。由于它不断地运动变化,方才化生了天地万物。道是事物存在的依据,是事物的本质,同时亦是事物的主宰。道使万物得以生、得以成,使各类事物成其为本来的样态。10 道成就天地万物,并非有意为之,而完全出于无意作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不过是对道之状态与作为之形容,非谓道之外更有其自然。道之本性即是自然无为,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观念。自然无为,合而言之:自然即无为,无为即自然。分而言之:自然是道之本性,亦可称为道体;无为是道之运作,亦可称为道用。11 道之本性是自然无为,但正是这种无为,成就了有为,成就了一切。这种现象,被老子高度概括,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是道之大德、大用,同时亦是支配天地万物之最根本的规律,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法则,是所谓“道理”。12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不自生,故能长生”,“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天地万物之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法则。13 “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是道之用,道之理,同时亦是“道术”,是侯王治理国家之根本手段和方法。“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三十七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四十八章)。即侯王之“王”天下,取天下,亦当以道为法。“常以无事”,“无事”亦是“无为”。14 三、试论述裴頠“崇有”的思想。崇有是作为贵无的对立面出现的,它是贵无发展到一定级阶段的结果。随着玄谈的深入和展开,以无为本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无”所引出的静守不能解决人们的生计和带来实际的效用。裴頠认为必须将无统一到有上,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裴頠虽然注重仁义,强调名教对社会的调节作用,但也注意吸取贵无论提供的理论教益,自然无为的治国之方是可以为崇有的学说包含的。15 裴頠主要反对的是本体论上的“无”。贵无论主张以无统有,以无为制有为。裴頠认为本体论上的无,在道理上说不通。裴頠认为真要追寻这种最终之无,只能陷入恶的无限循环中,即“母”是还是须有母才能得以生的,这样陷入无限的循环中。16 即使有最后的无,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最后的“母”是有还是无呢?若是有,违反了贵无论“凡有皆始于无”的原则。若是无,无生无等于什么都没发生,这实际上否定了生成论的意义。何况也无法解释“无”是如何跨越无与有的界限,产生出原来并没有的“有”来的。所以母子关系架构的无与有之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不成立的。17 裴頠认为有生于无的问题陷入怪圈,必须重新寻找突破口,于是他采用了“自生”的概念。裴頠讲自生,首先取消绝对无的存在地位。彻底放弃了以无为本的老路子。认定“始生”者都是“自生”。而之所以“自生”,在于都是以“有”为体。这样无的概念只能是现象的意义上的,无只是指现象有的消失状态而言。18 “济有者皆有”的命题在裴頠的意义上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对无作为本体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否定;另一方面也说明有的“自生”不具有绝对的意义它离不开外物的资助。总括万有的本身是最根本的道,具体事物只是秉承了道的一个片面、部分的,都只具有局部的合理性,不能圆满自足,所以需要他有的资助。裴頠认为名教是最重要的“外资”。贵无、贱有是不需要外资的,它从根本上抛弃了国家社会的制度规范,所以基于强烈的现实责任感,裴頠大声疾呼贵有、崇有。19 裴頠的“崇有”论有其理论上的不足。他所崇之“有”既是宗极的本体,又是“著分”的形象。这样的观点固然使一切事物现象都统一在一个“有”的总体之中,但这不同“有”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如何恰当把握总体与个别、隐微与显著的不同“有”的存在,他都未作出理论说明。并且,他所说的“济有者皆有”,个别事物都需要“凭乎外资”而始生自生,然而最根本的道自身并没有“凭乎外资”的问题,它还适用不适用“始生”“自生”的规定,它还在不在“生”的序列中,裴頠都没有给出说明,恐怕也无法说明。20 四、试述朱熹的理本论。朱熹以二程洛学为基础,综合了北宋理学的学术成果,全面发展了二程“天理”为核心的理学体系,成为理学集大成者。他的理气论包含其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内容,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部分,其他思想以他对理气问题的认识为理论基础。21 朱熹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认为人伦世事、万物化生无不依理而行。理是事物运行的“所以然之故”和“所当然之则”,是人物活动所必须遵守的理所当然的道理。理作为本体,必然具有作为本体的特性,在朱熹的理学中,天理具有至上性、普遍性、统一性、形上性、实在性、伦理性等一些突出特征。22 朱熹将理与道、太极等同起来。儒家之道的内涵即是“仁义”。朱熹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仁义之所以是道,在于仁义是天理,而天理才是道。道是宇宙运行、万物生长、人事变化所共同遵循的必然法则,这个法则就是万事万物之理,因而理即是形而上之道,道和理从根本上是完全同一的。他认为太极也是理。天理具有最高的本体地位,是事物运行、认识活动之极则,“因其至极”,所以称之为“太极”。理、道、太极的差异只是对同一道理的描述上的差异,其内涵是同一的。23 在朱熹看来,气是理的安顿之所,是理赖以产生万物的质料。宇宙万物都是由气产生,天地万物、宇宙运行、自然变化、万物生灭都是阴阳二气聚散流行的结果。天地间的万物都是理气结合而生的,二者缺一则不能生物。“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理气相即不离。理是形而上者,气为形而下者,理为道,气为器,理为本,气为末。就逻辑上来说,理终为先,气终为后,理为主宰,气以理而行。24 “理一分殊”贯穿于朱熹理气论思想中,从根本上是其构建哲学体系的方法论原则。所谓“理一”,是指天理作为本体从根本上讲具有唯一性,万事万物之理本是同一个天理;所谓“分殊”,是指作为同一本体的天理体现在各种具体事物上又有千差万别的呈现状态,现实的具体事物各有自己的“所当然之则”和“所以然之故。25 “理一”保证了天理的绝对同一性,使其具有形而上本体地位;“分殊”保证了天理的现实差异性,使其现实地成为形而下器物的内在依据。他曾用“月印万川”的比喻,来形象的说明一理与万理的关系。“理一分殊”的过程就是理气结合产生万物的过程。整个宇宙就是理气结合的一个大流行,也就是太极动静、道体流行、理一分殊的过程。“理一分殊”为人性论提供了基点,为格物穷理的工夫论提供了本体论的依据。26 27 1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622 中西哲学史 冲刺串讲及模拟四套卷精讲 第5讲:模拟试题一(2)西方哲学史部分 主讲人:黄娇娇 2 哲学院2014年硕士生招生初试说明及近两年试题 时间:2013-11-04 作者:哲学院教务科 来源:哲学院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管理学、逻辑学专业的逻辑哲学与逻辑史方向、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科技哲学问题方向:初试科目三为中西哲学史,科目四为哲学专业综合。说明如下: 3(一)中西哲学史:1、此科目考试分两个单元:中国哲学史(不含近现代部分)、西方哲学史 (不含现代部分)。2、每个单元共四道或五道题目,考生需选择三道题目回答。每题满分25分,每单元满分为75分,试卷总分满分150分。 4(二)哲学专业综合:1、此科目考试共分八个单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管理哲学),考生需选择两个单 元的题目回答,不得跨单元选题。2、每个单元共四道题目,考生需选择三道题目回答。每题满分25分,每单元 满分75分,试卷总分满分150分。 5 二、逻辑学专业的符号逻辑方向,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方向:初试科目三为数学三,科目四为哲学专业综合;三、哲学院不指定参考书目,对其他有关考试内容或考试范围的问题不做解释。 6 一、试分析早期希腊哲学的特点 答题技巧:对这种总结性问题的回答,不仅要有针对问题的总结性的结论,而且要注意适当加入某些具体哲学家的思想作为观点支撑。 7 早期希腊哲学家所研究的主要是宇宙的生成和自然的本原等问题,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宇宙论时期”或“自然哲学时期”。1、早期希腊哲学在性质上是自然哲学。研究对象是作为整体的宇宙万物,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加之哲学家们的作品大多被冠以论自然的名称,因此他们一般被称为“自然哲学家”。例如泰勒斯将水看做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把世界看做一团永恒的活火。都关注的是自然万物。 8 2、早期希腊哲学研究中心是“本原”问题。在早期自然哲学家看来,在千变万化、生灭不已的自然中一定有某种东西是不变的,它是自然最原始的开端和始终如一的主宰,万物产生于它,又复归于它,这个东西就是“本原”。早期的自然哲学家对本原是什么以及本原具有哪些特征持不同看法。 9 3、早期希腊哲学的方法主要是观察与想象基础之上的类比和宣称。虽然有的哲学家已经开始使用逻辑论证,但并不普遍,更不严格和精密。例如泰勒斯宣称“大地浮于水上”,水是万物的本原。他之所以做出这一论断,极有可能是因为看到了水是生命的源泉,万物都要靠水分来滋润。也有可能是受到了古代神话的影响,因为古希腊神话把海神夫妇作为创世的母亲。泰勒斯因为一些感性的现象而做出宣称,并没有进行论证或分析。 10 4、早期希腊哲学思想往往带有地域特色,并且以此为据,区分出不同的学派。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三个地区的三个学派:东部的伊奥尼亚学派、西部的南意大利学派、北部的阿布德拉学派。 11 二、试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线段理论并分析其认识论的内涵。柏拉图认为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理念世界。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柏拉图认为感官所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灭变化中,而生灭变化的事物既不是存在又不是不存在,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即我们所说的现象。 12 另一方面,柏拉图认识到在现象之中不可能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在处于变化之中的、相对的事物世界之外,一定存在另一个稳定的、绝对的和永恒的世界作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