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化3】马原第二章第二节:唯物辩证法(1) 0415.pdf
下载文档

ID:3642352

大小:6.65MB

页数:47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强化3 【强化3】马原第二章第二节:唯物辩证法1 0415 强化 第二 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浪微博:考研政治陆寓丰微信公号:腿姐考研政治课堂课前唠叨:1.上课讲义:考点清单(一笑而过app里点击“我的”资料下载or班级Q群群文件下载)2.双师答疑服务:班级Q群答疑时间私聊助教老师(一笑而过app里点击“我的”班级群一键加群)3.大礼包预计5月中旬发货第二章第一节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唯物论部分)考频:13次/10年/选择(年年必考,逐句理解,后就轻松了)2016-2(单选)有种观点认为,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然规律独,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能够有计划地使然规律为定的的服务。还有种观点认为,由,倒过来就是由,因此,由等于由,由就是随所欲,这两种关于由的观点A 前者是历史唯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 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主义的观点C 前者是主观唯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 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练习(单选)“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隐藏考点:哲学基本问题(选择)实际考察的是判断派别观点练习(单选)“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D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练习(多选)有一种观点相信“意念可以移物”,甚至相信用意念可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另一种观点认为“理在事先”。这两种观点都A 属于唯心主义B 将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C 否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D 没有承认辩证法练习(单选)“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D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练习(多选)有一种观点相信“意念可以移物”,甚至相信用意念可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另一种观点认为“理在事先”。这两种观点都 ACA 属于唯心主义B 将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C 否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D 没有承认辩证法练习(单选)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层出不穷,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 何种学派用何种观点去研究哲学,其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或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C.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练习(多选)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现 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万物是由它产生或派生出来的。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作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存在主观精神之中的是认知上的世 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而并非真正客观上的世界。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我思故我在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第二章第一节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唯物论部分)考频:13次/10年/选择(年年必考,逐句理解,后就轻松了)练习(多选)恩格斯提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类脱离了自然并变得越来越强大,以至于开始支配自然;但不管怎样,人类在支配自然的过程中是绝对不能逆自然而行的。这是因为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自在自然为归宿B 人们改造自然的任何活动都将会遭到自然的报复C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依赖于自然界D 实践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练习(多选)恩格斯提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类脱离了自然并变得越来越强大,以至于开始支配自然;但不管怎样,人类在支配自然的过程中是绝对不能逆自然而行的。这是因为 CD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自在自然为归宿B 人们改造自然的任何活动都将会遭到自然的报复C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依赖于自然界D 实践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练习(多选)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A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B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C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D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主体练习(多选)恩格斯提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类脱离了自然并变得越来越强大,以至于开始支配自然;但不管怎样,人类在支配自然的过程中是绝对不能逆自然而行的。这是因为 CD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自在自然为归宿B 人们改造自然的任何活动都将会遭到自然的报复C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依赖于自然界D 实践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练习(多选)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 ABCA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B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C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D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主体第二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辩证法部分)考频:11次/10年/选择(分析题+8次)考频:11次/10年/选择(分析题+8次)第二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辩证法部分)普遍联系(选择、分析)练习(多选)如今,全球疫情扩散蔓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才是该有的立场。然而,也有一些国家领导人想的不是团结合作,而是推卸责任、如何“甩锅”。这些国家的错误在于A.没有认识到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为的C.否认了联系具有普遍性D.认为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练习(多选)如今,全球疫情扩散蔓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才是该有的立场。然而,也有一些国家领导人想的不是团结合作,而是推卸责任、如何“甩锅”。这些国家的错误在于 ABCA.没有认识到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否认了联系具有普遍性D.认为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2005-16(多选)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 6 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练习(多选)如今,全球疫情扩散蔓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才是该有的立场。然而,也有一些国家领导人想的不是团结合作,而是推卸责任、如何“甩锅”。这些国家的错误在于 ABCA.没有认识到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否认了联系具有普遍性D.认为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2005-16(多选)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 6 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AC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考频:11次/10年/选择(分析题+8次)第二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辩证法部分)2017-17(多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估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BCD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变化发展(选择、分析)练习(多选)在恩格斯看来,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就是把所有事物都看成是在普遍联系的相互作用中永恒变化、运动的过程。辩证法就其本质而言是批判的,革命的,这是因为它认为A 凡是现存的事物都是应该灭亡的B 任何事物都应该从其暂时性的角度去理解C 现存的事物都是合理的D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练习(多选)在恩格斯看来,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就是把所有事物都看成是在普遍联系的相互作用中永恒变化、运动的过程。辩证法就其本质而言是批判的,革命的,这是因为它认为ABA 凡是现存的事物都是应该灭亡的B 任何事物都应该从其暂时性的角度去理解C 现存的事物都是合理的D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2007(多选)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了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记录。科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记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ABCDA创新是永无止境的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C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考频:11次/10年/选择(分析题+8次)第二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辩证法部分)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选择)练习(单选)“知人善察,难眩以伪”。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是A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B人们在认识中发生的错觉C与本质无关的现象D人们任意制造的现象练习(单选)“知人善察,难眩以伪”。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是 AA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B人们在认识中发生的错觉C与本质无关的现象D人们任意制造的现象练习(多选)毛泽东早就说过:“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这是因为A 本质才是一般的、普遍的和相对稳定的B 现象离不开本质,但本质可以离开现象C 现象和本质是同一的,假象和本质不是同一的D 科学的任务就在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练习(单选)“知人善察,难眩以伪”。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是 AA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B人们在认识中发生的错觉C与本质无关的现象D人们任意制造的现象练习(多选)毛泽东早就说过:“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这是因为ADA 本质才是一般的、普遍的和相对稳定的B 现象离不开本质,但本质可以离开现象C 现象和本质是同一的,假象和本质不是同一的D 科学的任务就在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1994(单选)唯物辩证法认为: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练习(多选)假如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个观点A.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B.混同了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C.既承认必然性的作用也承认偶然性的作用D.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1994(单选)唯物辩证法认为: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练习(多选)假如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个观点 CDA.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B.混同了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C.既承认必然性的作用也承认偶然性的作用D.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练习(多选)近年来全球融市场频频发幅震荡,有经济学家认为2008年融危机以来形成的新的经济泡沫可能将破裂。对此,有对过去百年间著名的泡沫时期进了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每个泡沫都会破裂,例外。但是预测泡沫何时会达到临界状态并破灭,总是较困难。它就像掉落到地板上的沙粒,堆成了堆样顶部变得渐狭窄。在某个节点,粒沙就会引发雪崩。谁知道是哪粒呢?以上材料蕴含的哲学原理是A现象与本质具有同性B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C量变达到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D事物的发展就是循环往复练习(多选)近年来全球融市场频频发幅震荡,有经济学家认为2008年融危机以来形成的新的经济泡沫可能将破裂。对此,有对过去百年间著名的泡沫时期进了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每个泡沫都会破裂,例外。但是预测泡沫何时会达到临界状态并破灭,总是较困难。它就像掉落到地板上的沙粒,堆成了堆样顶部变得渐狭窄。在某个节点,粒沙就会引发雪崩。谁知道是哪粒呢?以上材料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BCA现象与本质具有同性B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C量变达到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D事物的发展就是循环往复2013-2(单选)位机械程专家讲过这样件事:中,他在某地劳动,有天公社派他去割草。他没养过,怎么认得草呢?但终于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牵出去,看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吃草与割草两者之间存在着:A.因果联系B.必然联系C.主观联系D.本质联系练习(多选)近年来全球融市场频频发幅震荡,有经济学家认为2008年融危机以来形成的新的经济泡沫可能将破裂。对此,有对过去百年间著名的泡沫时期进了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每个泡沫都会破裂,例外。但是预测泡沫何时会达到临界状态并破灭,总是较困难。它就像掉落到地板上的沙粒,堆成了堆样顶部变得渐狭窄。在某个节点,粒沙就会引发雪崩。谁知道是哪粒呢?以上材料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BCA现象与本质具有同性B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C量变达到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D事物的发展就是循环往复2013-2(单选)位机械程专家讲过这样件事:“”中,他在某地劳动,有天公社派他去割草。他没养过,怎么认得草呢?但终于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牵出去,看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吃草”与“割草”两者之间存在着:AA.因果联系B.必然联系C.主观联系D.本质联系07(单选)“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B 对人是否有利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07(单选)“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C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B 对人是否有利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练习(单选)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政策是以现实的东西,而不是以可能的东西为依据的。可能性有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之分,以下属于抽象可能性的是 DA 考上研究生B 水中捞月C 挟泰山以超北海D 大海捞针考频:11次/10年/选择(分析题+8次)第二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辩证法部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