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技术视域下网络审美的新变.pdf
下载文档

ID:3642025

大小:3.29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数字 技术 视域 网络 审美
2024年3月第42 卷第1期扬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Yang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Mar.2024Vol.42,No.1数字技术视域下网络审美的新变孙小凡(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 5 0 0 14)摘要:数字技术为网络审美带来了空前新变,日常审美活动的重心由传统媒介向网络空间倾斜。把握数字技术带来的影响,对网络审美中对象和主体在传播方式、风格追求、存在状态、组织形式等层面的新变进行分析,认为客体层面的新变在于互动、拼贴与审美化特点的凸显,主体层面的新变则体现在交往性追求的增加上。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展望网络审美的发展趋势,针对其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提出加强主流文化引导、增强社会监督等应对措施。关键词:网络审美;数字技术;互动性;拼贴风格中图分类号:B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8-6 5 36(2 0 2 4)0 1-0 0 6 0-0 5Changes in Internet Aesthe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TechnologySUN Xiao-fan(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250014,China)Abstract:Digital technology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changes to internet aesthetics,and the focus of daily aes-thetic activities has shifted from traditional media to the Internet.With the influence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min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in communication methods,style pursuits,existence states,organizational forms etc.of the subjects and objects of Internet aesthetics so as to present an outlook of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Internetaesthetics and to propose methods and measures in respond to its negative effects of consumerism and excessive com-mercialization,Key words:Internet aesthetics;digital technology;interactivity;collage style当今社会,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众多领域的变革。在全球化的今天,技术的革新不仅仅影响科技、经济等领域,也同样影响着文化,尤其是审美领域。技术对文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媒介的改变上,不同的媒介产生的文化观念也不尽相同,而目前与文化变革联系最紧密的技术之一即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基于计算机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子设备对信息进行综合收稿日期:2 0 2 3-11-16作者简介:孙小凡(19 9 7 一),男,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60.处理的技术。其所处理的信息涉及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与文化密切相关。在数字人文深人发展的今天,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审美自然颇受影响。一方面,审美对象在传播方式、风格特征及存在状态上都与传统的审美对象大相径庭;另一方面,审美主体在审美趣味、组织方式上也不同以往。互动性、拼贴风、审美化等网络审美新特点层出不穷。一、审美对象的改变数字技术使审美对象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主要集中于传播方式、整体风格和存在状态层面。具体说来则是传播方式的互动性,风格特征的拼贴式,存在状态的不确定性及审美化趋势。(一)审美对象传播方式的改变数字技术首先推动了审美对象传播方式的改变。霍尔提出的“编码一解码”理论认为,信息经过“编码”进入受众所观看的节目,再经过“解码”传递给接收者。1345 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来源用于编码的符码和信息接收者用于解码的符码并不是相同的,即可能并不是来源于同一种符码系统,或者彼此同一的程度不同。因此,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符码可能“不完全地传达、中断或系统地扭曲所传达的一切 11348。数字技术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编码”和“解码”的传递规律。霍尔的理论强调了传播中信息流动的单向性,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是信息传播的终点。但新技术带来的是参与和交互,即每个观众在进行审美活动时都兼具审美主体与创作者的二重身份。这种二重性使观众可以对作为意义话语的审美对象本身进行修改。“编码”与“解码”在同一个活动中同时进行。观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依照自身的审美经验创造出具有个体性的意义,并且通过交互功能,如视频中的弹幕机制、直播中的互动机制、开放式游戏中的创造机制等,将自身的创造融人审美对象中,成为审美对象的一部分。一方面,传播方式的改变使追求作品意义的企图变得困难,新技术使审美中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被放大了。如观看弹幕视频,在这种观看中,观众对弹幕评论的解码和再编码是统一于审美活动中的。观众在接收视频文本,对文本进行解码的同时建立起自己的弹幕文本,对视频进行即时评论,使之成为视频画面的一部分。“解码”和“编码”同时发生,同步进行,视频文本成为一个意义生产空间,且具有公开性,任何观众都可以对其进行修改,赋予其新的意义并让其他观众接受。作品原本的意义受到干扰,意义的线性流动被一个流动空间代替了。观众所赋予的意义与创作者或主流文化想要传达的意义之间不再有重要性上的差异,仅仅是开放空间中不同的点而已。因此,不再能有效传达确定意义的创作必然走向如今以流量为中心的流量导向状态。另一方面,传播方式的改变也促进了创作群体的扩大,间接推动了粉丝群体的多元化。既然任何人都可以传播自身对作品的理解,那么任何再创作都成为了平等重要的作品。于是,基于原作的再创作或称“粉丝创作”“二次创作”的数量大幅增加。这些再创作往往以原作品中的某一情节为中心进行发散式创造,或者将原作品中的角色剪切、拼贴到符合创作者或粉丝群体审美趣味的原创场景中。基于电影、电视剧等视频形式的再创作则以再剪辑为主要方式。这种二次创作和对二次创作的追求及欣赏促生了网络审美的重要形式风格一一拼贴。(二)审美对象风格形式的改变网络审美的风格形式以“拼贴”为主。“拼贴”本是一个人类学概念,原始人利用一套巫术系统来认识世界,这一体系具有无限延伸的特点,利用各种基本元素的即兴拼凑来产生新的意义 2 12 8。赫伯迪格将其引申为一种“对周围世界的回应方式,这个过程包含一种具体科学(和我们文明的“抽象的科学相对立),这种科学绝非缺乏逻辑”,它“以一套和我们截然不同的逻辑,仔细而精确地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的一分一毫加以整理、分类、定位”,“拼凑的结构(这些是拼贴过程的大体描述),作为对环境的特别回应,被用来在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之间建立起同构和相类似的关系”,从而“令人信服地解释 世界”2 12 9。拼贴风格就是这种行为的产物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究其根本,拼贴是一种解释世界的方式。面对多层次、多元化的当代社会,个体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越发凸显。拼贴让人们得以抓住生活的一鳞半爪,把握现实的某些特征,表达个体生存经验。因此,拼贴风格成为人们创作和审美的新追求也不难理解。拼贴风格普遍存在于当下数字技术所创造的审美文化中。数字技术带来的创作、传播层面的个体化,使拼贴真正成为了每个审美者的创作工具和审美追求。如今,在微电影、短视频、轻小说、弹幕视频等形式中都不难见到拼贴的影子。来自不同社会文化群体中的符号被重组成具有新特征的审美形式,创造出富有审美张力的作品。如B站中流行的鬼畜”文化,将不同视频中的片段剪接成具有荒诞、讽刺、怪异等特征的审美对象。视频内容所包含的符号、这些片段在原本话语系统中的意义、创作者的情感表达、观众的审美经验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审美张力。二次创作的产物、原本的作品、审美主体(观众)和主流话语系统,四者统一在了一个审美活动之中。混乱、跳跃、荒诞和超现实的审美色彩是拼贴的特点。61拼贴式作品以激发情感为导向,且其与传统的创作手法不同:拼贴传达瞬间的感受、当下的生活经验和细微处的生存体验,而不是叙述完整的故事。一方面,这种风格下诞生了许多受大众青睐的审美文化,如新国潮、潮流艺术及大量满足受众审美需要的二次创作。另一方面,审美向拼贴风格的转向也很容易让创作变为制造博人眼球的头和“贩卖惊奇”的特效。近年来,许多电影、电视剧都因为脱离现实的演绎、跳跃的情节、混乱堆砌的文化元素以及流量明星为核心的演员阵容而饱受诉病。拼贴又不只是一种风格,也是当下网络空间的审美时尚本身,是全部文化符号彼此交换、组合的动态平衡。或者说,拼贴是统摄当下全部互联网文化符号互动的结果。波德里亚在谈到符号的浮动时提出:“时尚表现的是符号已经达到的阶段,即一种加速的无限流通和一种变动的反复组合的符号阶段,它等同于浮动货币的瞬间运动平衡。”3134时尚以一种变化过程的瞬间切片的形式展现,它虽然是静止的,是某种风尚或结果,但同时是一种无限组合、交互的过程的一部分。互联网为这种拼贴的时尚提供了空间,为全部文化符号提供了平等互动的场域。“所有文化,所有符号系统都在此相互交换,相互组合,相互感染,建立短暂的平衡。”3134因此,拼贴既是一种数字技术下的网络审美风格、一种创作手法,又是全部碎片化的文化符号彼此互动的结果。它在网络空间出现,与数字审美紧密相连。(三)审美对象存在状态的改变数字技术对网络审美最深刻的影响之一就是改变了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审美对象不再以一种静止和完成的状态展现在观者面前,相反,“审美对象”本身成为了一个模糊的概念。它不再是具有明确的物理或观念边界的东西,而是一个不断生成和再创造的过程。新技术使审美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人们得以采用种种不同的方式干预审美对象本身,这使审美活动成为集审美与创造于一体的活动。典型的例子如弹幕视频,观众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观点以“弹幕”的形式发送出去。弹幕不同于传统的评论,它最大的特点是与视频,即审美对象同频。就感官来说,二者处在同一视觉频道,同时被感官把握,同时为主体感知。因此,观众的评论实际上已经成为审美对象的一部分,参与了审美对象的生成。带有情感色彩的弹幕大量涌人视频之中,视频则成为一个公开的意义生成场域。当人们看到某些观点鲜明的弹幕时,对视频的认知及情感倾向也必然会.62.发生改变,继而影响人们的审美活动。实际上,人们所把握的审美对象已经由视频变成了经过弹幕,也就是群体性再创作后的视频,原本的创作目的或创作者的情感色彩已不再占有特殊地位。这种群体性再创作是一个无止境的生成活动,因此,审美对象也成为了一个边界模糊的动态概念。相似的还有视频、音频直播等允许观众实时参与的新媒介网络审美形式。创造的泛化和审美对象的不固定性促进了网络空间的审美化进程。费瑟斯通最早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自费瑟斯通之后,审美化问题成为当代美学中经久不衰的议题。费瑟斯通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 的定义包含两个层面:首先,是指审美这一集中在美学领域的体验过程,不断地出现在日常生活的领域;其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诸多从前不被纳人审美范畴的事物不断地被审美化。即一一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41如今,在5 G、V R/A R 技术、大数据、计算机学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帮助下,审美的泛化已经成为当前网络审美的新趋势。如一些博物馆的线上虚拟实境展馆,借助虚拟现实和现实增强等技术塑造出栩棚如生的古代生活画卷,全方位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而在传统展览中,观众通过视觉把握文物的形式,通过认识能力把握文物的历史背景一一这种活动更多的是一种认识活动而非审美活动。但在新技术的参与下,原本不具备太多审美因素的认识活动成为调动全部感官的沉浸式审美体验。再如弹幕视频,在众多弹幕评论的参与下,一些审美因素教少的视频,如时政新闻、政策宣传、教育科普等,也可以成为凝聚共同情感,陶冶爱国情操的审美对象。既然审美对象已然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具有确定性的审美对象,在数量和规模上的优势就会逐渐下降,但审美本身的规模却日渐扩大、泛化。在瞬息万变的网络空间中,任何东西都有可能“爆红”而成为大众审美追捧的对象,或者说,任何非审美的事物都有可能忽然被“审美化”。近年来,由商业资本精心炒作的时尚层出不穷,它们以潮流审美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盛极一时,转瞬即逝。这是审美对象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消解的结果,也是数字技术为审美领域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之一。二、受众层面的改变数字技术也改变了审美主体,这种改变集中在两个层面,其一是审美趣味的改变,其二是组织方式的改变。这两种改变都可以用“互动”概括。具体说来,在审美趣味上,人们开始强调审美活动的社交功能和审美关系中的交互性;在组织方式上,则趋向以兴趣群体为中心进行活动。(一)受众审美趣味的改变受众审美追求的改变反映在具体层面是对互动的需求大大增加。当今社会,人们对审美中互动性因素的要求与日俱增,主要反映在“人与物”“人与人”两个层面。一方面是主体对审美对象可交互性的追求。互联网是交互技术的良好载体。如今,基于VR/AR技术的互动影院、互动游戏、虚拟展馆等已经成为人们开展审美活动的重要虚拟场域,强调互动性的网络广播剧、电子游戏、视觉小说等也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交互性反映在审美趣味中则指向对审美活动中身体因素(触觉、嗅觉等)的强调。传统审美以视觉为中心,观众与审美对象处于分离状态,交互技术下的审美活动则强调人与物、主体与审美对象的融合。这种融合并非传统的“物我交融”境界,而是身体层面的真正融合。在灵境技术的帮助下,主体置身于虚拟环境中,与审美对象互动,被审美对象包围都成为可能。审美对象成为主体所置身的环境,审美模式不再是单一的,而是集多种感官于一体的综合性审美体验。再如网络广播剧、电子游戏等,其审美价值往往依赖对受众主体性的强调。如在开放性游戏或视觉小说中,故事的叙述,或者剧情的建构本身就是以玩家在游戏中所做出的选择为核心的。在不同的选择之下,欣赏者所经历的故事,所看到的视频画面,所听到的音频等也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是审美主体对交往性,即社交功能的重视。近年来,小红书、抖音等生活分享类社交平台日渐走红,侧面反映出当代网络对审美活动的社交意义的强调。在很多情况下,审美的意义不仅仅是满足自身的审美需求,还在于一种展示意义。“变成消费对象的是能指本身,而非产品;消费对象因为被结构化成一种代码而获得了权力。”5 在消费社会中,文化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同样被符号化,成为脱离物质载体的意义符号 6 。因此,审美本身也被符号化了,成为消费理念的一部分,个人通过对审美符号的购买与展示构建起自身的社交形象,并且沉浸在由文化符号组成的理想自我形象中。如今,相比于长远的物质生活上的成功和自身素养的提升,年轻一代的网络原住民常满足于符号消费的低成本、快节奏,用审美符号在虚拟空间中为自已构筑起不同的想象生活。因此,网络空间中的审美活动往往带有强烈的展示性,对社交功能和社交效果的强调远非传统的审美活动可比。(二)受众组织方式的改变数字时代的互联网审美领域,受众的组织方式由个体中心发展为群体中心。随着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兼具社交与传播功能的网络媒介的普及,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组织方式同样微型化了。以某种共同的审美趣味为核心的微型群体或微型社区成为审美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微群体的特点是稳定性和非公开性,一旦形成即倾向于内部交往,因此不可避免地走向固化。逐渐固化的群体反过来加强了自身的稳定性,大大增强了其成员对其审美趣味的认同感。其结果是不同审美趣味之间差异性的显著增强,“你之丑,我之美”的现象愈发明显。可以说,当今审美领域正处在以极端差异性为主导的时代,能够普遍引起审美注意的作品逐渐失去了主流地位。各美其美的对象成为新的主流。微群体的存在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其组织原则、运行规范甚至群体的内部话语构建都依赖社交平台,带有媒介色彩。网络社交平台作为媒介,日益渗透网络审美,成为审美群体组织、活动原则的组成部分。社交平台以群体互动为特征,强调人际关系的建构和自我形象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审美活动则带有群体性的特点。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粉丝审美。粉丝审美是现代网络空间中的一种典型现象,“直观性、审美吸引力和渗透力、流动性与带动性等均与之紧密相关,并使视觉文化、景观、商品、审美幻象等交织、嵌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内在的运行方式。”7 1与传统审美中受众之间的关系相比,粉丝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他们“有着大致相似的审美趣味,他们之间的关系基于网络而建立,这种弱连接的关系纽带使得观看者身份不分高低,因此拥有着相对平等的话语权,在彼此的沟通与交流中更加真实、坦诚,相对传统面对面的社交方式,其互动效率更高 8 。粉丝群体内部的成员共享一套相似的审美趣味,因此,审美活动不再以个人为最小单位,而是以群体为最小单位。粉丝之间还分享着某种建立在想象上的审美经验,仿佛并不是通过网络观看,而是亲临现场参与,甚至达到某种感情、感觉与偶像共通的地步。这就是审美主体组织方式改变所带来的虚拟在场性:“各种数字设备和网络的运用使人们不再依赖于身体与世界和他人进行交流沟通,或者说,身63体的直接交流已让位于通过数字化编码的、虚拟中介的交流,而这种让位在某种程度上同时也就意味着身体的剥离或数字的异化,特别是那些以唯美、夸张、模拟、表演等超真实形象表现出来的景观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分离和疏远的实质性表达”。”7 10三、网络审美的未来展望如今,数字技术为审美领域,尤其是网络审美带来的改变,使得网络审美已融人大众文化之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消费生活的重要板块。在受众层面,一方面,它强调了个人和小群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主体性,使种种不同的审美趣味获得了自身的合法性,推动了审美领域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它又赋予了每个人平等创作和再创作的可能性。在当今的网络生活中,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对审美对象作出评断,甚至在一些交互性审美活动中亲自参与审美对象的构建。可以说,数字技术让网络审美真正成为了每个人都能平等参与的领域。但它也带来了消费主义文化的负面影响,使网络审美落人过度商业化的陷阱。当今网络环境之中,流量导向型文化生产、博人眼球的概念炮制,大量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以“潮流”为头遮盖了自由、多元的网络审美空间。审美过度商品化后容易丧失深度与力度,消解审美应有的价值指向功能。如今,崇尚美与时尚的青年在很多情况下实际上追随的恰恰是这种消费主义的审美文化,在视觉刺激和模块化风格中失去对真正的美和艺术的欣赏能力,将符号消费当作真实的生活,将消费欲望误认为审美需要,将虚拟世界的自身形象与真实的自已等同起来,导致在由文化符号拼贴而成的虚拟现实中迷失自我。因此,健康的网络审美离不开引导和监督。首先,网络审美的发展离不开主流文化的引导。相对于种种网络亚文化的自发性、游击式特点,主流文化更具有稳定性,且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共识和常识,是一套稳固的、大众的话语系统。另外,主流文化还具有网络空间所不具备的文化、政治与商业资本优势,代表着专业的生产与消费系统。当然,主流文化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处在不断吸收、借鉴亚文化的过程中。通过这种吸收,主流文化不断充实自身,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和巨大的包容力。因此,主流文化的引导是构建多元网络审美生态圈的重要力量。其次,网络审美的发展还需要社会规范的监督,对商业资本的不当介人能够起到干预作用。一方面,应当建立公开、透明的商业运行机制,丰富创作渠道,放宽创作准人门槛,打破商业资本在审美领域的断。另一方面,也应当利用社会法律法规的强制力来监督商业资本的运行。这是保障网络审美健康发展、正常运行的必要措施。最后,教育引导也是保证网络审美的重要措施。其中,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是首要举措,加强美育是主要手段。另外,知识性内容的普及也是传达共同价值观念的保证。理解数字技术基本逻辑,掌握商业社会运行规律,读懂政策法律等,都是构建健康网络审美观念的基础。参考文献1 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3.2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 M.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9.3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M.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 0 0 6.4 张斌,耿然.数字媒介与当代审美嬉变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当代转向 J.电影文学,2 0 2 2(2 0):19-22.5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 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5.6鲍德里亚.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19.7彭文祥,周洲。虚拟在场与审美幻象的价值畸变一一粉丝文化、“饭圈”乱象的审美文化分析与反思 J.当代电视,2 0 2 1(10):9-13.8子孙振虎,赵甜.参与式文化视角下的弹幕视频分析J.当代传播,2 0 18(6):9 0-9 3.(责任编辑:邱天语).6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