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健康管理科普——关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pdf
下载文档

ID:3641968

大小:1.15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老年 健康 管理 科普 关于 糖尿病患者 自我管理
121第 2 卷第 14 期2023 年 7 月Vol.2 No.14Jul.2023科 技 与 健 康Technology and Health老年健康管理科普关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李 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全科医学科,北京 100000)摘 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或者两者兼有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除了服用药物外,还需要进行自我管理。即使是病情较轻、无需药物治疗的患者也必须密切监测血糖水平。自我管理是糖尿病管理的核心,是降低血糖,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糖尿病患者既要坚持合理用药、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还要尽量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身体的不良影响。从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的症状和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三个方面,介绍了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希望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关键词:老年;健康管理;糖尿病;自我管理;科普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Science Popularization of Health Management for the Elderly About Self-management of Diabetes PatientsLi Chao(Main Campus,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00)Abstract:Diabetes is a chronic disease,mainly due to insuffi cient insulin secretion or dysfunction,or both caused by a metabolic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hyperglycemia.In addition to taking drugs,diabetes patients also need to carry out self-management.Even patients with mild illness who do not require medication must closely monitor their blood sugar levels.Self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diabetes management and the key measure to reduce blood sugar,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prognosis.Diabetes patients should not only adhere to rational medication,diet control and proper exercise,but also try to avoid adverse eff ects of various adverse factors on the body.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elf-management of diabetes from three aspects:the etiology of diabetes,the symptoms and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and the self-management of diabetes patients,hoping to help diabetes patients control their condition.Keywords:elderly;health management;diabetes;self management;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作者简介:李超(1982),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全科医学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老年健康、内分泌。遗传因素是糖尿病的病因之一。家族遗传史和基因缺陷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病毒感染是糖尿病的另一个主要致病因素。身体免疫系统受到感染袭击后,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糖尿病发生。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长期高脂肪、高糖分饮食,如食用肥肉、甜食,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对胰岛和肝脏造成伤害,久而久之,人体会产生胰岛素抵抗,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生概率1。年龄增长也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代谢能力减退,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概率增加,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在35岁以上。其他因素,如外伤、精神刺激、妊娠或者分娩,以及长期菌群失调等,也可能导致糖尿病发生。1 糖尿病的症状和并发症1.1糖尿病症状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这些症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1)疲劳:由于体内血糖水平过高,导致身体无法充分利用葡萄糖提供能量,患者会感到疲劳和虚弱。(2)视力问题:长期高血糖水平可能对眼睛造成损害,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3)皮肤问题:糖尿病患者皮肤容易出现感染和瘙痒,122第 2 卷第 14 期2023 年 7 月科 技 与 健 康因为高血糖水平会损害微小血管,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4)口腔问题:高血糖水平可能对口腔造成损害,导致口腔干燥和牙齿松动。1.2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涉及心血管、肾脏、眼睛和神经等多个系统。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以下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1)外周动脉疾病等。(2)肾脏疾病:高血糖水平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导致肾功能衰竭、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3)眼睛疾病:长期高血糖水平可能对眼睛造成损害,导致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眼睛疾病。(4)神经疾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神经损伤,导致手脚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5)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足部感染和溃疡,可能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导致代谢紊乱,体内脂肪代谢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起恶心、呕吐、昏迷等症状。2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2.1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是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基础。血糖控制不佳,与饮食不当密切相关。在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总能量: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摄入的总能量,一般每日摄入量为2530kcal/(kgd)。老年患者可适当减少主食量,增加蛋白质摄入。(2)饮食多样化: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营养。主食宜选用含碳水化合物较少的粗杂粮;副食应多样化,可选择新鲜蔬菜、水果、禽肉、蛋等食物;还可食用豆类及其制品。(3)限制脂肪: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脂肪、肥肉及油炸食品等应尽量少吃或不吃。(4)增加膳食纤维能延缓食物在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降低餐后血糖升高幅度2。2.1.1主食的选择在选择主食时,尽量避免精米白面等精制米面,建议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如糙米、燕麦、荞麦、全麦粉等,同时尽量选择升糖指数低的粗粮杂豆类。全谷杂粮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增加全谷杂粮的比例,但要注意控制量,每日建议摄入50100克。2.1.2主食的量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主食。(1)糖尿病患者每天主食量在250400克左右,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重和劳动强度进行调整。(2)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杂粮,如荞麦、燕麦、糙米等,它们有降低血糖、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3)糖尿病患者宜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如:燕麦、大麦、荞麦、小米等。GI值小于55为低GI食物,在5570之间为中GI食物,大于70为高GI食物。3.1.3粗细粮搭配在主食中增加膳食纤维,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可使餐后血糖水平下降,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有益。为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主食应粗细搭配。(1)建议选择全谷物和杂豆类作为主食。全谷物是指未经精细加工或虽经碾磨、粉碎、压片等处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胚乳、胚芽、麸皮及植物胚乳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铁等。(2)杂豆类包括绿豆、红豆等豆类,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矿物质。豆类及豆制品除富含蛋白质外,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较强的饱腹感。(3)薯类包括土豆、山药等,富含膳食纤维和淀粉,是一种很好的主食替代品。薯类食物主要有山药、马铃薯等,营养丰富,可适当选择。2.2运动锻炼糖尿病患者应该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这不仅有利于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运动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能情况,从小运动量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使患者逐渐适应。每次运动时间在3060min为宜,每周至少坚持5d。运动强度因人而异。一般推荐中等强度运动(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时,要注意自我感觉,达到微微出汗但不感觉很累的程度即可。(1)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健身操等。糖尿病患者每天进行30min左右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步行是首选的有氧运动方式,其效果优于其他有氧运动方式,不受场地限制,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2)抗阻锻炼:抗阻锻炼主要针对肌肉进行锻炼,有论坛123李超:老年健康管理科普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水平。目前公认的抗阻训练方法包括直腿硬拉、俯卧撑、引体向上、哑铃操等。进行抗阻锻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合适的体位。体位应根据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应采用仰卧位,因为仰卧位时颈部和背部肌肉可以得到更多的休息。避免在空腹或低血糖的情况下进行锻炼。注意呼吸和心率变化,以免因过度疲劳而受伤。避免在过热、过冷、过湿、光线昏暗以及有障碍物的环境下锻炼。建议选择在清晨或晚上锻炼。因为在这两个时间段身体处于最清醒的状态。(3)力量训练:力量训练能够增加肌肉含量,提高身体对抗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的能力。建议选择器械训练,如哑铃、杠铃和弹力带等。如果没有器械训练设备,也可以进行徒手训练,比如俯卧撑、深蹲等动作。(4)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相结合: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应搭配力量锻炼(如举重、哑铃等),以增加肌肉含量和胰岛素敏感性。在进行力量训练时也应搭配有氧运动(如步行)以达到增肌的目的。(5)循序渐进:在开始一项新的运动治疗时,应先从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强度和运动时间。如果身体不适应运动锻炼或感到不适时应停止运动并咨询医生意见。(6)注意安全:进行体育运动时要注意安全。运动前应先做510min的热身活动;运动中要及时补充水分;在高温环境下不宜进行体育锻炼;尽量不要在空腹时进行剧烈运动;应避免在肌肉疼痛、皮肤发红或出现破损时进行体育锻炼;为了避免感染等情况发生,应及时更换衣物和鞋袜等,同时在外出时戴好口罩和帽子。(7)合理分配体力: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疲劳、饥饿等情况,所以在锻炼时要合理分配体力。建议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有氧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等;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8)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由于个体差异较大,不同患者的病情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合并症和并发症不同,这些都会导致治疗方案具有差异性,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治疗前要先进行评估和咨询医生。如果经医生评估后认为有必要进行运动治疗,要严格按照医生制订的方案执行。(9)注意监测血糖:运动是一种强度较高的有氧运动方式,会导致体内葡萄糖分解加速、消耗增加和血糖水平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进行有氧运动前或后都要监测血糖水平;在锻炼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或低血糖应及时就医;在剧烈活动前或后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避免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3。2.3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要科学用药,以尽量减少药物副作用。降糖药的种类繁多,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医生的医嘱选择适合的药物。(1)二甲双胍: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也是最早使用的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具有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减少血脂异常、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等作用,适用于体重超重或肥胖或饮食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时,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和血脂异常情况,一旦发现有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并就诊。(2)磺脲类: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格列本脲,其作用原理是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磺脲类药物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因此适用于餐后血糖高或空腹血糖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等,可抑制并减少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单独使用或与磺脲类药物联用。(4)胰岛素: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是治疗2型糖尿病最常用的药物,也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之一。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水平、促进组织对糖利用和抑制肝糖原输出等作用。如果患者饮食控制或运动疗法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应及时给予胰岛素治疗。对胰岛细胞有破坏作用的药物如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等药物会增加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使用胰岛素时应避免饮酒和饮用其他含酒精饮料。(5)胰岛素增敏剂: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或手术后患者,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增加对葡萄糖的利用或抑制糖异生等方式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此类药物多为注射剂,应按医嘱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6)格列奈类:格列奈类药是一类口服降糖药物,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适用于各种类型糖尿病患者。此类药物虽然不能降低空腹血糖水平,但可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水平,是一种理想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但格列奈类药物单独使用效果有限,容易引起低血糖和体重增加。(7)噻唑烷二酮类: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肥胖和超重、非酒精性脂肪肝、有酮症倾向或已经出现酮症的2型糖尿124第 2 卷第 14 期2023 年 7 月科 技 与 健 康病患者。此类药物可与胰岛素联用。(8)DPP-4抑制剂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通过抑制小肠黏膜吸收葡萄糖而起到降糖作用,主要用于餐后血糖升高患者。DPP-4抑制剂副作用较少且较为安全。DPP-4抑制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较好,但因其在体内有一定的半衰期,每日需要服药24次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水平。2.4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身血糖控制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调整治疗方案。为了保证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血糖仪要具有校准功能,这样才能保证每次检测的准确性。(2)血糖试纸要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的试纸会影响血糖监测结果的准确性。(3)血糖仪要定期校准,建议每周校准一次。(4)血糖监测前半小时不宜进食,可以喝水,也可以进食少量含糖食物。(5)血糖仪应固定放置在便于取用的地方,不要随意移动。(6)测血糖时要避免挤压皮肤或使用酒精消毒皮肤。在没有酒精的情况下也不能用手指按压或揉搓使用血糖仪的部位,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7)血糖仪要妥善保管,每次使用后都应将试纸放入干燥清洁的容器中保存,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如果试纸出现吸水或变色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新试纸并重新校准。(8)如果患者发现血糖监测结果与自己实际血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应及时向医生咨询。(9)测完血糖后,可以用温肥皂水冲洗手指或其他部位以去除残留的血液。在冲洗时不要用水冲洗试纸,以免影响测试结果。(10)当测完血糖后发现血糖仪未发出警报提示时,可以用肥皂水或酒精进行清洗后再使用。(11)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可以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控制病情。(12)患者每天监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即可满足糖尿病治疗的需求;如果夜间和凌晨空腹或餐后2h血糖控制不理想,需增加监测次数;糖尿病前期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时,可将空腹和餐后2h血糖作为常规监测内容;没有糖尿病并发症或因其他原因不需要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可每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已经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如确诊或怀疑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严重感染、严重创伤等情况时,应立即进行24h动态血糖监测。(13)空腹血糖在7.8mmol/L以上或餐后2h血糖在11.1mmol/L以上的患者应及早去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相应治疗以控制病情4。2.5良好心态(1)糖尿病患者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治疗糖尿病有很大帮助。(2)应坚持进行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糖。(3)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睡眠,有利于病情控制。要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病情。(4)注意饮食控制和营养均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常吃大豆及豆制品;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不偏食挑食,保持营养均衡5。(5)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质会影响胰岛素的合成及分泌,酒精可加重肝脏负担,加重糖代谢紊乱和血糖异常。(6)糖尿病患者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读书、听音乐、下棋等。(7)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如果发现血糖控制不佳应及时就医;如发现有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并发症应及时就医;如出现意识模糊、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3 结语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自我管理是糖尿病患者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自我管理,从而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 吕娟琴,沈利兰,孟作龙,等.自制糖尿病饮食管理器在空巢老年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4):4404-4408.2 刘俊峰.饮食指导与健康教育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4):160,166.3 唐莹,姜宇.自我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2):117-119.4 张南,林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J.健康必读,2023(4):285-286.5 谢海蓉.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N.大众健康报,2020-11-11(1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