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考研中国人民大学《626中国文学基础》命题规律分析及常考知识点精讲.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626中国文学基础 2015 考研 中国 人民大学 626 中国文学 基础 命题 规律 分析 知识点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1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2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3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中国文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文学基础考研辅导课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命题规律分析及常考知识点精讲主要介绍了本科目的考试规律、命题趋势、复习方法以及参考书目主要知识点,并告诉考生一些常考,易考的点,帮助考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抓住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二阶段:冲刺串讲及模拟四套卷精讲首先对本科目重要的考点、概念、知识点进行了冲刺阶段的串讲,告诉大家你们哪些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掌握到什么程度,帮助考生在考前查漏补缺;其次,模仿真题难度,按照真题题型精选模拟试题编写出了模拟四套卷,考生可以在考前进行模拟自测,随后我会对这些模拟试题进行讲解,考生对照参考答案,找出自己出的问题、犯的错误,从而提升应试能力。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中国文学基础命题规律分析及常考知识点精讲第一讲课程导学及考情分析(1)考什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所有专业的初试试卷是一样的,主要分为中国文学基础和汉语言基础两部分。其中,中国文学基础需要涉及的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和中西方文论。一、考试科目分析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2)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从09年起不再指定参考书,所以可以根据以往几年的考试来甄选书目。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2.西方文学史郑克鲁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4.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参考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5.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6.西方文论史马新国7.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1、中国文学基础考试卷面分析考试题型自从各专业统一考试以来,试卷结构一直比较稳定,大致包括题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共150分。二、考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2、考察重点由于考试科目较多,所以题目难度不大,但涉及面较广。复习时就不能顾此失彼,用力要比较平均。但在考点密集的地方,我会指出来,考生们可作一参考。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3、复习备考6月9月:将教材完完整整的看一遍,并选取重点做笔记。10月11月:背诵笔记,对照真题有策略地复习。11月12月:各个击破,按照重点来分配专题复习,结合着笔记,可以跳过一些不重要的知识点。12月次年一月份:查漏补缺、复习笔记、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复习和相应训练。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三、考试真题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1.笔记:经纬交叉铺就一张网。以古代文学为例,从先秦到明清,跨越了上千年,要用一条脉络贯穿知识点。赋的发展,散文的发展,小说的发展,都可以做成一个小专题,不要囿于某个时代,如果能联系到近现代文学甚至外国文学则更好。横向的,首先要明白每个时代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小说,诗歌,戏曲都逃不脱这个整体氛围,甚至各种文学体裁之间也是可以互相勾连的。运用发散思维做笔记可以对知识点有更清晰的理解。四、复习方法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2.记忆:疏密相间。以外国文学为例,每个时代文学的思想艺术特色无非是当时文艺主潮的具象化,只需记忆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几个关键词即可(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个性自由,古典主义的理性规矩,浪漫主义的感伤狂热,现实主义的冷静批判,现代主义的反思迷茫)。大方向上粗疏,细节处也不可偏废,在对具体作家的分析上,记忆一些经典的评价和文本,再加上一点个人的理解,就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古今文论小考点少,尤应如此。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本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中国文学基础命题规律分析及常考知识点精讲第二讲先秦文学(上)第一节 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一)神话1.神话是远古时代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马克思称之为“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2.主人公:神(自然神和神化的英雄)3.情节:变化,神力,法术4.意义: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代表了征服自然或变革社会的愿望5.功能:维系人们的社会属性(保持社会习俗,社会制度的合理性);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精神纽带(个人融入氏族才能生存);在生活、劳动中积累的情绪体验在假想世界中得以宣泄。第一章、上古神话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二)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1.成书于战国初年至汉代初年,由不同时代巫、觋、方士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2.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全书分为山经5卷,海外经4卷,海内经5卷,大荒经4卷,内容驳杂。除神话、宗教祭仪外,还包括中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学等资料。3.艺术特色:想象奇特,反映了早期先民思维特征等。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一、简要分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简单了解即可,有兴趣者可与西方神话做一比较)二、民族精神忧患意识:对洪水,旱灾,沼泽,灌丛,猛兽的恐惧及抗争(鲧禹治水)厚生爱民意识: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等)反抗精神:刑天舞干戚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三、上古神话思维特征1.人与外界自然是一种互渗关系,以己观物,以己感物2.具体、形象的思维3.浓烈的情感体验4.象征性,隐喻性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四、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1.神话历史化所谓神话历史化,即把神话看做历史传说,通常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做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及其发展谱系。方法:删削:因半人半兽的神祇形象违背理性化原则,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改造:歪曲解释,使其成为某种现实事件。原因: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许多神话以历史为依据,半历史,准历史较易被解释成历史。2.神话发展为仙话。被道教改造,成为仙话来源。3.神话作为文学创造素材:内容,精神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产生地相当于今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北部一带,作者包括从贵族到平民各阶级。(易出名词解释,如果是简答或者论述,就要在以上内容基础上适当增加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个人化的理解)第二章、诗经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节诗经的编订(诗经的背诵,多多益善,极易出填空)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等农事:七月,丰年等燕飨诗:鹿鸣,相鼠等怨刺诗:伐檀,硕鼠等战争诗,徭役诗:小戎,无衣等婚姻爱情:关雎,静女等婚姻家庭:桃夭,氓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艺术特点的论述要依托诗句,我在这里仅列出条目,仅供参考)一、赋比兴的手法(对照诗歌,灵活判断)赋: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七月)比:比方,以彼物比此物(硕鼠,硕人)兴:触物兴词,大多在诗的发端(桃夭,蒹葭)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二、句式和章法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节奏鲜明短促重章叠句,双声叠韵。回环往复,舒卷徐缓。三、风雅颂的语言风格各异,不拘泥于一种四、形象塑造生动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一、奠基抒情诗传统(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汉乐府“缘事而发”建安文学“慷慨之音”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四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二、风雅精神与文学革新1.所谓风雅精神,是指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2.运用风雅精神进行文学革新陈子昂叹齐梁间“风雅不作”李白“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以及往后的杜甫,白居易,新乐府诸家,陆游,及至清末黄遵宪绵延不绝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一、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二、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1.尚书上古之书,“书经”尚书是商国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文字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文诰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2.春秋背景:春秋时期,周室不振,战乱迭起,外族交侵,春秋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主张尊王攘夷,正名定分,大一统。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作了大纲式的叙述。记事体制:按照时间顺序,方式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具备了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记事意识。记事简略,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常以一字寓褒贬,措辞谨言。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思想倾向:是“礼仪之大宗”,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首创“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褒贬寓于曲笔,遵从事实下的隐晦态度在记叙中有表现但少议论之辞。左丘明发幽探微,称之为“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一、左传1.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传,作者传为左丘明,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是叙事最成熟的散文。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和记言2.记事体制(与春秋相比的新变化)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历史事实和传说,把春秋中的剪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创立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孔子曰”,“君子以知之”等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叙事感情色彩。发展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简略排比或个别字褒贬展现思想倾向,而主要通过对过程叙述,人物言行的描写来体现。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3.思想内容新变化不只对历史事件客观罗列,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任务的伦理道德评价。记述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公室的卑微和大夫兼并,表现新旧政治势力的消长,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趋势。揭露了暴虐昏庸,贪婪荒淫之辈,赞扬忠良正直之士。重民,以民为本,反映进步历史观。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二、叙事特征(最好结合熟悉的篇章具体分析)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1.多种叙事手段运用。倒叙,插叙等。2.叙事注重完整性,重过程和因果。3.大量生动的戏剧性情节。4.人物、语言描写。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一、成书及体制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成书于战国初年,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该书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人神并重,由对天命崇拜,转向对人事的重视。二、记言为主,记事为辅,多为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思维缜密,口语化,通俗化。没有单纯议论文或语录,多穿插小故事,叙事不完善,一笔带过,偶有精彩篇章。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三节 国语的文学成就一、成书战国策共33卷,杂记东西周,秦,齐,楚,赵,魏等诸国军政大事,时间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作者大多是战国后期纵横家,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四节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二、反映纵横家思想纵横家政治上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人生观上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战国策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士贵耳,王者不贵”的声音,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书中大量描写策士奔走诸侯之间,纵横捭阖,令“所在国重,所去国轻”,是一部士阶层,尤其是策士行迹的生动写照。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三、艺术特色1.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2.长于说事,无论个人论述或双方辩论,都喜夸张渲染,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3.在写人技法上,一方面继承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将一个人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文章中,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先例,显示由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过渡。4.“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本书中有许多类似的论述方式,可以借鉴,纵横联结,知识点成为一张网)一、为史传文学直接祖述史记体例是在先秦编年史、国别史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资治通鉴则是春秋,左传编年体史书的直接继承。史书的直书其事,褒贬鲜明受了战国策奇谲文风和左传的叙事艺术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的影响二、散文创作的楷模左传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韩愈语)桐城派战国策贾谊的汉赋得其余绪国语柳宗元文以国语为法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三、奠定了小说的叙事传统1.褒贬分明的倾向性,对古代小说注重教化作用有直接影响2.“君子曰”等评书,影响了唐宋传奇,聊斋等白话小说的叙述模式。3.奠定了基本的叙事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叙事;注重故事完整性;以预言暗示结局。4.古代小说写人手法初具规模。细节,言行的描写。5.古代小说,戏曲作品对历史题材的重视与发掘。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本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中国文学基础命题规律分析及常考知识点精讲第三讲先秦文学(下)一、诸子散文兴起原因根本: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决定的。基本:士的阶层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二、发展阶段论语、墨子纯语录孟子,庄子对话式论辩荀子,韩非子说理散文体制定型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一、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论语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成书于战国初年,各篇无前后顺序,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二字。对话短小简约,已有先秦说理文萌芽。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生动,语言深刻平实,含蓄隽永。说理言近旨远,词约义丰。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老子老子由老子自撰,集中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探讨玄妙的形而上学问题。全篇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行文参差错落。其文学性来源于哲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渗透了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二、对话体、寓言体墨子墨子是墨子的讲学记录,由其弟子所记,故多称“子墨子”。目前仅存53篇。语言质朴,逻辑性强,善用具体的事例说理,从具体的问题的争论进而为概括性的辩难。三、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后面会有专门论述)荀子,韩非子:长篇大论,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论证精密,注重谋篇布局,结构浑然一体。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一、孟子孟子主要记录了孟子的昙花,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的,共7篇。中心思想是仁义和民本思想,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孟子主张省刑罚,薄税敛,使民有“恒产”,“养生送死无憾”,行王道,恢复理想化的井田制度,即一夫授田百亩的小农经济。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二、缜密纯熟的论辩技巧类比:欲擒故纵,善投机巧。如梁惠王下长于譬喻,如“缘木而求鱼”善用寓言,如“齐人有一妻一妾”三、气势浩然的文风其人,情感激越,性格刚直“丈夫”性格故其文,词锋犀利,具有鼓动性四、语言明白晓畅,精炼简约,平实浅近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一、庄子(重要,本讲按名词解释处理,可以把这些题目整理起来,适当增删。答题切记全部是枝蔓,而无花叶延展)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又有所发展。共33篇,分内,外,杂三部分。核心是“道”,主张心灵自由,精神无待。二、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三、“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四、形象恢诡的论辩五、富有诗意的语言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三节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达荀子荀子共32篇,多为说理散文。荀子继承了孔子的礼乐学说,主张外在之礼,重利不轻义,尚霸道。荀子的论证严谨详密,譬喻深入浅出,善用排比。韩非子韩非子师承荀子,继承其哲学,政治思想,发展为刑名法术之学,是先秦论辩艺术集大成者。韩非子给“道”赋予法的内涵,主张刚强有为,任法术而尚功利。议论犀利峭刻,创造出大量植根现实的寓言。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四节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一、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专论体;语录体;对话体形象性;抒情性;情感性二、创作风格孟子唐宋古文家,韩愈,苏轼的磅礴气势庄子魏晋游仙诗,李白想象力,后世戏曲的灵动等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五节 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三、提供丰富语言范式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平视质朴。华丽雕琢,放纵恣肆,婉约隽永四、成语,词汇五、后世哲学思想的源泉孔孟老庄影响深远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楚辞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一、多种文化的交融中原文化,忠孝礼义巫文化,“信巫鬼,重淫祀”二、战国晚期出国政治形势楚襄王,楚怀王治下的楚国由胜而衰,其中怀王甚至被秦劫留,见欺于秦。第五章、屈原与楚辞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一、屈原遭遇,博闻强识的才能,抱负二、楚辞早期的楚辞指的是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楚辞”之名始见于汉武帝时期,这时的楚辞已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明显的区别,直接渊源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以后的“楚辞”就成为这部总集的名称。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天问收录于楚辞中,列出了历史上和自然界中的一系列难以理解的现象,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全篇共172个问题,先问天地之形成,再问人事之兴衰,最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上。叙事庞杂,但表达的政治态度明确,认为朝代兴衰在人事不在天命。通篇一问到底,节奏明快,也表现了屈原的求索精神。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一、1.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共370多句。“离骚”的题解,历来多争议。司马迁:“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离,犹遭也;骚,愁也”,王逸:“离,别也;骚,愁也”。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三节 离骚2.内容对以往历史的回溯和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政治的感慨对自己遭受不公的哀怨为国效力而不得的悲痛虽九死而犹未悔的人格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二、主题忠君与爱国忠君是爱国的一部分爱国与宗族情感联系,体现为对楚国现实的关怀,主张美政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三、意象香草与美人1.美人:比喻君王或自喻,“恐美人之迟暮”“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使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2.香草:品德高洁;与恶草相对,表现政治斗争的双方3.香草美人的意象构成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作为诗歌象征手法,是屈原的首创,也与楚地文化相关,暗含宗教的诸种情境。四、艺术形式和语言1.新鲜,自由,生动,长短不一的新诗体。2.句式参差,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有变化3.语言:方言,助词的使用,与委婉轻灵的楚声结合,美不胜收设主客问答,与独白相得益彰,对后来的辞赋影响颇深。4.比兴手法:香草美人的比喻5.浪漫主义风格的源头:驰骋的想象力,还是对人物的描写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1.九歌九歌本是古代乐歌,离骚,天问都对此有过提及。楚辞中的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为朝廷举行大规模祀典所创作的祭歌,并取古代乐歌为名。是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九歌共11篇,有挽歌,抒情诗,送神曲,恋曲,祭祀歌舞。风格缠绵哀婉,其对唱形式和戏曲因素使得九歌有很强的表演性。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2.九章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包括涉江,怀沙,思美人等9篇作品。“九章”之名是刘向编订屈原作品时加上的。内容与离骚相比,有更强的纪实性和抒情意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群小的痛恨。九章形式散而不乱,跌宕有致,感情直接而奔放,语言华美富有表现力。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一、宋玉等楚辞作家宋玉九辩这首长诗是宋玉的代表作,主要抒发了他因不同流俗而被谗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批判了楚国黑暗的现实政治,曲折表达了他对君王的忠诚和自己的怨苦之情,及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作者通过写景抒情,渲染出低沉激越的情感,“悲秋”主题发端于此。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五节 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二、屈原人格力量的垂范爱国精神砥砺不懈的情操艺术成就(回答屈原的影响,附加)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三、楚辞艺术形式的影响(可与前面所讲的离骚艺术特色贯通理解,必要时可以互相阐释,融合起来。这只是应试的技巧)1.创造了新的诗歌样式。打破四言诗格局,吸收民间尤其楚声形式,创造出一种参差灵活的新体裁。2.语言用词华丽繁复,为汉代赋体文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3.突出表现了浪漫的精神实质。感情的表达:热烈奔放想象力的极致:幻想,神话比兴手法运用:寄情以物,托物以讽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本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中国文学基础命题规律分析及常考知识点精讲第四讲秦汉文学(上)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门客撰写的,是一部成书于战国晚期的理论著作,收录了诸子百家的观点,内容驳杂,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杂家。书中保存了大量先秦时代的文献和遗文轶事。吕氏春秋的编撰预示了秦汉大一统王朝即将出现之际,诸子百家思想由分到合,朝着为封建大一统构建理论的方向演变。全书体系严密,分十二纪,八览,六论。文风平实畅达,层层深入,内含丰富多彩的寓言。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秦西汉是我国古代散文诸体逐渐完备的时期第一节吕氏春秋谏逐客书秦王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遂上书谏逐客书。其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全文辞采繁复,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汉代辞赋之丽。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二节 李斯的散文一、过秦论过秦论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该文颇具战国策士遗风,纵横捭阖,将秦大起大落的历史情势内化为文章气势。通过多侧面的对比,表达了作者的忧患意识和对现实的积极参与意识,使文章更有内在张力。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三节 贾谊的政论文二、贾谊其他散文代表作贾谊论积贮疏,陈政事疏晁错论贵粟疏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一、淮南子淮南子原称淮南鸿烈,是汉王室贵族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编撰而成,共21篇。以道家思想为主,杂以孔墨申韩之说,是汉初黄老思想的继续。淮南子多用历史、神话、传说来明事说理,论说博奥深宏,文风巨丽,铺张扬厉,与贾谊等共开后世骈文先河。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四节 淮南子及其他散文二、董仲舒、刘向的策对叙录1.董仲舒春秋繁露是汉代哲学家董仲舒的政治哲学著作。西汉中期,战乱频仍的诸侯王国割据局面基本结束,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中央集权得到巩固与加强,出现了经济繁荣和政治大一统的局面。为适应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的神学唯心哲学思想便应运而生。春秋繁露推崇公羊学,发挥“春秋大一统”之旨,阐述了以阴阳、五行为骨架,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神学理论,宣扬“性三品”的人性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伦理思想及赤黑白三统循环的历史观,为汉代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逻辑严密,文风雍容儒雅。天人三策刘向2.谏营昌陵书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一、赋:汉代最有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在远承诗赋颂传统,近仿楚辞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肆之风,主客问答形式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有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之分,风格各异。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等。二、汉大赋(新体赋/散体大赋):是在远承诗比兴,议论的赋颂传统,近仿楚辞的参差形式的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肆之风,主客问答形式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内容多歌功颂德,劝百而讽一,旨在润色鸿业。文风铺张扬厉,辞藻华丽堆砌。代表作家有枚乘,司马相如。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贾谊与汉初骚体赋:贾谊是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位汉赋作家。1.骚体赋:是汉赋的一种,从楚辞中发展而来的,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叫骚体赋。大都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多咏物抒情,格调与离骚相似,形式也与楚辞接近,常带“兮”语句,形式自由,句法散文化。后与新体赋合流,并称辞赋。代表作有贾谊的鹏鸟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2.“九体”:贾谊之后,骚体赋创作未间断,出现了一系列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如王襄的九怀,刘向的九叹,王逸的九思,一脉相承,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相类,作为骚体赋的一种体制,虽规模未大,却具备了独有的格局,与大赋中的“七体”辉映,是为“九体”。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节 骚体赋及“九体”一、梁园诗人群体诸侯兴养士之风,宾客进行政治邦交,文学创作,形成多个人以诸侯王为中心的文学群体,其中以梁孝王最为突出,筑梁园,枚乘,邹阳等都投其门下,盛极一时。二、枚乘独步1.七发,枚乘代表作。假托楚太子有疾,借探病的吴客之口指出病由过度安逸所致,需要博闻强识有道君子的启发引导,移情换性方可救治。吴客说七事以启发太子,故称“七发”,意在劝诫,逸豫亡身而明理救命。七发借鉴先秦文学,用铺张手法描写宫室,音乐,观涛,结构上移步换形,用笔巧妙,标志着汉大赋体制形成。2.“七体”:由七发形成的新文体。形式是主客问答,七段成篇。极尽铺张,文风华丽。后有张衡七辩,马融七厉等仿作,昭明文选将七辩,七依等单列为一种文体,称为“七体”。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二节 枚乘与七体子虚赋,上林赋名词解释内容:稍作了解思想:确立劝百而讽一的传统塑造帝国形象弘扬大一统观念体现时代精神艺术:铺陈,主客问答,句法灵活多变,风格有巨丽之美。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三节 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内容,形式与上林赋子虚赋相似,一些分析可通用。但是扬雄四赋更为理性,更注重历史,社会,人文精神的挖掘,讽刺也更有力度。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四节 扬雄四赋东方朔答客难:散体赋,是现存最早的以遇,不遇为主题的设辞类作品。王褒洞箫赋,咏物赋,体现生命感应观念,表现出以悲为美的风尚。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五节 西汉其他赋家创作1、司马迁的生平:家学渊源,漫游交往,博览群书,发愤著书。2.史记:又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首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共130篇。该书记载了自上古传说中的皇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是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有很高的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节 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背诵可以记个大概故事梗概,高中都学过不少,平时也要多看看,答题时不妨根据个人理解分析,减轻背诵压力,也不落窠臼,更易得分)一、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大类,各有侧重突破了以往历史散文的局限,将更多内容纳入其中,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社会风貌。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二节 史记的叙事艺术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按照史实:项羽秦汉之际主宰天下,未称帝本纪孔子无爵,陈胜自立,鉴于历史地位世家按照逻辑:以类相从的原则,如游侠传等合传和类传,将军事家,策士分别归类这种玩转多变的脉络,在明灭起伏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三、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事件追根溯源有时落入宿命论,归结于“天命”四、行文详略得当与主线相关详细,琐事描写详细五、对复杂场面和宏大事件的驾驭鸿门宴,秦末农民起义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1.闾巷之人入传刺客,游侠,方士,商人等,反映司马迁进步的历史观和开阔的视野。2.人物共性和个性的展现同中有异:苏秦和张仪,谋士,发奋者vs狡诈异种求同:专诸,豫让,聂政,荆轲,性格各异,遭遇不同,但都“士为知己者死”慨然赴死。3.真实性与倾向性统一直言欣赏信陵君,但也不避讳在范雎蔡泽列传写他畏秦,不肯救援魏齐。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三节 史记的人物刻画4.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的笔法圆形人物项羽:有情有义(虞姬),暴虐(烧咸阳),少决断(鸿门宴)李斯:有才智,坑害他人互见法即旁见侧出法。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则放在别人的传记中展示。刘邦:高祖本纪发家,雄才大略,知人善任项羽本纪借范增之口道出他贪财好色淮阴侯列传猜忌功臣,自私自利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一、宏阔画面和深邃意蕴所写题材多重大,但又在诸多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身上看到人类命运的叵测。有广度,有深度二、浓郁的悲剧气氛吴起,商鞅,刺客列传中的人物,甚至作者自己的悲剧,让人看到天意难测,看到人性反复。在司马迁的笔下,他们的悲剧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声叹息,更多的是思考。三、强烈的传奇色彩司马迁笔法流荡多变,喜猎奇,许多故事很有传奇性,如田单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刘邦醉斩巨蟒等。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四节 史记的风格特征一、实录精神不虚美,不隐恶二、批判精神直击丑陋现象三、人民性对侠义之士和下层劳动人民的赞颂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五节 史记的思想内涵一、传记文学的开端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二、建立史学独立地位自司马迁之后,专门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六节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三、后世文学与史记渊源1.笔力洗练,词气纵横,是古代散文楷模。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令后世翕然宗之。如,唐宋八大家,明前七子和后七子,清代桐城派2.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经验。体裁多以“传”为名,莺莺传人物创造人物原型,故事新编结构生平以时间为脉络,附作者评论,聊斋四、人文精神的弘扬1.司马迁为后世作家树立了一座人格丰碑志存高远,坚持不懈,人道主义等等2.立德,立功,立言的积极入世精神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本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中国文学基础命题规律分析及常考知识点精讲第五讲秦汉文学(下)一、乐府西汉:音乐机关,武帝时期得到了大大地扩充二、汉乐府诗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整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包括供执政者祭祖先神明使用的郊庙歌辞,以及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汉人称这些诗歌为“歌诗”,魏晋始称“乐府”或“汉乐府”。第四章 西汉乐府诗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节 乐府和乐府诗三、乐府诗集宋人郭茂倩所编,是收罗汉迄五代乐府最完备的一部诗集。共100卷,分12类,郊庙歌辞,相和歌辞,杂曲等等,其中相和歌辞数量最多。诗集中收录的多为东汉时期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形式朴素自然,句式以杂言,五言为主,语言清新流丽,为我国古代叙事诗奠定基础。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分析诗歌时的基本结构就是,诗句+大意+延伸。分析时若能加一些自己熟悉的原文会更好。)一、苦与乐的深刻揭示1.对压迫剥削的控诉与反抗东门行“白发时下难久居”,男主人拔剑而起,铤而走险妇病行父子不能相保,凄凉度日2.对上层社会荒淫无耻的嘲讽陌上桑,羽林郎(分析同上)3.亲情淡漠,唯利是图的人际关系孤儿行4.对战争、徭役的揭露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内容)二、爱与恨的坦率表白婚恋诗占了乐府诗集很大的比例,大胆泼辣,毫不掩饰1.爱憎分明,决绝的爱情观上邪女子的自誓词,感情如火山喷发,江河奔腾不可遏有所思“拉杂催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2.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抗议孔雀东南飞三、乐声恶死愿望的充分表达恶死:战城南或蒿里等丧歌,叹人生苦短,死后的凄凉乐生:寄托在与神思的沟通上,长歌行,炼丹药,祈求永生ps:可以承前启后,比如,一、二、具国风,小雅遗韵,三俨然是楚文化的继承,有庄骚遗响。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不建议死记硬背书上分析的艺术手法,极易造成雷同答案,难得高分,仅供参考。一般是按照风格,语言,节奏等等分类来答题,但最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用原诗,尽量不照搬参考书的原话。一、诗意生活镜头的选取二、情节完整曲折三、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四、叙事详略得当五、语言朴素,形式多样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三节 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1.孔雀东南飞原名焦仲卿妻,早见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最高峰,是文学史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2.社会意义抨击封建礼教家长制的罪恶;歌颂斗争精神和婚姻自由。3.艺术特色人物描写,语言(对话),环境描写,抒情性结合原文分析即可。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四节 孔雀东南飞诗体的嬗革推动作用1.乐府五言诗与文人五言诗相互促进,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五言诗过渡,到魏晋南北朝成为诗歌的主要形式。2.“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杜甫,白居易3.奠定古代叙事诗的基础人物,语言,情节安排等等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五节 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五侯歌,小麦民谣,天下为卫子夫歌第六节 汉代民谣背景:东汉文人失去了作为文学侍从参与上层统治集团重大活动的条件,环境和地位的变化给予他们广泛接触社会的机会,到更广阔的范围里寻找题材。与西汉文人相比,他们更为关注社会问题。第一节 班固、张衡的京都赋一、京都赋的兴起:滥觞于扬雄的蜀都赋二、班固的两都赋1.两都赋分东都赋和西都赋两部分,借西都宾和东郡主人这两个虚拟人物的对话结撰全篇。两都赋肯定了定都洛阳的正确性,并极力宣扬崇文尚礼,法度为重的思想,奠定了班固在辞赋史上的地位,确立了京都赋创作格局,为后世效仿典范。第五章 东汉辞赋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2.艺术特色突破劝百而讽一的结构模式基本取法司马相如,扬雄,但有新意。劝的内容已熔铸了作者严正的治国主张和政治见解,而非单纯的铺夸溢美。空间布局别具匠心双方夸耀东西都城,视角方位调遣宏大。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三、张衡的二京赋1.张衡有感于“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遂仿两都赋作二京赋。二京赋分东京赋和西京赋,借凭虚公子和安处先生的对答结撰成篇。2.二京赋的理性精神与充实的社会内容结合得非常完满,在叙述中引入说理议论,针对当时统治者的腐化,阶级矛盾尖锐而发规讽,议论切直,贯注了作者的真实情感。二京赋还展示了叹为观止的民俗事象,辅之以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笔触轻灵,意境清新,格调明丽。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一、抒发历史沧桑感的述行赋述行赋始于西汉后期,作者多是作家兼史学家,有漫游经历,开启后世游记文学之先。包括治世之作,衰世之作和乱世之作。代表作有蔡邕的述行赋和班昭的东征赋。二、抒情小赋的出现东汉末年,朝政日非,外戚,宦官专权。士人愤而不平,催生了抒情小赋的出现。抒情小赋内容上多是抒发个人心志,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多针砭时弊之作。篇幅较小,多用韵文,句式多样。继承了大赋的铺排手法,但语言更为朴素,风格灵活。真正宣告其诞生的作品是张衡的归田赋。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二节 述行赋与抒情小赋三、张衡归田赋永和年间,张衡目睹朝廷腐败,官场浑浊,上书“乞骸骨”,归乡隐居。张衡作归田赋明心志,追求自我身心与外在环境和谐融洽的人生境界。通篇一个“真”字,充满了士大夫对现实失望,身心俱疲的真切想法。语言明白晓畅,无板滞之感,把赋从僵死滞重的困境中解放出来,对魏晋抒情赋有很大的影响。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四、汉末小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由此汉赋脉络完整汉初骚体赋全盛期的散体大赋汉末抒情小赋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一、汉书(复习方法同史记)1.班固编撰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体制上全袭史记,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共100篇。汉书立足于儒家正统思想,从维护社会统治秩序和道德秩序的角度出发,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