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影响研究——基于农业机械化的调节效应分析.pdf
下载文档

ID:3639404

大小:1.28MB

页数:12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劳动力 转移 耕地 抛荒 影响 研究 基于 农业机械化 调节 效应 分析
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影响研究 基于农业机械化的调节效应分析田梦君熊涛张鹏静(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战略问题研究”(&Z D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业大数据环境下农产品价格概率密度预测模型与应用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与水资源保障重大问题研究”(J Z D ).作者简 介:田 梦 君(),女,河 南 商 丘 人,硕 士 研 究 生,研 究 方 向:土 地 抛 荒,E m a i l:t i a n m e n g jf o x m a i l c o m;张 鹏 静(),女,河南许昌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抛荒,E m a i l:z h a n g p j c o m.通信作者:熊涛(),男,湖北宜昌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粮食安全和农业风险管理等,E m a i l:t a o x i o n gm a i l h z a u e d u c n.亩/公顷.摘要: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致使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的背景下,耕地抛荒现象越发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劳动力转移如何影响耕地抛荒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 L D S)年、年和 年的三期面板数据,使用面板P r o b i t、面板T o b i t模型研究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农业机械化对劳动力转移与耕地抛荒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显著增加了耕地抛荒行为、提高了耕地抛荒率.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削弱了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正向影响,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显示,相比当地劳动力转移,外地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更显著;农业机械化的调节效应存在地势差异性,仅在平原地区起作用.因此,抑制耕地抛荒要增加农业收益,加大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也要根据村庄地势类型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关键词:劳动力转移;耕地抛荒;农业机械化;调节效应;粮食安全D O I:/j c n /s 1引言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业地位持续下降,部分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粗放经营甚至直接抛荒耕地,农地“边缘化”趋势明显.耕地抛荒会造成严重的耕地资源浪费,从而影响粮食供给,冲击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耕地总面积约 亿亩,人均 亩,相比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下降.按照这样的速度下降,可能会威胁 亿亩的耕地保护红线.而作为维持耕地的关键因素 农村劳动力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收入与非农收入的差距逐渐增加,农村家庭的?23郾11(总535)收入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农户不再将农业收入作为唯一的收入来源,外出务工成为许多家庭的新选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向非农产业转移,甚至出现家庭化转移的趋势,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且老龄化态势逐渐突出、高素质农业从业人员缺乏、农业人力成本逐年攀升的困境,这无疑会对耕地抛荒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当前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形势下,研究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对抑制耕地抛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学术界关于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影响尚未达成一致结论,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是劳动力转移会促进家庭抛荒耕地,原因在于劳动力转移使得农业生产缺乏必要的劳动力,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增加,继而引起耕地抛荒,并且随着非农化程度的提升,耕地抛荒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会导致耕地抛荒,对农业生产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会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进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在土地流转市场日趋完善的情况下,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抛荒耕地的流转和再利用,减轻甚至避免抛荒现象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农业机械化能够改善农业生产缺乏劳动力的困境,相对于雇用人力,机械化可以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必须加快补上农业机械化短板弱项,强化农业装备的支撑保障.发展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劳动力的一种替代方式 ,可以弥补农业生产时的劳动力不足,进而抑制因缺乏农业劳动力而导致的耕地抛荒,产生一定的调节效应.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 L D S)年、年、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机制,并深入探讨农业机械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第一,已有文献在研究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时多基于截面数据的考量,没有考虑这种影响的动态变化,且截面数据易出现内生性等问题从而造成估计结果存在偏误,而本文采用面板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偏差.第二,以往学者针对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对耕地抛荒的影响进行了详细探讨,但很少有研究系统地将三者联系在一起,考察农业机械化在劳动力转移影响耕地抛荒过程中所发挥的效用.基于此,本文在研究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时,将农业机械化纳入其中,分析农业机械化在其中的影响,为劳动力转移与耕地抛荒的研究提供新思路.第三,本文进一步验证了不同劳动力转移形式对耕地抛荒影响的异质性和农业机械化在不同村庄所起的效果,以期在对策方面提供一些参考价值.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劳动力转移与耕地抛荒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的行为,是劳动力要素重新优化配置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推进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劳动力需求,创造出了许多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部门;而农业生产效益逐渐降低,促使农村家庭迫切寻找其他新的就业选择.在这种拉力和推力的双重作用下,大量农村劳动力逐步涌入城市,开始从事非农工作,这逐步改善了中国各地区的劳动力结构和经济稳定 .但农村劳动力转移并非越多越好,转移过多会对农业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最直接的便是削弱农业生产梯队中的劳动力供给,造成农业生产粗放经营甚至抛荒耕地的现象.农户作为一个理性人,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量,其会追求较高收入的非农产业,甚至会为了优质的受教育机会和较好的发展平台在外定居,导致耕地无人看管.此外,劳动力转移还会产生“流动的示范效应”,会带动更多的农户外出非农务工,增加农户退出农业抛荒耕地的概率.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说H:劳动力转移会促使农户抛荒耕地、增加耕地抛荒程度.农业机械化的调节效应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机械工具代替传统农业生产的过程.农业机械化解决了人力、畜力所不能及的农业?23郾11(总535)生产规模和农业生产技艺,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同时,农业机械化也推动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对农户来说,在无人或无能力耕作导致不得已抛荒耕地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使用给他们带来了新契机和选择的余地.目前农业机械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包含机耕、机播、机收等全方位服务.农户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直接购买农用机械或者选择机械外包服务.若直接购买机械设备,还可以向别人提供机械服务以获得额外收入.若选择农业机械服务,地块邻近的农户便可以合作外包,以更少的成本进行农业生产,达到协作共赢.当农户通过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获得了高于预期的收益,他们的理性选择就是不抛荒或者减少耕地抛荒程度.因此,理论上来说农业机械化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劳动力缺乏的困境,进而弱化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说H:农业机械化在劳动力转移与耕地抛荒中起着负向调节的作用,即农业机械化可以缓解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恶化作用.3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 年、年、年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 L D S).该数据来自中山大学社会调查中心,采用多阶段、多层次与劳动力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包含中国 个省份(西藏、海南、港澳台不包括在内)的社区、家庭和个体问卷.选择该数据的理由是其较为详细具体地调查了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耕地抛荒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等情况,能够满足本文核心变量的测量需求,同时该数据较为全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适用性.本文将社区、家庭、个体数据进行了匹配,匹配个体数据主要是为了计算家庭外出务工率,同时仅保留了家庭为农村户口的样本,剔除了关键变量为缺失和异常的样本,最后获得了三期非平衡面板数据,共计农户家庭样本 户.变量选取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耕地抛荒行为和耕地抛荒率.C L D S详细统计了每年农户家庭的耕地抛荒面积,因此本文以抛荒面积的大小来衡量农户是否抛荒的行为.若农户家庭抛荒耕地的面积大于,即农户家庭存在抛荒耕地的行为,则赋值为;若农户家庭的抛荒面积等于,即农户家庭没有抛荒耕地的行为,则赋值为.耕地抛荒率是指耕地抛荒面积与家庭总耕地面积的比值,取值范围为.核心解释变量.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选择家庭外出务工率来衡量,即采用农户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家庭总劳动力的比例来表征.调节变量.本文的调节变量为农业机械化.参照已有研究 ,本文采用C L D S问卷中“您们家粮食作物生产的农田耕种方式是什么?全机械化;部分机械化;传统农耕”问题来衡量当地家庭农业机械化水平.将传统农耕、部分机械化、全机械化分别赋值为、,数值越大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越高.控制变量.参照已有研究 ,本文将户主性别、受教育程度、老龄化情况、家庭人数、政府补贴、农业合作社、农业生产专业户、非农经济、土地调整次数、农业劳动力、农业收入、农地确权证书、耕地规模、耕地规模平方项、地势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此外,本文认为户主健康状况代表着农户是否有能力从事农业生产,通信信息是对农户获取耕种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等有效信息多少的表征,这些都会影响农户抛荒耕地的决策,需要将其加以控制.同时,增加了市虚拟变量和时间虚拟变量,以控制随地区、时间变化的不可观测因素.描述性统计与样本特征从整体来看,大约有 的家庭存在抛荒耕地的行为,抛荒率为 (表),这说明存在较多的?23郾11(总535)耕地资源浪费现象,也说明研究耕地抛荒问题的重要性.农村劳动力转移均值为 ,农业机械化水平均值为 ,显示目前农业耕作方式多以传统农耕和部分机械化为主.此外,户主性别多为男性;受教育程度偏低,均值为 ,多以小学和初中为主;户主健康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有能力进行体力劳动;家庭耕地规模平均为 公顷,家庭总人口数和农业劳动力均值分别为 和 ,约有 的家庭人数从事农业,整体水平较低;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农户较少,占比仅为 .表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变量类型变量名称变量含义和赋值均值标准差被解释变量耕地抛荒行为抛荒耕地面积:否,是 耕地抛荒率耕地抛荒占比 核心解释变量劳动力转移外出务工人数/家庭劳动力人数 调节变量农业机械化农业耕作方式:传统农耕,部分机械化,全机械化 控制变量户主性别女,男 老龄化情况户主年龄是否大于:否,是 受教育程度未上过学,小学/私塾,初中,普通高中/职高/技校/中专,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 健康状况非常健康,一般,比较健康,比较不健康,非常不健康 家庭人数家庭总人口数 通信信息不上网,只使用电脑/手机,电脑和手机都使用 政府补贴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是否获得政府补贴:否,是 农业合作社村内是否有农业生产合作社:否,是 农业生产专业户是否为农业生产专业户:否,是 非农经济村内是否有非农经济(第二、第三产业):否,是 土地调整次数村庄土地调整次数 农业劳动力家庭进行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数 农业收入农、林、牧、副、渔业总收入(取对数)农地确权证书是否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否,是 耕地规模家庭耕地面积/公顷 耕地规模平方项家庭耕地面积的平方 地势平原,丘陵,山地 市虚拟变量以市为单位设置市虚拟变量时间虚拟变量以时间为单位设置省份虚拟变量 模型设定 基准回归模型在模型中,被解释变量“耕地抛荒行为”是一个二分变量,因此采用面板P r o b i t模型进行估计,但用面板P r o b i t的固定效应估计时往往会出现伴生参数问题,这会导致对系数估计不一致,同时表中随机效应模型的L R检验拒绝了混合P r o b i t回归模型的假设,故最终选择面板P r o b i t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而在研究“耕地抛荒率”时,存在相当一部分农户没有抛荒行为,即耕地抛荒率为,因此利用面板T o b i 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由于面板T o b i t固定效应模型无法得到个体异质性的充分统计量,不能进行最大似然估计,若直接将面板单位的虚拟变量加入混合T o b i t回归中,得到的固定效应估计量也是不一致的,同时L R检验强?23郾11(总535)烈拒绝了不存在个体效应的原假设,故应采用面板T o b i t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本文基于C L D S 年、年、年的家庭面板数据,具体模型设定为:Ai tLi tXi tjti t()下标i表示第i个农户样本,t表示时间;Ai t表示两个含义,一个是第i个农户家庭在第t年的耕地抛荒行为,另一个是第i个农户家庭在第t年的耕地抛荒率;Li t表示劳动力转移,Xi t表示其他控制变量,为常数项,、为待估参数,j为地级市固定效应,t为时间固定效应,i t为随机扰动项.调节效应模型本文选取农业机械化作为调节变量,在基准模型式()的基础上加入农业机械化(Mi t)和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的交乘项(Li tMi t)来构建模型,以进一步分析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影响,并计算其作用效果.若交乘项系数显著,说明农业机械化存在调节效应,否则便不存在调节效应.具体验证方程如下:Ai tLi tMi tLi tMi tXi ttti t()表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影响:基准结果变量耕地抛荒行为耕地抛荒率面板P r o b i t随机效应d y/d x面板T o b i t随机效应d y/d x劳动力转移 ()()()()性别 ()()()()老龄化情况 ()()()()受教育程度 ()()()()健康状况 ()()()()家庭人数 ()()()()通信信息 ()()()()政府补贴 ()()()()农业合作社 ()()()()农业生产专业户 ()()()()非农经济 ()()()()土地调整次数 ()()()()农业生产人数 ()()()()农业收入 ()()()()农地确权证书 ()()()()耕地规模 ()()()()耕地规模平方项 ()()()()地势 ()()()()市虚拟变量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时间虚拟变量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常数项 ()()L R检验 样本量 注:、分别代表估计结果在、和的水平上显著,括号中的数字为标准误.表至表同.?23郾11(总535)4结果与分析 劳动力转移与耕地抛荒分析为了解劳动力转移与耕地抛荒的动态影响变化,本文绘制了每年存在劳动力转移和不存在劳动力转移的农户家庭的耕地抛荒均值情况.从图可看出,劳动力转移会明显增加农户家庭的耕地抛荒行为和抛荒率,与本文理论猜测一致,同时也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劳动力转移加快耕地抛荒的可能原因为劳动力转移会损失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直接导致农村家庭有空闲地但无人力来维护,生产率低下.此外,农村地块多且分散,单个家庭雇用人力成本较高;再加上农业种植利润较低,即使想要以流转的方式出租给他人种植,也不一定有人接收,最后只能抛荒.图劳动力转移与耕地抛荒 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影响分析表为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基准回归结果.表中第二、第四列分别显示了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行为和耕地抛荒率的估计结果,第三、第五列为其边际效应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在对耕地抛荒行为和耕地抛荒率的影响上,劳动力转移系数均在水平上显著为正.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时,劳动力转移每增长,会使农户抛荒耕地的行为概率上升 ,使耕地抛荒率上升 ,按均值来算,耕地抛荒面积平均增加约 公顷.这说明劳动力转移会对耕地抛荒有显著的加快作用,增加了农户抛荒耕地的行为和程度.假说H 得到验证.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显示,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健康状况、地势对耕地抛荒行为和耕地抛荒率均在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家庭人数对耕地势荒行为在 的水平显著,这些因素都会增加耕地抛荒.健康状况越差,从事农业生产的能力越不足;地势越高,分散性越强,开展农业也越困难;家庭人口数越多,需要的生活资金就越多,而农业的低收益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就可能会另谋工作抛荒耕地.耕地规模对耕地抛荒呈倒U形影响,这与陈晶帅和韩青、D e n g等 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农业合作社、土地调整次数、农业收入、农地确权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对耕地抛荒均有抑制性作用.此外,通信信息也可以显著抑制抛荒,原因可能是其可以帮助农户汲取农业相关知识和技术、经验等,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业收益.农业机械化的调节效应分析为了验证农业机械化在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影响中所起的作用,即分析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机制,本文在基准回归的基础上加入农业机械化及农业机械化与劳动力转移的交乘项来进行回归.农业机械化与劳动力转移的交乘项在对耕地抛荒行为和抛荒率的影响中均显著为负,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表).说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应用确实能够抑制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行为和抛荒程度的恶化影响,缓解因劳动?23郾11(总535)力不足造成的耕地抛荒,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善用农用机械.结果验证了假说H.表农业机械化的调节效应结果变量耕地抛荒行为耕地抛荒率面板P r o b i t模型d y/d x面板T o b i t模型d y/d x劳动力转移 ()()()()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劳动力转移 ()()()()性别 ()()()()老龄化情况 ()()()()教育程度 ()()()()健康状况 ()()()()家庭人数 ()()()()通信信息 ()()()()政府补贴 ()()()()农业合作社 ()()()()农业生产专业户 ()()()()非农经济 ()()()()土地调整次数 ()()()()农业生产人数 ()()()()农业收入 ()()()()农地确权证书 ()()()()耕地规模 ()()()()耕地规模平方项 ()()()()地势 ()()()()市虚拟变量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时间虚拟变量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常数项 ()()样本量 稳健性检验 替换核心解释变量为了检验估计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采用两种方式来替换劳动力转移变量:一是参照X u等、乔金笛等 的方法,将家庭非农收入与家庭总收入之比,即非农收入占比替代劳动力转移;二是以是否外出务工来衡量劳动力转移.表显示了非农收入占比、是否非农务工分别对耕地抛荒行为和耕地抛荒率的实证结果,结果显著为正,与前文结果保持一致.改变样本容量参考已有研究,根据中国个自然地理区域,从每个区域中随机抽取个省份的样本进行回归.结果见表第六、第七列,可以看出改变样本容量后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没有发生改变,仍会加快耕地抛荒行为和耕地抛荒率.替换调节变量参照公茂刚和张梅娇 对农业机械化度量的方式,将全机械化和部分机械化赋值为,传统农耕赋值为?23郾11(总535)来表征农业机械化,以进一步验证农业机械化的调节效应.估计结果与前文保持一致,农业机械化在劳动力转移与耕地抛荒中起着负向调节作用.表稳健性检验变量替换核心变量改变样本容量替换调节变量耕地抛荒行为耕地抛荒率耕地抛荒行为耕地抛荒率耕地抛荒行为耕地抛荒率耕地抛荒行为耕地抛荒率劳动力转移 ()()()()非农收入占比 ()()是否非农务工 ()()农业机械化劳动力转移 ()()农业机械化 ()()性别 ()()()()()()()()老龄化情况 ()()()()()()()()受教育程度 ()()()()()()()()健康状况 ()()()()()()()()家庭人数 ()()()()()()()()通信信息 ()()()()()()()()政府补贴 ()()()()()()()()农业合作社 ()()()()()()()()农业生产专业户 ()()()()()()()()非农经济 ()()()()()()()()土地调整次数 ()()()()()()()()农业生产人数 ()()()()()()()()农业收入 ()()()()()()()()农地确权证书 ()()()()()()()()耕地规模 ()()()()()()()()耕地规模平方项 ()()()()()()()()地势 ()()()()()()()()市虚拟变量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时间虚拟变量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23郾11(总535)(续)变量替换核心变量改变样本容量替换调节变量耕地抛荒行为耕地抛荒率耕地抛荒行为耕地抛荒率耕地抛荒行为耕地抛荒率耕地抛荒行为耕地抛荒率常数项 ()()()()()()()()样本量 内生性讨论考虑到劳动力转移和耕地抛荒可能存在反向因果关系.由于农村家庭对劳动力资源的分配会影响土地利用行为(包括抛荒耕地),同时农村家庭的土地利用行为也会影响其劳动资源的配置,因此劳动力转移与耕地抛荒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即核心解释变量可能是内生变量,使得估计结果有偏.为了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利用工具变量法进行检验.本文借鉴已有研究,将“除该家庭外的同村其他家庭务工比例”作为工具变量 ,农户外出转移的行为很容易受到同村其他人的影响,但同村其他农户的外出转移情况不会影响该农户家庭的耕地抛荒.学术界尚未有比较合理的方法处理非线性面板数据的工具变量法,因此本文引入基于多元正态分布和极大似然估计的扩展回归模型处理内生性问题 .具体来说,本文将运用扩展回归模型框架中x t e p r o b i t方法处理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家庭耕地抛荒行为的内生性问题;用x t e i n t r e g方法探讨劳动力转移与耕地抛荒率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劳动力转移与耕地抛荒行为或耕地抛荒率的误差项相关系数在水平上显著(表),说明模型确实存在内生性问题,适合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回归.在第一阶段回归中,工具变量的估计系数在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劳动力转移与工具变量之间具有强相关性.第二阶段结果显示,在考虑劳动力转移与耕地抛荒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劳动力转移的系数依然为正,表明劳动力转移能够显著增加农户耕地抛荒行为和耕地抛荒率,这与前文结论相一致,因此基准回归结果是稳健的.表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工具变量结果变量耕地抛荒行为耕地抛荒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劳动力转移 ()()工具变量 ()()控制变量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市虚拟变量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时间虚拟变量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c o r r(e 劳动力转移,e 抛荒行为/e 抛荒率)()()样本量 异质性分析 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异质性分析本文根据农户务工距离将劳动力转移具体分为当地劳动力转移和外地劳动力转移.具体来说,将在本县或区持续务工个月以上称为当地劳动力转移,跨县流动个月以上称为外地劳动力转移,分别以当地非农务工率、外地非农务工率来表示,探究不同类型的劳动力转移形式对耕地抛荒的影响.表展示了劳动力转移异质性对耕地抛荒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外地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行为和耕地抛荒率有显著的影响,而当地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作用很微小.原因可能是相比于外地劳动力转移,当地劳动力转移不受地域限?23郾11(总535)制,仍可以在空闲时间种植或者照看耕地,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性正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对抛荒耕地的想法和意愿也较轻.此外,农业机械化的负向调节作用仅在外地劳动力转移显著,对当地劳动力转移不起作用.可能是当地劳动力转移可以兼顾农业,受人力限制小,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不强烈.表基于劳动力转移异质性对耕地抛荒的影响分析样本分组耕地抛荒行为耕地抛荒率外地劳动力转移 ()()外地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 ()()当地劳动力转移 ()()当地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 ()()控制变量已控制已控制市、时间虚拟变量已控制已控制 农业机械化调节效应的村庄异质性分析为了检验在不同村庄地势下,农业机械化的调节作用有何异同,本文按照村庄类型平原、山地、丘陵分别进行回归,最终估计结果如表所示.农业机械化与劳动力转移的交乘项回归系数在平原地区于水平上显著为负,而在山地和丘陵不显著,这说明农业机械化的调节效应仅在平原地带起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因为与丘陵和山区相比,平原地势较平坦,地块之间的接连性更好,进行机械作业的可能性更大,农业机械化利用率较高且发展机械化的潜力也更盛,能较好地削弱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恶化作用.表基于村庄异质性的农业机械化调节效应分析样本分组平原山地丘陵抛荒行为抛荒率抛荒行为抛荒率抛荒行为抛荒率农业机械化劳动力转移 ()()()()()()5结论与政策启示 结论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会使农户家庭耕地抛荒的概率明显上升,对耕地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可以帮助农户减轻农业强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弥补因劳动力不足导致的耕地抛荒,起到一定的负向调节作用;劳动力转移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外地劳动力转移比当地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作用更显著,且农业机械化仅能缓解外地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村庄异质性表明农业机械化的负向调节作用在平原地区的效果更显著,在山地和丘陵的效果很小.这说明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可以起到抑制耕地抛荒的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地区,要因地制宜进行发展.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劳动力转移对耕地抛荒影响的内在机制有很多,本文仅是从农业机械化一方面的角度来探讨,对抑制耕地抛荒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仍有更多的研究空间,后续的研究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切入,如与耕地抛荒相关政策实施前后对比变化.政策启示第一,增加农业收益,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成本收益的考量,外出务工的收入更高,从事农业生产的成本加大,抛荒耕地成农户家庭较好的选择.各地要加强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以增加农户的农业收入;同时也要加强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增加农民耕种的潜在收益,缩小与外出务工的收入差距,使农民安心扎根于农业生产中.?23郾11(总535)第二,加大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应用.农业机械化既能够加快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又可以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农业劳动力不足,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利于土地资源整合重组,使土地集约经营成为可能,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农村隐形抛荒或撂荒.在农村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加重趋势下,采用先进的机械化技术是一个较优选择.第三,根据村庄地势类型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平原地区地势广阔平坦,可以对耕地进行集中管理、大力发展机械化规模种植;而山地和丘陵村庄的地形起伏较大、交通不便、耕地分散,实行耕地规模化管理和普及机械化的难度较高.因此可以考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或种植经济作物,促进农业收入增长,抑制耕地抛荒.参考文献项继权,周长友“新三农”问题的演变与政策选择 J中国农村经济,():R I G GJ,S A L AMAN C AA,THOMP S ONEC T h ep u z z l eo fE a s t a n dS o u t h e a s tA s i asp e r s i s t e n t s m a l l h o l d e rJJ o u r n a l o fR u r a lS t u d i e s,():R I G GJ,S A L AMAN C AA,P HON G S I R IM,e t a l M o r e f a r m e r s,l e s s f a r m i n g?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 t r u n c a t e da g r a r i a nt r a n s i t i o n i nT h a i l a n dJ W o r l dD e v e l o p m e n t,():S H I R A IY,F O XJ,L E I S ZSJ,e t a l 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 l o c a l n o n f a r me m p l o y m e n t o nr u r a l h o u s e h o l ds t r u c t u r e i nN o r t h e a s tT h a i l a n dJJ o u r n a l o fR u r a lS t u d i e s,():HE I ND EHAA S M i g r a t i o n,r e m i t t a n c e sa n dr e g i o n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S o u t h e r nM o r o c c oJ G e o f o r u m,():X I EH,WAN GP,YAOG E x p l o r i n gt h ed y n a m i cm e c h a n i s m so f f a r m l a n da b a n d o n m e n tb a s e do nas p a t i a l l ye x p l i c i te c o n o m i cm o d e l f o r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s u s t a i n a b i l i t y:ac a s es t u d yi nJ i a n g x iP r o v i n c e,C h i n aJS u s t a i n a b i l i t y,():张鎏胤农户非农化转移对耕地抛荒的影响研究 D贵阳:贵州大学,B R A DDJ M i g r a t i o na n da g r i c u l t u r a l c h a n g e:t h e c a s eo f s m a l l h o l d e r a g r i c u l t u r e i nH i g h l a n dE c u a d o rJ H u m a nE c o l o g y,():张英,李秀彬,宋伟,等重庆市武隆县农地流转下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撂荒的不同尺度影响 J地理科学进展,():MA W,R E NW I C KA,G R A F T ON Q F a r m m a c h i n e r yu s e,o f f f a r me m p l o y m e n ta n df a r mp e r f o r m a n c e i nC h i n aJA u s t r a l i a nJ o u r n a l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 a n dR e s o u r c eE c o n o m i c s,():Z HOUX,MA W,L IG,e t a l F a r m m a c h i n e r yu s ea n dm a i z ey i e l d s i nC h i n a:a na n a l y s i s a c c o u n t i n g f o r s e l e c t i o nb i a sa n d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J A u s t r a l i a nJ o u r n a l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 a n dR e s o u r c eE c o n o m i c s,():仇童伟农地流转市场化中的耕地抛荒 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聂玉丽河南省劳动力流动、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 D郑州:河南大学,钱静斐,陈志钢,MA T E U S ZF,等耕地经营规模及其质量禀赋对农户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广西水稻种植农户的调研数据 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庞乐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三农”影响效应 D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大学,史桂芬,黎涵人口迁移、劳动力结构与经济增长 J管理世界,():常进雄,朱帆,董非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投资率及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J世界经济,():郑祥江,杨锦秀西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 J农村经济,():狄前防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现代农业负面影响的问题研究 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盖庆恩,朱喜,史清华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J经济学(季刊),():孟凡军农业机械化对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J吉林农业,():胡祎,张正河农机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有影响吗?J中国农村经济,():杨继峰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意义探讨 J现代农业科技,():陈江华,陈艳,罗明忠农业机械应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基于C L D S数据的分析 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3郾11(总535),():公茂刚,张梅娇承包地“三权分置”与农业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基于P S M D I D方法的实证分析 J统计研究,():X UD,D E N GX,GUOS,e ta l L a b o rm i g r a t i o na n df a r m l a n da b a n d o n m e n t i nr u r a lC h i n a:e m p i r i c a l r e s u l t sa n dp o l i c yi m p l i c a t i o n sJJ o u r n a l 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L UC D o e sh o u s e h o l d l a b o r e rm i g r a t i o np r o m o t ef a r m l a n da b a n d o n m e n t i nC h i n a?J G r o w t ha n dC h a n g e,():陈景帅,韩青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地抛荒的抑制效应 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D E NGX,X UD,Q IY,e t a l L a b o r o f f f a r me m p l o y m e n t a n dc r o p l a n da b a n d o n m e n t i nr u r a l c h i n a: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e m p i r i c a l a n a l y s i s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R e s e a r c ha n dP u b l i cH e a l t h,():乔金笛,廖文梅,汪兴东劳动力转移、社会福利与老年贫困户精准脱贫:促进还是抑制?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CHEY O f f f a r me m p l o y m e n t sa n d l a n dr e n t a l b e h a v i o r:e v i d e n c e f r o mr u r a lC h i n aJC h i n aA g r i c u l t u r a lE c o n o m i cR e v i e w,():D E NG X,XU D,Z E N G M,e ta l L a n d s l i d e sa n d c r o p l a n d a b a n d o n m e n ti n C h i n as m o u n t a i n o u s a r e a s:s p a t i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e 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