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瑛画艺探究.pdf
下载文档

ID:3639394

大小:40.77MB

页数:1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蓝瑛画艺 探究
4“武林画派”是以区域命名的晚明绘画流派。杭州古称武林,因开创者蓝瑛的籍贯而得名。晚明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社会规律表明,社会的异常混乱会导致思想的异常活跃,诸如战国、魏晋南北朝等。晚明内部政局混乱,外有强敌频繁寇边,思想界激烈的争论使文化和艺术现象也更为自觉和内省。蓝瑛的“武林画派”以卓尔不群的山水画成就,在“松江画派”“嘉兴画派”“常州画派”风起云涌的绘画界,像一股清流,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一、秀古的早年画风浙江通志记载:“蓝瑛少颖异蘸灰画地,作山川云物,林麓峰峦,咫尺有万里之势。”1依此得知:蓝瑛家境平平,幼秉异赋,随手作画便有不凡的气势。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他离开家乡北上松江,拜师孙克弘学画。文献载:蓝瑛曾作朱竹墨石 图2,向孙克弘求教。因为孙克弘,蓝瑛得以与董其昌、陈继儒等绘画名流相识,长期随侍董其昌左右。此后20多年,蓝瑛在松江生活,结识了很多“松江画派”名士。其中董其昌对他的影响和提携是巨大的。蓝瑛一生多居住江浙,水乡云淡风轻的格调、辽远开阔的天地、湿润的空气,以及独有的小桥流水情韵都凸显着江南生存环境的优雅别致。蓝瑛的山水画大多取材于这里,自然承袭了南方山水画秀古的艺术特点。与董其昌相识后,受他南宗山水画思想(高度称许画作的文秀之风)影响,蓝瑛开始仰慕文人画的秀逸之气,追随董其昌系统学习文人画,并且经常参加文人名士组织的雅集唱和等活动。天资和勤奋,使他的文化修养提高很快,平和秀逸、温和柔润的简淡画风在他的作品中日益彰显。50岁之前是蓝瑛的创作早期。蓝瑛山水(图1)册页,由题跋“庚午夏月画”可知创作于崇祯三年(1630),作者45岁,取意于士人于深山亭间赏景。作者深谙董其昌“以细笔刻画山中树”的理念,画面中三棵树以双钩和点染内容提要:在风雨飘摇的晚明,蓝瑛是一位毕生勤奋耕耘、独辟蹊径、汲取宋元名家优长而融会贯通的职业画家兼文人画家。他早期画风秀润,晚期苍劲雄浑。其传世的大量作品阐述了破茧成蝶的不易,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艺术遗产。蓝瑛对元代文人画的继承和发扬,在画风和意境上的创新,足以让他彪炳艺术史册。在受“浙派”强弩之末画风影响的晚明画坛,蓝瑛因为与戴进同里而受到有偏见的文人的不公正评价,但这丝毫不影响蓝瑛和他的“武林画派”在画坛的耀眼光芒。在改朝换代之际,蓝瑛充实了“浙派”余韵,在流派林立的画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关键词:蓝瑛;秀古;刚劲;雄奇4经典蓝瑛画艺探究文 _ 鲍艳囡 罗琦山东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图1明蓝瑛山水纸本设色31cm59cm山东博物馆藏52023/08 No.258相结合的画法写之。画面中山石用小细笔皴擦而成,以短横笔表现山的暗处,亮处补以白色,充满立体感。如练的瀑布使山脉显得更加陡峭、挺拔。此帧用墨、着色、气韵都充分 体现了蓝氏早期绘画柔逸古雅的特质。此图采取清和的设色方法。除一树的树叶以赭色稍加涂染和远山以淡青绘出山影外,通幅都以淡墨爽利绘出。树以率笔概括,用中锋与侧锋刻画山石的变化,急缓杂沓,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黄公望的构图规律:“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脉皆顺,此活法也。众峰如相揖逊,万树相从。”3溪舟赏秋图(图2)轴,为蓝瑛49岁时仿南宋李唐的作品。全图景物茂密,曲流、树木勾画精细,疏密、枯润有致,水墨晕染刚中见柔,稍以赭红点缀。山林间烟云蒙蒙,溪泉蜿蜒,点景人物泛舟水上。隔溪岩石突兀,亭台俨然,下有瀑布泻入清溪。此图山色气格高古,笔法工细,布局静雅,是蓝瑛早期难得的佳作。二、刚劲的中年骨力5065岁是蓝瑛的创作中期。蓝瑛的立轴作品以绢绫居多,秋壑清言图(图3)轴为纸本,比较少见。图绘突起远山、盘旋山径。山势低平处,两学士促膝交谈。作品气势磅礴,笔势雄健奔放,是蓝瑛中年力作。山石画法以披麻皴为主,辅以折带皴,枫叶设色明丽,点明深秋时节。同其他山水画家一样,蓝瑛也擅写秋景。不同的是,蓝瑛设色并不是不勾线,只不过其线条被重色覆盖而已。画面着色鲜艳却不俗气,且有高古的风采,雅俗共赏。这种作画方法在明末画坛是首屈一指的,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唐代以来惯用的青绿画法。独一无二的重彩运用,绚丽夺目,是蓝瑛画风的显著特征,是他独特的色彩审美倾向。树木遒劲,水墨渲染,骨力刚健,用笔不乏顿挫,通幅洋溢着令人振奋的气息。蓝瑛在自己的作品中常落“仿之作”的款署。他临摹古画并非如以往文献中所说只在早期这样做,而是贯穿他的整个艺术人生。对王蒙、倪瓒、吴镇等画坛巨擘的作品,他更是一生都不放弃临摹,表现出他对前辈高超绘画技法的推崇。难能可贵的是,他仿某人而又有自己的特点和面貌,流露出不满足既定法则的超越精神。没有扎实的摹古功底和精湛的画艺,这是很难做到的。蓝瑛喜欢作巨幅山水立轴,构图常选择高远图式,兼及平远。作品着色不多亦不浓,即便是青绿山水,也能做到色重而不浊,彩杂而不乱。这幅成熟期的秋壑清言图呈现出蓝瑛中年时期苍劲雄强的画风特征。蓝瑛生活在杭州,杭州的山水平远辽阔、秀雅温润。作为更早出现的杭州画家,戴进在山水画中掺入方直、硬健的用笔,爽利的大斧劈皴不时出现,完善了南方图2明蓝瑛溪舟赏秋图绢本设色170cm63cm烟台市博物馆藏6图4明蓝瑛仿倪瓒山水图绫本墨笔187.5cm51cm山东博物馆藏图3明蓝瑛秋壑清言图纸本设色275cm97cm山东博物馆藏72023/08 No.258山水的表现手法。蓝瑛不可能不受到他的影响,这为蓝瑛融合南北两派技艺,全面提高和丰富自己的画法提供了便利条件。蓝瑛的作品中不仅有南派文人画的秀雅气韵,而且不乏北派的方刚笔墨,开创了一条南北派交融、博采众长的艺术之路。仿倪瓒山水图(图4)轴也是蓝瑛中年时期的山水画精品。这是一幅赠予友人的绘画,工笔细致,一丝不苟。据作者的题跋可知,此画取倪瓒画意创作。在模仿倪瓒画风的后学者中,蓝瑛画风枯劲苍茫而不失腴润。其技法独具一格,无人能及。仿倪瓒山水图采用倪氏惯用的构图。景色被一河隔成两段,树疏水缓。虽然着墨不多,但开阔的视野让观者遐想万千。人物是山水画中的灵魂,茅屋、草亭亦可为人物代言。近景草房筑于土坡之上,旁栽树木三五株。中景大片留白,表现烟波浩渺、水平如镜,将两岸处理成遥望关系。远处是静谧恬淡的山脉,画幅境界旷远。在蓝瑛的山水画中,此幅属于清寂画风的一路。由疏朗的布局、清雅的墨色、细密的皴擦,我们可以看出蓝瑛对“董巨”及倪瓒技法的成功运用。蓝氏仿倪技艺高超,仅此一项,便足可跻身一流画家,流芳百世。蓝瑛山水四条屏(图5),屏一春山问道图以深远法构图,远景山峦起伏;中景草房隐现,有人问道于路中;近景小溪淙淙流淌,老树绽新芽,苍松盘曲,桃花朵朵。笔法柔和,墨色滋润。屏二仙阁图5明蓝瑛山水四条屏绢本设色185cm45cm4济南市博物馆藏8图7明蓝瑛桃源春霭图绢本设色186.5cm86.2cm青岛市博物馆藏图6明蓝瑛晴云冷翠图纸本设色143.4cm52.9cm青岛市博物馆藏92023/08 No.258卜居图以高远法构图,危峰高耸,山腰古刹幽静肃穆。低处溪水竞流,红叶满山,有文士倚桥而立。画风雄奇含蓄,意境把握准确。屏三琳宫仙磬图以高远法构图,山峰直冲云霄,山石突兀。近景怪石、蕉叶、苍松、高士各得其趣。屏四为风雨归舟图,一叶扁舟顶风冒雨行于崖下,以斧劈皴画山石,以粗笔勾勒树干,有“浙派”山水风貌。山水四条屏无名款,从绘画风格及笔墨特征来看,应是蓝瑛中年时期的精心之作。近代著名学者毛昌杰和清末民初书画家宋伯鲁曾作诗赞扬此屏色彩和构图。蓝瑛晴云冷翠图(图6)轴,写浙江绍兴蕺山深秋景致。画家以淡墨侧锋勾勒孤峰,以赭石渲染,以浓墨点染。中景鹿角枝、蟹爪枝遍布,叶以双钩夹叶法绘就,并敷赭石、石青。近景写一板桥横架,涧水潺潺。此图为蓝瑛56岁时作,画风渐显苍雄。蓝瑛桃源春霭图(图7)轴,近景写溪河两边山石坡岸、高松古树,远处奇峰壁立、层峦叠嶂,溪岸上桃花灼灼。坡岸以对角式营造,溪狭处以板桥勾连。水阔处双舟聚首,一人吹笛、一人欣赏。图中设色除了青绿和石青、石绿、赭石等色彩,以白粉点染桃花,冷暖色交融表现盎然春意。此图为蓝瑛62岁时作,相较蓝氏中期苍雄之画风,此图有秀润之风,是青绿山水佳品。三、雄奇的晚年笔锋蓝瑛晚年回到故里杭州,以售画和教授学生为乐事。这个时期是蓝瑛创作生涯最成熟也是最辉煌的时期。其苍劲雄浑的画风既似吴镇,又像沈周,可追溯到“元四家”和“吴门画派”的文人画。山水(图8)轴绘于清顺治八年(1651),是蓝瑛66岁时的精品力作,已然具备典型的蓝氏风格。全图依然延续他惯用的高远取景方法,构图简洁,墨笔略施浅绛,淡秀风姿立现。画中景物不复杂,还是常见的山石、树木,其中隐现着茅屋一角,屋中有人静坐观景,呈现出一种静谧甚至有点萧索的意境。这幅画的最大特点是用笔老到、苍劲,气势雄奇、浑厚。杂树扶摇向上,攒点为叶;流瀑倾泻,尽显山的削立和嵯峨;山石略加点苔,以淡墨皴擦,稍加赭色,远近、深浅的对比一目了然。画家放弃熟练的中锋用笔,改用侧锋用笔,轮廓也用短小而支离的线勾画,却并不破碎,且气息连贯,体现了画家运用笔墨的高超技能。策杖赏秋图(图9)轴,据题跋可知,此图为蓝瑛于清顺治九年(1652)所作。蓝瑛对秋天情有独钟,有多幅秋景图传世。画中高士携杖于山下盘桓,凋零的树木图8明蓝瑛山水绢本设色82cm32cm山东博物馆藏10尽显秋意。作者用苍劲的线条勾勒山体,再以荷叶皴表现山石的肌理,以中锋勾勒树廓,皴擦树皮纹理。双禽秋色图(图10)轴是蓝瑛另一幅描绘秋景的清丽花鸟图。此图作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画面动静相宜,构图饱满,笔墨爽利。镂空山石占据半幅画面,菊花、蜀葵、红叶、细竹穿插显现,洞石轮廓以浓墨勾勒,以淡墨皴染,复以青绿色点苔。花卉兼施双钩与没骨法,多淡着色,唯红叶敷以朱红,灿然其间;两只白头翁栖于枝头,鸟羽点青翠色,形态传神。画面生意盎然,毫无艳俗之气。蓝瑛一生画法多样。其画面水墨运用酣畅,落笔恣肆,巍巍山石、古拙树木、腾空瀑布多次出现。蓝瑛善于营造烟笼雾锁、苍莽豪迈的气象,创造出或奇峭或朴茂或莹润的画境,体现出他对线条超强的掌控能力。四、独开门庭蓝瑛出道之初正值“松江画派”占据画坛主导地位,“吴门画派”的余韵也还影响着书画界。他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要想在自己挚爱的绘画领域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只凭画工永远摆脱不了职业画师的身份。而要加强内在的涵养,除了自己加强各方面的学习,必须争取更多和高端人士交往的机会。这样能获得他们的专业指导,扩大自己的艺术眼界,在更大的平台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长久立足于画坛。投在孙克弘门下是蓝瑛成功迈出的第一步。孙克弘礼贤下士,欣赏颇有才华的蓝瑛,还把他介绍给董其昌对蓝瑛一生影响最大的老师。蓝瑛开始全面接受文人画理论:“画从黄子久入门而醒悟焉。自晋唐两宋,无不精妙,临仿元人诸家,悉可乱真。中年自立门庭,分别宋元家数,某人皴染法脉,某人蹊径勾点,毫不差谬。”4874董其昌不仅文化功底深厚,而且富于收藏,自然少不了和画商及各种收藏家频繁往来,蓝瑛也因此有机会见到大量的传世真迹。学画首先要具备坚实的笔墨基础,仿古和摹古是获取这一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这一学画方法贯穿了蓝瑛的一生,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绘画实践经验。蓝瑛“性耽山水”,饱游饫览江浙各地山川,甚至到过川、闽、粤、陕、豫等地。他牢记董其昌的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5在临习名家作品上,蓝瑛不满足于几可乱真,他要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在出游时积极参加文士名流组织的雅集,不仅增长了见闻,还提升了文化素养。文人喜欢结社,蓝瑛通过加入书画社结识了孙杕、陈洪绶、曾鲸,得以与曾鲸的高足谢彬合作纂辑图绘宝鉴续纂4902一书,使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得很图9明蓝瑛策杖赏秋图绢本设色128.5cm47.4cm烟台市博物馆藏112023/08 No.258快。他还在苏州和金陵参与了明末最大的文社复社,成员多为青年画家、戏剧家、收藏家等小有才俊的热血士子。在他们的雅集活动中,蓝瑛与杨文骢(师出董其昌)、杨补等学士相识:“乙酉花朝,放舟玄墓,同杨龙友、张吉友过杨无补山居,观梅止宿禅舍,剪烛画黄鹤山樵煎茶图纪之。”6可见蓝瑛与二杨之间的情深意笃。经由杨文骢,蓝瑛甚至还与马士英、阮大铖等官宦人士有所交往。由此他的画名在政府官员之间开始传播。交游使蓝瑛丰富了阅历、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充实了画作中的文秀气。在他的作品中,兼有职业画师精湛的绘画技巧和文人画家的诗书情趣,形成了不可复制的独特画风。由此,他拥有了职业画师和文人画家的双重身份。蓝瑛的绘画发轫于钱塘,水墨淋漓,熔铸古今,苍劲雄浑,声名远播海内。蓝瑛还兼擅人物和花鸟,是一位全能画家,难能可贵。随着蓝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迅速扩大,追随者日益增多:蓝氏家族成员中有其次子蓝孟,孙蓝深、蓝涛,入室门生刘度、冯仙湜,还有王奂、顾星、陈衡等,都有不凡的成就,最终树起了地域流派的大旗,在明末清初形成声势浩大、永载史册的“武林画派”。注释蓝瑛(15851666?),字田叔,号西湖研民、吴山农、蝶叟等,晚号石头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武林画派”开创者。其工书善画,长于山水、花鸟、梅竹,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法宋元而能自成一家,师黄公望尤为致力。近师沈周,落笔秀润。晚年画风蓊郁苍劲,气象峻拔。此画款署:“丁未夏日画于东皋雪堂,呈上雪居老先生教正。”“丁未”即1607年,“雪居”是孙克弘的号。参考文献1嵇曾筠,沈翼机.浙江通志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8:348.2英和,黄钺,姚文田,等.石渠宝笈三编M/方勇.子部珍本丛刊:第1-3册.香港:蝠池书院出版有限公司,2012:421.3黄公望.写山水诀M/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8.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1:113.4蓝瑛,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全4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5董其昌.画禅室随笔G/欧阳中石.文津阁四库全书书画艺术文献汇编:第46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22.6薛征涛.秀古:蓝瑛绘画风格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5:22.约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图10明蓝瑛双禽秋色图绢本设色150cm83cm青岛市博物馆藏明蓝瑛澄观图(十二开之九)42.5cm23.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蓝瑛澄观图(十二开之三)42.5cm23.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蓝瑛澄观图(十二开之七)42.5cm23.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蓝瑛澄观图(十二开之八)42.5cm23.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蓝瑛澄观图(十二开之十)42.5cm23.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