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开江:精准监督让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文唐绪汝“开江县普安镇原观音寨村村主任彭银富虚报‘一事一议’工程项目,套取资金3.5万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开江县永兴镇龙形山村原党支部书记王恩喜骗取种粮大户补贴资金2.359万元,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近日,开江县纪委监委公开曝光4起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持续释放从严执纪、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该县纪委监委将专项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与清廉建设、基层治理有机融合,进一步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完善监督机制,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数智赋能确保乡村振兴项目底数清进度明“作为基层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虚报果园铺设碎石路项目,骗取国家资金4.9万元,严重损害了组织和群众的信任……”日前,在开江县普安镇筒车铺村委会议室,该镇纪委书记王前读公开宣布了关于给予该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开俊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决定,并开展警示教育。此条线索的发现源于开江县“田上廉城”数智监督平台的数据比对分析。“乡村振兴项目多、资金量大、涉及面广,事关振兴发展,更事关群众利益。”据该县纪委监委机关党委书记、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陈庭诚介绍,围绕乡村振兴大的特点是边督边建,不仅要帮助包保户解决重建中遇到的技术、资金、原材料等问题,还要立足纪检监察干部主责主业,时刻摸排重建过程中是否存在“灰色地带”。“就拿发放补助资金来说,我们不仅要查台账、翻记录,还要经常性走村入户,询问农户收到款项的实际情况,由‘面对纸’到‘面对面’转换。”石棉县纪委监委驻县发改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蔡玲说,灾后重建补助资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对于把黑手伸向重建资金的违纪违法问题,驻扎的纪检监察干部与乡级纪检监察干部、村级纪检委员和党风政风监督员组建“四级监督专班”,聚焦补助资金发放是否到位、工程款是否专项专用、党员干部是否作风不正等事项,建立问题线索“抓早、抓小、抓常”机制,发挥监督“探头”作用,靠前发现灾后恢复重建问题149个,并及时整改。贴近式监督助力重点项目纾困解难不管是抢险救灾阶段,还是灾后重建阶段,“石棉速度”能够弯道超车、跑出加速度,还在于石棉县纪委监委“铁腕监督”这块“油门”。“项目进展到什么阶段?”“建设过程中乡党委政府是否主动提供协调和帮助?”……统筹力量强化精准监督,有力推动项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