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点深入%2C挖一口“深井”——以《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文学短评写作指导为例.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深入 一口 深井 一个 消逝 山村 文学 短评 写作 指导
672 0 2 4.2 高中本版主持李晋钰表 达写作课堂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习任务”所附的知识短文 学写文学短评 中这样描述“文学短评”:“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就是文学短评。”并由此作了三点写作提示:“写文学短评,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写文学短评要善于聚焦,从 小处切入”;“写文学短评主要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要在适当复述、介绍或者引用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和评论”。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不难发现,为了考查的效度,高考题大多以给定文题、关键词的方式明确了评论的方向,要考查的是考生聚焦一点深入评述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往往牵动考生的核心素养,是其文本解读、深入探究、有序表达等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并非一日之功。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师在一次具体的文学短评写作教学中该如何作为,笔者选取冯至先生的散文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作了一次文学短评写作教学的尝试。这篇散文语言诗意、节奏舒缓、意蕴深沉,值得细品深究。一、因文梳理,沿着语脉走向深处文学短评强调“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对作品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而在很多学习任务中也都提到“循着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去思考探究”。所以,在教学之前,笔者先要求学生“用一两个词或短语概括你对文本的初读感受”。学生提炼的有“静谧、深邃”“清新、质朴”“平和、缅怀”“羁绊、联结”“缥缈,却有一丝厚重”等,这是学生对作品内容及艺术风格的初步感受。笔者在课堂上呈现部分有代表性的感受,并让学生说说这样概括的理由。这个过程,既让学生打开了话匣子,也让教师进一步明晰了本次阅读之旅的起点。而后来的写作也证明,这些初读感受是学生选题、拟题的重要依据。当然,最难的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初感基础上走向深入,以期真正达到对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这其中,“因文梳理”是重要的抓手。“因文”是依循作品的文体和艺术风格特征。“梳理”的过程包括“分类”“统计”“排序”“列表”等多项任务,涉及观察、比较、辨别、预测、想象、推理、判断、确认等复杂的思维训练。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是一篇山水自然主题的散文,由眼前平凡的原生态之景,从石路的残迹、山谷、小溪、鼠麹草、有加利树等景物之中,追寻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余韵,采用的是由实而虚的笔法。依据这样的文本特点,笔者在预习学案上设计了如下的表格(见表 1),并摘取其中的学生答案(画横线处),就一些争议处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辨析。眼前所见、所听由实而虚 心中所思、所想石路的残迹山谷、小溪树林、山坡、草原清冽/亲切、/长年不断/亘古如斯的泉水名贵/谦虚/质朴/纯洁而坚强的鼠麹草 彩色/新鲜/俯拾皆是/五彩斑斓/梦幻般的菌子高耸/充满生长力量/崇高而严峻的有加利树野狗的充满威胁的嗥叫 麂子的 温柔驯服的嘶声过去的村落曾经的房屋曾经的田园往日那村里的人们那消逝了的像这少女的村庄那山村的人们和儿童/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那时未曾想到异乡之树的人们无眠的老人、夜半惊醒的儿童和抚慰病儿的寡妇表 1聚点深入,挖一口“深井”(嘉兴市第一中学,浙江嘉兴 314050)摘要:“文学短评”牵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文本解读、深入探究、有序表达等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非一日之功。在一次具体的文学短评写作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写作“聚点深入”,教师该如何作为?以针对冯至先生的散文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的文学短评写作为例,引导学生因文梳理,沿着语脉走向深处,保证解读方向的准确;母题聚合,类文比读明晰文章特色;在写作后,引导学生审视亮点,在答辩交流中多视点省察,进一步修改完善。关键词:文学短评;深入;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奚素文以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文学短评写作指导为例682 0 2 4.2 高中本版主持李晋钰表 达讨论点有:1.第处“清冽/亲切/长年不断/亘古如斯”的泉水,这 4 种答案你觉得哪个最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再回到原文描写泉水的段落,学生能够发现“清冽”是强调泉水本身的特点;“亲切”是相对笼统的感觉;而“长年不断”“亘古如斯”呼应本段所要表达的“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更强调其因被不同时间、空间的人们所共饮而产生的一种“声息相通”的感觉。2.第处鼠麹草是突出其“名贵”还是“谦虚”“质朴”“纯洁而坚强”?学生再读原文,品读作者所联想到的少女的形象:她那样“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使作者想起“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此处教师可拓展联读资料。冯至先生在 忆平乐 中写道:“在这六年内世界在变,社会在变,许多人变得不成人形,但我深信有许多事物并没有变:农夫依旧春耕秋收,没有一个农夫把粮食种得不成粮食;手工业者依旧做出人间的用具,没有一个木匠把桌子做得不成桌子,没有一个裁缝把衣服缝得不成衣服。”1 在人的高歌 中同样发出感慨:“人间实在有些无名的人,躲开一切的热闹,独自作出来一些足以与自然抗衡的事业。”2学生便能进一步加深对作者所赞美的鼠麹草的“质朴”“谦虚”“纯洁而坚强”的品格的理解。3.第处有学生将原文中的“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缩减为“那山村里的人们和儿童”,是否恰当?第处“彩色/新鲜/俯拾皆是/五彩斑斓/梦幻般”的菌子,这些修饰词所强调的意思有何不同?通过比较,学生能够发现,“人们”和“儿童”二者是所属关系,不能并列;而原文“身体的滋养”“幻想的滋养”是物质、精神两个不同层面的并列。由此学生也能品出“新鲜”“俯拾皆是”是强调菌子作为一种方便得到的食材,是村民们实用主义眼光下的菌子;“彩色”强调视觉上实实在在的鲜明特征,而“五彩斑斓”“梦幻般”则更能凸显其能给儿童的幻想带来滋养,是审美眼光下的菌子。这样的梳理讨论会引导学生借助语言的拐杖、沿着文脉一步步走入文本深处。从阅读的角度看,为下面对文本主旨和艺术风格的特色的探究作了准备;而从写作的角度看,可以帮助学生在评论时能恰当而精简地概述文本内容。比如下面的习作片段,就是学生在“评论”前对文本的恰当“概述”:片段:一座山村是如何消逝的?是低矮朴实的小屋化作平地,是块块耕地被野草掩埋,是人烟的散尽,是记忆被时间悄悄抹去这应当是悲哀的,值得后人为之悯然。然而,冯至先生踏上了这片土地。他怀着一种平和的情感,透过眼前的山水去写这个消逝了的山村。他看见了山林,便说“人类的历史演变了几千年,它们却在人类以外”;他看见了山路,便说“眼前的浓绿浅绿,没有一点历史的重担”。他看见小小的鼠麹草,看见雨后的菌子,听见野狗的嗥叫,并不哀悼一番,而是在村庄的余韵中体悟流转其间山水自然的永恒。(徐可 静默山水间,“无情”胜“有情”)二、母题聚合,类文比读明晰特色在对文本内容有了基本的把握后,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还需要深入探究。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结合全文思考,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作一个类文比读的示范。正如特级教师王君所说:“从本质上讲,群文阅读培养的是学生联结、比较、整合、迁移、创新等思维和能力。”3更多的联结、比较,才有更高的见识。对于文学短评而言,比读文章的恰当选取也考验写作者的眼界和智慧。围绕文本所要表达的自然山水观,笔者提了两个探究性问题以期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1.作者写“野狗充满威胁的嗥叫”和“麂子温柔驯服的嘶声”有什么用意?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自然山水观、生命观?结合全文谈一谈。2.同样是描写自然山水的文章,苏轼的 赤壁赋、冯至的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史铁生的 我与地坛,所表达的自然山水观有何异同?对第 1 个问题,学生结合文中的话“我不能研究这个山村的历史,也不愿用想象来装饰它”“这时有如身在荒原,所有精神方面所体验的,物质方面所获得的,都失却了功用。使人想到海上的飓风,寒带的雪潮,自己一点也不能做主”,能够发现作者并不回避自然残酷的一面,而是尽量还原其不受人力支配的本真状态。这时教师可以拓展补充冯至 山水 后记中的话:“对于山水,我们还给它们本来的面目吧。我们不应该把些人事掺杂在自然里面在人事里,我们尽可以怀念过去;在自然里,我们却愿意它万古长新。”4有学生还发现冯至形容野狗用的是“充满威胁”这样的比较客观的词,而并没有使用“凶恶”这样的带有主观情感的词。对第 2 个问题,笔者选取 赤壁赋 我与地坛 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语段让学生比读、思考。以下是学生的探究成果片段:片段 1:苏轼借山水道出“自然永恒,人生短暂,但此刻可为永恒”的哲理;史铁生从地坛古园中看到了时光流转中生命的坚韧,使他与“命运的玩笑”和解,选择向死而生;冯至看到虽然人在时间里的痕迹会消逝,但那种羁绊跨越时间与空间。片段 2:苏轼要表达的是盈虚消长的山水风月无穷无尽、自在永恒,而代代不尽的生命个体可以平等地享用它们,须臾苍生、失意心灵由此得到慰藉;史铁生在永恒的自然面前,个人的命运即使早已注定,也依然有向死而生的灿烂,雨燕的高歌、秋叶的舞姿从而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在过程之中;冯至在永恒的本真山水之间看到总有一种生长的力量、一种圣人般692 0 2 4.2 高中本版主持李晋钰表 达令人肃然的尊严,以及跨越时空的不同生命间意味不尽的关联。片段 3:苏子借江月永恒排遣自己政治失意的愤懑,寄托自己的旷达、乐观;史铁生苦难的人生在自然中得到了慰藉,收获了久违的从容与宁静;冯至借消逝了的山村感慨自己与远方的人们血肉相连,与遥远的生活在过去的人们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他们都感慨人生天地间的渺小,把个人的悲欢消融于宇宙天地的广阔永恒之中。在这样的联读过程中,学生由篇而类,比较、鉴别、联结、整合、创造,逐渐形成对文本思想、艺术特色的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评述,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写作的质量。在后来的写作中,学生就有了联读比较的意识。比如有学生将文本与余秋雨的 文化苦旅 比较,有了新的发现:片段:首先,冯至先生在此篇中表达了他对人事与自然的独到见解,即对于自然“去人文化”的思想。许多文人用中国的自然山水作窥镜,追寻千百年前的历史人文,如余秋雨的 文化苦旅 即是这样的作品。冯至固然也有如他们一般的人文情怀,但他却抑制住了人事与自然的联结,向更深处挖掘这是一种精神超越与生命探求。在他的生命视域里,自然与人文是独立发展的,人文可以尽管地向前,转动历史的车轮,让人们“在人事里怀念过去”,但自然不为所动,永恒自在,默默地循着自己的时序,不以人事为依凭。(范雅茜 质朴本真之自然,恒常如新之生命从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看冯至的生命观)三、审视亮点,答辩交流不断完善有了上面的探究之后,可以让学生再次反思自己的初读感受,自主选点,同学间互评交流。此环节需组建 46 人小组,先是组内互评,并推荐优秀文章参加班级答辩会。互评有以下几个评价维度:聚焦一点深入,言之成理,与标题的吻合度高,50 分;以文本为依据,精当地引用原文为观点服务,20 分;恰当联读其他作品或论者的话,20 分;卷面整洁 5 分,标点规范 5 分。被推荐的文章作者参考同学意见再次修改完善,准备应对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并制作相应的答辩课件。为提高答辩效率,答辩课件规范如下:课件序号内容要求意图1呈现文章题目、作者、全文字数统计以及亮点提炼(150字以内)“亮点提炼”相当于论文中的摘要,便于读者快速把握核心内容并检视其与标题的吻合度,对应评价维度。23呈现 12 个最得意的段落检视具体论证过程中是否以文本为依据并作了恰当的联读和引证,对应评价维度和。4呈现本次写作的收获和感言反思本次写作任务的收获以提升写作元认知,为日后迁移运用作准备。答辩的过程是同伴思维碰撞,作者进一步省察、反思和完善自己思维的过程。比如下面的答辩课件:文题“人事”悄然消逝,“自然”万古长新亮点提炼冯至以一种平淡、客观的眼光,“不悲不喜”地看待这个山村的消逝。在描述村落的消逝时也并没有使用“不幸死去”或是“遇难”“罹难”,而只是平淡地用“骤然死去”,不掺杂什么情感。因为山村消逝只是历史的一部分,而山水自然只是历史的旁观者。在这样一种客观冷静的自然山水观下,“无情”比“有情”更胜一筹。答辩时,同学发现文章题目指向的是“人事”短暂与“自然”永恒的对比,而亮点提炼突出的却是文章“客观冷静”的叙述笔调,二者并不吻合,建议作者更换文题以更准确地提示内容,最后作者接受建议,将文题改为“静默山水间,无情胜 有情”。再如下面的答辩课件:文题 这里也曾有过人烟吗?亮点提炼时代滚滚向前,人们离那个“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意境越来越远,冯至先生则怀着无名的悲切为那个“人如烟尘”的物境写下了一曲挽歌。他站在荒原之中,一片独立于人意志之外的、与文明无关的荒原,以一种平视、体察的姿态,抛弃生命的价值序列,撕去“资源”的标签。通过他的文字,我们仿佛可以回到那个人类秩序尚处蒙昧的时代,与生命和自然并肩站立。看了亮点提炼,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这篇答辩文对冯至文章思想内涵的概括是不恰当的。答辩文将冯至文章误判为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类文章,实际上“生态伦理”类文章中的“人类文明进步,自然被破坏,人大自然小”,与冯至文章中的“人类世界短暂、易碎,自然却亘古常新,人小自然大”,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这位提出质疑的学生为我们找到了新的比读角度,使我们对文本的认识又有了新的飞跃。以下是修改后的文字:片段:在冯至的笔下,人是自然的孩子,我们走进那个曾有过人烟的自然正像孩子向母亲询问着童年。当我们在风雨飘摇的人类社会举步维艰时,便如游子回故里,感受自然中一往无前的力量。如果说,冯至追求的是人与自然“血缘式”的和平,人是自然的孩子,从自然中汲取母爱的滋养;那么,利奥波德追求的则是人与自然“朋友式”的和平。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克制的开源已无法满足人类欲求的时代,利奥波德为深陷“人类中心主义”的掠夺者敲响了警钟,他使自然带上“人味”,更重要的,和它共同抵抗疯狂的掠夺。(姚兮远 两种姿态,两种“和平”冯至作品与奥尔多 利奥波德作品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参考文献:1 2 4 中国现代文学馆.冯至代表作 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09,86,113.3 王君,司体忠.单篇 群文 整本书:语文阅读的“三态”共建 J .语文教学通讯,2021(4B):1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