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细化护理对提高周围血管外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探讨.pdf
下载文档

ID:3638834

大小:512.53K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精细 护理 提高 周围 血管 外科 质量 作用 探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103 精细化护理对提高周围血管外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探讨 蒋 静 江阴市中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0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周围血管外科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在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期间,随机选择 60 例进行周围血管外科手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后者接受精细化护理,并对比了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满意度分别为 95%,对照组为 75%,P0.05。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护理后,实验组的疼痛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周围血管外科病变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促进患者的健康。关键词: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周围血管外科;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473 血管疾病作为临床常见的病变,将对人们的实际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且疾病治疗过程中,不仅需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还需结合外科手术治疗,以此提高治疗预后,降低疾病致残率以及致死率1。而周围血管外科治疗具有精细、复杂等过程,需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干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2。精细化护理作为一种来源于发达国家的全新护理模式,其主要是针对每个人、每件事、每天、每一处进行精致、细密的护理工作3。并且,精细化护理是一种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不断发展的护理模式,它将关注重点从单一的疾病治疗转移到了患者整体。这种模式强调对患者个体差异性的充分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以满足患者的各项要求。其中的核心思想是对患者进行详细、深入的了解,包括其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全面评估和分析,护理人员能够获取更多关于患者的信息,从而更准确地识别潜在的问题和需求。在精细化护理中,护理细节非常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护理过程符合科学的标准和方法。他们需要关注患者的细微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例如,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和需求,调整饮食方案、药物管理和康复计划等。总之,精细化护理是一种注重护理细节、关注患者整体需求的护理模式,倡导个性化护理,以提供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4。精细化护理通过对患者的身心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状况、身心变化、护理需求,随后给予患者正确的干预,改善患者的行为认知。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P 值大于 0.05,说明两组在这些方面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且积极参与。(2)需接受周围血管外科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资料不完整。(2)治疗禁忌症。1.2 方法 对照组整体病患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精细化护理:(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内容和注意事项,同时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包括患者本人和他们的家属。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在健康教育中,给患者和家属解释疾病的诱因,介绍疾病的表现和症状,以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可视化工具,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此外,还需要纠正患者和家属可能存在的错误观念。他们可以与患者进行积极交流,了解他们的疑虑和误解,并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治疗信心。因此,护理人员在与这些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治疗心态。首先,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和家属简单介绍治疗措施,说明该治疗方法的原理和效果。他们可以使用清晰简明的语言,帮助患者和家属理解关键信息。其次,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104 该简要介绍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和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这有助于患者和家属了解治疗的风险和可能的困难,从而做好准备和应对。有必要的情况下,向患者适时分享一些成功治疗的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是经验丰富的医生或其他患者的故事,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治疗心态。(2)术中护理:其中,护士的责任是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资料,以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他们需要确认患者的身份、姓名、手术部位等重要信息的准确性,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在进行手术治疗时,护士还需要按照严格的标准穿戴无菌衣物,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无菌性。介入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始终陪伴在患者身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3)术后护理:患者术毕回病房后,术侧肢体软枕抬高 30,护理人员需要确保舒适性,并注意患者是否感到舒适和无疼痛。需要制动术侧肢体可以减少运动干扰,防止伤口出血或移动,促进伤口的愈合。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制动是否安全可靠,并帮助患者调整姿势以减轻不适感。手部手指操活动有助于维持手部肌肉功能和关节活动,减少僵硬和腕关节的功能限制。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手指操活动,并监测患者的舒适度和进展情况。介入手术治疗结束之后,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嘱,要求患者多饮水第一个小时饮水 500ml,第二第三小时分别饮水 400-500ml,以利造影剂排出。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关注患者肾功能情况。并积极预防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等并发症。护士还需合理指导患者进行翻身等动作,必要时给予患者按摩,积极预防患者发生压疮以及术后并发症。(4)心理护理:护士在与患者交流和提供护理时,需要站在心理角度理解患者的恐惧与焦虑,以及他们可能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首先,要花时间倾听患者和家属的担忧和恐惧,并对其表达充分的理解和关注。通过积极的非语言和语言表达,给予患者安全感。其次,需要使用简单、易懂和温和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技术性的术语,以免增加患者的焦虑感。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并提供适合他们理解的解释。其中,还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表 1 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组别 例数 沟通能力 操作熟练程度 护理责任心 护理书写规范 对照组 30 79.392.11 79.541.28 73.610.74 75.591.35 实验组 30 91.544.51 88.442.39 88.343.64 86.372.84 t-13.3653 17.9801 21.7204 18.7769 p-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表 2 护理满意度(n/%)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实验组 30 17 12 1 96.66()对照组 30 11 10 9 70()X2值-7.6800 P 值-0.0055 表 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组别 例数 精力 精神状态 健康状况 生理功能 实验组 30 88.324.53 90.244.21 88.814.53 90.274.33 对照组 30 80.513.96 85.243.79 82.874.24 83.553.56 T 值-7.1096 4.8346 5.2435 6.5661 P 值-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表 4 手术指标()组别 例数 尿管拔除时间(h)下床活动时间(h)术后住院天数(d)实验组 30 6.360.29 12.394.23 13.345.34 对照组 30 11.180.32 21.314.56 19.622.31 T 值-61.1319 7.8550 5.9119 P 值-0.0000 0.0000 0.0000 表 5 疼痛评分(s,分)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0 7.761.17 1.341.05 对照组 30 7.751.18 2.451.22 T 值-0.0330 3.7771 P 值-0.9738 0.0004 xsxsxx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105 绍手术治疗的过程和必要性,以及其优势和潜在风险。提供相关的教育材料和资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治疗过程。(5)疼痛护理:护士需结合患者的疼痛情况,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与患者聊天、播放音乐,向患者解释药物的用途、剂量和服用方式,使其按时服药以保持疼痛的控制。除此之外,定期监测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和药物副作用,以及患者对治疗计划的反应。根据监测结果和反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实现最佳的疼痛管理效果。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自拟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标准:分数在 80 以上。满意标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100%。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依据 SF-36 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对患者的不良情绪,采用SDS、SAS量表进行评分,SDS(自评抑郁量表)和 SAS(自评焦虑量表)是常用的心理评估工具,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这两个量表并不直接与疼痛程度相关,而是用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疼痛程度是另一个评估指标,常常使用类似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来进行评估。VAS 通常是一个 0 到 10 的刻度,0 代表无痛,10 代表极度痛苦。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在刻度上标注自己的疼痛程度。分数越低则疼痛程度越低。1.4 统计和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3.0 进行数据分析,x2检验。对于计数型指标,我们可以使用例数(n)和百分比(%)进行描述。而对于计量型指标,可使用均值()加减标准差(s)、t 检验加以描述。P0.05,则具有差异。2 结果 2.1 护理质量评分 实验组护理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如下所示。2.2 心理状态 干预前,实验组的焦虑评分平均值为(76.014.05),抑郁评分为(69.103.56)。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为(75.524.16),抑郁分值为(68.273.69)。通过比较 T 值为 0.4623 和 0.1816。干预后,实验组焦虑评分为(55.112.10)、抑郁为(52.331.57),对照组干预后焦虑为(69.393.26)、抑郁评分为(63.102.28),对比 T 为 20.1697、21.3093,P0.05。2.3 满意率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 2。2.4 生活质量 护理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2.5 手术指标 实验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4。2.6 疼痛指标 护理前,两组基本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3 讨论 血管外科是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科室,常见有四肢的动脉硬化,四肢的静脉血栓包括浅静脉和深静脉血栓以及主动脉瘤等。周围血管外科内患者多因血管病变出现血管闭塞、淤堵等情况,进而出现皮肤苍白、运动障碍、胀痛等症状,显著降低机体舒适感、生活质量,加大患者的身心压力,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5。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动静脉瘘、下肢静脉血管等病变,均是周围血管外科比较常见的病变,故需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6。但常规的护理措施,难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7。精细化护理关注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需求。护士通过与患者的密切沟通和观察,综合评估和处理各种问题。它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通过个性化、综合性和预防性的护理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它强调技术与关怀的结合,并不断追求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持续改进8。通过采用这个护理措施,可以对周围血管外科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以改善护理质量并提升临床工作质量。精细化护理考虑到患者的症状和特点,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比如,根据患者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设计并实施适当的护理措施,如定期更换压缩袜、进行肢体活动锻炼等。在精细化护理模式下,护士可以提供全方位工作,发现临床内存在的不足之处。而且,通过精细化护理模式,护士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106 足周围血管外科患者的特殊需求。周围血管外科手术通常涉及复杂的操作和康复过程,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实验显示,护理后,实验组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周围血管外科病变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缓解不良情绪,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产生积极影响,促使患者健康。精细化护理要求护理者对患者进行详细、深入的了解,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等方面。这使得护理团队能更好地评估患者病情的变化,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避免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能够更加专注和细致。他们会对患者的药物管理、伤口护理、管路护理等方面进行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规划和操作,以减少护理风险和提高护理质量。这种模式需要护士的专业知识和关怀精神,以及团队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参考文献 1刘素萍.精细化护理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 中 的 应 用 效 果J.中 国 民 康 医学,2022,34(19):157-160.2赵彤,魏雪峰,石津巾.皮瓣血运维护的精细化管理结合心理分级护理在手显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8):146-148.3毛华娟,戴伟辉,魏小龙,等.脑保护装置下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精细化护理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4):2207-2210.4丁萌.ERAS 理念引导精细化护理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15):24-26.5陈孝华,梁剑曌.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质量的改善分析 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10):114-117.6张丽娜,胡伟,吴书楷,等.精细化管理在超声引导下观察PICC置管维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5):184-188.7刘书丽,王冲冲.精细化护理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1):111-112.8张静.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 的 应 用 效 果 分 析 J.黑 龙 江 中 医药,2021,50(6):438-43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