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标准答案】C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社会历史条件(客观条件)和个人努力(主观条件)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故C正确。A仅强调了客观条件,并且表述错误,当时的德国四分五裂,并非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表述正确,但概括不全面,它仅仅强调了主观条件一方面的作用。D仅强调了主观条件,并且表述错误,马克思有优良的教育经历,但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恩格斯有优良的家庭背景,但只读了中学,并没有优良的教育经历。2.【标准答案】B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马”作为一个物种的共同特征,强调的是共性;“白马”是从颜色的角度来说明”马”的具体特征,强调的是个性。“白马非马“割裂了事物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故B正确。本质与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部表现相互关系的范畴;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形态和功能讲的是事物的表现形态及其功效用途的关系。故ACD均与题意不符。3.【标准答案】A本题考查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基础或理论基础。故A正确。B说明的是人的本质问题,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C说明的是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应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制约,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D表述错误,“总体的人“实际上是抽象的人,这与唯物史观恰好相悖,唯物史观要求我们从现实性的角度去理解人。4.【标准答案】C本题考查劳动二重性理论。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的创立也都与此相关。故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C正确。A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起点”而不是“枢纽”。关于B,最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