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等-教-育心理学核心讲义.pdf
下载文档

ID:3638589

大小:32.17MB

页数:27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心理学 核心 讲义
淘宝店铺:题宝典()QQ交流群:832203940客服微信:9772339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核心讲义高等教育心理学通关宝典高等教育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版手机扫码进QQ交流群手淘扫描二维码购买关注微信公众号刷题手机扫码加微信客服根据历次考试的情况,结合本讲义刷(题宝典)题库,最后冲刺押题。可以很轻松通过考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四个方面。德国心理学家吗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心理动力心理动力决定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和方向,包括恸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动机。它有三个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与调节功能。儒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功能,人有了需要就会产生求得需要满足的动力即动机,并产生相应行为。兴趣是一个人对事物、世界好奇而进行探索认知的需要,导致一个人产生然所认知的行为。世界观是个体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与基本态度,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基本方向2.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以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者关系:认知决定人的情绪情感(如“知之深,爱之切”),情绪情感和意志又影响人的认知(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坚强的意志能促进认知的积极性,并形成良好认知成效。情绪可以加强或减弱意志,而意志也可以控制情绪。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世界、获取并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人还会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引起满意、喜爱、厌恶、僧恨等主观体验。心理学把人自觉地,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行为并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3.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其持续状态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更长时间。它既不同于动态的心理过程,也不同于静态的心理特征。在感知活动时可能会出现聚精会神或漫步经心的状态;在思维活动时可能会出现灵感或刻板状态;在情绪活动时可能会产生某种心境、激情或应激的状态;在意志活动活动时可能出现犹豫或果断的状态。4.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气质和性格统称为人格)。【QQ交流群:832203940】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气质是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与生俱来),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二.心理学主要流派1.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佛洛伊德。基本思想:重视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1淘宝店铺:题宝典()微信公众号:tbd339,中文名称:题宝典意识现象,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它们以无意思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并且表现在行为中。采用的研究手段:引导自由联想和分析梦境。2.行为主义学派: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后期的主要代表是斯金纳。基本思想:心理学研究对象不应该是看不见的意识,而应该是能观察到的行为,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研究外在刺激和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S-)。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对心理学研究走上客观研究道路产生了很大影响。该学派对教育的影响(矫正技术的开发、程序教学思想的提出、教学改革、计算自辅助教学)。行为主义学派直接形响了20世纪上半叶心理学的发展道路。3.以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倷塞尔发表认知心理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正式诞生。基本思想:强调外部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环境提供的信息必须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内部认知过程加以编码、存储和操作,最终产生人的行为,认知心理学将行为主义的S-R改成S-R0(中间变量)。研究方法论:运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这一方法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能够客观描述人类某些复杂的心理过程,而且能推动人工智能研究和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4.人本主心理学: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第三势力”(与精神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对立),代表人物马斯洛(发起人),罗杰期(影响最大)。基本主张: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评价:第一次把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心理学对象的首位;对当今教育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如因材施教、主体性教育)。第二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产生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2.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的发展水平”和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达到的“可能的发展水平”。这种可能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育的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3.孔子在教学实践中提出“循循善诱”、“因此施教”教育心理学思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提出“教学相长”、“循循善诱”、“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4.亚里斯多德的论灵魂(西方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进行提供了哲学心理基础。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将心理学作为教育活动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四阶段说:明了-联想-系统(化)-方法(运用)。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主要是揭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育的心理学规律。2.教育心理学既有社会科学知识,也有自然科学知识,它是以哲学、社会科学观点作指导,以自然科学方法为手段,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目的,以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交叉为内容的应用型学科。三.教育、学习与发展三者的关系1.三者联系:教育必须以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为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为中介。2.三者区别:研究侧重不同:教育主要由教育学侧重研究;学习主要由教育心理学侧重研究;发展主要由发展心理学侧重研究。主体不同: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6.当今教育倡导的是主体性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第三节教育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1.教育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什么意义?)【QQ交流群:832203940】答:第二指导学生高效学习:第二: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第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好教师专业成长。2.三种教学方法:“尝试性教学”、“因循式教学”、“策略式教学”尝试式教学:知道“教什么”,不知道“如何教”2淘宝店铺:题宝典()微信公众号:tbd339,中文名称:题宝典2.大学生择偶婚恋观2003年,新婚姻法出台,取消在校大学生结婚的限制,对结婚的年龄规定降为“男22周岁,女20周岁”。2005年施行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行为准则允许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高校对大学生婚恋的态度由禁止逐渐转向开放的态度。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表现:自我中心趋向:道德弱化趋向、重利价值趋向:三.大学生的生活观念1.消费观念的变化:第一,消费方式适应时代,网络消费突出;第二,消费观念个性化,追求超前消费;第三,消费态度不理性,攀比消费明显;第四,消费结构多样,旅游享乐消费上升。2.生活方式变化:学习方式自主化;交往方式社会化和便捷化;休闲方式网络化:消费方式多元化。3.大学生的文化倾向传统文化观念变化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部分大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不甚了解,文化底蕴和文化视野狭窄,淡忘了国家意识,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出现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大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得到社会和国家的认可,而能否获得别人的认同,主要依据就是大学生有没有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偶像崇拜的变化大学生偶像崇拜特点:大学生偶像崇拜具有一定的群体性。大学生的偶像崇拜行为具体表现为社会认知认同、情感依赖以及搜集、分享和模仿等不同的行为方式。偶像崇拜是大学生将自身的理想追求和价值理投射在偶像身上的一种社会现象,从外部寻求所谓的精神寄托,幻想自己经过努力定会像偶像一般成功。偶像和大学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道德观念的变化道德观念的变化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当代大学生在义利观上,从重义轻利转向义利兼顾:在公私观上,从崇公抑私转向公私并重;在荣辱观上,从单纯理想专向复杂现实;在幸福观上,从被动享受转向主动创造:在价值观上,从重视群体转向张扬个性。投射自我指内在心理的外在化,即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强加于人,认为他人亦如此。自我投射包括情感投射和愿望投射。情感投射是指认为别人与自己的好恶相同。愿望投射是指把自己的主观愿望投射于他人,认为他人也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样,把希望当成了现实。结果往往对他人的情感、意向做出错误评价,歪曲了他人,造成交往障碍。第三节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一.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主要包括感知觉特征、记忆特征和思维特征。1.大学生感知觉特征:大学生感知觉趋于完善,接近成人水平,其特点:第一,感知的目的性更加明确;第二,感知的精确性趋于完善;第三,逻辑性知觉水平不断提高。2.大学生的记忆特征:意义记忆占优势:记忆的敏捷性和准备性迅速增强;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有效记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更熟练。3.大学生的思维特征:第一,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占主导地位:第二,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第三,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第四,思维的元认知能力迅速发展。【QQ交流群:832203940】二.大学生的情绪情感特征1.稳定性与波动性并有:2.丰富性与狭隘性并存:3.强烈性与敏感性并存:4.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宿。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征1.交往动机的迫切性;2.交往内容的多样性;3.交往目的的单纯性;4.交往心理的差异性。四.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特征1.自我认知逐步清晰;2.独立自主性逐步发展;3.个性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第三章高校教师心理4淘宝店铺:题宝典()QQ交流群:832203940客服微信:9772339第一节高校教师的角色与威信一.高校教师的角色1.教师的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一种行为模式2.教师角色变化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一教师扮演“社会道德楷模、模范公民”、“知识的传授者”、“学生问题解决者”角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权威地位,是“纪律的执行者”、“家长的代言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的“主角”角色。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扮演“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知识学习的促进者”、“学生问题解决顾迥”角色,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又是“学习的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导演”角色。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先知先觉的“先生”,是“教书匠”;而在知识创新时代,教师更应成为研究者、引导者、合作者,更应该是“终身学习”的“示范者”和“引路人”,高校教师应该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2.高校教师角色形成阶段:角色认知阶段一一角色认同阶段一一角色信念阶段角色认识阶段,角色认识是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角色认同:角色认同是指个体亲身实践、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衡量和支配自己的行为。角色信念阶段:角色信念是指高校教师将职业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这是将外在的言语和行为内化为自身价值信念的过程。3.高校教师角色形成的影响因素:促进职业认知,加强职业认同;树立榜样示范;积极投身实践。4.高校教师的职业期待(社会和学生家长对高校教师有什么样角色期待呢?)答: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有先进的教育理论: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有特色的教学能力:有独立的科研能力: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二.高校教师的威信1.教师威信概述概念:教师威信是指教师个人或组织改变、控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力,高校教师的威信包括职业威信和人格威信。从本质上语,教师的威信是由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反映。教师威信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首先,教师的威信影响学生的认知,是学生接受其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其次,教师的威信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最后,教师的威信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2.高校教师威信形成的影响因素客观条件:第一,教师的社会地位;第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导向:第三,学校领导、党务、行政机关管理部门的价值取向;第四,家长、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和态度。主观条件:第一,具有高尚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二,具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以及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第三,具有端庄的仪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习惯;第四,具有正确的学生观;第五,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3.高校教师威信的维护与提升(如何维护与提升高校教师的威信?)答: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二,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第三,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终身学习的敬业精神;第四,教师要言行一致,始终坚持为人师表;第五,发挥心理效应,提升教师威信。【QQ交流群:832203940】典型心理效应“南风效应”:心理学将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称为“南风效应”。“超限效应”:这种刺激过多、过强而作用时间过久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犯错误效应”:犯了小错误反而使得有才能的人更具有吸引力,这就是“犯错误效应”。第二节高校教师的心理特征一,高校教师的认知特征。1.高校教师基本能力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团、丰富的想象刀、优良的思维刀、集中的注意力(高校教师优良的思维力表现: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思维创造性和独立性;思维的敏捷性和流畅性。)5淘宝店铺:题宝典()微信公众号:tbd339,中文名称:题宝典2.高校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因材施教能力、教学监控能力、自我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机智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轻而易举地掌握教材,甚至胜过教材,这是对优秀教师的起码要求。”高校教师因材施教能力主要表现:第一,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个别差异:第二,在教育教学中善于照顾学生的年龄特征;第三,普善于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二.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1.高校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生活中的精神支柱和价值取向)重要性:提供教育行为的动力;支撑专业发展;激励不断超越“有限性”2.高校教师人格特征人格具有整体悝、稳定裡、独特闺、社会性四个特征。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及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感召性和亲和性。盖兹达等人指出,教师人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缓和他们的焦虑感,培养其情趣、意志品质和性格。郑日昌认为,教师的人格品质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心理健康的人格品质(情绪稳定、轻松、兴奋、自信、心平气和等);二是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格品质(自律严谨、认真负责、精明能干);三是创造力的人格品质(聪慧、富有才识、严肃审慎、当机立断等)。作为教师,如何塑造和不断提升自己人格魅力呢?答:第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第二,关爱学生,尊重友善;第三,诚实守信,严于律己;第四,信任、理解和宽容;第五,提升综合实力,志存高远。尼采说过:“要提高别人,自己必须是崇高的。”3.高校教师的行为特征(1)高校教师的行为特征:教育性与思想性;社会性与目的性;科学性与文化性;规范性和合法性;策略性与艺术性。(2)高校教师的期望行为期望效应(“罗森塔效应”门:积极心理暗示会让学生充满自信。“皮格马利翁效应”成为一个人只要对艺术对象有着执着的追求精神,便会发生艺术感应的代名词。第三节高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一,高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历程1.高校教师类型:新手型、熟手型和传家型三种类型。新手型教师关注点更多放在自我生存方面:熟手型教师能够按照常规熟练地处理教学问题,但教学创新水平不高;专家型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师。三种不同类型教师的比较在教学策略上:新手型教师更多时间投入到备课上(教材),教学策略运用较少;熟手型教师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的调节和控制,课堂教学策略运用较多,备课较多的表现为背教法;专家型教师的教学策略以课前的计划、课后的评估反思为核心,进行教学创新,其备课表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在成就目标上:新手型教师工作动机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处于教师发展的“关注生存”阶段,关心专家、同行对自己的教学的评价,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学生是不是喜欢等;熟手型教师在工作动机上已转为任务目标驱动型,更加关注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专家型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和长远的发展,能将学生的专业成长与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QQ交流群:832203940】在教学行为、评价和效果反思上(略)在人格特征上(略)在职业情感、职业倦怠上。专家型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明显低于新手型和熟手型教师。2.高校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阶段: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把教师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阶段送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适应性问题,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是否能听我的”、“我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吗”、“同事们如何看我”、“是否能得到领导的认可”等,他们往往把大量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