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谁动了我的奶酪
斯文
类型
理论
视角
文本
分析
37文学探析谁动了我的奶酪为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Spencer Johnson)所著,这本寓言故事以奇特而幽默的方式传递了深刻的生活哲学。故事以一个迷宫为背景,讲述了四位主人公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在迷宫里寻找奶酪的经历。奶酪实际上象征着个人或组织中的目标、愿望或成功。故事中的角色有两个老鼠和两个小人,它们都互相追逐奶酪,但奶酪的位置不断变化。其中两个小人无法接受奶酪的消失,陷入了恐惧与沮丧中无法自拔,最终无法找到新的奶酪。而两只老鼠则不断探索新的迷宫并勇敢地寻找新的奶酪,最终找到了幸福。谁动了我的奶酪以简单明了的文字和故事情节,深入人心地传递了一个重要的生活观点:变革是不可避免的,接受变化并及时适应是成功的关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习惯于舒适的环境,并难以接受突然的变化。然而这本书通过迷宫中找寻奶酪的寓言告诉读者,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变化,才能找到自己的奶酪,实现个人梦想。文本类型理论是由德国功能学派翻译家卡特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提出的一种评估文本类型的翻译批评理论。赖斯在布勒的语言功能模式基础上将文本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即表情型、信息型和操作型。她还提出根据文本的功能、语言特点和交际情境需要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不同的文本类型需要使用不同的语言策略和技巧,来达到其特定的翻译目的。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对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该理论为语言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用以研究和分析不同文本类型的特征和功能。其次,该理论揭示了不同文本类型的社会功能和交际目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此外,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还拓展了传统的文体学范畴,通过对所有形式的文本进行研究,丰富了我们对文本和语言多样性的认识。根据赖斯文本类型理论,表情型文本注重语言的美学特征,通过角色的命名和描写,塑造了生动形象的角色,侧重于表达作者个人思想态度;操作型文本则是通过故事中角色的行为和思考方式来引导和激励读者思考如何适应变化,主要功能集中在应用上,即作者想要读者给出如文中所写内容的等效反馈。赖斯还认为,不同类型的文本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提出混合型文本,即是指一篇文本既具备表情型文本的美学特征,又包含操作型文本的引导和激励读者思考的功能。混合型文本在传达作者思想态度的同时,也试图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应对变化。在这种文本中,作者通过巧妙的描写,创造出生动的角色形象,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通过让角色行动和思考方式与读者的现实经验接近,鼓励读者思考如何适应变化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混合赖斯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谁动了我的奶酪文本类型分析王敏东北大学摘要:根据德国心理学家布勒的语言符号三分法,赖斯将语言功能、文本功能和文本类型联系起来,将文本划分为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三种主要类型。本文在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分析了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个寓言故事的文本类型及其在译文中的体现,通过对文本中的关键片段进行分析,拟探索文本类型理论在翻译表现形式中的重要意义。关键词:文本类型;混合型文本;谁动了我的奶酪作者简介:王敏(1999),女,汉族,山东德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38文学探析型文本的主要功能在于应用,这种文本要求读者积极思考并参与进来,与作者共同探索适应变化的路径。通过这种互动方式,读者可以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获得更多实际应用价值的启发。赖斯认为,不同类型的文本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来传达原文本的意思。对于混合型文本,译者需要找到一种平衡点,既能够准确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又能够引导读者思考和参与互动。同样的原文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被用于不同的文本类型中,这进一步展示了混合型文本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谁动了我的奶酪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没有复杂的句法结构和冗长的篇幅,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故事和寓意。故事中大部分内容通过对话的方式表达,呈现出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交流,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现故事情节。此外,这则故事还使用了大量的比喻、隐喻和象征手法,如迷宫代表挑战与变化,奶酪代表个人目标和幸福等。这些修辞手法使故事的表达更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作者在文本中灵活运用长短句结合的方式,通过简短的表述突出关键点和重要观点,同时通过长句讲述故事情节或思考问题;多次使用了相似的句式结构,用于强调故事的主题和重要观点,例如,“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事情”“改变随时有可能降临”等;在文本中经常使用强调行动的动词,如“寻找”“适应”“决定”等以及形容词来描述情感和状态,从而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感受和内心变化。综上所述,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文本类型为混合型文本,既有故事的情节和寓意,又具有商业和生活智慧的指导意义。在翻译这本书时,译者需要注意保留原文的美学特征和操作性,实现译文读者效果和原文读者效果的对等。译者可以选择保留原文中角色名称在声音上的表现形式,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节奏感。比如,译者可以保留 Hem 和 Haw 这两个角色名称,它们的发音和含义在适当的情况下都可以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同时,在实现操作性对等时,译者可以增加或修饰部分内容,以增强译文的说服力,并引导读者产生某种情感或采取某些行动。比如,在故事中描述角色面对挑战和变化时,译者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情节或详细描写来突出角色的痛苦或选择。这样可以让读者更深刻地体验到所传递的主题,并促使他们思考自己在面对类似情况时的应对方法。首先,表情型文本主要是传达原文本所要表达给接收者的含义,通常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重点放在原文本的表达和格式上。这种文本类型的主要目标是表达发送者对接收者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使接收者能够认同原文本的作者观点。所以从表情型文本的角度来看,谁动了我的奶酪在语言上具有美学特征。表情型文本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戏剧等。译者在翻译表情型文本时需要重点关注原文的风格、修辞及其营造的意境,保留原文本中的语言审美效果。原文故事中有四个虚构的角色全部以动词、形容词、语气词方式命名,既突出了各个人物的特点,又增添了趣味性,符合寓言故事的风格。Sniff一直在寻找,不断地嗅探奶酪的气味;Scurry 则一直忙碌着,不停地寻找新的奶酪;而Hem和Haw在面对变化时犹豫不决,迟迟不肯作出改变。这样生动形象的命名让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与之产生共鸣。那么如何在译文中体现原文的美学特征呢?译者选择保留角色名称中的声音表现形式,即叠词的拟声词和语气词作为主角的名字,依次为“匆匆”“嗅嗅”“哼哼”“唧唧”。采用音译的翻译方法不仅在名称内涵上尽力还原人物特点,让译文读者也能够感受到这些角色鲜明的形象,同时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节奏感和审美特性。这样的译文符合寓言故事朗朗上口的特点,让读者更好地沉浸在故事的氛围中。通过保留原文的美学特征,译者成功地传递了原文的意义和魅力,并给读者带来了愉悦的阅读体验。原文本中还列举了多个比喻对象如“金钱”“豪宅”“健康”“运动”,目的是突出“奶酪”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这些对象在英语中通常伴有不定冠词,但中文通常省略不定冠词,以求简洁明了的表达。例如,“吃苹果”而非“吃一个苹果”。然而为了保留原文中列举多个对象,强调“奶酪”这一比喻意义的功能,同时还原原文的并列结构美感,译者选择了直译“奶酪”所代表的含义。此外,译文还根据汉语语言习惯,适当增译了动词“可以是”构成排比,长短句结合,使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凸显了译文的旋律美。同时译者还通过这三个排比句对“奶酪”的现实含义进行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划分,让读者更为清晰明了地理解“奶酪”的现实意义。译者借助定冠词和并列双重结构实现了对原文本表情功能的传递。其次,操作型文本是一种旨在感染读者并传递信息的文本形式,包括广告、说明书、规章制度等。与39文学探析其他文本形式不同,操作型文本的特点在于通过读者的反馈,来判断原文本作者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从中得到作者所期望的等效反馈。因此,这类文本的核心在于读者,译者需要确保译文与原文在语言功能上实现对等。操作型文本的最终目的是赢得受众关注,并达到最佳社会效果。为达到这一目标,译者需要注重传达原文本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并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化。通过译者在转换操作型文本时对目标语读者期望反馈和语言功能的考虑,可以确保译文能够有效地与读者进行沟通和互动。译者在开篇讲述“故事背后的故事”结尾段增译了一个段落,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评价了四位主人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时的不同态度,并将寓言故事中的情节映射到人类身上。最后一句结论指出“简单点会更好”。译者在此处不仅对两类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进行了概括介绍,还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人类那些过于复杂的智慧和情感有时又何尝不是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呢?”这个问题引发了读者的深思。在最后,译者对寓言故事的主旨进行了总结:“当事物发生变化时,也许简单的方式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好处。”通过译者的增补段落,目标读者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的内容,并结合现实生活反思自身,获得与原文本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译者的增译部分使译文在意义和目的上与原文相一致,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此外,唧唧在寻找“奶酪”过程中在墙上留下了自己一路的心得体会。这些短句以第二人称“你”作为主语,将读者带入语境,一同思考与反思。这些短句简洁而有启发性,具有操作型文本的特点,不仅激励了唧唧自己,驱使他摆脱固定思维,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读者在故事外也开始思考自己面对变化时应该如何调整心态。通过将这些指导性的语句以第二人称形式呈现,读者可以更好地投入其中,与角色进行共鸣并反思自身行动与态度。这些短句引导读者要积极向上,勇于改变,无论是追求“奶酪”抑或是其他目标,我们都需要用勇气和行动来实现。结语综上所述,谁动了我的奶酪原文及译文均具备了混合型文本功能,既注重美学特征,忠实于原文的感情表达,又具有操作性文本的引导和说服读者的功能,具有感染力。寓言故事是通过非人物角色和情境,隐喻地阐述社会问题和价值观,目的在于说服读者产生某种情感或采取某些行动。谁动了我的奶酪译文实现了在形式和功能上与原文相一致,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情感和效果。译者注重原文的美学特征,忠实于原文的感情表达,同时也注重操作性文本的引导和说服读者的作用,使译文能够真正地感染读者并产生所期望的效果。通过分析原文本的文本类型,采用正确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译者可以更好地传递原文的价值和主旨,使译文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图1 赖斯文本类型理论参考文献:1Mundy,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M.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16.2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3Johnson,Spencer.Who Moved My CheeseM.London:Vermilion,1998.4刘建国.适时发现变化,积极应对变化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J.云梦学刊,2003(03):32-34.5刘迎春,王海燕.基于文本类型理论的公示语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12,33(06):89-92.6斯宾塞约翰逊(魏平译).谁动了我的奶酪M.中信出版社.2010,33(06):89-92.7吴艾玲.莱斯的翻译类型学与文本类型翻译在中国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59-63.8张美芳.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J.上海翻译,2013(0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