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代意蕴、属性及特征.pdf
下载文档

ID:3637171

大小:1.87M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现代 意蕴 属性 特征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代意蕴、属性及特征李义杰1邹玉芳2(1.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传媒与法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2.浙江大学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0)摘要:相对于物质富裕,精神富裕的非物质性或“软性”特点让其内涵在实践中更不易把握,现代社会和中国式现代化语境规定了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解的时空维度。其现代意蕴更多强调的是在现代化意义上一定标准规范基础上的精神生活的相对公平富有,不能陷入强调个人精神上的“自我满足”的误区,可表述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精神生活多个维度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实际可行需求的满足。而其内在属性主要表现在精神性、价值导向性及依附性三个方面,外在特征则主要体现为文化共享、价值共识、精神共聚。理解和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代意蕴及属性特征,才能更好地推进其实践及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关键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现代意蕴;中国式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91(2023)04-0009-09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下简称“精神共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精神共富的论述,为理解精神共富提供了基本的指向和遵循,但由于精神富裕相对于物质富裕的非物质性和抽象性,在实践中其边界往往更难把握。有的将精神共富放大变成一个“筐”,相关或不相关的都往里放,由泛化而失去重心;或者过于强调精神富裕的主观精神体验状态而陷入个体道德精神的自足。显然,这些均不利于精神共富的实践。实际上,在当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精神共富面临着诸多现代困境和问题。推动精神共富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或现代社会背景中对精神共富的内涵意蕴进行分析,理解和把握其属性和特征。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代意蕴精神共富的现代意蕴,主要是从当前现代社会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意义上而言,其隐含的前提是在现代社会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讨论精神共富与其他时间段(如传统社会或非中国式现代化阶段)是不同的,但在理论和实践中往往对此理解会出现张力。现代社会及中国式现代化都有其概念应有的规定性所在,而这种规定性决定了对精神共富理解的时空维度。本文中现代社会是相对于工业化之前的传统社会而言,它既有艾森斯塔特(S.N.Eisenstadt)所说收稿日期:2022-09-10修改日期:2023-05-10作者信息:李义杰,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传播、文化产业、网络传播等研究。邹玉芳,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媒体与文化传播研究。基金项目:教育部青年课题“新时代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及价值引导研究基于浙江实证调查”(20YJC71003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 2021年第20期。哲学思辨与政治明鉴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第 51 卷第 4 期2023 年 7 月Vol.51No.4Jul.2023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年的现代化意味,也有安东尼 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所言的现代性意味。实际上,现代化就是现代性的历史落实与制度表现。强调从现代社会意义上理解精神共富,首先在于其相对于物质富裕的抽象性及心理体验性,而容易导致对其理解陷入过多强调个人精神道德的修养自觉或自足的误区,将传统上强调自我精神道德修养而忽视外物(其他资源条件)的情况理解为精神富裕。比如传统社会尤其是儒家对个人精神道德修养的追求,最典型的是孔子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生活状态,我们不能说其精神境界不高,精神生活“不富有”,但很显然,类似这种强调个体自我精神修养的满足不是当前所讲的共同富裕中的精神富裕,以这种标准作为普遍意义上的现代人的“精神富裕”是不恰当和现实的。现代社会在普遍意义上我们难以像古人一样以追求“内圣”的高标准道德要求自身,以达到一种“精神富足”。因此,不考虑物质的基础甚至超脱物质生活而仅强调个体精神或内心体验的提升,以类似宗教式的追求来达到所谓“精神富裕”,会模糊对精神共富的认识。由此,在理论逻辑上可能将实际精神生活贫乏但自我感觉精神状态“满足”的群体或个人纳入“精神富裕”之列,如很多农村老年人,或桥下晒太阳的闲汉都可能感觉自己精神或内心是满足的,尽管他们在事实上精神生活是“贫乏”的。这种“贫乏”即是就他们能够享受或参与到的精神成果及活动的数量和机会而言。甚至某种程度上这类群体本身并不认为自己精神不富足。笔者在对浙江部分农村的调研中发现,一些看似“无所事事”悠闲的老年人,他们普遍表达对自己精神生活状态较为满足,主观上并不觉得“贫乏”,但在谈到文化活动时候,他们又会表现出明确的甚至强烈的需求,以及对当前乡村文化活动开展状况的“一些不满”,他们也清楚相对于城市居民,所能接触或享受到的文化服务仍然是少的。因此,这里就产生了对精神共富理解的理论和现实的张力。因为,显著的事实是,在当前阶段,或现代社会意义上,精神富裕仍然存在显著的城乡差距,甚至精神贫困问题更为突出。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仍是相对贫乏的。一个在物质上很贫困的人,可能在精神上是富足的,这在个体精神体验层面是现实存在,并无疑问的,但显然这不是当前所讲的“精神共富”意义上的富足。否则,我们只需要强调不同群体社会成员只要提高精神的自我修养和富足即可,而不必再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配置的均等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因此,这种强调内在精神体验或自我感受的精神富足不能够充分地表达现代社会意义上精神富裕或精神共富内涵。在现代社会意义上精神共富必然有其实现的普遍制度性或操作性标准。即如近代,伦理学由德性伦理转向以原则和规范为中心,原有接受一种德性伦理的社会机制已经改变,个人以履行基本义务为要,即完成现代社会要求的普遍的标准规范伦理,至于是否以更高的德性要求或成为什么样的人则交付给个人选择,也就是说,支撑起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需要的是对一种普遍的标准规范伦理的强调。同样,在现代社会,精神共富也需要一种普遍的标准规范。这种规范不仅仅是在精神生活中对个体精神层面的要求,还有对相关资源分配的强调,即个体可享受到的相关资源及机会的公平性。从目对于现代化,艾森斯塔特指出:“就历史的观点而言,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向现代类型变迁的过程。”详见S.N.艾森斯塔特: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页;关于现代性,吉登斯指出,其最简单的形式中,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它包括一系列对世界的态度、复杂的经济制度及一系列政治制度等。详见 英 安东尼 吉登斯、克里斯多弗 皮尔森著,尹宏毅译: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69页。胡军:儒学传统与现代社会张力,孔子研究 2013第3期。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8页。杨静、陆树程: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新要求学习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8年第4期。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88-192页。10第 4 期李义杰,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代意蕴、属性及特征前对精神共富研究看,尚缺乏对此进行深入讨论,对其内涵主要强调的仍是精神成果内化或个体在心理精神层面的生活状态。如一些学者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对积极精神成果的占有和内化程度的共同提高,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生活,和谐多样、优雅文明、开放包容的文化生活,意义充盈、凝魂聚气、崇高笃行的信仰生活,构成了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样态。尽管不同学者从内容、实现方式及表现样态等方面,指出了精神共富的一些特点及应有的理想样态,但对精神共富在当前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全面理解仍需进一步探讨,对精神共富还须在现代社会意义上有更为客观和易实践的阐释。部分学者论及精神生活富裕的可操作评价指标,如陈丽君等(2021)在对共同富裕及指数设计中对精神富裕的理解就是公共文化,主要包括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农村文化礼堂覆盖率、人均图书馆藏书量等指标。政府在推进精神共富的现实操作中,往往是又回到公共文化服务层面,但这种认识之于精神共富又显得“狭隘”。精神共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体现,公共文化服务是推动精神共富的最基本保障,在此之外,对于精神共富仍有两个方面内容不可或缺: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强调。这是精神共富的一个前提条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共富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精神共富。二是对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新期待的满足。实现精神共富,必须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新需求。公共文化服务是在基本层面实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公平性,保障全体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而要达到“精神富裕”还需要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新需求。因此,这就要求对精神共富有更为全面的理解,在推进精神共富中把握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不但要分配好蛋糕,还要做大蛋糕,优化供需两侧的精准匹配。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在著作中,对共同富裕的基础、规律及历史演变等有着丰富的论述,并未忽视精神富裕,实现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中,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富有思想。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指出:“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或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正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这是马克思在经典著作中明确提出“精神富有”一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提示我们,对精神共富的认识也需要在物质和精神富有和贫困的运动的整体关系中去认识和把握,精神富裕是在物质和精神富有和贫困的运动中实现,精神共富离不开物质富裕的支撑。在包含的内容上,精神生活的富裕不仅仅是对精神成果的占有和内化,还有对精神成果的生产创造、对精神文化活动的参与以及获得精神成果利益的保障等,并更强调上述种种权益获得的平等性。综上所述,追求个体精神道德修养上的提升是精神共富的一种体现,或必要条件,但只有此一方面,而没有相关经济(物质)及文化生产服务的合理供给分配,仍然不是现代社会意义上的精神富裕。饶明奇: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特征,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第1期。柏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意涵与价值遵循,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2年第2期。陈丽君、郁建兴、徐铱娜:共同富裕指数模型的构建,治理研究 2021年第4期。参阅孟书广、朱可辛: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人类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四个维度,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年第4期。邱海平: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年第7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26页。11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年但即使有一定物质基础保障及精神内容供给或公平分配,如果没有主流核心价值观的统领,精神共富就缺少了“灵魂”。因此,在现代社会或中国式现代化意义上,精神共富相对于物质富裕突出的一个特性就在于它是有“灵魂”的,由核心价值观引领,强调个体精神上自我感觉的充实和满足,但更突出全体人民或城乡不同群体精神生活在一种相对规范标准下的普遍富裕。换言之,现代社会精神共富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精神生活多个维度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实际可行需求的满足。其实现需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可操作性内容。二、精神共富的三大属性如前所述,精神共富相对于物质富裕,具有非物质性或“软性”的一面,这种特性常常使其不具有物质的直观性,并且不可便捷量化,因此,我们需要在现代社会意义上从可把握的普遍规范层面尝试去理解,以便更好地体现其公平原则及可操作性。更深入理解精神共富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属性及特征。精神共富除了具有共同富裕的一般特征,如对“公平正义”的强调,体现“共享性、发展性、持续性”等之外,还有其鲜明的自身特性。理解精神共富这种特性,需要从精神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及与物质发展的辩证关系中去认识。精神共富就其内在属性而言可归纳为精神性、价值导向性、依附性三个方面:(一)精神性相对于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富裕最显著的属性特点是“精神性”。它指向人的内在的、高层次需求及感受,内含于并反映在人的思想、行动、价值观念及国家的文化生产、文化制度、礼仪风俗和宗教伦理等不同层面。有学者指出:“一切精神,皆是人的生命精神;精神发展总是与文化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和国家民族的群体参与、文化教化联系在一起的”,精神虽属于形而上学范畴,但它不是空悬着的,“而是通过形而下显现出来,弥漫贯通于整个社会历史存在之中的:它不仅通过人(包括群体)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思想、作风、气质、品格表现出来,而且也体现在不同国家民族的伦理、道德、宗教、风俗、礼仪、文化制度等方面,表现为具体的精神存在”。康德和黑格尔都将文化看作是人类的普遍精神生活,尤其是后者,认为文化是精神生活的总体形式,而作为形式,它包含了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著作中“文化”一语每与“文明”“精神生产”“意识形态”“哲学”等概念互释。因此,精神生活也常常与文化生活或精神文化生活等一同使用,精神发展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可以在文化与物质的发展关系中去理解。黑格尔在论及纯粹思维需要时指出,这是一种必需的需要已经满足之后的需要,是一种人类精神一定会达到的无所需要的需要,是一种抽掉欲望、冲动、意愿的具体利害之情的需要,进而才能达到纯粹精神的存在。他借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进行说明:只有在生活的一切必需品以及属于舒适和交通的东西都已大体具备之后,人们才开始努力于哲学的认识。尽管上述论断未直接针对精神生活,且要达到“纯粹精神的存在”也非适宜于大众,但其阐明了精神发展的一定条件及与物质的关系,对当前理解和推动精神富裕仍有启发意义。比如:真正让大众尤其是农村居民认识并重视精神生活,需要一定物质条件及主体认知;精神生活富裕需要对主体有更高精神价值的引领和培育,超越主体一般或本郁建兴、任杰: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政策议程,政治学研究 2021年第3期。司马云杰:中国精神通史 第一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16年,第3页。陆扬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8年,第23页。陆扬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第9页。德 黑格尔:逻辑学 上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3页。12第 4 期李义杰,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代意蕴、属性及特征能的心理欲望、情感、情绪等方面,不断向上提升。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非物质化的存在,承载于文化诸形态之中,同时,精神也是一种独立的、主体性的存在。换言之,“精神”与物质一样,具有自身的属性和发展规律。黑格尔作为精神哲学的集大成者,构建了一个完整严密的精神运动的逻辑体系,将精神作为世界运动根本动力,认为世界历史不过是精神的自我实现过程。“世界历史在一般上说来,便是 精神 在时间里的发展,这好比 自然 便是观念 在空间里发展一样”,而“整个历史进程是精神的一种连贯进程,整个历史无非是精神的实现过程”。马克思在经历了对黑格尔精神实现论的追随和批判之后,在以实践为基石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将精神视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将精神解放视为实践的一个环节。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认识中,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发展的物质是第一性的,但马克思并非否定精神或文化的独立性,认为精神或文化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因,是一种已被广泛认可的生产力。事实上,在马克思看来,精神或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不下于经济基础,文化生产具有它自己的逻辑和规律。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国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而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这里马克思强调把物质生活的变革和精神生活的变更区分开来,也揭示了精神文化的生产具有它自己的规律,不必对自然科学亦步亦趋,两者并驾齐驱,两者之间相互对话关联和渗透。“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尽管精神有其主体性或独立性存在,但作为精神的实现及其外化依然与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二)价值导向性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价值体系,精神与文化的紧密关系,表明精神生活内在的构成也是一种价值体系,一定的价值体系反映一定的精神,体现一定的价值立场和导向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往往是说文化生活或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裕,它是有明显的价值立场或价值倾向性的。这与物质的可以精确计算的客观性、物理性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价值导向性成为精神共富另一个显著特性。在实际的精神生活中,这种特性也意味着人们具体所接触到和享受到的文化内容或精神产品及相关行为,是有选择和限制的。即是说,精神共富中精神生活内容必须是健康的、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而不是低俗的、腐朽的,和主流价值观念冲突的内容。否则,那不是精神的富裕,而是社会的精神危机、国家的精神衰落,进而产生实质性的“精神贫困”。因此,只有正确的、向上的价值导向,才能真正发挥精神的力量,充实个体的精神世界,构建民族的精神大厦。在当前中国式现代化阶段,精神共富的价值导向性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德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66页。德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讲演录18221823,刘立群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449页。王海滨:精神的实现与现实的精神: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陆扬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第38页。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9页。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布 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9页。13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共富提供了价值坐标,为精神共富中的文化生产供给、消费及活动开展等提供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成果构成精神共富的底层价值逻辑。在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等。”在经济和智能媒体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在实现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就的同时,精神生活领域呈现出价值观的混乱和迷茫,被西方思想家们批判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精神生活物化的现象呈泛滥之势,出现精神生活的发展与物质生活的发展严重不协调,甚至出现“对金钱与货币的狂热追求和盲目崇拜”,即所谓的一种“相对精神贫困”状态。因此,在促进精神共富过程中,价值导向的引领是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精神共富的灵魂。(三)依附性依附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神共富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即需要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对意识形态等精神文化内容有一段经典论述:“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既有法律的和政治上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了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没有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就无法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但如前所述,精神并非没有独立性,也并非意味着物质生活越发达,精神生活就会越丰富。强调物质基础并不是所谓的“经济决定论”,而是精神共富的程度受限于一定的物质基础,对精神富裕或精神生产的理解需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其物质生产的水平或条件认识。马克思指出,“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他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二是精神是无形的,其外化体现需要借助具象化、符号性的存在。精神生活的展开是在具体的现实中进行的,是与具体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文化活动(行为)、文化符号(媒介)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社会及国家民族等不同层面展现精神生活具体的、可体验感知的活动、物质及文化符号。精神性功能的发挥与这些方面具有不可分离的依附关系。“现实是精神的符号,历史是动态的精神。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展开为生产工具符号、宗教符号、概念符号和媒体符号。”因此,精神共富的这种依附特性可以说是由精神本身存在的特质决定的。当然,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依附性”并无贬义,不能从通俗社会关系意义去理解,此处主要是从精神的实现及本身特质而言,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非物质化的存在,在现实世界的对象化需要依托具象的存在物。这种依附性既彰显了精神与物质的不同,即其独立性,又体现了与物质之间的紧密关系。总之,因为精神生活的自身特性及其宽泛的非物质化的内涵,使得一直以来国家及地方在发展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 2021年第20期。于春玲、周赫群:马克思反精神贫困思想及其时代启示,理论探讨 2023年第3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8页。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卷(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96页。李思屈:精神符号学导论,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5年第11期。14第 4 期李义杰,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代意蕴、属性及特征中,往往更看重物质生活(经济发展),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精神生活问题,导致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不平衡性加剧,进而遮蔽了精神生活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极端的情况下,精神生活领域会被“物化”,精神生活从对物质生活的一定依附性,进而转变成为物质的真正“附庸”。当前对精神生活的富裕的强调,就是要对这种状态进行“去蔽”,凸显出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精神或精神生活的重要性,真正发挥精神在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在更加全面、准确、立体的推动共同富裕的同时,促进共同富裕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协同互动及内生动力的产生。三、精神共富的三大特征属性一般是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性而言,而特征是事物外在可见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或特点,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外在显现,也是事物特性的体现。如前所述,有学者从心理生活、文化生活及信仰生活角度描述精神共富应有的样态,但从精神共富的内在属性及其所处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阶段而言,精神共富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文化共享、价值共识、精神共聚三个方面。这三大特征不仅表征精神共富的鲜明特性,也是精神共富建设过程始终要坚持的原则和目标。(一)文化共享如前所述,文化是精神生活的总体形式,是人类的普遍精神生活,精神共富的特征首先即体现在文化的共享方面。文化共享是指平等地享有人类创造的相关文化成果及文化活动参与、文化生产创造等机会。文化共享是精神共富公平正义原则的显著体现。而正义是一种社会德性,其主要任务是广义地分配权益等。共富本身就意味着共享,精神共富首先意味着文化的共享,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分配正义。需要强调的是,文化共享不仅是对人类文化成果及文化活动的分享,更有对文化生产、创造、教育培训等其他文化相关机会的共享及利用转化。进而言之,文化共享其内涵实际包括“共”和“享”两部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主要从文化资源对全体人民分配的公平性而言,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儿童、青少年和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以及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居民,能够保障他们在文化资源可接近性方面的平等性。而后者,则更强调文化资源或成果在个体层面的转化利用,也即是说能够让接触主体分享受益,能够让不同主体的精神文化新需求得到满足。事实上,城乡居民因为个体文化素养的差异,在实际文化享受方面是有显著不同的。即是说,文化资源能达到“共”,不一定能真正做到“享”。在阿马蒂亚 森看来,资源分配的平等并不意味着实际的“公平”,因为不同个体将收入和其他基本品转化为优质生活和有价值的自由的机会是不同的。正如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在“接入沟”层面已基本弥合,而城乡居民由于个体文化素养等因素,在实际“使用沟”甚至“认知沟”上还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真正实现文化共享还需要强调不同个体和群体对文化资源的实际使用转化的“可行能力”上。总之,文化共享是精神共富的基础内容,精神共富首先要能够体现文化共享。而文化共享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相一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及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需要在文化共享中得到释放。(二)价值共识精神共富的价值导向性决定了对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共识方面的强调。简言之,与物质富裕不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第215页。印 阿马蒂亚 森:正义的理念,王磊、李航译,刘民权校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238页。15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年同,促进精神共富必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全体社会成员有共同分享和认同的价值观念,这是精神共富本身内在逻辑的要求。精神共富实质是一种价值体系的协同构筑,它要求每个成员都能够认同、融入这个体系,而不是游离之外。换言之,相对于物质共富,这或许就是精神共富过程中一个都不能“落下”,从而使全体社会成员共织一张价值之网。没有一种贯穿始终引领主导的价值共识,必然会出现价值多元的冲突和混乱,就谈不到精神共富。这鲜明体现了精神共富的特殊性。在当前网络空间和社会中,不同圈层、不同阶层之间的价值冲突和矛盾表现日益突出和激烈,网络空间的分层及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使个体或群体层面价值共识的达成难度越来越大,所以,在价值观多元化及碎片化的网络社会环境中,从国家层面,或者说作为公共空间交往而言,必须在一定公共层面形成价值共识。这是精神共富价值导向属性的体现及要求,也是前文所讲精神共富在现代社会意义需要有一种普遍的标准规范要求。因此,精神共富的价值引领,实质就是要求社会全体成员能够在国家层面达成一种价值共识,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起中轴作用,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和国家重要稳定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三)精神共聚在价值共识基础上,精神共富还要求能够实现精神共聚,即全社会精神是凝聚的、向心的。在达成价值共识基础上,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的精神凝聚力。它往往在社会层面形成一种无形的却可以感知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就是社会成员精神凝聚,其外化可能表现为一种全社会协同的大型社会活动,也可能是一场社会成员自发的救援行动,也可能是一场深入每个社会成员内心的国家仪式等。总之,只有形成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即精神共聚,才能体现精神共富的深层特征,精神或文化才能成为国家整体共同富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共同富裕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精神共聚不仅是精神共富表现出的结果特征,实际上精神共富本身也是凝聚精神共识的过程。当然,实现精神共聚需要不断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总之,精神共富的三大特征是其属性的外在显现。精神共富不仅体现在文化资源和服务共享的公平分配,还体现在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价值共识的形成及精神力量的凝聚,我们在强调社会成员个体道德文明素养提升的同时,更要注重在国家或社会公共空间的价值认同以及精神力量的发挥。以上虽从三方面而论,实际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统一性,实践中不能割裂而论。四、结语精神共富问题成为当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精神共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89页。习近平著作选读 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471页。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190页。16第 4 期李义杰,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代意蕴、属性及特征富内涵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尤其从可实践性视角。我们必须认识到“精神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和物质文明亦步亦趋的,其表现为相对独立状态,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起着引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及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论述,为理解精神共富提供了基本的指向,本文在此基础上,基于目前在推进精神共富实践中出现的争议和问题进行的讨论,阐述精神共富的基本属性及特征,可以为推动精神共富实践提供一种较为明确的理论指向。精神共富的属性和特征紧密相关,从实践上看,在最基本的层面,精神共富首先应该实现文化共享,让城乡及不同区域居民能够公平地享受既有的文化成果及相关文化活动、文化生产创造等。其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不断强化全体人民的价值共识及精神凝聚,不断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地位及全社会的凝聚力,让精神富裕的力量真正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内在动力。精神共富不仅是目标和结果,也是一个具有建设性的动态过程。当然,推进精神共富仍面临着许多现代困境,还需要一个能够支撑起现代社会普遍认可的规范性制度和标准,对其属性、特征进行可操作性转化,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等。总之,对精神共富内涵及其属性和特征的讨论,只是推进精神共富系统性工程的开始的基础工作,精神共富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仍然有巨大空间等待学者去挖掘探索。Modern Implications,Attribut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 Prosperityin Spiritual LifeLI Yijie1ZOU Yufang2(1.School of Media and Law,Ningbo Tech University,Zhejiang University,Ningbo 315100,China;2.College of Media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30,China)Abstract:Compared with material wealth,the non-material or“soft”characteristics of spiritualprosperity make its boundaries more difficult to grasp in practice.The context of modern society and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stipulates the space-time dimension of understanding common prosperity ofspiritual life.Its modern implications emphasize the relatively fair prosperity of spiritual life based oncertain standards,instead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of“self-satisfaction”of individual spiritual life.It canbe expressed as the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in multiple dimensions of spiritual life based on acertain material foundation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ractical and feasible needs under the guidance ofnational core values.Its internal attributes are mainly embodied in spirituality,value orientation anddependence,while its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are mainly embodied in cultural sharing,value consensusand spiritual cohesion.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attribut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 prosperity ofspiritual life,so that we can better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common prosperity of spiritual life.Key Words:common prosperity of spiritual life;modern implication;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human all-round development【责任编辑潘照新】史巍: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思想逻辑及时代要求,社会科学家 2023第1期。1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