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一八事变创伤叙事文本考论——以平顶山惨案为中心.pdf
下载文档

ID:3636977

大小:1.42M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九一八事变 创伤 叙事 文本 平顶山 惨案 中心
年第 期(总第 期)学 习 与 探 索 .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九一八事变创伤叙事文本考论 以平顶山惨案为中心高 翔(辽宁社会科学院沈阳)摘 要:平顶山惨案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大规模屠杀中国平民的起点 惨案发生后日本侵略者实施新闻封锁直到两个月后真相才得以在北平晨报新闻报大公报申报等陆续、全面披露 与这些报道相对应的是作为九一八国难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以平顶山惨案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的大量涌现 对有关这一事件创伤叙事文本做新的发掘和考论无疑丰富了中国现代国难文学及其研究作品表现出与奥斯维辛屠杀叙事文本的关联性显示出独特的艺术品位和精神气度关键词:九一八事变平顶山惨案创伤叙事国难文学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据统计平顶山惨案罹难者总计 人 参见东北沦陷十四年史总编室、日本殖民地文化研究会编:伪满洲国的真相 中日学者共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版第 页佟达:平顶山惨案辽宁大学出版社 年版第、页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九一八国难文学文献集成与研究”()作者简介:高翔辽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一般就受创主体而论创伤具有明显的突发性、被侵性和暴力特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它与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它包含战争、屠杀等多重义项通过创伤记忆碎片的集聚进而形成了一种集体创伤、种族创伤乃至文化创伤 创伤叙事被定义为“不仅包括创伤性事件的历史及文学表现 而且还包括见证创伤历史的证词及电影等表现形式”广义上纪实性的通讯报道等亦属其中由九一八事变连锁而来发生在 年 月 日抚顺的日军悍然杀害平顶山、栗子沟、千金堡三千余村民的屠村事件消息最早便是经媒体披露的 但由于日军的焚尸和新闻封锁相关报道还是滞后的时为日本驻奉天领事馆领事森岛守人在后来的回忆中承认:“由于禁止新闻报道而未能公诸于世的还有昭和 年(年)月在抚顺发生的一起惨绝人寰的对满洲妇女儿童的大屠杀事件”抚顺平顶山惨案被视为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大规模屠杀中国平民的起点当时由于此案被“禁止新闻报道”屠杀消息先是在平顶山惨案后由抚顺逃难民众传播开来连森岛守人也是经接抚顺警察署电话从“煤矿工人擅自离开矿井正沿铁路线集体向华北撤走”的动向中查知的在公开媒体中最早是经盛京时报报道当地伪县政府发布所谓“宣抚”布告所流露出来的 报道诬抗日义勇军为“胡匪”九月十五日袭击当地一些采碳所日军为维持所谓地方秩序和居民安全“于彻底搜查之下对附近村落民房有忍痛焚毁之举”系属“一种不得已之军事行动揆与保民初衷原无二致万勿误会”自找借口却不打自招欲盖弥彰 新闻报(上海)则是关内较早真实披露平顶山惨案的媒体之一其于 年 月 日、月 日、月 日分别以抚顺村民被屠东边人民被屠三千余日军屠杀详情等为题报道、揭露日军在抚顺制造的屠杀血案:“抚顺千金堡栗子沟平顶山三村人民三千余悉被日军屠杀 其屠法是先令人民齐集平顶山西南沟内谎称演说三百日兵即包围架机枪扫射逃出者百三十余未死者四十余村民尸体悉被焚毁”其后时代公论第三十六号(年 月 日)刊登的抚顺大屠杀案、年 月 日申报的抚顺日军屠杀农民等也相继予以报道 年 月 日北平晨报发布题为抚顺惨杀案 我国驳复照会 颜惠庆已通知国联的消息内称国联中国代表颜惠庆致国联通知书“申述中国外交部曾于十二月六日致一严重照会抗议日本对于抚顺中国农民之屠杀并答复日本之照会”月 日北平晨报刊登长篇通讯抚顺屠杀 美人汉特目击记史上未有之惨酷 中国人生命不如狗!呜呼何以救我关外同胞!随后申报等媒体对此通讯亦有转发 北平晨报对该文的说明是:“抚顺平顶山日军大屠杀事件业由国际新闻社记者汉特前往视察后发表纪事译载本报”“九月十六日我国抚顺同胞近三千人为日本军队屠杀一节已于十一月三十日由美国国际新闻社访员汉特氏 向纽约所发一电予以证实”此通讯“乃国闻社根据中立之第三者所为报告而公布者”森岛守人指出“当时只有国际新闻驻奉天特派记者汉特 发了有关这一事件的电讯稿”其翔实性、唯一性和影响性可见一斑汉特笔下遭难后的农庄“血流成沟地为之红”“新土隆起均为新坟”“男女妇孺阒无一人栋梁焚烧之灰烬充满于为火焚成黑色墙壁所围之广场内”无处不是“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景象成为断无人烟的“死村”“惟有乌鸦惨然隐于烟筒中”民宅“无一屋顶得幸存者所有车辆均遭破碎或焚烧鸡犬不留”诸多个相令人不忍卒睹 汉特写道:当余入此等房屋遇及之人彼必指余以彼等友朋之死处:“此处有一老太太为焚余之栋梁所压彼不能逃以至化为灰烬”“彼处为沈婶婶因不欲远离至在火坑(炕)上烤毙”作者不禁哀叹:“此种可怕之惨闻笔难尽述”汉特对大屠杀的关键情节“机关枪当作照像机”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日本兵复告彼等谓将举行照像 惟当时既无照像机复无镜头所有者惟机关枪与枪弹而已 福姓称彼之老母即系第一批被杀者 当彼倾跌时其母之尸身即倒压彼身上 时忽有高丽人大呼:日本人已经退去汝等可起立彼当时幸无力起立凡起立者即受第二次机枪扫射应声而倒 凡被踢而有动作者以及儿童均受枪刺”月 日北平晨报又发表一则报道日本使馆对于抚顺屠杀更正之原函内言:“本报昨日译载美记者汉特目击抚顺屠杀记后日本驻华公使馆于昨晚来一火急公函声请更正 兹将原函照录于左”公函诬称:“九月十五日晚间兵匪及不良民众约计二千余名攻击抚顺放火于市内各处且有对于我方独立守备队擅行袭击之事实 于此我方守备队于十六日派遣一排队伍搜索千金堡时偶(遇)该村内匪贼反击我方因此我方军队万不得已自卫起见用迫击炮应战后约有半小时扫灭匪贼矣”一派谎言之后又不得不承认“交战结果焚烧该村庄大半房屋”并假惺惺表示“实行十二分救济”“复兴该村庄一切善后事宜”日本驻华公使馆的更正公函使人不禁想起美籍犹太作家、纳粹集中营大屠杀的幸存者和“记忆者”当年“一个无比笃信宗教、无比天真而无辜的小男孩儿”埃利威赛尔此后的经历:“未能想到的是 没有人想象过 故事(按:指大屠杀)有一天会被完全地否定有一天他不得不站在这里站在你们面前告诉你们:是的他是真的”这可足见出学者中的某些人在“下流地说话”月 日北平晨报又刊长篇通讯浴血归来说抚顺惨案 栗子沟难民张荣久母妻弟子均被屠杀全篇参见抚顺村民被屠 东边人民被屠三千余等新闻报 年 月 日参见浴血归来说抚顺惨案 栗子沟难民张荣久母妻弟子均被屠杀北平晨报 年 月 日抚顺屠杀 美人汉特目击记 史上未有之惨酷 中国人生命不如狗!呜呼何以救我关外同胞!北平晨报 年 月 日系平顶山屠杀幸存者、栗子沟难民张荣久的口述日兵残忍杀害中国农民的证言 此文与同日大公报发表的抚顺惨案又一证明 栗子沟难民张荣久逃来北平 昨对记者谈平顶山屠杀惨状文字相同当代学者已有述及此不赘述言及平顶山惨案发生的原因汉特说:“盖日方对村人之报复手段也 缘当九月中旬进攻抚顺之义勇军曾通过该区 是项攻击使日方损失三十五万元并杀日人数名”月 日大公报发表社评呜呼抚顺惨杀案援引当时东北外交研究委员会的报告细列了缘由和过程:“九月十六日由东来大刀义勇军三人至平顶山探路被日人侦悉同时日人疑邻村千金堡栗子沟有联络乃由抚顺派遣军队二百余人携机关枪十数挺至平顶山召集三村村长追问大刀队下落并言欲检查三村居民乃迫令三村男女老幼三千余口齐集平顶山西南沟内先令一齐坐于地上静候检查同时将机关枪十余挺安设于侧面约七八十步布置完毕令群众对枪跪起其中机警者知有意外站起欲奔而日人机枪齐发迅烈扫射煞那之间男女老幼狂奔乱逃号痛之声达数里外负轻伤逃出者仅一百三十余人负重伤中途陨命者六七十人其余男女老幼二千七百余口皆死于非命间有襁褓婴幼小儿女或因身小未为弹中或中弹而未毙命者蠕动于血泊尸堆中日人用刺刀一一杀之事后日人将尸身堆起用火油杂秫秸焚烧然后将三村房屋亦尽付一炬”森岛守人也说:“经调查证实原来是当地日本守备队的一个大尉以当地村民有窝藏土匪的嫌疑把村子里的妇女儿童集中在一起用机关枪扫射屠杀而引起的”森岛守人又写道:“一位留在日本内地的军官夫人在给出征到满洲的丈夫留下了希望不必有后顾之忧要努力为天皇效忠的遗书以后身着素装而自杀”“一时曾被传为战时妇女的典范”而“在抚顺屠杀中国妇女儿童的这个大尉就是这个夫人的丈夫”此后有分析说这个日本妇女的自杀直接导致了“平顶山惨案”平顶山惨案发生后有关这一事件的文学叙事是九一八国难文学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现代创伤叙事的组成部分 它带给中国民众的创伤记忆有着深远的历史性更有着无法隐去的痛楚以此为题材的文学创作尽管还在不断挖掘和丰富中但它与奥斯维辛大屠杀的文学叙事显然具有重要的关联性和观照性“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德国哲学家特奥尔多阿多诺的这句话经常为人引用但歧义多出 据荷兰学者伊恩布鲁玛的揣度阿多诺此言意义有二:其一“浸淫在私密、自负的凝思之中的诗人找不到文字来表现奥斯维辛机械式、无灵魂和工业性的残忍”其二“诗歌是一种创造美和愉悦的过程用来描述大屠杀不合适”而且布鲁玛发现似乎德国的艺术家“都将他的话铭记在心”“鲜有直面大屠杀这一素材的小说、戏剧或电影”作品 保罗策兰创作于 世纪 年代中期的关于死亡营题材的诗歌死亡赋格因“具有一种舞曲般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与诗里集中营长官玩的残忍游戏形成呼应”而使人产生怀疑:“它是不是有点太抒情了?是不是太悦耳了?是不是没有表现出恐怖反而将其美化了?”然而在布鲁玛看来“策兰的诗依旧是有关大屠杀最感人肺腑的声明 诗的凄美并没有淡化字里行间的恐怖气息相反倒是加深了这种感觉”尽管死亡赋格被作为经典收入西德的教科书但保罗策兰始终被拒于“战后德语主流文学圈”外 同样是诗歌同样是讲述大屠杀芝冈创作的平顶山与死亡赋格有着不一样的格调如果说死亡赋格是一首充满隐喻和反讽意味的诗作以一种沉冷、忧郁的格调构建起威斯康辛大屠杀与赋格音乐之间的连接意在展示德国纳粹残暴的反人类行径那么芝冈的叙事诗平顶山则凸显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融一的美学力量 诗作开篇是对平顶山农家景色的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当然含有相当的虚构成分 作者展现的是一幅陶渊明式的情境:平静的村庄风吹的麦浪栖水的牛羊安流的小溪高吟的雄鸡傍晚的落日飘荡在田野中的村歌中秋时节有升起的皓月团圆的美酒飘香的饼果身着新衣的小儿入夜更有异样的明月挂在天际草际间秋虫的低吟唤醒了篱前的睡犬开放在篱边的桂花随风吹起阵阵芳馨一派宁静、和乐、安详的景象当然在这样的叙述中作者也暗加伏笔以巫婆的预言、夜猫的长啼预示灾祸的来临但很快就被“宣统爷要放恩粮”的“好音”所掩盖 最终诗作定格了大屠杀的场面:照相机发出机关枪的子弹“一时间烟起弹飞老幼哭喊”三千条生命的鲜血染红了山坳西下秋阳的“余光映射着山中的血槽”其实这种“照像”掩盖和欺骗下的枪杀还并不意味着结束诗作的最后一节是对日本军人屠杀手段达到极端的实写:几十个日本兵笑骂交加夕阳中露出了血口獠牙用刺刀乱刺这满山的尸体向空山显它们惨酷的矜夸不难见出作者正是在把鲜血淋漓的残酷现实与心目中理想生活的对照中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血腥屠杀的愤怒与声讨 对这种创作方式我们可以借用埃利威赛尔的话进行诠释:“他们的目的不仅是描述大屠杀而且是描绘大屠杀之前的事情 生活家庭的宁馨假日的欢乐小丑的魔力和孩子们的智慧”“这就是故事的讲述者为什么尽他所能地呈现它最美好的方面让刽子手知道他们毁坏了什么”诗歌平顶山的这种叙事方式不期然地在近 年后当代作家迟子建创作的长篇小说伪满洲国中得到了复现 伪满洲国以编年体的方式书写了那个怪异的伪国 在第一章一九三二年中以约 字的篇幅记述了平顶山大屠杀那个魔鬼疯狂的时日 其中第六节开端作者以颇多的笔墨和细腻的情节描述了美莲一家虽不富裕却也知足的静好岁月与祥和生活 中秋月圆之时恩爱善良的美莲夫妻慈祥爽直的公婆为着孕育中的孩子而喜悦 余口人的大家庭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中 不幸的是翌日晨日本守备队包围了村庄一家人以“照像”之名被逼到东山坡的洼地里 俄顷山坡上遮盖机关枪的布被扯开一场惨烈的大屠杀开始了:在一个日本军官挥手之间机关枪的火舌像炽烈的岩浆一样喷涌而出顷刻间人群中血肉横飞惨叫声惊天动地地响起 一个八岁的孩子当时正啃着月饼子弹当胸穿透他的脊梁他弹跳了一下手中的半块月饼飞向空中 这月饼落下时滑着一个老人血肉模糊的脸立刻就成了血饼子伪满洲国同诗歌平顶山一样也是将一种特定的生活美彻底毁灭给世人看 这种对美的毁灭当然是历史真实的存在以两个互为观照的叙事肯定会引起人们更为深广的关注和超越凡响千百倍的回声这也许就是文学家的智慧之处石光发表于 年 月的短篇小说火拼讲述了伪满军队官兵因不忍日本军官的肆意妄为而投奔义勇军的故事 为伪满洲国皇帝登基时的安全日本指导官元郎来到东北某县衙内查看收缴民间枪械情况只因翻译官的误译而枪杀了县长 在横行凶悍、恣意任性的元郎看来“打死个县长中国人还敢怎样他”而黄队长则意识到“自己是生活在虎狼的环境里生命确悬在日本人的喜怒间”带领队伍毅然反正 这其中作者插入县衙卫兵老王和老江的一段对话引进了平顶山大屠杀的情节:卫兵老王很活跃他端着枪等号令“老江前年什么地方来着两千多老的幼的都有说是照像都用机关枪给毙了?”“不是三千多不是在平顶山吗?可惜咱们没有机关枪不能给他在临死的时候照个像”老江说着把枪实上了一粒弹老王举起了枪瞄瞄准把枪星着指在元郎的鼻子尖“嘿!这不也是照像吗你看我给他对对光”黑白半月刊在其设置的“国难文学”栏目中推出的醒槐的短篇小说照像直接引入了平顶山大屠杀的情节 作品中的背景虽然模糊但与日本侵略者在平顶山肆意杀人的场面有着高度的一致:在义勇军刚刚离开王家村不久的一天清晨王老伯接到村长王四爷的通知:“日本兵营来了命令:今天他们要来给我们照像表示我们是好人”这对祖辈以耕种为业的农人来说是新鲜、兴奋和期待的“照像”的地点黄土坑上此刻“早立满了一群人们 王老伯因为有了先前的经验所以就挤在人群的前面站着候等”“这时在每个人底心里都是抱着一团高兴翘着脚仰着头地张望那照像者的降临”然而巨大的阴谋和悲惨的命运正在袭来:“咇咇咇”大道上来了三辆汽车开到黄土坑底近旁站住从上面下来二十多个凶纠纠的日本兵拿着三架用黑布蒙着的照像机还有几个照像箱子 他们把照像机安放好了又从箱子里拿出照板来装进照像机里去一切都妥当了就听着一位官长是在下着命令:“不要动!”这时数百的人们似高粱颗子般地无声无息地直立着不动“照!”啊!黑幕揭开了!三架照像机原是机关枪直对着这伙人们!“嘟嘟嘟”似雨点般地在扫射天崩地裂了!哭的喊的四下里狂奔的卧地呻吟着的声音形景震动了与混乱了大地里底一切!过了些时间枪声停止人声沉寂二十多个日本兵狞笑地往城里开着汽车王老伯同着他底同村的人们是长眠着在那天然的为他们预备好的黄土坑里!大地底一切是铁般的寂静只有树枝上底鸟儿是在婉息着这血与肉而构成的惨迹!全篇围绕日本侵略武装以“照像”为名进行残暴屠杀而展开“照像”既是小说题目也是创作文本的主题词并据此建构全篇 据考执行屠杀任务的日军主要是以川上岸为队长的日本抚顺守备队第二中队配合守备队的是以小川一郎为队长的抚顺宪兵分遣队 临出发之前小川一郎提出应当想出一个办法“把平顶山居民顺利地哄骗出来”时为宪兵队翻译王长春(通译)、成员牟文孝提议:昨晚大刀会袭击平顶山居民了无伤害“为纪念大家太平无事来给大家照像”“大家传一下都到大庙前去集合”被小川一郎采纳 九一八事变后以“照像”为诱骗对平顶山民众进行屠杀此属罕见甚至唯一对那些善良淳朴的村民有着极大的欺骗性和暴力特征 小说中的王老伯在乍一听到“照像”的消息时不禁想起多年前自己的第一次集体“照像”当年还被挂在城里照相馆的玻璃窗里“现在是第二次照像了”愉悦之情溢于言表王老伯特别换上一件平日不舍着身的新衣急忙上路了 血雨腥风之后作者不仅感慨:“照像的惨幕演过了 王老伯底像片没有挂在照像馆底玻璃窗里可是在张村李村刘村里底人们每个人底心里却悬上了一幅血与肉而构成的惨图”照像篇幅不长仅 余字但题旨鲜明集中在严格忠于事实、意在重返历史现场的基础上又精心塑造了王老伯的形象准确传达出那个时代人物的典型性格和特征更真切地表现出高于人物的思想内涵成为我们一睹现代国难生活场景的窗口是将历史意识转化为艺术文本的有益尝试作品并不以宏大叙事、史诗创写见长旨在对历史事件进行文化再造细节的虚构和想象显现出天然的合理性和崇真情怀以“在从先曾在王家庄里住过的义勇军内最近蓦然地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同志”的结尾显示了以唯物史观逻辑地审视和建构历史发展的艺术新面“照像”无疑是平顶山惨案的日军实施的“花式”伎俩和欺骗手段 石光的随笔照像的故事便是又一篇以此为中轴的揭露屠杀之作作品文字较短照录如下:从西班牙战地中逃出的儿童到英国上岸的时候新闻记者拿镜箱向他们摄影 这些可怜的儿童以为是用机关枪来扫射他们一起哭了起来 这是一个有关照像的很悲惨的故事在我们国土的东北部还有比这个故事更悲惨的一个 那是在照像的欺骗下有三千多男女老幼的同胞被害死了故事是这样发生的:义勇军攻打抚顺城之后日军在阵亡的义勇军壮士身上发现了一枚工人证章于是这个住在平顶山小村中的三千多老百姓就有了应该杀死的罪名说是给他们照像把这三千多人诱骗到一个山坳里去 准备照像了黑布片揭开机关枪突突无情的把他们扫射了!三千多名同胞在哭声震天中不到三分钟整个失掉了生命!石光的上述文字发表于 年 月此距平顶山惨案爆发已四年有余 作者之所以如此长时间萦绕心头而于此际坦露心声一个不容回避的特殊缘由是石光出生在抚顺县距平顶山百余公里的千金寨 家乡父老乡亲的罹难无疑让他万念俱焚愤懑悲怆之情挥之不去致使一位流亡他乡的文学青年唯缘笔为文以倾吐胸襟 作者以“照像”为中心情节所展开的仅 余字的精短叙述从西班牙战地儿童逃生英国的“照像”故事引发开去营造了一个极为惨烈的场面深刻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为所欲为和惨无人道展现了苦难叙事的一种国际性视野内含着无穷的意蕴继石光的照像的故事之后受“西班牙难童登英国口岸时因记者摄影疑为机枪扫射的新闻”引发鉴于平顶山惨案“这段惨史当时曾很简略地刊于京沪各报外部已有抗议但因种种关系不见下文盖当时烽火遍地此事亦渐为他事所掩所以社会也没怎么注意”的社会情状署名“民”的作者同样以“照像”为主题词又发表“摄影机”扫射之惨剧一文对平顶山惨案再度进行揭露 因其系转述作者同学的亲身经历便显示了相当的真实性:“那时同学某君客居在平顶山麓经营他的牧场事业不幸厄运的到来他也遭了几乎亡身之痛”遭到枪杀、“身负数伤”的某君以假死得免日军的二度枪刺“夜半匍匐逃至廿里外的义军医院所在地从事治疗愈后返里述说间悲愤犹不可遏”借同学之口得到的惨案信息是:“在冰天雪地的一个早晨日本的多数武装士兵就包围了这整个区域:于是逐户搜查老幼靡遗声称摄影 存据俾有户籍保障有的妇孺以为摄影是它们常有的勾当便欣然前往”然而日军“就在那钢丝网及武装警备下开始动作:覆有遮光红布的两架一字号的摄影机旁已经有人在感光 瞄准警号响处排列前后四层的同胞也就在那百分之一秒的感光下前赴后倒了!”一句“我们的变色的锦绣国土 平顶山上两千五百多个同胞的生命就在那艺术国摄影之下化为乌有了!”展现了刺心切骨的讽刺力度与照像照像的故事“摄影机”扫射之惨剧有相似之处的是骆驼生的诗歌铁的纪律铁的洪流 已有学者指出铁的纪律铁的洪流“所记录的正是 年到 年 月实行的冬季肃正期间及紧随其后的 年 月治安肃正计划启动后军警对东北民众所犯的历史暴行”又说:“在该政策下日伪先后开展了对东边地道区武力镇压、奉抚地区军事围剿和平顶山惨案 以及针对东 北 全 境 的 一 齐 讨伐”但也有学者指出:“日伪军在伪满洲国开展的治安肃正工作共分为三个时期即第一期(年 月至 年 月)、第二期(年 月至 年 月)、第三期(年 月以后)”如果这种分期得以成立那么发生于 年 月 日的平顶山惨案便可以囊入伪满当局实施“治安肃正”的第一时期 它当然不是孤立的存在 这一时期还包括了 年 月开始的日军对抚顺县边境残暴的“集家归屯”进入计划的有 多个部落一时间“凶猛烟火红遍天空 号哭声真是震撼山谷”村民“苦心经营血一滴汗一滴建立起来的房屋、家园一眨眼间化为灰烬”铁的纪律铁的洪流明显融入了平顶山惨案的真实细节这在开篇便得到揭示:“友邦底指导官要和大家讲话你们都要集合在村西头儿的空地里!快!快快地!”这是一个翻译官来传的大令满村的老小都慌了神都抱着一颗噗咚噗咚的心你瞅瞅我我瞅瞅你都怔着眼睛接着诗人述说道:这儿便是村西头儿的一个空场雪地上的老小谁个敢嚷!太阳射到雪上闪着耀眼的金光在周围的刺刀上挑着人们底希望!一丝丝的希望一丝丝的渺茫!为什么候了很久不见什么队长?当着现在他又有什么话要讲?哦!讲话又为什么抬来了机关枪?各个小队长的眼里燃烧着贪婪的贼光!一颗颗的心灵由战栗又变成了硬僵!死神底黑翼在头上拍开了翅膀!突然爆仗似的枪笑炸弹似地呼娘!一群野兽狂啸着奔下山岗黑龙江底洪流卷起了巨浪!啊!银色的雪地上铺满了软条条的羔羊点点的殷仁抱着雪消失了人们底希望!这是一篇带有鲜明叙事特征的诗歌作品日军如“一群野兽狂啸着奔下山岗”借口所谓“友邦底指导官”“要和大家讲话”把村民骗集到“村西头儿的空地里”但讲话却“抬来了机关枪”进而是“爆仗似的枪笑炸弹似地呼娘”瞬间村民便成为“铺满了软条条的羔羊”消失了生的希望 这一系列平顶山屠村的“花式”手段和罪恶画面在诗中一一得到如实的再现诗作无疑是对主要包括平顶山大屠杀的日伪实施“治安肃正”计划的深刻揭露和泣血控诉与醒槐的照像、石光的照像的故事等文本以“照像”为关键词不同穆木天的扫射则凸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平民进行血腥屠杀的“扫射”手段并极尽抨击 这种声讨无疑纳入了平顶山惨案的历史细节 扫射 开头便写道:“这是一九三二年的夏天那些天真的民众受了帝国主义的扫射他们就了他们所预想不到的死在那青青的山坡之傍阳光辉耀之下”他们“大多数是佃农和雇农”只是因为此前义勇军来到他们的村庄“使日本军队出了好多死伤”致使日军在义勇军离开后来到这里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疯狂的报复“他们全副武装还带着大炮和机关枪”将“当地的民众”“有的抽着黄烟有的抱着孩子有的光脚露胸戴着草帽有的穿着长衣”召集在一起虚伪高唱“同种同文”“日满是一家人”的调子编织着“我们要给你们照像证明你们不通匪都是好人”的谎言使善良、单纯的村民感到了“日本人还是讲理”“我们这样也算有福气”然而“照像”竟是一场血色屠杀的前奏瞬间“机关枪就啪啪地响起来”还处在“莫名其妙”和“鬼哭狼嚎”的“喊叫”间便有“三五千的民众一起在地上扑倒”如山的尸首随后又被“倒上了煤油放了火给他一烧”扫射虽是以大屠杀中的“扫射”为中心的书写但还是比较完整的叙述了惨案的因果与过程并且自然再现了民众倒毙瞬间内心的吐露:“为什么没当义勇军去!”“为什么没同日本人拼一下!”而且这血案“更增强了大众对帝国主义的仇恨因为每个农民每个工人都有同样被扫射的命运”这显然是将“被扫射”上升为国族命运层面的思考 收入此作的穆木天的诗集流亡者之歌作为“国防诗歌丛书”之一种出版作者显然将扫射归为诗歌类这当然无错但文本融入较为浓重的散文笔调也是不争的事实龙宝鋈的平顶山是平顶山惨案叙事中尚未被论及的一出独幕剧 剧末“作者按”写道:“全文事实是由张荣久逃往北平后述出来的见北平晨报(日期忘记)或广州民国日报二十二年元旦第二张第三版”作者所述北平晨报忘记的日期即前述的“年 月 日”广州民国日报的刊载比北平晨报晚了 天内容大致相同题目改为抚顺惨案又一有力铁证 抚顺难民之口述 看日人如何狡辩 从作者的说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知独幕剧平顶山更多显示了鲜明的纪实性与历史互文的特征尽管同题的诗歌、小说也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这样的征象不消细说一个文本必定会同其他文本发生各种关联这都是在其前文本的遗迹或记忆基础上产生或是在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中形成的它包含了对于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回忆以及对于文本作为素材所进行的改变与转换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任一文本都是在重新组织和引用已有的言辞 剧作平顶山的互文性与一般意义上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显性文本与隐性文本的互文不同它是两种显性文本的互文所依从的幸存者的口述证言本身就具有了浓烈的悲剧色彩和骇人的血光情节剧作全篇以平顶山上的一片草茵为背景截取张荣久一家被日兵从山脚下驱赶至此、张荣久与远房亲戚佟二的相见与交流、日兵血洗平顶山等片段再现了平顶山大屠杀的真实场面具有纪实的完整性几乎不见戏剧文学的虚构和想象剧作平顶山又与小说平顶山的环境截取具有相同性 小说平顶山同样是以村民被押解平顶山途中和平顶山屠杀现场为故事发生地但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融进了形象的描绘、虚拟的想象和生动的意象令人慨叹的是在小说的这种互文性表达中充盈着浓重而鲜明的身体意识和身体话语色彩如果说被誉为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开山之作的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以人体的重要部分“眼睛”为主线构思全篇那么小说平顶山则是通过对人脚的塑造来钩织作品的作品开篇就从“大脚的小脚的”女人进入故事的身体叙事维度 在被驱赶至平顶山的途中作者接着述说道:“山是静着的静得像洪荒时没有人没有兽一样树木也是死的死得像披了缟素在白皑皑的雪光闪烁下只有那一一只只乃至几千只的已经不能走动然而还勉强竭了力提起了足踝子搬动着的脚算是动着算是活着算是在颤动着他们底生命的力似的其实这些活着的脚还不如说死着的好他们老早没有自己的主意也没有使生在自己身上的两只脚情情愿愿打着勇气走”“今天的脚不是他们自己的了今天的脚只是颤抖着颤抖着老是索索索的打颤老是脚踏不稳就是雪积得很浅的地方也很费力的走着常常翻筋斗儿常常把膝踝子弄破弄碎血殷红的殷红的冒着溅着滴在白雪里的确是很美丽很触目又是很平常很平常的”恐惧之巅也许是茫然和麻木农人在通往死亡的路上“老早没有自己的主意”“像鬼推磨似的走着”的脚便是这样在驱使中行进 而这种精神层面的脚也融进生理性的煎熬“本来已经很松”的泥土又覆盖了“白棉絮似的雪脚踏下去时便跟着泥土和雪块陷落下去提起脚踝子时又带起了冰冷冰冷的雪块”“几乎每一个人都不能走动冻得不能走动麻木得不能走动每个人的脚尖都生起了冻僵的泡愈走路愈麻木愈难搬动”小说平顶山意在以纪实和镜头叠加的方式再现那场毫无人性的大屠杀因此小说中的身体意象不仅具有精神、环境和身体的多重建构而且也深深浸染了野蛮、暴力的色彩 同样是脚在作者的笔下杀人的日本刽子手具有了“矮脚”的符号化作了“矮脚的穿皮靴的人”施展着非人道的淫威和暴虐:一只穿皮靴的短矮的脚瞄准了眼风没命的向大肚子踢去那女的站不住脚跌得又痛又昏的倒了 嘴里咕噜了一声跟着那脑袋就冒着血嘴里也冒着血胸脯上也躺(淌)着血又是几只皮靴的短矮的脚连续不断的踢像皮球似的踢着踏着几只孩子的脚女人的脚残废者的脚衰老的瘦削的脚都索索的在颤了一个军官在屠杀前还在制造着恫吓与谎言:“好好儿听着话!饶你们!”“静静的站着让咱们替你们拍照!动就要射杀就要砍头!”随即“是数千只脚的骚动”“黑压压的数千只经过了极度的兴奋极度的沮丧极度的痛苦极度的惶恐战栗的脚又在扰动了!”即便在难民忍无可忍的反抗中同样闪现着脚的意象:他们“想脚底上给那些鬼子一些颜色看”并开始了威武不屈的抗争与拼搏 然而“那几十只几百只的穿长靴的摆动着的脚可有些忿恨了很残酷的把那些无罪的灵魂割下了脑袋”作品中脚的意象几乎贯穿了小说的全篇确立了一种独特的身体叙事方式既揭示着身体的主旨意义和审美张力又呈现着它的分裂与悖论旨在高扬起身体的正义主体呈现出蓬勃的生命精神和文化气质小说平顶山显然不是以传统小说的手法表达意旨而独幕剧平顶山亦以非戏剧的形式展现特定的时空情境 独幕剧平顶山的非戏剧特征可以用叙事性来概括 我们知道传统话剧是以对话为主的创作和表演多人物在规定情境中的对白和行动剧作平顶山则突破了这种界域细述那令人不堪回首的血腥屠杀 这与布莱希特把戏剧视为说讲故事、叙述事件有契合之处 在独幕剧平顶山中作者严格依据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编排那段历史包括张荣久一家、张荣久远房亲戚佟二等在内的人物设计难民在山路上的被驱赶、遭受机枪扫射血流成河的场面和情节等还多有小说体惯见的大段场面描写无不具有鲜明的写实性 这也许更符合西方学者的某些主张:只有把种族屠杀的事实用写实的语言编成一个事件记录才保存其历史真实性任何个人化表述都显得既没有根据也缺少一致性而作为“第三者”的融入剧情及大篇幅情境叙事开阔了读者的视域和戏剧的多角度体认:从前给乌云遮闭的太阳现在全伙跑出来在殷红的鲜血里沐浴 呜呜的西风奏着凄苍的旋律的追悼底悲乐 鲜血禁不住日晒风吹渐渐不似从前这般流得起劲了 太阳光线渐向东倾斜太阳像重物断掉绳索般向西坠下 鲜血虽向未全干但自有月亮来承其乏 跟着就要睡去的树林满了森然的寂寞俯伏在枯槁的梧桐下的落叶反映着才烧完的晚红坭土蒸发出来的又干又触鼻的腥气经微慢波动的晚风吹来充满一阵怪难受的血的香味这与长篇小说伪满洲国中的叙事有同工之处后者是如此表述日本兵制造平顶山大屠杀中那震撼人心场面的:美莲高高隆起的肚子被刺刀挑开了那“一团紫红色血肉”的婴儿被日本兵用刺刀“抛绣球般掷向远方”美莲的肚腹“依然喷出一汪汪的血水远远一看就像艳极了的红牡丹的花瓣在临风舞动”“日本兵纵火焚烧着那一座座还残留着炊烟的房屋 水缸在烈火中的崩裂声就像除夕夜燃放爆竹挂在山墙上的农具的木柄被烧得赤红远远看去就像鲜艳的冰糖葫芦一样一串串地挂着”独幕剧平顶山中悲凉格调和凄美景色的呈现显然不是戏剧之用但这种非戏剧因素融入戏剧的对话与动作中展现出一种新的戏剧样态我们称剧作平顶山为“叙事体戏剧”亦无不可这种叙事不仅体现了“以诗证史”“以史证诗”和“诗史互证”的传统阐释模式又当是这种方法在戏剧创作领域的具体实践 它们共同构成了平顶山惨案创伤叙事文本群极大地增强了九一八事变创伤叙事的厚重感和悲剧力量参考文献:林庆新:创伤叙事与“不及物写作”国外文学 年第 期 森岛守人:阴谋暗杀军刀 一个外交官的回忆赵连泰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年版 出布告 安定民心盛京时报 年 月 日 埃利威赛尔:作为文学灵感的大屠杀吕鹤颖编译当代文坛 年第 期 抚顺屠杀 美人汉特目击记 史上未有之惨酷 中国人生命不如狗!呜呼何以救我关外同胞!北平晨报 年 月 日 呜呼抚顺惨杀案大公报 年 月 日 伊恩布鲁玛: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倪韬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版 石光:火拼行健旬刊 年第 期 醒槐:照像黑白半月刊 年第 卷第 期 徐桂英:抚顺平顶山惨案考屠杀集(年间日本侵略者残害煤城同胞史料专辑抚顺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政协抚顺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 年版 石光:照像的故事东方快报每日谈年 月 日 民:“摄影机”扫射之惨剧东北呼声 年创刊号 刘柳书琴: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骆驼生及其同时代作家的满洲新文学运动史论中国现代文学 年第 期 王广义、张宽:“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及其对东北抗联造成的后果研究日本侵华史研究年第 卷 李一鸣:残暴的“集家归屯”屠杀集(年间日本侵略者残害煤城同胞史料专辑抚顺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政协抚顺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 年版 骆驼生:铁的纪律铁的洪流东方文艺年第 卷第 期 穆木天:扫射流亡者之歌上海:乐华图书公司 年版 .责任编辑:修 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