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歌诗《渭城曲》传唱与经典化的文化认同.pdf
下载文档

ID:3636774

大小:3.08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渭城曲 歌诗 传唱 经典 文化 认同
2024年3 月第4 2 卷第1 期扬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Yang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Mar.2024Vol.42,No.1歌诗渭城曲传唱与经典化的文化认同秦雅洁(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 4 1 0 0 2)摘要:渭城曲在中国诗歌配乐演唱的历史中独树一帜。此骊歌经历代变化,其内容几乎恒久不变,创作伊始的中和情感也令后人体悟。歌诗因演唱方式“三叠”产生欲发未发的别情,与儒家对文艺作品以理性节制情感的要求相契合。在中国传统中庸思想的影响下,此歌诗与送别行为的广泛受众产生文化共鸣,并通过逐代传唱,完成了经典化。关键词:渭城曲;歌诗;传唱;中庸;经典化;文化认同中图分类号:J605.2;I207.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8-6 5 3 6(2 0 2 4)0 1-0 0 2 4-0 5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Canonization of the Song Poem Weicheng TuneQIN Ya-jie(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2,China)Abstract:Weicheng Tune is unique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oetry music singing.Although undergone changesover generations,this farewell song retained most of its content,which ensures the neutral emotion at its creationcomprehensible by later generations.The singing method of“three repetitions produces an implicit parting senti-ment,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Confucian requirement for rational restraint of emotions in artistic works.Under the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octrine of the Mean,this poem resonates with its wide audience with similarfarewell experience,and has become a canon through generations of performance.Key words:Weicheng Tune;song poems;sing;doctrine of the Mean;classic;cultural identity中国历代“歌诗”内涵、外延和实践不断变化,目前学术界暂且没有对“歌诗”的定义给出一个圆满的回答,但由王维诗作送元二使安西谱曲而唱的渭城曲,却明确是一首人乐演奏、用以歌唱的歌诗。自中唐问世,此歌诗在各阶层广为流传。如刘禹锡等文人雅士曾言“旧人唯有何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平民百姓“巷口饼者”2 在繁忙的收稿日期:2 0 2 3-0 8-3 0作者简介:秦雅洁(1 9 9 9 一),女,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010370030)。.24.当炉工作中亦会歌唱。唐、宋、元时期,歌诗的歌词和唱法皆有变动,并且从整体看,唱法变化多于歌词的变化 3 。明清两代以及民初,也为渭城曲创作了三十余种谱本和四十多首新作品 4。直至今日,此歌诗仍在流传并已成经典作品,其再造能力与同期、同类歌诗相比十分少见。现代对于渭城曲的研究,大致集中于流传情况的继续精进、“渭城”“阳关”等意象的文化分析、英译与中西的诗歌比较和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等方面,而对渭城曲活跃时间之长、程度之高,在历代传承中渐成经典这一现象本身,鲜少关注和分析。从学界论述看,此歌诗自唐代出“阳关三叠”之名开始,历代最为关注和再创作最为活跃的部分便是其演唱内容与形式。从这讨论最多的两方面入手,不失为探究渭城曲活跃至今原因的两个重要角度。一、内容认同:平和情感契合广泛受众(一)平和的情感状态渭城曲人乐前诗名为送元二使安西,由此可知,此诗写作缘由为送别朋友,其人乐后也多在送别场合演唱。开篇遵循自诗经而来的起兴传统,采取由景人情的写作模式,但其景其情都区别于一般送别诗,注重情感内容的不偏不倚,避免大悲大喜,以平和的情绪抒发离情。1.消解悲观,发掘乐观“朝雨浥轻尘”背离了“雨”意象在送别诗中惯常的沉闷阴侧,绘出一幅早间雨过天晴、神清气爽的图景,营造清丽、素雅的送别场景。动词“浥”一方面让飘扬干燥且污浊的“尘”意象湿润而重量增加、下落地面,凸显空气之清新,给全句的离别愁情增添积极的情感色彩。中国传统文化中“柳”意象的离别意味甚为浓厚,“新”字却试图化解离愁别绪,带来一丝新鲜。柳树嫩芽初长不仅是柳树光秃枝条的新生,也是送者即诗人内心新送情的外化。首联和领联使用动词或形容词,力图消解三种意象中含有的悲观色彩和负面情绪,在离别的哀伤底色中寻求新生的愉悦,以保持介于哀乐之间、不偏向任何一方的稳定情绪。另歌诗的韵脚“尘”“新”“人”三字为平声,在现代汉语里亦是同属平声,不同于上声发音的拐弯,去声声调的陡降以及人声吐气的短促,这平声发音也取各音调之折中,能在形式上更好地表达诗歌平稳悠长的情感。2.联动主客,形成对称颈联围绕“酒”意象展开,诗人将之前的深情融人酒中让朋友带走,又劝朋友再饮一杯,以期能多一些把酒言欢的时间。以“出阳关”的时间点为轴,正在发生的把酒饯行与朋友出关后的“无故人”,在时间上形成了第一层对称。朋友目的地安西与送别地渭城,是以“阳关”意象为界在空间上形成了第二层对称。前者时间对称为主观想象,后者空间对称为客观实在,虚实合用又为第三层对称。通过挖掘离别基调里意象的积极情感和利用意象形成的三层对称,该歌诗把握好了情感表达的度,让浓烈情感通过饮酒消纳为殷殷关切,在余味悠长中体味出真挚友情和感人画面。从晨景到别情、从空间告别到时间畅想一气呵成,整体达成了情感表达的平和状态。(二)广泛的歌曲受众在这首诗创作和被后世接受的过程中,友人关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自全唐诗第四册卷一百七源乾曜,至第七册卷二百三十五贾至盛唐诗人共创作了1 0 8 4 首送别诗,其中送友诗歌1042首,占9 6.1 3%5 。可见送友诗数量在送别诗中具有压倒性优势。友情是当时文人社交描写的重要内容,友人关系也是文人日常生活中一种广泛的社会关系。今人所言的好友,更倾向于古人的“知已”唐人之友外延广泛,包含除家庭外的多种友好关系,如游宦、游学、经商同事等各类关系要好的外人,送友诗也自然数量众多。随着中唐唱和诗的流行,送友时相互酬唱成为社会风尚,这又为创作、流传友人送别诗增加了契机。(三)长久的内容认同渭城曲的起兴和情景交融手法千百年来被人们熟知并使用。王维诗中采用借景抒情,带着送别友人的主观情绪描写“朝雨”等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直抒胸太过外露,托物言志情感表露又不够鲜明,而借景抒情既照顾了景物描写,又连带情感抒发,取为折中之法。通过前后与景情关系的描写,达到了“和”即“发而皆中结”6 的要求,对情感表达不失控、不偏颇。相较于大起大落的离情,渭城曲因内容体现的平和情绪,被使用于日常送别场合中更为妥帖,故也易被接受。时间虽走过千年,但只要后世友人关系依旧存在,渭城曲都会有被再次运用的可能。不仅因其平和别情的描写,还因其能迅速交代人物关系和情感意图,进而已从一首单纯的歌诗被固定成为一种范式,变为友人离别的典型标志,每一代人几乎都能感受到歌诗在创造伊始所要传递的情感,对它形成了长久的内容认同。二、形式创造:“三叠”唱法体现中和情感(一)传唱方式之三叠渭城曲作为一首谱曲人乐的歌诗,一方面,相较于单纯的诗歌文字,歌唱形式是其独特之处。另一方面,“唐诗中的赠别送行名篇亦多不胜数,但论后世影响之深远,则又推王维之送元二使安西为首。从现存文献看,王维此作当时即在社会上产25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当与其被诸管弦、广为传唱有着密切的关系”7 。古诗本身可歌可吟,通过歌曲的方式将古诗传唱,更是激发听众兴趣,有益于诗歌的推广传播。故分析渭城曲的歌唱形式,也是探究这首歌诗能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重要一翼。渭城曲自唐人宋时,“宋人因其唱法有三叠,甚突出,乃改称阳关曲或阳关三叠,以夺渭城曲原名”8 ,强调了这首歌诗在形式创造上的独特之处。直至今日,有关这首歌诗具体叠法的讨论仍在继续,关注这场持续千年的论争,不难发现人们总是围绕此歌诗传唱方式中的“三”叠展开,对“三”这一数字给予了高度关注。(二)“三”之阴阳并兼中国人对“三”的喜爱可以上溯伏羲画卦,晋书,律历志有载:“昔伏羲始造八卦,作三画以象二十四气。”9 而伏羲“画八卦 的核心要素是“阴阳”,通过对天地日月、寒暑变化、男女等现象的不断观察,将大千世界变化规律概括为最基本的两种物质一一天、地与阴、阳关系 1 。中国古人由此将阳、阴与奇、偶相联,奇为阳偶为阴,之后天地间所有符合此规律的事物,便依托于此,以分阴阳。从“三”字本身看,造字伊始的甲骨文“三”是稳定的上中下结构,段注“三兼阴阳之数言”1 。对于三画的各自代表意义,董仲舒有言:“古之造文者三者,天地人也。”1 2 那么综合二者,“三”即是天地在阴阳二元对立又统一的基础上,生成的世间万物。这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囊括了古人观念中宇宙系统的天地物全部组成部分。(三)“三”的临界意义在生产和生活中,古人已发现事物两个对立面相互转换的过程,也用阴、阳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正反两面的对立和统一,如成语“物极必反”和“否极泰来”,但其中发生转化的具体界限,即作为突破极限而走向反面的一个临界点,古人多用“三”来表示。此时的“三”已经不仅仅表示数量上的客观存在,而是表达人们通过数量词“三”所传达的对事物的认知性看法及评价 1 3 。礼乐承担着施行教化和维持秩序的功能,乐律上同样遵循以“三”为临界点的观念,“无不皆以三声为节。此乃天地自然之理,先王雅乐之遗法也”。1 4 1 7 8 渭城曲作为礼乐文化的一部分,其叠唱三次的关键,也必然是遵从了这一观点:“至于后世,犹然所谓渔阳三挝、梅花三弄、阳关三叠是也。”“1 4 7 这不仅仅是王维送情表达理智与26.否的临界点,也是后世友人在与王维面对相同送别场景时情感表达的临界点。叠唱两次,情谊表达仿佛未尽;叠唱四次,似乎又强调太多离别,过犹不及。三叠就巧在让情感处于欲发而未发的状态,与“三”文化表达出的临界意义相契合。三、文化认同:渭城曲的经典化渭城曲传唱度之广、之最,前朝早已下过定论:“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1 5 通过梳理渭城曲千年传播历程,发现其能经典化的原因,正如清代学者吴乔所言:“唐人阳关三叠,犹未离于诗也。”1 6 “诗”的内容认同和“歌”的形式创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前文通过分析这些外在表象,发现其内在蕴含的有节有度、中和等观念,都最终指向了中庸思想。后者对中国人影响极为深远,在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广泛渗透,从中国重视传统建筑的中心位置和中轴线以及相关美学应用便可见一斑 1 7 。(一)渭城曲的创作契合中庸思想中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和实践应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庸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强调保持中间状态,建立和谐关系,真诚相待,理性思考和行动,这些核心概念贯穿于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内部的精神和心态各个方面,并在政治治理、教育思想、个人修养及文艺创作等实践中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文艺创作上,中庸思想也力求情感控制的理智、不放诞,即使表达悲情,也力争在情感、精神和人格上获得升华,以安慰诗中以及现实的人,如关睢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更被孔子认为是将哀、乐情感做到中和抒发的范本。渭城曲在内容上保持着平和的情感状态,形式上用“三叠”对情感进行理智表达,二者都符合中庸对文艺作品“哀而不伤”的审美要求。它的“中”,既表现于王维在内容上对离情的表达,也表现在歌诗形式上的三次叠唱。王维与友人的别情,既不偏向无尽的哀情以致悲痛,也不偏向无节制的豪情以致放诞,他努力发掘离别场合中意象的积极因素,消解其因分别而带有的愁情,从而在悲与新生的平衡中架构出真挚的离情。前人为配合徒诗传唱,在创作时特别设计了“三叠”这一歌唱形式,此点从清代兜率不磷坚禅师语录“无弦琴”一节可窥见一二 1 8 。虽然语录的阐述强调注重自然本味,但却从反面递送了“神工巧合成阳关三叠”的信息。通过“三叠”,歌诗不仅将别情理性抒发的形式与内容保持了一致,也为演唱歌者明确了情感的表达限度。它的“庸”,则表现在受众之多和千年共鸣。古往今来,送别场合难以计数,渭城曲描摹的离别情境多数人在生活中都曾体验并普遍存在。作为一首文艺作品,它能被用于这一普遍场景,并且其蕴含的真挚情感和送别场合,千百年来相差无几。虽然历代在实际演唱时,具体重叠的诗句不尽相同,但“三叠”的要求从未改变。无论在多久远的后世,渭城曲依旧是送别的象征符号和首选,都能让跨越千年的人们形成文化共鸣。(二)渭城曲的历代推崇这首骊歌一经问世便走红,历经传唱,“阳关”与“渭城”也逐渐变为送别的符号象征。单从宋代的使用情况看,一方面,二者已成诗人词客创作的高频意象。通过数据库检索,全宋诗用到“阳关”意象的有1 9 3 首、“渭城”意象的有7 5 首。全宋词用到“阳关”意象的有1 6 2 首、“渭城”意象的有3 3首 1 。另一方面,宋人凡是送行饯别,几乎都要唱阳关、听渭城,从北宋初至南宋末从未间断。从有明确文献记载的身份看,歌唱渭城曲的有职业歌妓、流浪歌者、文士等人,并且随着宋代的广泛传唱,渭城曲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名作,甚至被韩浇推举为“渭城绝唱”2 0 。渭城曲自唐宋被广为传唱后,各种由官方和社会名士等编撰的文学、艺术书籍,都将这首骊歌收录。首先,官方与名士将渭城曲编人诗歌选本,以认可其地位。诗选的编撰,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首诗地位、流传度和重要性的具象化。渭城曲问世后,在宋代被郭茂倩收录进乐府诗集 2 1 ,被洪迈编人唐人万首绝句选2 2 ;在元代被周德清选人中原音韵 2 ;在明代被高编人唐诗品汇 2 4 。清代的御定全唐诗御定唐宋诗醇御定词谱御选历代诗徐和御定曲谱也以官方的权威,承认这首歌诗的至高地位。其次,名士热衷在各自的诗文评与笔记中讨论渭城曲唱法,以厘清其格式规范。宋代苏轼对因年代久远而模糊的“三叠”之法发间 元代李治梳理各家叠法并判断正误 2 8 ,明代的陶宗仪和方以智将“阳关三叠”单独列出记录 2 7-2 8 。最后,官方与名士常以渭城曲为典型案例阐释概念,以强调其经典意味。明代胡震亨解释“叠”这一乐曲体裁时,即仅选取阳关三叠一个典型案例解释说明 2 9 。清代,渭城曲作为典例在御定字类编中为详解“朝雨”和“渭城”二词出现 3 0 ;在御定佩文韵府中以古代典故出现 3 1 ,在御定分类字锦中作为“丽词雅语”,被收人“采色”一节 2 。这些历代书籍,或经文人名士撰写品评,或由统治者主持编订,但都将渭城曲作为案例写人其中,侧面反映出此歌诗带有的经典意味。四、结语唐代至今,送元二使安西不断演变,从人乐歌诗渭城曲到琴曲阳关三叠再到当今的各类乐曲、独唱与合唱曲,这首歌诗能传承千余年并永葆活力,正是因为其内容和形式从各方面契合了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对抒情有节、中和有度的审美要求,慷慨悲怨因理性而缓和。它在代代交替中不断切合多数人的心理情感需要,得到了最高的传唱度,并被后世不断提及并创新,成为中国古今送别诗中的传唱绝作。参考文献1 文刘禹锡.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 M陶敏,陶红雨,注北京:中华书局,2 0 1 9.2韦绚.刘宾客嘉话录M陶敏,陶红雨,注北京:中华书局,2 0 1 9.3陈秉义,关于渭城曲在唐宋元时期产生和流传的情况及其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0 2(3):3-1 0.4陈秉义.关于阳关三叠在明、清、民初和建国后流传的情况及其研究 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0 3(3):9 1 7.5彭定求.全唐诗 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8.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5.7李芳民.渭城、渭城曲与阳关图:一个诗路别离意象的生成与经典化 J.中州学刊,2 0 2 3(8):144-153.8任中敏.唐声诗:下编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9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5.1 0 高世华,贾圆程.中华文明起源与伏羲画卦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4):1 2 0-1 3 3.1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3.12董仲舒.春秋繁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13】刘欣格,许晋.数字熟语中“三”的语义及文化内涵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2(12):40 44.1 4 朱载育.律吕精义M.冯文慈,点注。北京人民音27乐出版社,2 0 0 6.【1 5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校释M.李庆立,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9.16王夫之.清诗话 M.丁福保,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 5.17】王振复.中华建筑美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2 1.1 8 蓝吉富.禅宗全书:第7 6 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 0 0 4.19王兆鹏.千年一曲唱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传唱史考述 J.文学评论,2 0 1 1(2):1 5 1-1 5 6.20】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第5 2 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9.21郭茂倩.乐府诗集M.聂世美,仓阳卿,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 9.22】洪迈.万首唐人绝句:4 册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 9 5 5.23厉.佩文诗韵词林正韵中原音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 9.24高.唐诗品汇 M.汪宗尼,校订.葛景春,胡永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 0 1 3.25苏轼.仇池笔记东坡志林 M.上海:上海书店,1990.【2 6 李治.敬斋古今 M.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 9 9 5.27陶宗仪.说郭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8方以智.通雅 M.北京:中国书店,1 9 9 0.29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 0 吴士玉,御定貅字类编:卷2 8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 2.3 1 张玉书.御定佩文韵府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 0 0 5.3 2 何焯.御定分类字锦:卷6 2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 2.(责任编辑:杨洁)(上接第2 3 页)诸多关于共同体形成的奥秘。但也是艺术这一极富阐释空间和不确定性的途径,使海德格尔在共同体到底应建构在民族还是人类这一问题上显得随意,因此不能一以贯之地思考包容一切人的共同体。四、结语总之,在海德格尔这里,德国民族还是可以通过诗歌、艺术与古希腊开端思想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天命共同体。这恰恰反映出艺术作为共同体的构建渠道,其积极意义在于实现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历史间的根本理解。因此海德格尔艺术共同体思想中势必有一个人类维度,这正是促成1 9 4 6 年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人学观点进行重新理解的根本原因。可以说其美学一一人类维度,才是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根本旨归。参考文献1 德德兰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 M.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2.2张志伟.此在之迷途一一关于存在与时间的得与失 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6(1):3 0-42.3 PHILLIPS J.Restoring Place to Aesthetic Experience:Heideggers Critique of RilkeJ.Critical Horizons,2010(3):341-358.4海德格尔.荷尔德林的颂歌日耳曼尼亚与莱茵河【M.张振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8.5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张巍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9.6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1 3.7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0 7.8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7.9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M.陈虹秀,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 0 2 2.【1 0 海德格尔.巴门尼德M.朱清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8.11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 M.赵卫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8.12阿甘本.开:人与动物M.蓝江,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9.13巴姆巴赫。海德格尔的根:尼采,国家社会主义和希腊人 M.张志和,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14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0.(责任编辑:杨洁)2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