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以来东北地域文化转型之思.pdf
下载文档

ID:3634785

大小:1.77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近代 以来 东北 地域 文化 转型
121文化广角东北地域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文化系统,以其多民族文化聚合、多元文化共存而表现出鲜明特色,并在中国地域文化系统中独树一帜。东北地域文化在近代以来,经由数次社会变革与历史转折,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因子与要素,形成具有显著个性特征的地域文化形态。一、从“民族性”向“地域性”的文化内涵的转变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东北在各原始部落的不断分化、重组过程中,形成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文化格局,可以说“民族性”是东北文化的底色。但是,随着关内汉民族的陆续到来,东北地域的各民族文化在与中原文化漫长的交流互动中,发生了主从易位,产生了新的文化形态,最终发展为独一无二且极富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东北地域文化,完成了东北文化从“民族”向“地域”的内涵转化。历史上的东北,乌桓、高句丽、鲜卑、契丹、蒙古、女真、满族、达翰尔等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这些民族曾经创造了别具一格、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类文化。而中原文化的加入,进一步促进了各文化要素的叠加与整合,使东北地域文化在多元文化互动中增加了文化的内在张力。在中原文化与东北本土民族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几乎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借鉴吸收了汉民族文化因素,如扶余族文化中有明显的鲜卑族、汉族和高句丽文化印记,满族文化明显受汉族、蒙古族文化因素影响,等等。清中晚期开始的“闯关东”大潮,加速了汉文化与东北本土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使两类文化在长期交流磨合中不断调试自我,以适应新的生产环境与社会结构,并最终实现文化整合。中原文化在东北广泛传播,逐渐被东北本土民族吸收接纳,不仅悄然改变了东北本土民族文化形态,也改变了东北本土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主客关系。原本,中原文化在东北是一种“客居”文化,本应居于东北文化的边缘地位,但是近代东北移民数量巨大,分布广泛,中原文化自身的文化内聚力与强大的文化示范效应,使中原文化在与东北本土民族文化的交锋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语言系统、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引起东北本土文化的转型与变异。另外,中原文化进入东北以后,由于脱离了中原文化母体,必须做出相应的调适与改变,这样才能适应全新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而,中原文化在东北地域逐渐改变了原来的样貌,开始带有明显的东北地方特色。比如,东北方言以中原汉语为基础,融合山东、河北等地方言,间杂少数民族语言和外来语,最终形成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的语言模式,并且与东北人爽朗、幽默的性格高度吻合,使得东北方言能够突破地域限制,被全国熟知和接纳,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魅力。最终,东北地域文化呈现出一种异彩纷呈的多元景象。东北本土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各自凭借优势和特质,自觉进行优化自身和互补融合的文化互动活动,在碰撞交融中实现文化的转化与升华,形成既不同于中原文化又不同于东北原始民族文化的新型东北地域文化。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其中不仅有东北本土文化受中原文化影响而“渐袭华风”,与中原文化趋同;也有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交相呼应,互动融合,最终形成既有中原文化精髓又兼具关内地方文化风情、保持东北民族特色的新型地域文化。一部东北发展史,既是民族交融史,更是文化交汇近代以来东北地域文化转型之思康健(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辽宁大连116081)摘要:近代以来,东北社会经历了最为激烈深刻的社会变动,并引发东北地域文化随之转型。“闯关东”移民潮强化了东北地域文化多元兼容的特性,俄日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东北地域文化带有明显的殖民文化印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建设使工业文化成为东北地域文化的主流基调,改革开放以后,乡土气息与喜剧元素成为东北地域文化的新标签。曲折的历史发展轨迹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发展状况,使东北形成了多元一体、兼容并包的地方文化特质。关键词:东北;地域文化;文化转型作者简介:康健(1978),女,汉族,辽宁鞍山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规划项目“建国前后东北地区的文化转型研究”(项目编号:L17ADJ002)。122文化广角史。东北本土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互动历程中,一方面表现出前者对后者的认同与依附;另一方面,二者在活跃而广泛的文化对流运动中走向同一和统一,最终形成一种既脱胎于东北本土民族文化,又生发于中原文化的东北地域文化,进而构筑了一个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东北文化共同体。在这个文化共同体内,人们不再关注文化现象、文化活动到底是属于汉族的还是少数民族的,而是将之归诸到一个共同的文化标签之内东北人或东北文化,由此,东北文化完成了从“民族性”向“地域性”的根本转变。二、从自然内生型向被动外生型的文化类型的转变东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最初表现的是一种自然内生型文化类型。第一,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来看,东北各民族在东北大地繁衍生息,各族系随民族势力的消长而不断分化重组。在这一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因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形成本民族独特的思维习惯、语言形式、宗教信仰以及风俗礼仪,并发展出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特性,使东北地域文化呈现出多样的民族文化形态。各族系又在频繁的战争或和平交往中,吸纳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形成整体相近的文化样貌。比如,萨满文化不仅是东北少数民族族群的精神核心,也是一种社会化、全民化的意识形态,是东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来看,从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原文化不断向东北地区辐射扩散,东北文化在语言、民俗、宗教信仰、群体性格等方面,持续受汉文化影响。东北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自古以来,东北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主要靠一条狭窄的辽西走廊通道。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文化交流渠道的阻塞,使东北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文化圈。但是,文化交流通道的狭窄并没有阻隔东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原文化在东北由南向北渐次推进,使东北各族渐次登上文明阶梯,融入中华文明大家庭。而东北各族在历次入主中原的过程中,也将本民族文化传统与特色传入中原,既促进了南北文化的沟通,又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多元特色。但是,近代外来文化的渗透、冲击,改变了东北文化自然内生的历史进程,东北地域文化开始出现本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两种文化系统之间碰撞融合的新局面,东北文化类型由自然内生型向被动外生型转变,东北文化也在近代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强势入侵下,展现出更加复杂多歧的面相。伴随19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不断向东亚侵略扩张的步伐,俄罗斯文化通过交通运输、移民迁入及宗教传播等方式逐渐渗透东北地区。俄国人在中东铁路沿线兴建工厂、教堂、学校、商店,还设立图书馆、俱乐部、电影院等文化设施,将欧洲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宗教信仰、艺术观念、生活习俗等传入东北。在强大的异域文化冲击下,东北本土文化在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习惯等方面逐渐发生改变,在地域文化中掺杂了明显带有俄罗斯异域风情的文化因子,在文化发展脉络中形成一条鲜明的俄罗斯文化印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施行了以消磨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推行奴化思想与愚民政策为核心的文化统治政策,建立了包括教育、宗教、新闻出版、广播电影、文学艺术等一整套殖民文化系统,加大了日本文化对东北本土文化的侵袭。在俄日对东北殖民入侵的过程中,俄日文化渗透东北社会各个领域,东北本土文化被动地打开封闭状态,接受西方文明洗礼,从而表现出西方近代文化与殖民文化的双重属性。东北以屈辱的方式接受了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以历史的不自觉的方式取得工业设施、商业发展、城市化等方面的进步,同时在社会发展、市民生活等方面吸收西方文化因素,形成中西交融、富有异域风情的地域文化特色。东北本土文化在如此强势的外来文化影响下,无法延续原有的文化发展模式,在剧烈的文化冲突中发生了文化转型,开启了由封闭到开放、由传统到现代、由东方到西方的文化演进历程,并形成了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母体,以西方现代文化为标志,杂糅中西、融汇新旧的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三、从农耕、渔猎、游牧混合文化向工业文化的文化内容的转变东北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决定了东北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创造活动,并形成了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和农耕文化三种文化并存的格局。古代东北四大族系中,在东北南部活动的华夏族系,是农耕民族,属农耕文化;活跃于东北东部的肃慎族系是渔猎民族,属渔猎文化;在东北中部及朝鲜半岛北部活动的秽貊族系主要是农业与渔猎混合型的民族,属农耕渔猎混合型文化;在东北北部活动的东胡族系则主要是游牧民族,属游牧文化。渔猎、游牧、农耕这三种文化形态并不是彼此孤立、互相隔绝的,而是在各民族长期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文化形态。随着123文化广角中原农耕文化不断向东北辐射渗透,东北各原始部族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从生产耕作技术,到制度礼仪、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活习俗、文化心态等各个方面,全面接受中原农耕文化的影响。东北的古代民族建立了许多地方政权,如东胡族系的前燕、北燕、辽、蒙元,肃慎族系的渤海、金、后金,秽貊族系的扶余、高句丽等,这些民族政权普遍表现出对中原文化的强烈认同,因善于借鉴吸收中原王朝先进制度与文化,而大大缩短了由原始氏族向现代国家过渡的进程。近代以来,东北工业的发展,使东北文化在不同维度发生变化。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资本的入侵,现代工业在东北兴起,西方列强纷纷在东北投资修筑铁路、创办工厂,在外国资本示范效应之下,中国政府和东北本土商人地主纷纷投资近代企业,开启了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东北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东北依托原有的工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建成规模巨大、行业齐全、工业布局合理的现代工业基地。从此,工业成为东北地域文化的基调和底色,东北文化与东北工业化的互动,构成了整个东北社会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大工业、大生产、大开发,既是东北社会发展的主要态势,也是东北文化表达的主要内容。工业主题是东北文化的核心与支柱,无论是改革开放前东北工业与经济发展辉煌期,还是改革开放后市场化进程中东北工业与经济发展低迷期,工业一直是东北地域文化或隐或显的永恒主题。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来看,东北工业化进程中蕴藏的积极文化内涵越多,荷载的文化附加值越高,其工业化成果的竞争力和文化发展的活力就越强。正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创业精神、工匠精神,造就了东北工业与东北文化的辉煌,在今天依然能够为东北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近代以来,工业文化为东北地域文化提供新的文化积淀,曾在传承和培育东北工业精神、树立工业发展理念、提高工业文化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东北工业文化是东北工业发展最直接、最根本的思想源泉。四、从落后到先进、从主流到支流的文化地位的转变相较于中原文化,东北文化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化形态。当中原逐渐由渔猎捕食、刀耕火种过渡到定居农业,并发展出灿烂的农耕文明的时候,东北地区却长期停留在渔猎、游牧或半渔猎半游牧半农耕状态。同中原文明相比,东北在文明进化的阶梯上显示出滞后性。尽管从商朝箕子东迁开始,东北就与中原频繁交流,中原流民与移民因流放、战乱、灾荒、商贸等原因大举出关,促进了中原农耕文化向东北的渗透辐射。但是,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式始终是粗放型的,长期延续广种薄收的生产习惯,缺少精耕细作的农作传统。东北世居民族虽然向汉族学习了农耕技术,但依然将渔猎、游牧作为生产活动的重要补充,农业经济长期处于不发达状态。东北世居民族始终将渔猎、牧猎作为本民族基本国俗与民族长技,将其视作民族优越性和巩固民族统治的重要手段,而加以维护与保留。近代东北社会经济形态发生改变,由传统的渔猎游牧经济,逐渐向农业与大工业经济并重的类型转变,致使东北的文化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抗战胜利后,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中共中央派出10万大军进入东北,其中就包括以延安鲁艺为代表的文化主力军。各类文化团体在东北各地创办文艺院校、文化机构,确立了先进的文化建制与体系,为东北文艺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东北工业迅速发展,伴随国家工业中心与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东北一跃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产出中心。这一时期,东北向外输出文化的主要任务不是推广东北形象,而是宣传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重塑国家政治-文化共同体,获得民众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政治-文化认同。比如,反映少数民族风物的系列电影 冰山上的来客 五朵金花 刘三姐 等,都是通过长春电影制片厂推向全国的。通过东北电影,观众看到的不是东北本土风貌,而是超越地域的局限,获得祖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样统一的直观感受。通过电影这一媒介,东北文化完全屏蔽了自身的地方性特点,与国家主流文化高度统一,成为建构和认同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中介。东北以空前的文化繁荣态势,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高地,表现出强烈的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生产中心和输出中心。五、结语东北地域文化在由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变迁中,从文化内涵、文化内容、文化类型到文化地位,均发生巨大甚至是本质性转变,展现出典型而独特、丰厚且复杂的文化发展演变图景,并以其独特的民族风貌和地域风格,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旺盛的文化生命力,成为中华文化庞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参考文献:1张福贵.东北文化历史构成的断层性与共生性J.学习与探索,2014(7):131.2郭艳文.东北工业化历史中的文化及其嬗变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4):13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