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大纲变化综述(1).pdf
下载文档

ID:3634345

大小:792.15KB

页数:25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17 考研 临床医学 综合 能力 中医 大纲 变化 综述
1 2017 年考研临床年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中医)大纲变化综述大纲变化综述 一、大纲一、大纲整体整体变化变化情况情况 2017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大纲已公布(以下简称中医临综),与 2016 年中医综合大纲相比,变动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考试性质发生变化。(1)考试更名:由原来的“中医综合”改为“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中医)”;(2)适用专业:强调招收中医中医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考察目标发生变化。除了与“中医综合”同样考察:基础医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的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增加增加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方面的考查。人文精神方面的考查。3试卷内容结构发生变化 新加内容,试卷内容结构有相应调整,其中医基础理论约 13%,中医诊断学约 13%,中药学约 13%,方剂学约 13%,中医内科学约 28%,针灸学约 14%,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 6%。4试卷题型结构发生变化 A 型题:第 136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54 分;第 3781 题,每小题 2 分,共 90 分 B 型题:第 82105 题,每小题 15 分,共 36 分 X 型题:第 106165 题,每小题 2 分,共 120 分 注意注意:总总题量由原来的题量由原来的 180180 题减少为题减少为 165165 题。题。二、二、20172017、20162016 年年考研考研中医中医大纲变化对照表大纲变化对照表 2016 大纲要求大纲要求 2017 大纲要求大纲要求 考试性质考试性质 中医综合考试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中医)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 考查目标考查目标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的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医学部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考试 形试 形式 和式 和试 卷试 卷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答题方式未改变 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 30 题 中医诊断学 30 题 中药学 30 题 方剂学 30 题 中医基础理论 约 13%中医诊断学 约 13%中药学 约 13%方剂学 约 13%2 结构结构 中医内科学 35 题 针灸学 25 题 中医内科学 约 28%针灸学 约 14%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约 6%试卷题型结构 A 型题:8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20分 B 型题: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分 X 型题:6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0分 A 型题:第 136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54分;第 3781 题,每小题 2 分,共 90 分 B 型题:第 82105 题,每小题 15 分,共 36分 X 型题:第 106165 题,每小题 2 分,共 120分 一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大纲大纲 章节章节 20162016 中医综合大纲中医综合大纲 20172017 中医临综大纲变化中医临综大纲变化点点 (一一)绪论绪论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即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体现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方面。(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1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删除)的基本概念。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神神农本草经农本草经(新增)(新增)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未变,同 2016 年。(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删除)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二)精(二)精气、阴阳气、阴阳五行五行 1精气学说(1)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2阴阳学说(1)阴阳的基本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平衡、相互转化1精气学说(1)精气学说(删除)的基本概念。(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未变,同 2016 年。(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未变,同2016 年。2阴阳学说(1)阴阳的基本(删除)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未变,同 2016 年。(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删除)、生理功能,3 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3五行学说(1)五行的基本概念。(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及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五脏与形体、官窍的关系,并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联系起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4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特点及综合运用。说明人体的(删除)、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3五行学说(1)五行的基本(删除)概念。(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未变,同 2016 年。(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自然界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的联系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的联系(新增)(新增),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五脏与形体、官窍的关系,并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联系起来(删除),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疾病的诊断与治疗。4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特点及综合运用。(删除)(三)藏(三)藏象象 1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含义,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2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理特点及区别。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4六腑的生理功能。5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6脏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脏之关系,包括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肺与脾、肺与肝、肺与肾、肝与脾、肝与肾、脾与肾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包括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1藏象的概念藏象的概念(新增)(新增)2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含义,(删除)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1616 年年 2 2-6 6 条条考点考点改为改为:3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心、肝、脾、肺、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4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5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特点,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6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区别。7五脏与志、液、体、窍、时的关系。8脏腑之间关系: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四)(四)精、气、血、津液 1气(1)气的基本概念。(2)气的生成。(3)气的生理功能。(4)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气机”的概念及气的升降出入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体现。(5)气的分布与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2血 1 1精精(新增)(新增)(1 1)人体之精的概念。)人体之精的概念。(2 2)人体之精的生成。)人体之精的生成。(3 3)人体之精的功能。)人体之精的功能。2气(1)气的基本(删除)概念。(2)气的生成。(3)气的生理功能。(4)气机、气化气化(新增)(新增)的概念。4 (1)血的概念及生成。(2)血的功能及运行。3津液(1)津液的概念及功能。(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脾、肺、肾及三焦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4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1)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2)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3)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5)气的升降出入及其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体现。(6)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3血(1)血的概念。(2)血的生成。(3)血的功能(4)血的运行。4津液(1)津液的概念。(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脾、肺、肾及三焦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删除)(3)津液的功能。5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1 1)精和气的关系:精气互生互化。)精和气的关系:精气互生互化。(新增)(新增)(2 2)精和血的关系:精血互生互化。)精和血的关系:精血互生互化。(新增)(新增)(3)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4)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5)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五)经(五)经络络 1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2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3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4奇经八脉的含义、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5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含义及生理功能。6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1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2十二经脉的名称、循环(新增)循环(新增)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属络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3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4奇经八脉的含义、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5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概念及生理功能。6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六(六)体体质质 无 1 1体质的概念。(新增)体质的概念。(新增)2 2体质学说的应用体质学说的应用。(新增)(新增)(七七)病)病因与发病因与发病 1病因(1)中医学病因分类的沿革及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2)六淫的含义,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六淫外感与内生“五邪”之区别。(3)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邪各自1病因(1)中医学病因分类的沿革及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删除)。六淫的含义,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六淫外感与内生“五邪”之区别。此条改为:(2)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的共同特点。5 的性质及致病特点。(4)疠气病邪的含义及致病特点。(5)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6)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7)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8)痰饮、淤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2发病机制(1)邪正与发病:邪气和正气的概念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关系。(2)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3)六淫各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征。(4)疠气病邪(删除)的概念及致病特点。(5)七情内伤的基本(删除)概念及致病特点。(6)(饮食不节改为)饮食失宜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7)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8)痰饮、淤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2发病机制(1)邪正与发病:邪气和正气的概念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关系(删除)。(2)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3)发病的类型。(八八)病)病机机 1病机的概念及其层次。2邪正盛衰病机(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由实转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正胜邪退,邪胜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邪去正不复。3阴阳失调病机(1)阴阳失调病机的概念。(2)阴阳失调病机的内容:阴阻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4气血失常病机(1)气血失常病机的概念。(2)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 气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血的失常:血虚、血瘀、血热;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不荣经脉等场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5津液代谢失常病机(1)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概念。(2)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内容:津液不足,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津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津1病机的概念及其层次(删除)。2邪正盛衰病机(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由实转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病机的概念、特点病机的概念、特点、形、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成原因及病理表现。(新增)(新增)(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正胜邪退,邪胜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邪去正不复。3阴阳失调病机 未变,同 2016 年。4气血失常病机(1)气血失常病机的概念。(2)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 气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血的失常:血虚、血瘀、血热、出血出血(新增)(新增);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不荣经脉等场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5津液代谢失常病机 未变,同 2016 年。6内生“五邪”病机 未变,同 2016 年。7经络病机 未变,同 2016 年。8脏腑病机 6 亏血瘀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6内生“五邪”病机(1)内生“五邪”病机的含义。(2)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等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7经络病机(1)经络病机的概念。(2)经络病机的内容: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气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现。8脏腑病机(1)脏腑病机的概念、脏腑病机学说的形成及沿革。(2)五脏的明阳气血失调:心阳心气的失调、心阴心血的失调,肺气的失调、肺阴的失调,脾阳脾气的失调、脾阴的失调,肝气肝阳的失调、肝血肝阴的失调,肾的精气不足、肾的阴阳失调等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3)六腑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4)奇恒之腑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功能失调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1)脏腑病机的概念、脏腑病机学说的形成及沿革(删除)。(2)五脏的明阳气血失调:未变,同 2016 年。(3)六腑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4)奇恒之腑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删除)功能失调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九九)防)防治原则治原则 1预防(1)未病先防: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2治则(1)治则的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关系。(2)治病求本:标和本的含义,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意义,正治与反治的含义及其适应范围;治标与治本的运用方法及其适应范围:急则冶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3)扶正与祛邪的基本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4)调整阴阳:调整阴阳的概念和原则,损1预防(1)未病先防: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删除)。(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删除)。2治则(1)治则的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关系。(2)治病求本的含义及意义。(3)正治与反治的含义及其适应范围。(4)标和本的含义,治标与治本的运用方法及其适应范围:急则冶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5)扶正与祛邪的基本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7 其偏盛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补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等法则的含义及应用。(5)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6)调理气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7)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6)调整阴阳:调整阴阳的概念和原则,损其偏盛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补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等法则的含义及应用。(7)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8)调理气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9)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二、中医诊断学 大纲大纲 章节章节 2016 中医综合大纲中医综合大纲 2017 中医临综大纲变化中医临综大纲变化点点(一)绪(一)绪论论 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四诊、辨证、辨病、病案书写。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3中医诊断的基本法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4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1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诊法、辨证、辨病、病案书写。(“四诊”改为“诊法”)2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3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症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改为“病症结合”)。4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删除)(二)望(二)望诊诊 1望诊的概念和原理。2望神:得神、失神、假神及神乱的表现与临床意义。3望色:常色和病色的概念,面部的脏腑分属部位,五色的主病,望色十法的内容。4望形体:强、弱、胖、瘦及常见畸形的表现与临床意义。5 望姿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6望头面五官:头面与发、目、鼻、耳、口与唇、齿龈及咽喉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7望躯体:颈项、胸胁、腹、背部、腰部及四肢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8望二阴:前阴、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9 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 、痈、疽、疔、疖等的表现与临床意义。10望排出物: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1望诊的概念和原理。(删除)1望神:得神、少神(新增)少神(新增)、失神、假神及神乱的表现与临床意义。2 望色:常色、病色的概念、特征及临床意义,特征及临床意义,五色的临床意义。(新增)五色的临床意义。(新增)(删:“面部的脏腑分属部位,五色的主病,望色十法的内容。”)3望形体:强、弱、胖、瘦(删:“及常见畸形”)的表现与临床意义。4望姿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5望头面、五官、颈项(2016:头面与发、目、鼻、耳、口与唇、齿龈及咽喉)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6望躯体与四肢(新增)与四肢(新增):(删:颈项)、胸胁、腹、背部、腰部(腰背部)及四肢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7望二阴:前阴、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8望皮肤:常见皮肤色泽、形态的异常表现与 8 等色、质、量变化的内容与临床意义。11望小儿食指络脉:望食指络脉的方法及常见食指络脉变化的临床意义。12望舌:舌诊的原理;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舌诊的内容,正常舌象的特征及其生理变异,望舌体(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及舌下络脉)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舌苔(苔质、苔色)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危重舌象诊法。临床意义。(2016: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痈、疽、疔、疖等的表现与临床意义。)9望排出物:痰、涎、涕、呕吐物、大、小便的颜色、质地、量的异常变化(删:的内容与)临床意义。10望小儿食指络脉:望食指络脉的方法及常见食指络脉的异常的异常(新增)变化的临床意义。11望舌:舌诊的原理与临床意义与临床意义(新增),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删:舌诊的内容),正常舌象的特征及其生理变异,望舌质(“舌体”改为“舌质”)(舌神、舌色、舌形、舌态、舌下络脉)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舌苔(苔质、苔色)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舌质和舌苔的综合分析。(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危重舌象诊法)(三)闻(三)闻诊诊 1听声音: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欠和肠鸣等声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2 嗅气味:病体与病室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1听声音:音哑与失音、语声重浊、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言、言謇、喘、哮、气短、咳嗽、呕吐、呃逆、暖气、太息、喷嚏及肠鸣的特征与临床意义。2嗅气味:病体与病室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四)问(四)问诊诊 1问诊的一般内容:问一般情况、问生活史、问家族病史、问既往病史、问起病及现在症状。2问现在症状(1)问寒热:寒、热的基本概念,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概念、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2)问汗 表证辨汗:无汗与有汗的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里证辨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黄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局部辨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3)问疼痛 问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走窜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痠痛、掣痛和空痛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问疼痛的部位: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1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与家族史。(描述变化)2问寒热:寒、热的含义,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及寒热往来的概念、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3问汗 表证辨汗:表征无汗与有汗的(删:产生机制)临床意义。里证辨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删:黄汗)的表现特征与临床意义,里证无汗的临床意义。局部辨汗:头汗、心胸汗(新增)、心胸汗(新增)、半身汗、手足心汗及阴汗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4问疼痛 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冷痛、灼痛、重痛、酸痛、闷痛、绞痛、空痛、隐痛、窜痛、固定痛、掣痛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增:酸痛、闷痛,删:痠痛,“走窜痛”改为“窜痛”)疼痛的部位: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 9 腹痛、背痛、腰痛、四肢痛和周身疼痛的类型及其表现。(4)问头身胸腹不适: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和乏力等症状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5)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痛、目眩、目昏和雀盲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6)问睡眠:失眠的概念及常见原因,嗜睡的概念及常见原因。(7)问饮食口味 口渴与饮水:口不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等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多食易饥、饥不欲食、偏嗜食物等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口味:口淡、口苦、口甜、口酸、口咸、口涩和口黏腻的临床意义。(8)问二便 大便:大便便次、便质、排便感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小便:小便尿量、尿次及排尿感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9)问妇女 月经:月经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带下:带下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痛、背痛、腰痛、四肢痛和周身疼痛的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2016:类型及其表现。)5问头身胸腹不适: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及乏力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6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痛、目眩、目昏和雀盲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7问睡眠:不寐与多寐的概念、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描述变化)8问饮食与口味 口渴与饮水:口不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等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多食易饥、饥不欲食及偏嗜食物等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口味:口淡、口苦、口甜、口酸、口咸、口涩和口黏腻的表现特征(新增)表现特征(新增)与临床意义。9问二便 大便:便次、便质及排便感异常的表现类型及其临床意义。小便:尿次、尿量及排尿感异常的表现类型及其临床意义。10问妇女 月经:月经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带下:带下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11问男子:阳痿、阳强、遗精、早泄的表现问男子:阳痿、阳强、遗精、早泄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新增)特征及临床意义。(新增)12问小儿:出生前后情况,预防接种史,传问小儿:出生前后情况,预防接种史,传染病史,发病原因。(新增)染病史,发病原因。(新增)(五)经(五)经络络 1脉诊的原理,诊脉的部位和方法。2正常脉象:正常脉象的特点,胃、神、根的含义及其脉象表现特征,脉象的生理变异。3二十八脉的脉象特征及其主病。4相似脉的鉴别,常见相兼脉的主病,真脏脉的概念、特征和临床意义。5诊妇人脉与小儿脉,脉症的顺逆与从舍,脉诊的临床意义。6按胸胁、按脘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1脉象形成的原理,诊脉的临床意义(“部位和方法”改为“临床意义”)。2脉诊的部位、方法和注意事项。脉诊的部位、方法和注意事项。3脉象要素,正常脉象的特征及生理变异。脉象要素,正常脉象的特征及生理变异。428 脉的脉象特征及其临床意义(“主病”改为“临床意义”)。5相兼脉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6脉症的顺逆与从舍。(删:诊妇人脉与小儿脉,脉诊的临床意义。)7按胸胁、脘腹、肌肤、手足、腧穴的内容与 10 临床意义。(六)八(六)八纲辨证纲辨证 1阴阳(1)阴证和阳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阴虚证和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3)亡阴证和亡阳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表里(1)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表里同病的类型和临床表现。(3)表里出入的概念、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3寒热(1)寒证和热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寒热转化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机制。(3)寒热错杂的类型和临床表现。(4)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及其鉴别。4虚实(1)虚证和实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虚实转化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机制。(3)虚证夹杂的类型和临床表现。(4)假实真虚、假虚真实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及其鉴别。1阴阳(1)阴证和阳证的概念与临床表现(删:和证候分析)。(2)阴虚证和阳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3)亡阴证和亡阳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表里(1)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的概念概念(新增)、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表里同病、表里出入的表现类型及机理分析。3寒热(1)寒证和热证的概念概念(新增)、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寒热转化、寒热错杂、寒热真假的表现类型及机理分析。4虚实(1)虚证和实证的概念概念(新增)、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虚实转化、虚实错杂、虚实真假的表现类型及机理分析。(七)病(七)病因辨证因辨证 1病因辨证的概念、分类及临床意义。2风淫证候、寒淫证候、暑淫证候、湿淫证候、燥淫证候与火淫证候的概念、临床表现及其证候分析,疫疠证候的概念及特点。3情志内伤证候的表现。4劳伤、食积、虫积、外伤所致证候的表现。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淫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侯分析。(删:病因辨证的概念、分类及临床意义;疫疠证候的概念及特点;情志内伤证候的表现;劳伤、食积、虫积、外伤所致证候的表现。)(八)气(八)气血津液辨血津液辨证证 1气血津液辨证的概念、分类及临床意义。2气虚证、气陷证、气脱证、气滞证和气逆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3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4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和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5津液不足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1.气血津液辨证的概念、分类及临床意义。删除)1 气虚证、气陷证、气脱证、气滞证和气逆证、气闭证的概念(增加)气闭证的概念(增加)、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 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的概念(增概念(增加)加)、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3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和气随血脱证的概念(增加)概念(增加)、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11 6阳水、阴水的致病原因、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7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8痰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4津液不足证的概念(增加)概念(增加)、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5 痰证、饮证、水停证、内湿证的概念饮证、水停证、内湿证的概念(增加)、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6阳水、阴水的致病原因、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删除 7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删除)(九)脏(九)脏腑辨证腑辨证 1脏腑辨证的概念、基本方法、运用范围及意义。2心与小肠病的常见病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阻暴脱证、心脉痹阻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火亢盛证、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小肠实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3肺与大肠病的常见病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寒痰阻肺证、大肠湿热证、肠燥津亏证、大肠虚寒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4脾与胃病的常见病证:脾气虚证、脾虚气陷证、脾阳虚证、脾不统血证、寒湿困脾证、湿热蕴脾证、胃阴虚证、胃气虚证、胃阳虚证、寒滞胃脘证、胃火炽盛证、食滞胃脘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5肝与胆病的常见病证: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证、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肝胆湿热证、寒滞肝脉证、胆郁痰扰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6肾与膀胱病的常见病证:肾精不足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气不固证、肾虚水泛证、肾不纳气证、膀胱湿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7脏腑兼证的概念: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肝血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肝火犯肺证、肝郁脾虚证、肝胃不和证、脾肾阳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1脏腑辨证的概念、基本方法、运用范围及意义。删除)1心与小肠病的病证:未变,同 2016 年。2肺与大肠病的病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寒束(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寒痰阻肺证)、大肠湿热证、肠燥津亏证、大肠虚寒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3脾与胃病的病证:脾气虚证、脾虚气陷证、脾阳虚证、脾不统血证、寒湿困脾证、湿热蕴脾证、胃阴虚证、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胃火炽盛证、食滞胃脘证(删:寒滞胃脘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4肝与胆病的病证:未变,同 2016 年。5 肾与膀胱病的病证:肾精不足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气不固证、肾虚水泛证、(删:肾不纳气证)膀胱湿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6脏腑兼证的概念:未变,同 2016 年。(十)其(十)其1六经辨证的概念,太阳病证、阳明病证、1六经辨证:六经辨证:六经辨证的概念,太阳病证、阳 12 他辨证方他辨证方法法 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六经病证的传变形式。2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形式。3三焦辨证的概念,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三焦病证的传变形式。4经络辨证的概念,十二经脉病证和奇经八脉病证的基本特点。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侯分析(新增)与证侯分析(新增),六经病证的传变形式。2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与证侯分析(新增)与证侯分析(新增),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形式。3三焦辨证:三焦辨证:三焦辨证的概念,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与证侯与证侯分析(新增)分析(新增),三焦病证的传变形式。(4经络辨证的概念,十二经脉病证和奇经八脉病证的基本特点。删除)三、中药学 2016 中医综合大纲中医综合大纲 2017 中医临综大纲变化中医临综大纲变化点点 1中药、中药学、本草的概念,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1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删:中药学的发展概况)2道地药材的概念、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2道地药材的概念与意义与意义(新增)、中药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与方法,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的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中毒的原因,以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中毒的原因,以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4中药配伍的概念、目的与方法,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禁忌、服药时饮食禁忌的概念及内容,中药剂量的概念及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根据病情、剂型不同的服用方法。4中药配伍的概念、目的与方法,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用药禁忌、服药时饮食禁忌的概念及内容,中药剂量的概念及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服药的时间与方法。5临床常用各类(按功效分类)药物的概念、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5 按功效分类各类药物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6 下列临床常用 250 味重点中药药用部位的来源、药性、功效、主治病证、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1)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防风、荆芥、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荆子。(2)清热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夏枯6下列临床常用(删:“250 味重点”)中药的(删:“用部位的来源”)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1)解表药:“紫苏”改为“紫苏叶”。(2)清热药:新增“新增“重楼重楼”,删,删除“除“蚤休蚤休”,”,“熊胆”改为“熊胆粉”。13 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蚤休、土茯苓、熊胆,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青蒿、地骨皮、白薇。(3)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牵牛子、大戟和芫花。(4)祛风湿药:独活、木瓜、威灵仙,秦艽、防己、蕲蛇,桑寄生、五加皮。(5)化湿药: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6)利水渗湿药: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木通、通草、滑石、石韦、瞿麦、萆薢,茵陈蒿、金钱草、虎杖。(7)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丁香、高良姜。(8)理气药:橘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乌药、沉香、檀香、川楝子、薤白。(9)消食药:山楂、莱菔子、鸡内金。(10)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11)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苎麻根,白芨、仙鹤草,三七、茜草、蒲黄,艾叶。(12)活血化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鸡血藤、牛膝、王不留行,血竭、土鳖虫、马钱子,三棱、莪术、水蛭、斑蝥、穿山甲。(13)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旋覆花、白前,浙贝母、川贝母、瓜蒌、胆南星、桔梗、竹茹,苦杏仁、紫苏子、百部、桑白皮、葶苈子、款冬花、紫菀、白果。(14)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琥珀,酸枣仁、柏子仁、远志。(15)平肝息风药: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16)开窍药:麝香、石菖蒲。(17)补益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鹿茸、淫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紫河车、肉苁蓉、蛤蚧、冬虫夏草,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胶,北沙参、南沙参、麦门冬、天门冬、玉竹、石斛、百合、黄精、枸杞子、墨旱(3)泻下药:“巴豆”改为“巴豆霜”,“大戟”改为“京大戟”;(4)祛风湿药:未变 (5)化湿药:“藿香”改为“广藿香”,“白豆蔻”改为“豆蔻”。(6)利水渗湿药:“茵陈蒿”改为“茵陈”。(7)温里药:未变(8)理气药:“橘皮”改为“陈皮”。(9)消食药:未变。(10)驱虫药:未变。(11)止血药:“白芨”改为“白及”。(12)活血化瘀药:未变。(13)化痰止咳平喘药:“禹白附”改为“白附子”、“白芥子”改为“芥子”。(14)安神药:未变。(15)平肝息风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