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德复兴的历程与医学美德的复苏.pdf
下载文档

ID:3633180

大小:1.35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美德 复兴 历程 医学 复苏
美德复兴的历程与医学美德的复苏*邹明明1,2摘要:美德伦理的复兴是 20 世纪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和理论图景,国外美德伦理研究以麦金太尔为代表,迈克尔斯洛特的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最具代表性,国内在译介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美德与规范的互补。在医学领域也开始复兴美德伦理,内因在于美德伴随医学的产生,比规范伦理有更悠久的历史,外因在于扭转社会的去道德化倾向,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同样重要,甚至某些情况下更重要。但在美德伦理的复兴过程中,也面临着内在与外在的阻力,美德伦理复兴任重而道远。关键词:美德伦理,规范伦理,医学美德,医学伦理学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772(2024)03-0001-06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4.03.01The Journey of Virtue Revival and the Revitalization of Medical VirtueZOU Mingming1,21.The Press of Journal,DalianMedical University,Dalian 116044,China;2.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Dalian 116044,ChinaAbstract:Therevivalofvirtueethicshasbeenacrucialshiftandtheoreticallandscapein20th-centuryethicalstudies.ForeignvirtueethicsresearchisrepresentedbyMacintyre.MichaelSloetsemotionalvirtueethicsisthemostrepresentative.Buildingonthetranslationofforeignresearch,domesticscholarsproposethecomplementarityofvirtuesandnorms.Inthefieldofmedicine,virtueethicshasbeguntorevive.Theinternalreasonisthatvirtueisaccompaniedbytheemergenceofmedicine,whichhasalongerhistorythannormativeethics.Theexternalcauseistoreversesocietystendencytode-moralize,virtueethicsisasimportantasnormativeethics,andevenmoreimportantinsomecases.However,therevivalofvirtueethicsfacesbothinternalandexternalresistance,makingitachallengingbutcrucialjourney.Key Words:virtueethics,normativeethics,medicalvirtue,medicalethics美德伦理的复兴是 20 世纪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和理论图景,本文试图梳理国内外有关美德伦理研究的几股潮流与实践。重点阐述在医学领域的美德伦理复兴,以及美德伦理复兴面临的困难与阻力。1美德伦理复兴的背景随着传统美德伦理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的逐渐瓦解,美德在统领社会人群行动的指挥作用逐步退位1,同时受西方科学精神的影响,当代的伦理学也在走一条“科学之路”2,长久以来,伦理学被一种对对与错的关注所支配31。对伦理学的定义已经从传统的一门关于人的道德品性的学问、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德性在于合乎理想的行为”,发展为现代的“关于道德现象的系统研究”“研究道德的科学”,当代的伦理学是建构一套包括原则、准则或规范在内的道德规范体系。但这种转变导致我们对善恶的判断仅关注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原则或道德规范,把人内在的德性排除在外,而这种原则与规范提供的是行为正当与否的底线标准,只能禁止的是那些严重的违规行为;没有关照到人的内心而不能使人主动向善;无法应对当今越来越复杂的价值冲突和道德冲突,而传统的美德伦理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自 20 世纪中叶以来,美德伦理开始复兴,已逐渐成为与以功利主义与义务论为代表的规范伦理学鼎足之势。2美德伦理复兴的几股潮流美德伦理的复兴始于西方社会,始于1958 年Anscombe4发表的现代道德哲学一文,之后的麦金太尔出版的德性之后使美德伦理的复兴达到顶峰,迈克尔斯洛特的美德伦理学也独具代表性,被称为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同时从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学者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国外美德伦理复兴的潮流,西方社会面临的道德危机同样是我们面临的问题,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近些年,国内的研究除了对国外美德伦理复兴的关注、译介之外,也开始了一些参与式的讨论,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2.1麦金泰尔重构美德伦理如果说 1971 年罗尔斯正义论的出版标志着西方规*基 金 项 目:2023 年 辽 宁 省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基 金 重 点 项 目(L23AZX004)1.大连医科大学杂志社辽宁大连1160442.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44作者简介:邹明明(1986-),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人文医学、医学伦理学。E-mail:专论医学与哲学 2024年 2月第 45卷第3期总第 734 期Medicine and Philosophy,Feb 2024,Vol.45,No.3,Total No.7341范伦理学在康德之后到达了新的高度,那么十年之后即1981 年麦金太尔德性之后的出版标志着当代美德伦理的复兴,这部著作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被认为是伦理学研究新的转折点。麦金太尔重构美德伦理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认为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是贯穿于伦理学历史的两大主派别;重申了道德权威的意义;指出当代道德危机是失去道德权威和多元主义泛滥的危机。麦金太尔复兴德性伦理源于对现代社会面临的道德危机的反思。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判断是纯主观和情感的;(2)个人的道德立场、原则和价值选择是没有客观依据的主观选择;(3)传统意义上的德性已经发生质的改变,已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退至生活边缘52。例如,关于是否可以人工流产三个彼此无力反驳对方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对自己身体的权利,胎儿是母亲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母亲有权利决定是否流产;第二种观点认为,从胎儿生命权利维护的角度出发,否认母亲人工流产的权利;第三种观点认为,谋杀是错误的,如果杀婴是谋杀,那么人工流产也是。这也是美国社会有关堕胎问题争论的现实写照:纵向法律起伏和横向激烈争论,显然,这种争论将无休无止地进行下去,而且也可能得不出任何结论。这就是麦金太尔所言的当代社会的道德危机,非个人的道德尺度不存在了、绝对的道德权威不存在了,所有都是基于情感主义的个人的偏爱和好恶,社会呈现出严重的道德无序状态。现代社会的进步使人摆脱了封建等级身份的制约,个体获得了现代自我的社会身份,这是历史性的胜利,但麦金太尔认为这也是人类传统德性根基的丧失,是客观的、非个体的道德标准的丧失,也是当代道德问题的恶根源所在。症结就在于自启蒙运动对道德合理性论证的失败摒弃亚里士多德传统,只拘泥于外在的规范6。深刻地分析了当代社会道德危机产生的原因,麦金太尔认为有必要重新发扬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解救当代社会的道德危机。但他不是对亚里士多德传统的照搬,而是基于亚里士多德美德传统的重构。麦金太尔517-24的美德伦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德性与实践的关系。麦金太尔也认识到传统美德赖以生存的城邦或者共同体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他将美德与共同体的关系转换为美德与实践的关系。实践能获得外在利益与内在利益,但只有能获得内在利益的实践活动才是真正的实践,而内在利益表现为一种实践本身的成功、一种内心的充实,这就需要我们具有一种获得性品质德性,由此论证了德性在人类生命中的位置。第二,德性与个人生活整体的关系。他认同现代社会快速进步使人达到全面发展,但是现代人的个人生活已被分割成不同的碎片,现代社会的人可能同时具有多重角色,也就意味着需要遵循不同的职业道德准则,所以现代社会对职业准则的遵循意味着合乎社会道德,但麦金太尔认为那是一种畸形的、片面发展的自我,具有反人道特性,所以他把人从诞生、生活到死亡的个人生活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对生活整体善的追寻,德性可以使我们克服生活中的伤害、危险或诱惑。第三,德性与传统的关系,德性的传统需要实践的维持,同时相关德性的实践才能使传统得以维持和强化。这就类似于战斗中的英雄连,连队的光荣传统能激发每一位战士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优良品质,同时每一位战士的不畏强敌、冲锋陷阵的优良品质也保持了永雄连的光荣传统。麦金太尔从以上三个方面论证了自己的美德概念,不仅是对亚里士多德传统美德概念的继承,而且是一种反思与重述,面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再一次把美德传统置于道德生活的主流与核心地位。正如他的这本书 AfterVirtue,国内译者有的翻译为德性之后,有的翻译为追寻美德7,这其实也反映了麦金太尔对当代社会道德危机的深深忧虑,同时也是寄希望于美德重新回归道德生活的核心地位。当然,麦金太尔的美德伦理也面临在当代全面功利化社会是否可行的质疑,但无论如何,麦金太尔严肃地直面当代社会的道德危机,并追溯了产生这种危机的社会根源,促进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在当代的复兴。2.2迈克尔斯洛特的美德伦理学在当代德性伦理复兴中,出现了一批相同观点的学者,其中比较前沿、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迈克尔斯洛特,不同于其他学者对美德伦理的研究路径,斯洛特试图重新建构一条独立的美德伦理学进路,并且论证了它比义务论和功利主义更具有吸引力。斯洛特的美德伦理学同时奠基于美德伦理学的善好和卓越的德性论概念与诉诸于应该、正当、错误等的道义论的概念,美德应同时满足这两个标准。他认为,我们没有理由不以美德伦理学的方式去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我们虽不直接评价行为,我们对行为的美德理论式的赞扬,通过诉诸行为有没有展示好的品质3112-113。所以在道德评价的词汇选择方面,他选择使用“值得赞许”和“糟糕可鄙”,而不同于传统美德伦理学的“好”“卓越”,因为“值得赞赏”与“糟糕可鄙”可以同时评价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斯洛特3313美德伦理学的基础是自我他人对称性进路,一方面在于为他人的福利赋予了基础层面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在基础层面关心行为或特质拥有者的福利。为何自我他人对称性引起了斯洛特的关注,是基于对康德义务论所陷入道德悖谬与困难的现实分析。义务论是以道德义务与责任为中心,研究人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善,很多情况下是依赖于它是否指向了其他人的福利。所以,义务论更多关注的是对他者负有的道德责任,尤其是伤害他者在道德上是错误的,而出去维护他者而牺牲自己就不是道德上的错误,但这显然与现实中普通人的道德常识相违背。所以斯洛特认为康德主义道德贬低了道德行为者,认为义务论存在美德复兴的历程与医学美德的复苏邹明明医学与哲学 2024年 2月第 45卷第3期总第 734 期2Medicine and Philosophy,Feb 2024,Vol.45,No.3,Total No.734 偏爱他人的自我他人不对称性。斯洛特放弃了传统的道德专有的德性论概念,而选择可赞赏性与美德等“中性”的德性论概念,因为这些概念既可涉他,也可涉己,并且二者同样重要。为何斯洛特的美德伦理学路径会优于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后果论。斯洛特在论证中,首先,他肯定功利主义也是对自我与他者保持中立性,不否认自我获得,判断行为的正当性或一个特质被视为美德仅当其能增加人类的总体幸福,那么按照这一标准也不需要对对的和错的行为进行区分。其次,功利主义赞赏的一些卓越的品质或行为,常常产生反直觉的后果,例如,积极进取的员工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投资失败,反而不如消极怠工而没有造成公司损失的员工,按照功利主义的评价标准,消极怠工员工的行为更具有正当性,显然这是反道德直觉的。最后,功利主义还原论的方法需要将结果还原为幸福或快乐,它所依赖的那些方法论假设和基础性假设具有未确定性的缺点。总的来说,首先,斯洛特开辟了一条单独的美德伦理学路径,美德伦理学不是作为补充性的途径出现在以对和错的关注所支配的伦理学,这本身就非常具有吸引力。其次,对自我与他者的同等关切,在当代社会的现实生活中更具有亲和力、更具有可接受性,不是装腔作势。最后,德性进路与功利论和道义论不同,德性进路是从人作为心理连续的整体或人作为人格整体来看待某个行为8,但斯洛特33也承认,他的美德伦理学并不排除义务论为代表的规范伦理学,也不否认道义论的概念,因为“一门完整的伦理学完全不用这些概念也玩不转”,而他构建的美德伦理学展现的是,道义论的概念如何能够从德性论的概念中衍生出来,并被应用到伦理法则和戒律中。2.3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的互补国内学者敏锐关注到国外美德伦理复兴的潮流,甚至有学者认为对美德伦理的关注是出于社会公共化制度强化和社会个体道德弱化的两级张力的内在需求9。国内学者在对国外美德伦理基本概念、主要立场、主要流派译介和综述的基础上,也开始参与到美德伦理复兴的讨论中。在对国外美德伦理复兴浪潮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发现,当代伦理学以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为代表的两个流派一直处于对立状态,二者的争论至今没有公认的结论,与其一直争论,不如对话、交流,甚至融合。龚群在翻译德性之后这本书中,就在译者前言中提到,在复兴德性伦理的浪潮中,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功利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处理美德与功利的关系525;肖群忠10在 1999 年就提到规范与美德的结合是现代伦理的合理选择。近期许多学者进一步认识到,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可以并存,还需要互相补充。叶舒凤等11提到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应该在“互镜”中寻求“合作”;聂文军12也提到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是相互融合的统一关系;杜治政教授1把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的关系比喻为一座大厦,美德伦理是根基、是基础,规范伦理是四梁八柱,构建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结合的大厦,是我国医学伦理建设的正确选择。2.4叙事医学:促进美德培育与规范伦理结合的手段道德无力感常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在规范,甚至是法律的巨大力量之下,我们常常为内心所坚守的品德感到无力,甚至是质疑。这就能解释为什么面对生命垂危的孕妇,因为没有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医生会选择不做手术而导致孕妇与胎儿全部死亡的严重后果,医生维护患者生命健康、关爱患者的美德屈服于现实的规范之下。为何医生的情感如此淡漠?去除反思为什么缺乏德性伦理的土壤之外,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培养医者的美德、坚定医者对美德的信仰。美德的构成三要素是意愿、情感和智慧。美德是目的论者,规范是工具论者,规范伦理的不足,很大程度是由于没有目的意愿和情感所造成的。大量的实践证明,叙事医学的力量感染力和影响力正是在于培育医生的情感,通过患者叙事呼唤医生同情患者、体贴患者痛苦,建立医患间的共情。就当代伦理学而言,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显然是一个与美德伦理的当代复兴密切相关的问题13。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主体性哲学日渐式微,哲学研究转向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最后导致一种普遍伦理规范道德寻求越来越依赖规范本身,呈现出路径依赖,导致非人格因素越来越强大,这种去主体化使得美德伦理所依赖的作为主体的人被排除在外,美德伦理涉及的主体选择和主体情感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主体性乃人的一项本质属性,只要人类存在一日,人类的主体性思想就存在并向前发展一日14。美德伦理与主体哲学共享一个基本的理论前提、理论工具或者方法13。叙事医学的哲学基础之一就是主体间性,当两个主体真正的自我相遇发生的情形,自我与他者在相遇中复活,而临床医学真正的核心就在于医患两个主体的相遇,通过吸收、解释并被疾病的故事所感动,任何一种现象都要将其放在境遇中才能理解,医者从情感上理解患者的疾苦故事,从而在行动上能为患者所想,叙事医学的手段可以同时关涉到美德伦理所强调的主体的情感和主体的选择。传入中国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叙事医学在中国受到热捧,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就是我们太需要改变由于各种社会、体制等原因导致了医务人员道德的滑坡、医患矛盾的激化、医患之间情感的淡漠,笔者曾做的叙事医学功能调查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弥合医患之间的分歧,拉近医患间的距离,化解医患矛盾15。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能、甚至需要借助叙事医学的手段来达成在临床实践对医者德性的培养。3有关医学中的美德在医学领域,近几十年来非常重视伦理规范建设,从美德复兴的历程与医学美德的复苏邹明明医学与哲学 2024年 2月第 45卷第3期总第 734 期Medicine and Philosophy,Feb 2024,Vol.45,No.3,Total No.7343国家、医疗专业学会,到医疗机构等层面出台了各种守则、条件、准则等,目的在于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但现实却是医生医德出现滑坡、医疗腐败触目惊心、医疗领域产生各种去道德化现象、伦理规范名存实亡。这就促使我们需要在医学领域反思重新复兴美德伦理的核心地位。3.1美德伴随医学始终,贯穿医疗全程医学道德有两个源头,一是医生的个人德性或者美德,以医生的品德为主体;另一个是伴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而日益引起关注的道德规范,以医生的行为为研究对象。由于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规范伦理日益受到关注而遗忘了医生的美德伦理。但是无论从产生,还是从覆盖范围来看,德性伦理更具优势。从二者的产生时间来看,美德伦理要早于规范伦理。“医学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从其产生以来,就将治病救人、维护健康作为它的终极目标,而这就有赖于医学的实践主体医生的善行,医学道德的起源先是医生的美德,而后才形成对医生行为约束的规范。美德伴随着医学的产生,医生的美德是医学伦理的起点,是医学伦理的原德。医学伦理学比一般的伦理学有着更悠久的历史,它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医生的个人品格为标志的医德学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发端于 15 世纪以后近代科学的发展,从医师的个人技艺为主,转向以医学技术手段为主和医师依托医疗机构开展工作,此阶段的医学伦理学除了关注美德之外,还需要关注如何规范使用技术16。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奠基是托马斯珀斯瓦尔出版的医学伦理学,他的理论建构是基于义务论和功利主义原则而形成的医者职业规范17。第三个阶段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但同时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医学伦理学面临巨大挑战,需要对新情况、新问题予以应对与规范,尤其是以比彻姆与邱卓思的生命医学伦理原则一书的出版(至今已第八版),提出的尊重自主、不伤害、有利、公正四原则是典型的规范伦理路径,用原则来取代道德理论、道德规则或道德理想,规范伦理才开始逐步完善。但美德伦理始终伴随医学的发展。从二者的覆盖范围看,美德伦理要比规范伦理持续时间更长,贯穿医疗全程。伦理规范主要针对的是当代新的医学高新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所引发的伦理问题,虽能弥补传统美德伦理面临新型道德困境时的束手无策,但在应对一般性的临床伦理问题时是存在短板的,在医务人员日常的诊疗活动中,如果没有美德伦理的加持,只关注行为正确与否,在某些情况下,伦理规范甚至会成为达成目的、逃避责任的手段。例如,在几起典型事例中,北京的李丽云案,医生替自己辩护的理由是尊重家属的意见,家属没有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按照相关规定不能进行手术,在医生的眼中是按规范办事,但结果却是胎死腹中,一尸两命。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的黄新余医生,面对 32 岁车祸重症患者,家属已经准备放弃治疗,如果医生只按规范行事,可以尊重家属意见,放弃治疗。但黄医生面对这么年轻的生命,仍不愿放弃,想尽办法以最低的费用为患者最后一搏并挽救了患者生命,有美德加持的医生,常常能创造奇迹18。3.2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同样重要,甚至某些情况下更重要许多人批评生命医学伦理原则中的四原则忽视了美德,甚至是贬低了美德,但比彻姆和邱卓思19 前言 vii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批评,他们强调,从第一版开始,就把美德及其在生命医学伦理学中的重要性放置在突出的位置,在生命医学伦理原则的第八版中,单列了第二章道德品质、第八章医患关系,突出了美德伦理的重要性。道德品质与道德规范彼此交叉、相互补充,共同构成道德基础。比彻姆和邱卓思195声称,生命医学伦理学的核心道德规范,尤其是以尊重自主、不伤害、有利、公正为核心的关键道德原则,都是从公共道德中衍生出来的。何为公共道德,就是所有在乎道德的人都认同的一整套普遍规范合称为公共道德,能成为公共道德,不仅要具有义务性的行为规范(如不能伤害他人、不能给他人造成痛苦、营救处于危险中的人),而且要包含义务性的行为规范之外的标准,要具有被普遍赞赏的道德美德的性格特征(如正直、有良知、值得信赖,等等)。所以,比彻姆和邱卓思的四原则生命医学伦理框架,部分就来源于传统的作为医者应该照护患者,“至少,不伤害”的美德20,正如希波克拉底誓言所言“我将尽我的能力和判断力,用医术帮助患者,而绝不伤害或不公正对待患者”,由此可见,作为道德基础两个方面的道德品质与道德规范彼此存在交叉。此外,比彻姆与邱卓思以四原则为核心的规范伦理的伦理进路常受到的批评是,四原则既没有优劣选择和地位高低,也没有合适的方法填补抽象原则和具体判断之间的鸿沟20,因为四原则没有地位的高低之别、没有固定排名,需要临床医生根据医疗实践的具体情况进行抉择,这就会导致临床医生在治疗患者时遵循这些原则的方式各不相同,就好比同样是爱子女的父母会用不同的养育方式一样,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具有如洞察力的美德,这样的美德会使得临床医生能作出适当的判断和作出合适的决定,同样的,同情、信任、诚实、良心的美德都是临床医生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道德品质与道德规范相互补充。比彻姆和邱卓思1934认为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重要,在医疗活动和道德生活中,最重要的通常不是遵守道德规范,而是拥有可靠的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适当的情感反应。同时强调道德动机的重要性,相比于受个人情感驱使的人,更能得到道德认同,例如,同样是出现医疗差错,有的是技术性原因导致的差错,有的是判断性原因导致的差错,还有的是规范性原因导致的差错(如医生违反规范或不具备道德技能,甚至是未履行道德义务),我们可能更能宽恕的是前两种,这个美德复兴的历程与医学美德的复苏邹明明医学与哲学 2024年 2月第 45卷第3期总第 734 期4Medicine and Philosophy,Feb 2024,Vol.45,No.3,Total No.734 研究表明,道德高尚的人在评估其行为值得称赞或应受到责备时,会获得大量的善意1937。考虑到医学领域美德伦理的重要性,早在十多年前,杜治政教授21就已经提出将患者利益置于首位的原则不能变,这是出于对医学的本质、医生职业道德中最基本品质道德的思考,医者需要敬畏生命,需要关爱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即使被当今功利主义盛行所一时遮蔽,但医学、医者美德的本色不能被遮蔽,在 2023 年召开的“医学伦理学再启程”研讨会了,基于几十年的实践反思,杜治政教授22进一步提出将患者利益置于首位原则与自主、不伤害、公正、友善共同构成医学伦理学的原则。将患者利益置于首位可以理解为一种原则,但它首先反映的是医学的根本使命、医务人员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同时也具有在实践中判断医务人员行为善恶的规范尺度,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一种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的结合。永远将患者利益摆在首位是优秀的医生应该具备的优良的道德品质,同时这种道德品质可以指导医生在实践中的所言、所行,这是我们中国的医学伦理学研究者重要的学术贡献。3.3美德伦理是一种积极、主动伦理,更能实现人性化医疗美德伦理是一种积极和主动的伦理,是一种尽可能追求美好的、人性化医疗的伦理,而规范伦理对医生基本行为规范的要求,是一种强制性的伦理,基本要求是避免对患者伤害的情况出现,但医学不能满足于此,医学伦理应该追求更高的伦理境界,更应该倡导美德伦理,实现人性化医疗。是美德而不是规范更能激发医务人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从古代的神农尝百草,到现代的许多中外医家以身试药、以身献医,是医家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美德,而不是科研伦理规范,激发医务人员使命感,勇攀医学研究的高峰;是美德而不是规范能激发医务人员的责任和担当,我国外科学之父裘法祖,对患者极端负责、一丝不苟,凡是他参与和指导手术的患者,他都要亲自询问病情,小便多少、胆汁多少他都要知道,重症患者不论白天、黑夜必定会亲自来观察,甚至为了观察休克、少尿患者的小便,他会蹲在地上一滴一滴地数导尿管排出的尿23,是对待患者的真诚、耐心、细心的美德,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医患凝聚为一体,共同战胜疾病,古今中外的大医,除了精湛医术之外,还需要有悲天悯人的医者美德;是美德而不是规范能消除患者的恐惧、抚慰患者的心灵,即使现代医学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但人类能够真正治愈的疾病仍然很少,1996 年,哈斯廷斯中心关于现代医学目的的讨论也提示我们,医学除了治疗疾病之外,还在于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与恐惧,抚慰患者的心灵,而这些依靠的不是知情同意书、病情告知书这些冰冷的规范,依靠的还是医者的美德。具有悲天悯人、大爱品质的医务人员,在诊治患者的过程中,能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始终使患者获益最大、伤害最小。行为需要适当的原则指导,但不必总受原则支配或来源于原则,相比于通过细化、平衡原则的道德技能,具有关怀美德的医务人员,在每种具体情境中都能做出适当的道德回应,相比于伦理规范的回应,更贴近临床环境和决策过程而能更好地服务医疗保健。相比于规范伦理,维护患者生命与健康的美德,对患者体贴入微关照的美德,愿意为患者承担风险果敢担当的美德,显然更重要。美德伦理是医学伦理学的基础,规范伦理需要美德伦理的引领。3.4美德是无处不在、随处可以生成的道德在医疗实践中,医务人员的美德无处不在,导诊护士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挂号系统的老年人的耐心讲解是一种美德,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患者到诊室也是一种美德;检验医师对检查方式或结果有疑问,主动与临床医生沟通患者病情,这种积极与主动是一种美德,检查过程中主动、耐心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的恐惧,这也是一种美德;临床医生对理解能力稍差的患者耐心讲解、反复叮咛是一种美德,对于手术有一定风险的患者,愿意与患者共担风险,尽力一搏也是一种美德,等等,医疗实践中美德无处不在,随时可以生成美德,医疗实际中更需要美德。3.5当代医务人员应该具有的美德伦理德目当代医者与古代医者相比,应该具有哪些美德德目?总体来看,由于医生这一行业治病救人的职业属性始终不变,所以古今中外医者仁爱、同情等的基本德目不会变,但当代医学走向规范化的科学发展道路,当代医生的具体德目与古代医生相比会有特别的要求,中外的学者对此提出一些医生应该具有的具体德目。美德的具体内容可以表现为具体的德目,具体德目的提出在道德的养成与培养中有重要作用,使抽象的美德转化为具体的道德品质。比彻姆和邱卓思1940-47针对卫生专业人员提出五大美德,具体包括同情、洞察力、信任、诚实和良心。他们认为,同情而非共情应该是卫生专业人员的美德,正如医学产生于减轻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同情的美德就是把主动关心他人与对他人的痛苦和不幸结合起来,并施行减轻他人痛苦的善行,缺少同情的医护人员不可能提供患者所需;洞察力具体包括行为的敏感洞见、敏锐判断和理解,这种洞察力能不受内外因素的过度影响而作出适当的判断和决定;信任,主要是针对医患之间而言,要具有一种能使患者产生信任感的道德品格和能力,能成为处于弱势地位的患者的依靠,尤其是在当今的医疗体制和环境之下,维护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弥足珍贵;诚实,在医疗卫生领域,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美德,既包括自我情感、抱负和知识的连贯整合,也包括忠实于道德价值,并捍卫这些价值的品格特征;良心,什么算是良心做事,先是做正确之事的动机是因为这是正确的,评估了何为正确之事,并为此付出了适当的努力,以这样方式行为之人是具有良心的人格特征,在医疗保健领域,除非具有压倒性的价值观,否则应该尊重出于良心的拒绝。由于现行的医疗机构中禁止或限制了一些有良心的医生出于良心的美德复兴的历程与医学美德的复苏邹明明医学与哲学 2024年 2月第 45卷第3期总第 734 期Medicine and Philosophy,Feb 2024,Vol.45,No.3,Total No.7345拒绝而产生了许多消极后果。总体来看,首先,比彻姆与邱卓思提出的美德德目不是仅针对医生群体,还包括药剂师、护士、医学科研人员等卫生专业人员,其次,存在程度上的不明确,如同情,同情患者到何种程度算美德,凭良心做事良心的标准是什么,等等,还需进一步明确。杜治政教授24结合国内外有关行业学会或组织针对医生制定的专业规范,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关爱、尊重、忠诚、严谨、担当、刚毅、公正、应变、敏捷和友善十个医学美德最基本的、医生普遍使用的德目。摆在第一位的是关爱,显然与比彻姆与邱卓思认为的同情更进一步,只对患者同情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对患者同情的基础之上,还需要主动地对患者生命与健康的关爱,急患者之所急,没有关爱的医学是冷冰冰的医学,没有对患者关爱的医生,难谈具有美德。他认为医生还需要具有很重要的美德是尊重,除了对患者人格的尊重外,更需要尊重患者的自主权,患者获得自主权是现代社会的重大进步,医生需要尊重,尊重的德目是现代医生不同于古代医生德目的一个重要特点。除此之外的友善,是针对如何处理医生之间、医患之间的关系而言,医生之间、医患之间都需要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杜教授提出的医生十个德目,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更符合医疗实际及当代社会的现实境况。4复兴美德伦理的困难与阻力虽然德性伦理的复兴浪潮势不可挡,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美德伦理的复兴面临的外部与内部双重阻力。从美德伦理内部来看,美德伦理本身具有的缺陷性,包括美德无法具体提供行为的准则、美德伦理道德评价的模糊性、存在人群上的局限性,等等。美德伦理还需加强自身的理论建设,考虑到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不能抱守传统,过于夸大美德的作用,对普通人提出过于严格的道德要求,社会需要道德卓越,但并不需要每一个人成为道德卓越,现代社会公民需要的美德是“中人美德”25,要关注到需要结合现实社会与文化背景,使传统美德重开新生面525,但同时也要走到实践中去,回答美德伦理在现实中面临的问题,与规范伦理结合,共同回答现代人道德生活的重大问题。从外部来看,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打破了传统社会的封闭性与稳定性,传统熟人社会的瓦解、陌生人社会的建立,现代社会呈现出去道德化倾向,甚至有人提出“现代人为什么不重视美德”之问25,与以往用善和恶评价一个人,现代社会更多采用对与错,甚至是工作业绩与效率来评价,个人是否具有美德不再重要,当代社会道德形态是从个体德性走向整体伦理,甚至是当机构或单位的整体道德氛围不良时,甚至出现容不下具有美德之人,被称为“异类”的“走廊医生”兰越峰就是很好的证明。美德伦理的复兴需要适宜的土壤,小的家庭,再到生活、工作的环境,大到社会,都需要反思这种去道德化的倾向,让美德重新回归人们的道德生活,美德伦理的复兴任重而道远!参 考 文 献 杜治政.规范与美德的并存与互补:历史视角J.医学与哲学,2023,44(3):1-7.1戴茂堂,李累.构建德性伦理的中国之难J.江汉论坛,2022(10):64-70.2斯洛特.从道德到美德M.周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3ANSCOMBEGEM.ModernMoralPhilosophyJ.TheJournaloftheRoyalInstituteofPhilosophy,1958,(124):1-19.4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戴扬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5王今一.麦金太尔美德伦理摄义J.中州学刊,1997(3):47-51.6麦金太尔.追寻美德:道德理论研究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7邢雁欣,龚群.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N.光明日报,2017-09-25(15).8万俊人.美德伦理如何复兴J.求是学刊,2011,38(1):44-49.9肖群忠.规范与美德的结合:现代伦理的合理选择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5):39-44.10叶舒凤,韩璞庚.在“互镜”中寻求“合作”:现代性视域中的规范伦理学与美德伦理学之争J.伦理学研究,2019(6):7-13.11聂文军.道德偏好: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融合统一的中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4):37-42.12万俊人.主体性哲学与美德伦理的当代复兴:读段德智教授德主体生成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63(5):524-526.13段德智.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55.14陶俊杰,邹明明,杨晓霖,等.990 名医务人员叙事医学认知调查报告之二J.医学与哲学,2021,42(22):7-12.15杜治政,王延光,丛亚丽,等.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医学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0:1-3.16刘月树.托马斯帕茨瓦尔的医学伦理思想J.医学与哲学,2013,34(10A):9-11.17杜治政.医学人文与医疗实践结合:人性化的医疗J.医学与哲学,2013,34(8A):6-11.18比彻姆,邱卓思.生命医学伦理原则M.刘星,张宇杰,朱伟,等,译.8 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19陈化.原则主义的理论进路、伦理争论及其启示J.医学与哲学,2023,44(6):1-6.20杜治政.美德:医学伦理学的重要基础J.医学与哲学,2015,36(9A):1-5.21杜治政.医学伦理学发展新阶段的历史使命J.医学与哲学,2024,45(1):6-12.22佚名.如何评价裘法祖?EB/OL.(2016-02-15)2024-01-15.https:/ 2024年 2月第 45卷第3期总第 734 期6Medicine and Philosophy,Feb 2024,Vol.45,No.3,Total No.73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