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诗坛的宗宋倾向及突破——以郑珍等人诗作为例.pdf
下载文档

ID:3633002

大小:958.07K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近代 诗坛 倾向 突破 等人 诗作
61 一、对近代诗坛宗宋倾向思考之缘起:手抄本巢经巢诗集藏书家冬晖在其 深柳堂读书记 系列之 王伯沆亲笔手抄的 巢经巢诗集 一文中,讲到了自己曾经以低价购得民国时期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王瀣亲笔手抄之 巢经巢诗集 的经历。王瀣,字伯沆,系南京大学之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4年成立)首任国文系主任。曾受聘于陈三立,为其子寅恪、隆恪、方恪教授功课。王瀣后来先后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等,除陈寅恪外,唐圭璋、胡焕庸、陆维钊、洪诚、王驾吾、周法高、张祺昀、温广汉、卢前等诸多学者均曾受教于他。王瀣精通诗词古文,兼擅金石书画,曾手抄、批注过大量书籍,汇编为冬饮丛书。冬晖于 2015 年春在一次旧书拍卖会上拍得一部手抄本 巢经巢诗集,其落款及藏印署为“沆一”“沆公”,又有“溧水王氏无想山房藏书”和“沆一”“双烟室藏”等印章。经其鉴定,为王瀣亲笔手抄。王瀣所抄 巢经巢诗集 为完整无缺之九卷本,前附咸丰年间莫友芝、王柏心所撰序文,多达数十万字。抄本以蝇头细楷书写,字迹秀劲,间以朱墨作批点,或解释文义,或点评诗作,或校勘文字,实是难得的书法精品;所抄又是一代大家诗作,其价值可谓不可估量。难怪冬晖喜出望外,以“奇迹”称之。手抄收稿日期:2022-04-12基金项目:遵义师范学院 2023 年国家(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培育课题“跨文化视阈下的黎庶昌文学创作研究”(2023KYYB19)作者简介:唐燕飞,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近代诗坛的宗宋倾向及突破以郑珍等人诗作为例唐燕飞(遵义师范学院 人文与传媒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摘要:郑珍、陈三立与钱锺书,都在其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了取法宋诗讲求学问出处、善于煅炼字句的特点:郑珍诗风奇奥而又平易,因题材不同而手法有异,奇奥的一面接近宋调;陈三立师法郑珍,讲求造字炼句,诗多郁勃之气;钱锺书作诗亦受宋诗影响较多。可以说,近代诗坛的宗宋倾向是诗人在取法前人的基础上追求创作的超越与突破的结果。关键词:学人之诗;近代诗坛;宗宋倾向中图分类号:I2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583(2023)-0061-04The Tendency and Breakthrough of Advocating the Poetry ofSong Dynasty in Modern Poetry WorldTake the Poems of Zheng Zhen and Others as ExamplesTANG Fei-yan(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Media,Zunyi Normal University,Zunyi 563006,China)Zheng Zhen,Chen Sanli and Qian Zhongshu all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ing from Song poetry in their poems.ZhengZhen s poetic style was mysterious and plain,and his techniques varied with different themes.Chen Sanli imitated Zheng Zhen andstressed the creation of words and sentences,and his poems are full of vitality.Qian Zhongshu s poems were also influenced by Songpoems.Itcan be said that the tendency ofadvocating thepoetry of theSong Dynasty in modern poetry was theresultofthe poets pursuitof transcendence and breakthrough in cre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predecessors.the poetry of scholars;modern poetry world;the tendency of advocating the poetry of the Song Dynasty第 25 卷第 2 期2023 年 4 月遵义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Zunyi Normal UniversityVol.25,No.1Apr.2023 62 第 25 卷第 2 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3 年 4 月本共三册,以上好白纸抄成,保存完好。第一、二册抄写于 1908 年,第一册封面上题道:“郑子尹巢经巢诗两册 光绪戊申时馆义宁陈伯严(此处有二字破损)家因得借录一过沆一自记。”第三册为巢经巢诗后集,抄写于 1910 年,封面题识为:“庚戌春二月从木斋处借得续录一过沆一自记。”第一册封面题识中所说的陈伯严即陈三立。陈三立何许人也?钱锺书曾在 围城 中借董斜川之口将唐以后的大诗人用地理名词来作概括,谓之“陵谷山原”。“三陵”为杜少陵、王广陵、梅宛陵,二谷为李昌谷、黄山谷,“四山”为李义山、王半山、陈后山、元遗山,而“原”却只有“一原”:陈散原。这位陈散原也就是陈三立,系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国学大师陈寅恪之父。被钱氏推许的陈三立,所尊崇的却是黔北沙滩之郑珍,且奉其为“同光体”先驱。正如钱仲联在 论近代诗四十家 中所说:“同光体诗人,张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之一帜,力尊巢经巢诗为宗祖。”1P10028而王瀣当年正为陈家西席,受陈三立诗学思想之影响,欣赏这位黔北硕儒诗作并手录其诗集,也就不足为奇了。二、郑珍、陈三立、钱锺书在诗歌创作上的宗宋关系何以钱锺书推许陈散原,而陈散原又尊崇郑子尹?当以晚清以来诗坛的宗宋风气有关。巢经巢诗集 作者郑珍为晚清同光体诗歌之集大成者、宋诗派代表人物、有清一代杰出诗人。陈子展在追溯宋诗派来历时指出:“和曾国藩同时的著名诗人,如郑珍、魏源、何绍基、莫友芝都喜谈宋诗,这种宗宋的风气,我们可以把它叫作 宋诗运动。近三四十年来,所谓 同光体,或所谓 江西诗派,便是继续这个运动的产物。”2P138宋诗的特点是押险韵,造硬语,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风格平淡瘦硬。这些特点在北宋“元佑”时趋于成熟,而源头乃是唐代的杜甫和韩愈。1.郑珍奇奥诗风接近宋调从诗歌渊源上看,郑珍作诗先是师法苏轼,后来转学韩愈之奇雄、孟郊之瘦硬,进而学杜甫之沉郁,兼取白居易之平易,而与韩愈诗风尤近。其诗“早岁措意眉山(苏轼),晚乃由韩(愈)孟(郊)以窥少陵(杜甫),才力横恣,范以轨度,冥心妙契,直合古人”3P10013。取径诸家而又不囿于前人樊篱,屹然自成一家,“子尹诗盖推源杜陵,又能融香山之平易、昌黎之奇奥于一炉,而又诗中有我,自成一家面目”。1P10029虽然郑珍本人其实是反对诗分唐宋,认为“只须诗好,何分唐宋”(跋黎鲁新 慕耕草堂诗钞 ),并主张“向来有私见,诗品无定派”(赠赵晓峰)。但学界在论及宋诗派时,都将其视作该派之优秀诗人。郑珍诗风兼奇奥与平易两种,因题材不同而手法有异,奇奥的一面即接近宋调。郑珍喜以古文句法为诗,拗折奇崛,如“雨余众秀赴”(过高真观),“青嶂塞天地”(觅避地至后坪),“死绿凝一线”(南河渡),“赴”“塞”“死”“凝”等字均奇特不凡。正月陪黎雪楼恂舅游碧霄洞 一诗中状写碧霄洞钟乳之千姿百态:“耽耽深厦中,具千百状态:大孔雀迦陵,宝璎珞幢盖。钟鼓干羽帗,又杵臼磨硙。虎狮并犀象,舞盾剑旌旆。础楹棼藻井,釜登豆鼒鼐。更龟鳖鼃蟾,及擂鼓鍪铠。”语词艰涩生僻,想象奇妙不俗,句法拗峭佶屈,每两句中即有一句用一四句法,语顿与节奏均异于寻常句律。对于郑珍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汪辟疆给予了高度评价:“巢经巢却是清诗家之一大转捩,以学为诗而非填死语;以性情为诗而不落率滑。学杜、学韩、学东野、宛陵、学坡、谷,皆能哜其胾、啜其醇,而适为巢经之诗,元、虞而后只有巢经。”4P285指出郑珍诗歌的两大特点是“以学为诗”“以性情为诗”,但又不因袭前人陈腐,不流于浅近平直,转益多师,终成大家。2.陈三立效法郑珍而诗多郁勃之气按陈衍的说法,“同光体”乃是指“同、光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5P1他们高麾宋帜,作诗刻意求奇求新求奥,皆以学宋为主,学唐则取法中唐之韩愈、孟郊,而非盛唐之李白、王维。可见,清代学宋者并不是一味排斥唐诗,且往往还由宋诗而窥唐境,既易于取法,又不致有粗犷肤廓之弊,较宗唐者所取得的成就更高。同光体诗人又分赣、浙、闽三派,其中沈曾植是浙派代表,陈衍为闽派首领之一,提倡“学人之诗”,推崇郑珍的陈三立则是赣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将陈三立视为郑珍诗歌之衣钵传人,在巢经巢诗钞跋 云:“郑子尹诗,时流所极宗尚,范伯子(当世)、陈散原(三立)皆其传衣”1P10026狄葆贤 平等阁诗话 中亦记郑孝胥之言道:“孟诗真气磅礴,奇语突兀,横空而来,非苦吟极思那能到,千古一人而已。近人惟郑子尹稍稍近似,今能效子尹者,则惟陈伯严耳。”1 P10025他认为郑诗能像孟诗那样大气磅礴、硬语盘空,陈三立则效法郑珍,讲求造字炼句,诗多郁勃之气。陈三立作诗师法韩孟及黄庭坚,择取唐诗注重兴象、宋诗讲求精深之长,而力避唐诗有失肤廓、宋诗偏于枯淡之弊,论诗则“恶俗恶熟”6P16。李渔叔评价其诗道:“散原精舍诗,其得力固在昌黎、山谷,而 63 成诗后特自具一种格法,精健沉深,摆脱凡庸,转于古人全无似处。惟其姿察英迈,又以读书之博,导其思力,回入篇章,乃或过矜,贪于字句精新,惟饶奇致。”7 P13230陈三立喜以古文之单行句法为诗,读之拗折奇崛。如“东南一儒霜髯鬓,曰无所为无不为”(乙庵七十生日),后句用一三三句法。“有四壁立无立锥,仕宦端如罄稽蒲”(余来散原山中),前句用一三三句法。“佳子弟何预人事,好家居果属伊谁”(王义门陶宾南各有赠答之什),用三四句法。又如“一万年来无此日,二三子肯定吾文”(侵晓舟发金陵次韵答义门赠别并示同舍诸君子),“漫就我谈排闼入,更无人解过江谁”(徐先生宗亮萧先生穆偕过寓庐作),用三一三句法。“吟边溪壑孤樽在,乱后儒生硕果如”(过梁公约),将“在”“如”后置,句式拗峭。陈衍曾以“生涩奥衍”来评价韩孟的诗歌风格特点,认为“郑子尹珍之 巢经巢诗钞 为其弁冕”,而“散原实其流派”(石遗室诗话 卷三)。此言指出了陈三立诗风的师承由来。南村亦认为陈三立诗以“古奥雄奇胜”,又指出“近时名辈讲求作诗者,多学宋人黄山谷、梅宛陵一派,力矫平弱浮浅之习,可谓知所务矣。惟学识不富,才力不敌,多有寒俭枯涩之病。惟义宁陈伯严所著 散原精舍诗,瑰丽奇特,足以自成一家,阅之可以知诸家造诣之深浅”8P13232。3.钱锺书推重陈三立并认为“诗分唐宋”南村所说之宋人黄山谷、梅宛陵均在前文钱锺书所概举之“三陵”“四山”之列。实则“三陵”“四山”之说,在钱锺书之前已有人论及。“四山”初为“三山”,首见于袁枚 随园诗话。书中载,“楼村先生教人作诗,以 三山 为师:一香山、一义山、一遗山也。”9P216张佩纶在其 涧于日记 中则另有见解:“余亦有 三山,则义山、半山、眉山耳。香山与义山太不类,遗山亦不足学,由半山以溯昌黎,由眉山以规李杜,此学诗之津梁,通唐宋之界,而上无晚唐波靡之音,下断西江粗直之派,则亦诗之中流也。”10P1426钱锺书谈艺录对此进行了记载:“近人张篑斋(张佩纶)笃好荆公,至以半山配义山、眉山为 三山。”11P80其后汪辟疆论诗,受张氏说法影响,将“三山”增为“六山”,其 读常见书斋小记六山 云:“白香山,真挚;王半山,深婉;李义山,缛丽;陈后山,孤往;韩玉山(韩偓),凄咽;元遗山,精警。予尝谓学诗必寝馈唐宋,自李杜王韩苏黄而外,尚有 六山。必精研熟读,方足以博其趣而抉其微者,即此 六山 是也。”12P804钱锺书所举“四山”,并未超出汪说“六山”之范围。“三陵”之说,则始见于胡汉民不匮室诗钞:“客有问宋诗者,答以无过三山、三陵,指山谷、半山、后山、宛陵、金陵、广陵,以其皆杜陵嫡裔也。来诗适相合。”13P128对“一原”的推重也是有由来的。张慧剑 辰子说林 即云:“故诗人陈散原先生,为中国诗坛近五百年来之第一人。”14P25汪辟疆则云:“散原能生,能造境。能生故无陈腐诗,能造境故无犹人语。凿开鸿蒙,手洗日月,杜陵而后,仅有散原。”4P285在“陵谷山原”中,有五位宋人(王广陵、梅宛陵、黄山谷、王半山、陈后山),而只有三位唐人(杜少陵、李昌谷、李义山),其中杜少陵(杜甫)则是宋代江西诗派之祖。这表明了钱锺书对宋诗的偏爱。钱氏在评析古诗时,罕提李白,偶及苏轼,鲜论元、白。在谈艺录 中,提出了“诗分唐宋”的观点,并对唐诗与宋诗作出合理界定:“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故唐之少陵、昌黎、香山、东野,实唐人之开宋调者;宋之柯山、白石、九僧、四灵,则宋人之有唐音者。”11P2钱氏认为唐诗、宋诗之分别,不在于诗人所处朝代,而在于其作品之风格特征,唐诗方肇启宋调,宋诗亦不乏唐风。对于宋诗,钱锺书的评价相当高。在宋诗选注 序里称:“宋诗的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也超过了清诗。”15P10在 宋诗选注 中,他虽然认为黄庭坚(黄山谷)的诗作“内容繁富,词句复杂”,陈师道(陈后山)“竭蹶寒窘”,王安石(王半山)作诗喜欢“搬弄词汇和典故的游戏”,梅尧臣(梅宛陵)的诗“平 得常常没有劲,淡 得往往没有味”,王令(王广陵)作品“语言粗暴,意思陈腐”,但也分别指出了他们各自诗作的优点,宋诗选注 中对诸人的评介文字长度均超过了一页篇幅。钱锺书 槐聚诗存“序”中说:“余童时从先伯父与先君读书,经、史、古文 而外,有 唐诗三百首,心焉好之。独索冥行,渐解声律对偶,又发家藏清代名家诗集泛览焉。”16P1可见他因家学濡染,在幼年时即已精通诗律。在谈到创作旧体诗的经历时,他表示自己作诗受宋诗影响较多:“炼意炼格,尤所经意,字字有出处而不尚用典,人遂以宋诗目我。倘于宋贤有几微之似,毋亦曰唯其有之耳。自谓于少陵、东野、柳州、东坡、荆公、山谷、简斋、遗山、仲则诸集,用力较劬。”17P47宋人“以学问为诗”,他们作诗时,不是吟咏自己唐燕飞近代诗坛的宗宋倾向及突破 64 第 25 卷第 2 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3 年 4 月眼中看到的青山绿水、风花雪月,而是化用、借用书本中前人描绘山水风光的词句来进行二度创作,即黄庭坚所谓的“夺胎换骨”“点铁成金”。钱锺书对这种创作方式是不赞同的,但他也并非完全反对使事用典,而是认为,如果能够运之以心,化才学为性情,化用典故如盐在水,不着痕迹,则“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18 P135。我们读钱氏诗作,也会发现作者是讲求字字有来历的。钱锺书作诗讲究出处,追求语言的凝练与浓缩,诗歌意象密集,风格趋于宋调。如他写给夫人杨绛的一首诗 不寐从此戒除寱词矣 有“销损虚堂一夜眠,拼将无梦到君边。除蛇深草钩难着,御寇颓垣守不坚”等句。其中“除蛇深草钩难着”出自 佛遗教经:“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睡。”而“御寇颓垣守不坚”则化用南宋理学家语录:“答吕与叔患思虑多日,此如破屋中御寇,前后左右驱逐不暇。”为此他曾经颇为自负地说:“用理学家语作情诗自来无第二人。”19P72“字字有来历”的特点在 将归(其二)一诗中也表现得很明显:“结束箱书叠箧衣,浮桴妻女幸相依。家无阳羡笼鹅寄,客似辽东化鹤归。可畏从来知夏日,难酬终古是春晖。田园劫后将何去,欲起渊明叩昨非。”此诗作于 1938 年春淞沪战役之后。该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此时钱锺书身在异国,心忧祖国而又力不能及,只能以诗达意抒怀。“结束箱书叠箧衣,浮桴妻女幸相依”语出 论语公冶长第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当时钱锺书一家在国外,所以是“浮桴”。“阳羡笼鹅”“辽东化鹤”分别出自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晋陶潜搜神后记,抒发世事无常、思念故土、物是人非之感。“可畏从来知夏日”,语出 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晋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此处“日”指日寇。“难酬终古是春晖”则出自孟郊 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古语写时事,寓意深刻。“田园劫后将何去,欲起渊明叩昨非。”化用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胡不归”“觉今是而昨非”。此诗句句使事用典,抒写国恨家仇,表达忧世伤生之感,气韵沉郁苍凉。对于钱锺书的诗,叶嘉莹认为,从宋诗的一面来说,“用字用典贴切绵密,写得非常好”,但过求精炼精工,思路未能开阔疏朗,以至“缺少了情韵的一面”20P10。这个评价应当是中肯的。三、结语从郑珍、陈三立到钱锺书,都在其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了取法宋诗讲求学问出处、善于煅炼字句的特点。就宋人而言,唐诗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他们希望能够在继承唐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从而确立了一套异于唐诗的创作方式和审美规范。宋代之后,明人尊唐,而清人宗宋。但既要学古,又要有别于古人之面目,做到“以故为新”“使熟者生也”11P321,就要保持真性情,使诗中“有我”,因此道咸时期的宋诗派十分重视创作主体的学问根底和人格性情。陈衍在评论宋诗派时就指出,作学人之诗并非最高境界,而是必须先作诗人之诗,既有先天性灵,又重后天修炼,将“学人诗”与“诗人诗”相结合,才是“真诗人”。故而清代诗歌尤其是近代诗歌偏近于宋诗特征,但又有别于宋诗,体现出以学问涵养诗歌内容,又在艺术上有所创新的独特风格。这是近代诗人在取法前人的基础上追求创作的超越与突破的结果。参考文献:1钱仲联.论近代诗四十家M.清诗纪事(道光朝卷第 14 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2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 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3钱仲联.黔诗纪略后编M.清诗纪事(道光朝卷第 14 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4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5陈衍.石遗室诗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6钱仲联.陈衍诗论合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7钱仲联.鱼千里斋随笔M.清诗纪事(第 19 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8钱仲联.摅怀斋诗话M.清诗纪事(第 19 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9袁枚.随园诗话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10张佩纶.涧于日记(壬辰上)M.台北:学生书局,1966.11钱锺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12汪辟疆.汪辟疆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3胡汉民.答大厂见谢言诗之作叠恻韵M.不匮室诗钞(卷五).台北:华冈出版部,1975.14张慧剑.辰子说林M.长沙:岳麓书社,1985.15钱锺书.宋诗选注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2.16钱锺书.槐聚诗存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2.17吴忠匡.文化昆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8(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第九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2017.19田蕙兰,马光裕,陈珂玉.钱钟书杨绛研究资料(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 现代卷)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20叶嘉莹,刘靓.从中国诗论之传统及诗风之转变谈钱钟书槐聚诗存 的评赏(下)J.北京社会科学,2013(4):4-10.(责任编辑:罗智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