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辅博物馆馆藏史前“骨龠”与“骨簧”的实材复制及音响初解.pdf
下载文档

ID:3632473

大小:4.91MB

页数:10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博物馆 馆藏 史前 骨龠 骨簧 复制 音响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4 年第1 期THE NEW VOICE OF YUE-FU(Journal of the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No.1,2024编者按:辽河流域是我国远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等。这些文化遗址及其出土的文物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史前文明的情况。从这些文化遗址出土的远古乐器对研究西辽河文明发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0 2 3 年7 月2 9 一3 0 日,由朝阳德辅博物馆、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朝阳音乐家协会及我刊编辑部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中国史前礼乐之器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朝阳市召开。值得注意的是,辽宁省朝阳市德辅博物馆馆藏的七种史前乐器一一小河西陶鼓、兴隆洼骨、石、红山陶坝、夏家店的特、骨簧和陶铃等在民办博物馆,甚至是在国家博物馆中也是罕见的。围绕这些乐器进行研讨,对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史前乐器的发展、演变及与礼仪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对西辽河流域的史前音乐文化研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此次研讨会专家学者提交的学术论文主要围绕史前乐器的礼仪功能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传承展开,不仅涉及了德辅博物馆馆藏的史前乐器,还对浙江新石器时代的多种乐器、史前音乐文明特征、古代礼乐器的音高以及先秦笛管乐器等进行研讨。本次研讨会的两大亮点,一是国内考古学界和音乐学界专家共同参会交流;二是与会的音乐学家用德辅博物馆馆藏的七种乐器共同演奏由南京民族乐团于东波创作的作品诸神的踪迹,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故本刊特开辟“史前乐器学术研究”专栏,对相关学术成果予以刊发,以飨读者。德辅博物馆馆藏史前“骨”与“骨簧”的实材复制及音响初解刘正国摘要“骨禽”与“骨簧”是当代音乐考古新发现的两种骨类音乐文物,其对于中国史前音乐文明的探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通过对民办的辽宁省朝阳市德辅博物馆馆藏的这两种远古骨类乐器进行实验音乐考古式的实材复制和演奏音响的初步探微,揭示两种乐器可能存在的音响奥秘和目前尚不为人知的奇特关联。【关键词骨;骨簧;兴隆洼文化;夏家店文化;鹰尺骨;实材复制中图分类号:J609.2D0I:10.20093/ki.CN21-1080/J.2024.01.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1-5 7 3 6(2 0 2 4)0 1-0 0 2 3-1 0在当代音乐考古的重要发现中,有两种独立于先秦“八音”之外的骨类乐器成批出土,赫然震惊了中外音乐界,那就是河南贾湖新石器遗址出土的距今7 8 0 0 一9 0 0 0 年的“骨”(4 0 多支)和陕西石遗址出土的距今4 0 0 0 年左右的“骨簧”(2 0 多枚)。这两种骨类乐器的考古惊世发现,作者简介:刘正国(1 9 5 1 一),男,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员。不仅填补了中国先秦文献记载上的空白,更是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音乐的史前史,对探人类的远古音乐文明,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所谓“骨”,即是以一种单独的骨管制成的多音孔吹奏乐管,因其形状很像现今所见的笛,故被普遍误称为“骨笛”。其实,这种远古的骨质24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4 年第1 期乐管与汉魏出现的“笛”名竹质乐管有着本质的区别。它自然质朴,不设吹孔,属原始形态的斜吹气鸣乐管,为后世竖吹、横吹之“笛”的远祖。这一远祖,在中国古典文献的载说中有其特定的名称,那就是“”,也即史称的“如笛”。所谓“骨簧”,则是用骨质材料制成的一种片状簧鸣振动微型乐器,与现今民间所见的竹制之口簧的形制基本一样,只是制作材料上为当今所鲜见的骨材。这种骨材究竟取自何种动物,其实还是个谜。骨质之“簧”的出土年代久远,它应是后世竹质口簧乐器的本原形态。“骨”与“骨簧”这两种骨类乐器虽同属史前,但在出土的年代上却相差了数千年。而两种乐器的形制亦大相径庭:一为管状,一为片状。但是,因其制作材料上的骨质之同而皆不在先秦“八音”(金、石、丝、竹、土、革、木)之列,这似乎又昭示着该二器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联,尚有待于我们去揭示。关于“骨”之器,当以1 9 8 6 年间河南贾湖新石器遗址出土的、以鹤鹰类尺骨制成的多音孔乐管最为闻名。而事实上,这种原始质朴的不设吹孔的骨质乐管,并不仅见于贾湖新石器遗址之中,在北方内蒙古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以及山东龙山文化的薛家遗址,乃至陕西的石遗址中,都有为数不少的发现,只是这些骨质乐管大都散落在民间的收藏中。而另一种“骨簧”之器,同样也不仅见于众所周知的石遗址中,早在2 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零星的骨簧出土于内蒙古赤峰的夏家店文化遗址、山西的陶寺遗址及辽宁的水泉遗址等,只是其作为乐器的身份迟迟才被识破。而今,随着石骨簧的出土及“簧”名为独立乐器之揭示,散落在民间的出土“骨簧”已呈现出相当数量的私家及博物馆收藏,为当今音乐考古所不容忽略的音乐文物。本文的研究,即以辽宁省朝阳市民办的德辅博物馆(以下简称“德辅馆”)馆藏的一支兴隆洼文化五孔骨,以及两枚夏家店文化(下层)的骨簧藏品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对这两种远古骨类乐器实验音乐考古式的实材复制和演奏探微,揭示其可能存在的音响奥秘和目前两种乐器之间尚不为人知的奇特关联。一、兴隆洼文化“骨俞”兴隆洼文化属北方新石器时期的文化,其遗址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及东北地区,距今约8 0 0 0 年,是红山文化的重要源头。作为年代极其久远、保存甚为完好的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兴隆洼不仅出土有罐、钵为典型的陶器和以块、斧、铸为主形的玉器,还有一种以草原大鹰翅骨制成的骨管吹奏乐器一一。相关资料显示,早在河南舞阳贾湖“骨”(俗称“骨笛”)首次发现的1 9 8 6 年间,远在北方的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就有一支所谓“骨笛”(实即“骨”)出土,是用大鹰翅膀的“肱骨”制成。该乐管出土后,一直存放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资料库中,直至2009年,当地的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通过报批,将该“肱骨”乐管取回赤峰,对其残缺的管端进行了修补复原,并做了音响的试奏。但遗憾的是,复原者似乎不谱这种远古乐管()是利用自然管端来“斜吹”演奏的,遂在肱骨的管端修补后,竟又加开了一个吹奏的“豁口”(如今之“洞箫”、古之“竖笛”)。这一“豁口”的添加开设,使得该远古乐管本身所具有的8 0 0 0 年历史,一下子就消解掉了“五千多年”(有“豁口”的竖吹之“笛”约成型于汉代前后,距今还不足三千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骨笛”(见图1)。1】刘正国:笛乎筹乎禽乎一一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质斜吹乐管考名,音乐研究,1 9 9 6 年第3 期,第6 4 7 4 页。刘正国:德辅博物馆馆藏史前“骨”与“骨簧”的实材复制及音响初解25图1 赤峰修补复原的兴隆洼“骨笛”(肱骨)德辅馆所藏的一支兴隆洼文化“骨”,亦属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镇兴隆洼村出土之器,由民间渠道采集获藏,经朝阳市文物局组织的辽宁省文物鉴定组专家推荐,鉴定其为“一级文物”(文物编号:DF1600)。与上述1 9 8 6 年兴隆洼遗址出土的那支“肱骨”乐管所不同的是:该乐管是用草原上大鹰的“尺骨”2 制成,长约28厘米,管口较细的一端基本完好(没有“豁口”),直径约1.6 厘米;较粗的管尾一端有残缺,直径约2.8 厘米。“骨”管身开有约0.4 厘米直径的音孔五个,呈不规则排列。其中,最上一孔的位置远离下一孔,开在近于管端吹口处约0.9厘米处,颇为奇特,为迄今所仅见(见图2)。图2 兴隆洼文化五孔“骨禽”(文物编号:DF1600)该乐管的最初收藏,其音乐性能的首次测试,是由辽宁省歌舞团的孙靖平先生用原件来吹奏的。他当时运用了像洞箫那样的管端“竖吹”之法,虽发音勉强(因管端无豁口),倒也可从乐管的四个音孔中清楚地吹出“do、r e、mi、l a”四声音阶。3 但整个试奏中,乐管的最上一孔是持续按压的,并未发出任何音律。显然,以这种后起的“竖吹”之法,加之最上一孔的闲置不用,并不能真正揭示该乐管本身所具有的实际音响奥秘,仅可视其为音乐性能的初窥藩篱。2020年1 1 月上旬,受德辅馆馆长王冬力先生的特别之邀,笔者与南京民族乐团的于东波先后奔赴朝阳,对德辅馆的这件兴隆洼五孔“骨”的音乐性能做更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于东波于月初先期抵达该馆,现场考察到这管“骨”实物管身已1图片取自“百度百科”之兴隆洼骨笛词条。2鹰鹤类飞禽的翅膀由三种粗细不同的骨管组成,即肱骨、桡骨、尺骨;其中尺骨的骨管最适宜乐管的制作,著名的贾湖“骨俞”共出土4 0 多支,全都是以鹤类飞禽的尺骨制成。3王冬力:德辅典藏,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 0 1 9 年,第5 0 页。见有裂,且较粗的一端管口残缺,不便用实物进行吹奏,随即用带来的鹫鹰尺骨实材标本及3 D打印的鹫鹰尺骨管,对馆藏的这管五孔“骨”进行了实物比对1:1 的复制,并运用正确的骨“斜吹”之法,对该管做了初步的音响吹奏测试。于东波的吹奏是以“骨”底部较粗的一端作为吹口,通过气息的缓急、吹口角度的俯仰,他在该管“骨”的中声音区以自然指法加上组合指法,吹奏出了大体合于民族角调式的“mi、f a、s o l、l a、si、d o、r e、mi”七声音阶乃至于十二律的半音阶。于东波是“骨”演奏难得的传承之人才,自2 0 1 7年跟随笔者学之后,颇得骨“斜吹”技法之正宗。作为一个年轻的职业管乐器演奏家,他年壮气盛、活力非凡,对“斜吹”演奏技法的领会既能得之于心而又能应之于手,没几年的工夫,其26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4 年第1 期于贾湖“骨”的演奏已然渐臻妙境。他创作并演奏的贾湖“骨”独奏作品诸神的踪迹,在视频及网络的传播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此次的试奏,他能在这管兴隆洼多孔“骨”上进行各种娴熟的吹奏和音阶探索,自不必说。然而,余以为,以骨管底部较粗的一端为吹口进行吹奏音响探索,并非不可,但依此法吹奏的最大问题是:仍然用不到细端管尾的那一个音孔,从而不能对该孔的设置做出合乎事理的解释,这其实是一个重要的症结之所在。鉴于此,笔者特地专程由沪飞抵朝阳,对德辅馆的这管五孔“骨”进行了现场实物的考察和摩,并在于东波的协助下,用采集到的比例大致相同的一根鹫鹰尺骨实材,对该管五孔“骨”进行了完形的复制(见图3)。图3 大鹰尺骨实材复制品与兴隆洼五孔“骨俞”原件的比对在这管复制的完形五孔“骨”上,笔者尝试着像运用贾湖“骨”一样以骨管较细的一端为吹口进行演奏,即以右手的食、中、无名三指按搽“骨”下把的三个音孔,以左手的食、无名二指按压上把跨距离的两个音孔,中指居中支撑作平衡用。如此,乐管本身所设置的五个音孔(包括最上近管端的一孔),都能运用于实际的演奏谱例1而发出不同的音律。经初步的演奏探索,在该乐管上可以较为顺畅自然地吹奏出以第三孔作1=D为基本调的五声、六声,乃至于七声齐备的音阶和乐曲,特别是用以演奏草原风格的牧歌长调等游牧乐曲则尤为自然贴切。如下,将该管“骨”的第三孔作1=D的基本音阶谱以示之:(O 为筒音、为第1 孔,以下类推)此外,经再度对这管“骨”反复琢磨和试奏,笔者又摸索出以该乐管第三孔作“la”(如西洋同主音大小调一样)来演奏传统羽调色彩的乐曲。也就是说,在这管“骨”上,至少还可以谱例2作1=F的宫调翻转演奏,更进一步地揭示其所可能具有的音乐表现性能。如下,将该管“骨”的第三孔作“la”(1=F)的基本音阶谱以示之:刘正国:德辅博物馆馆藏史前“骨”与“骨簧”的实材复制及音响初解27由以上两谱例所示可以看出,该管“骨”的五个音孔(包括近管端的第五孔)都具有相应的发音功能,不可或缺。而相邻第三、四两孔之间的音程关系也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乃有大三度、小三度之不同。此外,在第三音孔上,可以吹奏出大二度、小二度的不同音高。这些在同样距离的音孔或者是同一个音孔上,演奏出的不同音程关系与音高,都是管乐演奏者的口风之俯仰、气流之缓急以及叉指之法的微调所致。实际上,在吹管乐器的演奏中,乐管本身所开的音孔只是一个大致的设定(一种经验式的开孔,并非经过什么精密的计算),其具体的音高也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看演奏者如何去吹奏获取,此即如明代大乐律学家朱载靖律吕精义所云:篇、麓、笛、管皆一孔兼三音,其吹之极难分晓,全在口唇之俯仰、吹气之缓急,唇仰则清一律,唇俯则浊一律,仰而急者则为本律之半声故今之篇、麓、遂、管欲全乎律吕者,其妙处在兼音也;然吹之甚难,非精熟者不能到。1 朱氏在这里所说的管乐演奏“一孔兼三音”的兼音之妙,“非精熟者不能到”,所指并不只是演奏技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了演奏者的“以耳齐其声”。事实上,古今中外,音乐中的乐音、乐律及乐曲的演奏等,都离不开人的“以耳齐其声”,此乃是“互古不变之法则、颠扑不破之真理”。2 然而,在当代的音乐考古研究中,特别是对远古骨管乐器的音响解读上,却存在着一种意欲排除人的主观因素之演奏,而寻求所谓的乐管本身“客观音响”的错误理念,3】从而汲汲于出土乐管的音孔设置的测量、计算以及测音数据的获取,而完全忽略了人的因素,并错误地以为这就是科学的研究。早在2 0 世纪7 0 年代初,音乐学前辈郭乃安先生就在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1【明】朱载:律吕精义,冯文慈点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9 8 年,第6 5 1 页。2刘正国:伶州鸠论“律”疑案解谜(下),音乐研究,2 0 2 3 年第5 期,第1 0 页。3黄翔鹏:舞阳贾湖骨笛的测音研究,文物,1 9 8 9 年第1 期,第1 5 一1 7 页。4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中国音乐学,2 0 1 7 年第1 期,第5 一9 页。一文中明确指出:“如果以为只要精确地测量出有关指孔等的数据便能全面掌握乐器的音律,而无需考虑人在具体演奏实践中的主观因素,那就大错特错了。”4 郭氏之言,诚为卓见,他是从日本的“尺八”高手能在仅开有五个音孔的乐管上,准确地演奏出十二个半音的见识中获得的感悟,从而提出了“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的重要命题。当今的音乐考古学研究,如何将关注点从出土音乐文物本体中真正地转向“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大问题。概之,通过对德辅馆馆藏的这支兴隆洼五孔“骨”的实材复制与音响试奏探索,感觉它与笔者曾吹奏过的距今八九千年的河南贾湖“骨”确属同一类的远古乐管,只是其制作材料上稍异:一为“鹤”骨、一为“鹰”骨,但都是以飞禽类的“尺骨”制成。其乐管形制上皆为多音孔设置,只是一为有规则的匀孔开设,一为不规则的多孔布局。但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结构特点一一即不开“吹孔”,而以乐管的自然管端作“吹口”(斜吹),这也正是中国远古“”类乐管的典型特征之所具。兴隆洼“骨”与贾湖“骨”在乐管性质上属同类,而在制作材料及开孔形制上略有差异,其乐管形态所反映的或许就是:北方草原的游牧文化与南方中原的渔猎农耕文化各具不同的文化特质,这一点,尚有待于日后之深究。二、夏家店文化“骨簧”“簧”之为器,有独立于类“笙”“竿”之外的、横贯于口的片状振鸣之簧,世称“口簧”“口弦”或“口弦琴”等。此种独立之“簧”乐器的存在,文有古代典籍之载说(如刘熙释名、陈旸乐书等),器有世传民族民间活态之遗存28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4 年第1 期(如彝、回、蒙、羌、黎、纳西等众多民族的“口弦”),当确然无疑也。不过,无论是典籍文载抑或是民间世传,似皆以“竹”制之“簧”为其主要闻见,或有以金属(铁)制之“簧”者,自当为后起衍变之器。古之“口簧”以竹制,此由“簧”名从“竹”的字体构形察之,固已彰明。然而,近些年来,在陕西神木石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却赫然惊现出一种既非“竹”、亦非“铁”,而以“骨”制的数十枚“骨簧”之器,其年代极为古远,距今4 0 0 0 年左右,直令当今的学者刮目以视。1 石弟“骨簧”的惊现,不仅引起了考古及音乐学界的特别关注,也使早年既有的考古出土及散见于民间收藏的各种“骨簧”,逐渐映入了当代音乐学者的眼帘。就目前所知,民间散见的出土骨质之“簧”,以夏家店文化“骨簧”最为多见。夏家店文化是我国北方早期青铜文化的代表,由内蒙古赤峰的夏家店遗址的发掘而得名。其考古文化包括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 3 0 0 年一前1 6 0 0 年之间,其年代范围与陕西的石遗址大体相当,也被认为是后红山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则晚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其年代大致相当于中原西周至春秋时期,约在公元前1 0 0 0 年一前5 0 0 年之间。夏家店文化以出土大量的石器、陶器、铜器、玉器及骨器等著称,其中的骨器就有不少的片状“骨簧”之发现。早在2 0 世纪6 0 至8 0 年代,属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辽宁建平水泉遗址,以及属夏家店上层文化的赤峰夏家店M14墓葬、克什克腾旗龙头山遗址等,都曾考古出土过数件骨质之“簧”。2 而更多的夏家店文化“骨簧”则散落于民间为私人或私家博物馆所收藏。在德辅馆陈列的以红山文化为主题的“礼乐之器”藏品中,就列展有近十枚的属夏家店文化的“骨簧”采集品,为红山文化的“守望者”王冬力馆长多年民间搜寻所得,殊是难能可贵(见图4)。骨质口簧图4 德辅馆馆藏的夏家店文化“骨簧”(采集)值得称道的是,德辅馆对这些远古“骨簧”的收藏,不仅仅限于展品的陈列,还进行了一些相关实验性考古的复制研究探索。笔者曾得到过德辅馆用牛肋骨复制的夏家店“骨簧”一枚,而更为珍贵的是,王冬力馆长还将其馆藏的一枚尚未列入编号的夏家店文化“骨簧”出土实物作为特别的馈赠送给了笔者,并嘱笔者对这种“骨簧”的复制材料做些相关的研究。正是由此一枚难得的出土“骨簧”实物之赠,便无意间引发了笔者对远古“骨簧”之器的研究兴趣,更是由此开启了笔者对制作“骨簧”的“骨”质材料的思考和复制实验探究,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认知。1】孙周勇:陕西神木石弗遗址出土口簧研究,文物,2 0 2 0 年第3 期,第4 4 一5 3+1 页。2】方建军:石骨簧的音乐历史意义,音乐研究,2 0 2 0 年第1 期,第6 一1 2 页。刘正国:德辅博物馆馆藏史前“骨”与“骨簧”的实材复制及音响初解29笔者受赠的德辅馆馆藏这枚“骨簧”,形同发夹,略呈自然弯拱状。“簧”框长约9.2 厘米,最宽处1.4 厘米、最窄处0.6 厘米,簧片磨制极其精细,厚度不足0.1 厘米。中间刻一细长簧舌,长约7.4 厘米,舌根最宽约0.2 厘米、最细的舌尖则不足0.1 厘米。簧舌尖处钻一径约0.1 8 厘米的小圆孔,小圆孔至簧端处有一道明显的系痕深沟,当是演奏时系绳所形成,显示这应是一枚曾经长期演奏使用过的“骨簧”实物遗存(见图5)。图5 夏家店文化(下层)发夹形“骨簧”该枚“骨簧”曾经数千年的掩埋,因泥土的深度浸染而呈墨褐色。从贾湖遗址出土的“骨”亦呈这种墨褐色来看,这枚“骨簧”应该是属夏家店下层文化,距当今在4 0 0 0 年左右,但却保存十分完整,无任何残缺,簧体坚硬而簧舌似还有着些许弹性,直让人疑其是否还可能用来演奏。经过了数千年的掩埋,这种“骨簧”竟然还有如此完整的形态,真让人叹为观止。那么,它究竟是怎样一种特殊的骨材制成的呢?通过对该枚“骨簧”实物的反复瑞摩和细致观察,笔者感觉它的制作材料可能并不是众所认为的牛肋骨、驼肋骨或鹿骨等,而应该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质地无比坚硬而又富有弹性的骨质材料。凭借着长期以来对贾湖遗址出土骨管乐器“”的仿制实验所积累的某种经验式直感,笔者大胆瑞测,这种“骨簧”制作的原材料,极有可能就是草原上的大型飞禽一一鹰的“尺骨”,也就是说,它与吹管乐器“骨”的制作材料是同源的。众所周知,“骨”是一种管状器,而“骨簧”则是一枚片状物,如此大相径庭的二器制作材料怎么会想到是同源的呢?因为,笔者在多年对贾湖“骨”乐管的实材仿制中有所发现:同为飞禽翅膀上的“尺骨”,鹰的“尺骨”与鹤的“尺骨”在骨管形状上除了大小有别外,还有一个重要明显的不同,即鹰“尺骨”的骨管不如鹤“尺骨”的骨管那么圆,其弯拱的一面是略呈平状的,这种弯拱形略呈平状的一面,可以很方便地截出一条宽度在1 一1.5 厘米左右的骨片(见图6)。“尺骨”上截出的这种骨片,既坚又薄,只要稍经打磨,便就是制作“骨簧”之器的绝妙佳材,而这一绝妙佳材,却是一般人所意想不到的。图6 鹰“尺骨”弯拱一面略呈平状的截片图示30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4 年第1期接下来,笔者便开始着手对身边的这枚夏家店发夹形“骨簧”进行实验性复制。首先选取了一根好不容易采集到的大鹰“尺骨”的标本实材,比照发夹形“骨簧”的长度和形状,在该“尺骨”的较粗的一端切割截取出一段骨片(见图7)。图7 大鹰“尺骨”截片制“簧”图示而后,对这一骨片雏形进行相应的细致打磨,待厚度合适后再刻出簧舌,最后钻一小孔。如此,一枚发夹形“骨簧”便成功复制出来了。通过与出土原件的比对,这枚用大鹰“尺骨”复制出的“骨簧”形态、神韵乃至骨片本身自然约略的弯拱度,都与出土原件极度相似,且不只是形似,更是一种神似,甚而可以说,“尺骨”复制品简直就是这枚出土发夹形“骨簧”数千年前的原形再现(见图8)。图8 大鹰“尺骨”制成的“骨簧”(上)与夏家店出土原件(下)的比对有了成功复制的“骨簧”,我们就有可能来重现4 0 0 0 年前骨质之“簧”所发出的真实音响,而接下来的关键就是对其演奏方法的探索。就迄今所发现的远古“骨簧”来看,不论是发掘出土的石“骨簧”、陶寺“骨簧”、夏家店“骨簧”,还是散见于民间收藏的各种“骨簧”,其形制上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在“骨簧”的簧舌根部一端钻有一个极细小的圆孔。没钻小孔的出土骨质之“簧”,笔者迄今未见。若遵“以今之所见,求取古代之真实”(黄翔鹏语)的学术之旨,这种骨质之“簧”的正确演奏方法,当是至今仍存见于民间“口簧”演奏的一种“押”奏法:即以一根绳线穿系小孔,以一手拉抻绳线来振动“骨簧”中间的簧舌,再通过口腔内气流的变化和舌头的巧弄,从而发出泛音原理的不同音律和曲调。这种独特的“押”奏法,不比一般竹制或铁制“口簧”那样的“弹”奏法,基本发音可以一而就,而是要有相当技巧的拉押,方可有效地带动“簧舌”的振动发声。笔者花费了较大精力反复习练,才算基本掌握了“骨簧”演奏的拉抻方法。借此,在复制的这枚夏家店发夹形“骨簧”上,终于成功地演奏出清晰的自然泛声“do、mi、s o l”基本音列和宫调色彩的曲调旋律(此即是西洋“大三和弦”的物理基础)。同时,又通过口腔内空气的开合变化掌控,还可以演奏出以基本音列的“sol”作为“la”音的羽调色彩的曲调旋律(此则有泛音列“bsi”音先现的物理基础)。通过反复的习练试奏,笔者甚而发现,根据簧片振动的泛音原理,在任何一枚“骨簧”上应该都刘正国:德辅博物馆馆藏史前“骨”与“骨簧”的实材复制及音响初解31可以演奏出各种不同调高的音列,而对这些不同调高音列的获取,往往取决于“口簧”演奏者对音调先入为主的听觉感知,这也就是本文前节所论述到的“以耳齐其声”。通过这枚复制“骨簧”的实际演奏,证实了截取鹰的“尺骨”开片来制作的“骨簧”,有着极佳的弹性和饶有金属感的振动音色,应该是其他任何动物的骨材如牛、马、羊的肋骨,以及鹿骨、驼骨等不能够比及的。先前曾有的一些“骨簧”的复制,基本上都是使用动物肋骨骨材,由于其质地硬度不够、弹性不好,故演奏不出真正的“口簧”音色和效果。为了进一步确证远古“骨簧”的骨材是取自大鹰“尺骨”的开片,在成功复制并复响夏家店发夹形“骨簧”的基础上,通过对石“骨簧”考古材料形制数据的查找,发现石出土的“骨簧”形制的大小厚薄,基本与夏家店的这枚“骨簧”相同,也有一定的自然弯拱度,长8 一9厘米,宽度在1厘米左右,而厚度约0.1厘米。11这个尺寸正是合于鹰“尺骨”上可以截取的骨片大小。于是,笔者又尝试着对石遗址出土的两件造型饶有特色的“骨簧”残件,进行了鹰“尺骨”上开片材料的复制和复原,并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见图9)。图9 石遗址出土“骨簧”残件(左)的大鹰“尺骨”复制复原品(右)在德辅馆馆藏的近十枚夏家店文化“骨簧”中,有一枚造型较为独特的“骨簧”一直为笔者所关注。该枚“骨簧”形同舟船之划桨,余将其称之为“形骨簧”(文物编号:DF0946)。其簧体总长约11.8 厘米,在所见夏家店“骨簧”中,算是比较罕见的长度。簧框最宽处约1.5 5 厘米、最窄处约0.8 厘米,簧片厚约0.1厘米;簧舌长约9.2 厘米,也呈“桨”状,而与簧框之形相得益彰。颇为特殊的是,该枚“骨簧”穿绳线的小孔并不是常见的开在簧舌外的边框沿处,而是开在了簧舌的本体上,这一点在目前出土“骨簧”的形制中似为仅见(见图10)。图10 夏家店文化樟(桨)形“骨簧”(文物编号:DF0946)该枚形“骨簧”,德辅馆曾委托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弦”的传承人安歌宇老师进行过1:1的复制,所用的骨材为鹿骨。笔者尝就此询及安老师,据其谓,鹿骨复制的该枚“骨簧”演奏的音响并不理想。出于对这枚形“骨簧”造型1孙周勇:陕西神木石弗遗址出土口簧研究,文物,2 0 2 0 年第1期,第4 4 一5 3+1页。的好奇,遂向王冬力馆长索要了该枚“骨簧”形制尺寸测量的数据根据所提供的基本数据,截选了先前复制“骨簧”的相同鹰“尺骨”骨片,对该枚形“骨簧”进行了1:1的试验复制(见图11)。32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4 年第1期图11鹰“尺骨”截片复制的夏家店掉形“骨簧”然而,通过对该枚复制“骨簧”的试奏,感觉其音响不若发夹形“骨簧”的音质好,与预期的效果有一定差距。初以为,这可能与其穿弦绳的小孔开在簧舌本体上,影响其坤奏的振动效果相关。后来偶然看到了一段视频,使笔者对这种“骨簧”的正确演奏方法产生了思考。视频显示:在日本库页岛和北海道一带居住的阿伊努族妇女们,擅长演奏一种竹制“口弦”,其形制与夏家店文化的这枚形“骨簧”非常相似,特别是其穿绳的小孔也是直接开在了簧舌的本体上。她们的演奏很特别,不像是一般所见的那种拉押,而是一种以右手腕环绕式的弹押,其音响效果却非常好(见图12)。图12 日本阿伊努族妇女演奏的竹制“口弦”(樟形)生活在日本的阿伊努人,据说有着东北亚的血统,她们演奏的这种形似的竹制“口弦”,与中国北方夏家店文化的桨形“骨簧”如此相像,两者是否真的存在着某种渊源上的关联,已不得而知。但是,若能实地考察日本库页岛和北海道的阿伊努族妇女们演奏的“口弦”,了解这种特殊形制“口簧”的正确演奏方法,当能有效地解开夏家店文化的这枚桨形“骨簧”的真正音响奥秘。通过对德辅馆馆藏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两枚“骨簧”以及石遗址出土的相关“骨簧”的实材复制及其演奏音响的复原,加之对所见出土“骨簧”考古资料发布的形制数据的综合分析,笔者确信:这种远古骨簧的制作材料,似飞鹰尺骨这种特殊的骨材莫属。作为笔者原创性的发现,在2023年7 月间辽宁朝阳召开的“中国史前礼乐之器学术研讨会”上,笔者于论文宣讲中公开揭示了骨簧制作的这一骨材之秘一一草原大鹰翅膀的“尺骨”,是为远古骨簧制作的真正实材!如上本文的探论,所涉同属史前音乐文化的兴隆洼“骨”与夏家店“骨簧”,从北方的新石器时期到青铜文化的早期,其年代跨度约4 0 0 0年之遥,而在两器却采用了相同的骨材一一皆为大鹰翅膀的“尺骨”。如此,从8 0 0 0 年前的管状“骨”到4 0 0 0 年前的片状“骨簧”,大鹰尺骨的天然骨材之用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传承与演变?这中间折射出的又是怎样一种北方草原文化的特质?它是否与远古草原游牧先民们的“鹰”崇拜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些,都要有待于我们来日之探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