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旅融合背景下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pdf
下载文档

ID:3631890

大小:2.69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融合 背景 黑龙江 少数民族 音乐 文化遗产 保护 开发
2023.5ART RESEARCH文旅融合背景下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哈尔滨师范大学/赵瑞隋欣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转化升级,在旅游时的文化主题内核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尤其是极具地域性特质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将少数民族音乐与旅游业相结合,不仅能够宣传且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同时还能加强旅游业的精神文化内涵,使游客们对于当地特有的文化进行认识与了解,让游客们了解到当地文化的宝贵之处,对当地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人文价值,但是在发展中还是存在着宣传力度弱、扶持不精准、传承保护有困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保护建议与发展举措。关键词:文旅融合 民族音乐 少数民族音乐 黑龙江 保护文化和旅游一直是人们长久以来讨论的话题,人们对于旅游的独特性和文化内涵性的要求也日渐增高。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边疆省份包含了众多的少数民族,全省的少数民族拥有54个,这些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极具丰沛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中就包含了丰硕、独特的音乐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就成为了黑龙江文化旅游建设中的重要一员。将少数民族音乐与旅游相结合既能提高黑龙江整体文化旅游水平,也能满足游客们在旅游中的多元化需求。一、文旅与少数民族音乐的融合契机(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的内涵,已经不再满足于在旅游时的“空壳”形式。文化在旅游中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存在,一个旅游场景只有拥有真正的文化内涵,才像是一个拥有灵魂的“生命”,才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让人们流连忘返、恋恋不忘、回味无穷。在文化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传播、继承、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使他们延续下去。特别是在少数民族音乐遗产的传承方面,因为其独特的方式使得它们面临着失传、濒危的局面。文旅融合就可以借助旅游,使游客们对于当地特有的文化进行认识与了解,让游客们了解到当地文化的宝贵之处。(二)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业也迎来了转型甚至升级的局面。游客们已经不单单只满足于单纯的“囫囵吞枣、蜻蜓点水”的旅游形式了。山水的风景再过美丽也只是浮光掠影,游客们更加追求的是通过旅游能够学习到不同的民族习俗、历史文化,体会到不同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精神的感受与切实的体验。简单来说,就是跳出自己熟悉的居住环境,去体会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正是因为这种文旅融合的形式,使得在文化挖掘方面能够更加的充分,尤其是少数民族音乐这种总结了民族精华的传统文化,它涉及了少数民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具有典型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游客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倾听导游的讲解,欣赏音乐表演者的精彩演绎,观看当地的民俗博物馆和实景演出,参加当地独有的文化节日。这种种的不同以往的感受与体验,都深深印刻在了游客的脑海当中,使得他们念念不忘。文化就是旅游的灵魂,它不仅丰富了旅游的内涵,而且加快了旅游的转型与升级。黑龙江省应及时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让文化与旅游融会贯通,实现互惠共荣。(三)文旅融和下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保护意义根据多项调查显示,近年来愈来愈多的游客更加愿意直接参与进地方旅游的文化活动当中,从旅游活动中的观光者转化为切身体验者。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使人们重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与独有性,进而唤醒少数民族音乐你文化遗产的生机,同时带动了当地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以及客源流量与经济效益,形成有体、有魂的文化旅游产业。黑龙江省作为拥有54个少数民族的边疆省份,其中的满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的人口占据了黑龙江省总人口的3.59%。这些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极具丰沛的民族文化,包含了如满族的萨满神调、赫哲族的嫁令阔、鄂伦春族的赞达仁以及满族传统民歌等这些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成为了黑龙江文化旅游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旅游推动当中不但扩大了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生存空间,以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力,而且也能够激发游客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151艺术研究艺术管理热爱与认同,增加了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的民族自豪感、自我认同感。二、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保护的环境与现状黑龙江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近阔的平原,起伏的山前台地、高峻的山龄、低缓的丘陵。大体来说,山区半山区(海拔在300m 以上)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60.5%,平原绝大部分在50-200m 之间面积约占全省面积39.5%。版图西北部狭窄处只有60公里,而东南部宽480公里以上,地势为西北东南向高,而东西两部分低。北部有大兴安岭、中部小安岭、东南部有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地。该地区是黑龙江省及全国重要的林业基地,并望藏者丰富的水力资源;东部是三江兴凯平原,地势低平,略成斜方形,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在大小兴安岭山前形成波状起伏的台地。在嫩江两岸及安达一带形成宽阔的平原,境内分布者风沙地形,盐破洼地及湖泡。东西部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天,利于农业机械化作业,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国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及其传承一直是高度重视的态度,发布了相关的文件要求各相关部门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这一工作方针贯彻到底,形成严谨、科学的工作制度,这些少数民族音乐都是无价的文化财富。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及学术界以及民间社团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方努力下,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工作不断地发布、落实、改进、加强,通过严格的政策与法规、专业的保护机构等协调合作是这些宝贵而稀有的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与传承发展。但是在保护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困难,总体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个各部分。在内部,一部分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处于后继无人的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对潮流、现代的事物感兴趣,没有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继承的意识,尤其是一些音乐的传承方式为口传继承,这也使得传承的难度大大的增加,再加上多为少数民族语言更是让传承的过程困难重重。在外部因素中,民众上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认识度不高导致群众的保护意识不强,这就使保护开发工作的空间受到了限制,政府虽然也对少数民族音乐保护给予了政策以及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音乐的种类繁多、独特性强且很多都地处偏僻,这些资金的帮助也只是雨落大海不见水,也是因为如此使地方乡镇政府的工作难以施展从而保护宣传不足。当地政府也组织过少数民族音乐进部队、少数民族音乐进社区等艺术活动,可是由于受众的不了解以及时代的替换性导致效果并不明显。三、保护与旅游开发举措(一)夯实保护少数民族音乐基础首先加强对于少数民族的针对性保护工作,只有把宝贵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科学的保护起来,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方位的经济开发,否则会使本就岌岌可危的音乐文化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可督促地方政府实施保护工作,并对工作人员采取阶段性考核制度,带动地方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政府实施工作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局内人与局外人之间的尺度,少数民族有其独特的民族风俗与文化,在保护工作中必须充分考虑保护主体的特殊性,不仅带入被保护的局内人的视角进行考虑,同时也要以局外人客观专业的态度与能力进行保护与发展工作,这样才能使工作的效率最大化、保护程度最优化。其次,引进专业的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人才并给予相对应的薪酬与高福利待遇。在保护工作的落实中,结合当地部门联合对当地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工作,培养出更多具备“局内人”与“局外人”双重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培养对于旅游开发相关知识的能力,打造多层次、多能力人才。组建出专业的将少数民族音乐与旅游进行融合的开发团队,加强落实细致化分类保护工作,针对不同的少数民族情况进行精准保护与开发。最后,与高校合作进行少数民族音乐的宣传演讲与教学,进行具有少数民族艺术性的美育教学,为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与传播打下夯实的基础。在高校中进行宣传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到专业的少数民族音乐知识、进行少数民族音乐的审美培养,而且在演讲的过程中也可能有机会吸引到愿意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学生,这就很有可能减小少数民族音乐的濒危局面。(二)打造专业化运营管理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融合的过程中,要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进行深度的挖掘与保护,使二者的融合更加的和谐,所以在运营管理方面就要专业化、创新化的方式与方法,做到以少数民族音乐为基础促进旅游的发展、以旅游发展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以良好的经济环境再滋养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形成良性的可循环模式。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不仅能保证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的稳定性与坚实性,也有效地带动了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良好的经济环境使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得到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工作也就能够顺利的开展。针对少数民族的文旅融合开发中,在保障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下打造出创新性的旅游文化产品,使游客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以满足。每一个少数民族的地区以及民族文化、风俗习惯都是有其独特之处,就像是充满吸引力的文化宝藏等待人们前去探索、体验,所以在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文旅融合开发过程中采用特色化发展,针对不同的少数与专业的旅游景区开发团队打造出属于该民族的特色旅游区,开启少数民族多模块开发模式。在与专业的管理人才及运营人才的合作下提高景区知名度,就能保证客流量,从而也就保证了市场占有率,继续促进少数民族的旅游发展。景区的发展会带动当地的餐饮、住宿、等与旅游产业息息相关的行业发展,从而增1522023.5ART RESEARCH加当地的就业率。外地务工人员也会回到家乡就业减少当地的人群流失,从而也就保护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在政府的保护下、在经济发展良好的促进下,以多民族景区实行“以点连线”的旅游规划路线带动黑龙江的少数民族景区共同发展,打造高质量、高服务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圈,形成高效率的良性循环。(三)开发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的旅游产品在少数民族的景区中都会上演高质量、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音乐表演活动,这也是展现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特点的重要方式,也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中的重要一环。在少数民族的景区中可以制作售卖当地特有的民族乐器,也可以将乐曲制作成形制相同的挂件作为项链、手链、挂件等进行售卖。这种转化方式不仅可以带动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同时也能通过游客的佩戴少数民族音乐特征的配饰起到对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的宣传作用。(四)结合数字科技影像1.数字化信息储存针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保存与时俱进,采用数字化保存方式。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开展数字化的保护工程,采用专业的收集设备,通过数字化的科技手段对珍贵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数字采集、归档储存、数字化处理,最后进行展示。对采集的数字化信息进行分类归档整理、储存起来,查找时采用关键字进行检索,更加的便捷、精准,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对于一些现存人口以及非常少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就可以用专业的设备进行采集收录,整理为光盘、网盘等可储存的影像资料供人翻找查阅。2.打造元宇宙IP文化在黑龙江少数民族的音乐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打造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的元宇宙IP世界。近年来元宇宙已经成为热点的话题,打造元宇宙世界需要有丰富的文化内容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黑龙江省作为拥有大量少数民族文化的边疆省份,建立属于黑龙江少数民族的元宇宙世界宛如囊中取物。将少数民族中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与民族中经典流传的神话民族故事相结合,利用VR技术与游戏公司合作构建一个完整的文化宇宙体系。内容上,在黑龙江少数民族中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与背景,每一个民族打造一个经典的虚拟人物,先打造出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故事,再结合民族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内容和独特的民族音乐在游戏世界中的不同情境加以运用,且与其他民族紧密交织、文化故事相互联系,打造独属于黑龙江少数民族的玄幻IP世界。技术上,利用VR技术在游戏世界中构建一个虚拟的神话元宇宙世界。近年来游客对于旅游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也应顺应局势来满足游客高标准与高需求。在虚拟世界中打造沉浸式的观感体验,游客可以选择不同的民族进行游戏体验,在游戏中投入现实世界的经典景区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与文化内容。比如在虚拟世界中加入满族传统婚俗、满族采参习俗、蒙古族四胡音乐、赫哲族嫁令阔、达斡尔族扎恩达勒、鄂伦春族口弦琴等,打破空间的障碍与距离,让游客可以更加快速便捷的沉浸到黑龙江少数民族世界中去。不仅能使体验者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与景区产生兴趣,同时也对黑龙江的少数民族音乐文旅融合起到了积极宣传的作用。在宣传上,可以与其他符合文化特点的虚拟人物进行合作,进行划破空间与次元梦幻联动。随着元宇宙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热门的虚拟人物,比如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柳夜熙”既具有极高的热度,也与元宇宙的IP文化相符合。与高流量虚拟人物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在各媒体平台的宣传度与知名度、提高民族自信心,而且能够顺应潮流吸引更多的年轻游客来黑龙江体验非遗民族文化。四、结语黑龙江作为少数民族音乐丰富的省份,包含了大量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少数民族的音乐宝藏。少数民族的音乐魅力不仅在于它的音乐艺术审美,也在于它之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独特的民族魅力在文化旅游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的旅游开发不但可以加深黑龙江的旅游文化内涵,而且提高了当地文化旅游的整体水平、丰富了前来的游客们的美好体验,开辟了黑龙江文旅融合的新空间,打造出具有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新航线。注释:卞学哲,张序强.黑龙江省地貌特征及评价J.函授教育,1998(2):20-22.参考文献:1杨婷,徐瑞芳,邓瑞星,肖磊.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旅游融合开发策略J.当代旅游,2022,20(11):19-21.2范巧珍.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模式探析及展望J.北方音乐,2018,38(23):237-238.3何昭丽,米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双赢发展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7(5):149-155.4吴云.浅谈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田野调查J.戏剧之家,2016(13):90.5葛慧玲,焦扬,傅丽芳.黑龙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特点研究J.北方经贸,2015(2):43-45.6刘传勤.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资源开发研究以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满族、朝鲜族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2):128-132.7卞学哲,张序强.黑龙江省地貌特征及评价J.函授教育,1998(2):20-22.注: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名称:基于本地生活圈的龙江特色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研究,编号:20YSD222。15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