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团体心理干预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态及工作质量和工作成就感的影响分析.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团体 心理 干预 对消 供应 工作人员 心理健康 状态 工作 质量 成就感 影响 分析
120 医药前沿 2024年3月 第14卷第8期 临床护理团体心理干预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态及工作 质量和工作成就感的影响分析俞培英,蒋丽芳,徐 慧(通信作者)(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江苏 苏州 215000)【摘要】目的:分析团体心理干预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态、工作质量和工作成就感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 26 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3 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态评分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工作质量 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JSS)和工作成就感评分(工作成就感量表)。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健康、工作质量、工作成就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工作质量、工作成就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心理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成就感,同时可有效减少其心理健康问题。【关键词】心理干预;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心理健康;工作质量;工作成就感【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24)08-0120-03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这一角色至关重要。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医疗器械的无菌供应,与医疗服务的安全与效率直接相关。因此,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常常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这会损害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而影响其工作表现和职业成就感1。近年来,针对医疗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被认为是提升医疗工作者心理福祉,进而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手段2。本研究旨在分析团体心理干预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工作质量和工作成就感的影响,以期提高这一关键职业群体的整体福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 26 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3 名。对照组男 3 名,女 10 名;年龄 26 54 岁,平均年龄(40.057.15)岁;学历:初中 1 名,高中 8 名,大专1 名,本科及以上 3 名;平均工作年限(9.854.55)年。观察组男 2 名,女 11 名;年龄 25 55 岁,平均年龄(39.657.20)岁;学历:初中 1 名,高中 7 名,大专0 名,本科及以上 5 名;平均工作年限(10.254.6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19120101)。纳入标准:(1)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负责消毒和供应医疗器械的工作人员;(2)消毒供应室工作 1 年以上,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对工作环境的适应;(3)身体健康,无长期或重大的医疗病史,能够正常完成工作任务;提供书面的知情同意书,表示愿意参与研究并遵守研究规定。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2)研究期间长期病假或请假,无法正常执行工作职责;(3)有明确计划在近期内离开现职位的工作人员。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干预。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包括焦虑、抑郁症状的筛查,以及心理社会功能的评估。为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提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强调自我关怀的重要性及识别和应对职业压力的策略。引导工作人员认识到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教授基本的压力管理技巧,如时间管理和放松技巧。提供一般性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工作人员处理工作和个人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定期跟踪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根据需要提供反馈和指导。观察组接受团体心理干预。(1)认识自我:专家采用集体心理治疗会话和个体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帮助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自我探索和情感表达。在安全、支持性的环境中,进行一对一深入交谈,鼓励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分享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使用认知行为疗法技巧帮助其识别和挑战不良思维模式。(2)自我肯定:治疗师引导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分享自己的优点和成就,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团体互动,促进积极反馈,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个体咨询中深入探讨和强化个人长处和成功经历。(3)松弛训练:治疗师教授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腹式呼吸技巧。让参与者坐在舒适的位置,手放在腹部,深吸一口气,感受腹部随着吸气而上升,并在呼气时感受腹部下沉。在此过程中,治疗师强调呼吸应缓慢、深入、有节奏,以促进身体的放松。治疗师引导参与者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练习,通常从足部开始,逐渐向上至头部,医药前沿 2024年3月 第14卷第8期 临床护理 121包括脚部、小腿、大腿、腹部、胸部、背部、手臂和面部肌肉。每个肌肉群紧张几秒后放松,治疗师指导参与者专注于紧张和放松时的感受差异。之后治疗师指导进行引导式想象练习,嘱参与者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处于一个安静、和平的环境,如海边、森林或任何可使其感到放松的场所。治疗师用平缓的声音描述这个场景,帮助参与者在心理上达到深度放松状态。(4)同理心训练:采用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方法培养同理心和人际交往技巧。通过分析情景中人物的感受和动机,提高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共情。(5)行为强化:治疗师使用行为疗法技术,与参与者设定具体行为目标,通过正向反馈强化积极行为,使用认知重构和行为调整技术改变不良行为模式。(6)合理情绪疗法:治疗师指导参与者分享积极生活经历,运用情绪聚焦技术识别真实感受。通过深入探索,学习调节和管理情绪,提高情绪智力和心理适应能力。1.3 观察指标(1)心理健康指标: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3评估心理健康,包含 90 个条目,1 5 分,总分 90 450 分,总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2)工作质量指标:干预前后,使用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Job Satisfaction Survey,JSS)4评估工作质量,1 5 分,总分越高,表示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越高。(3)工作成就感指标:干预前后,使用工作成就感量表5评估个人在工作中的成就感,15分,总分为 20 100 分,总分越高,表明个人的工作成就感越强。1.4 统计学方法使用 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率n(%)表示,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躯体化、焦虑、强迫、抑郁、人机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偏执、敌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化、焦虑、强迫、抑郁、人机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偏执、敌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2.2 两组成就感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工作成果的满意度、工作成长和学习、工作表热情及投入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工作成果的满意度、工作成长和学习、工作表热情及投入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2.3 两组工作质量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同事关系及晋升机会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同事关系及晋升机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3。表 1 两组心理健康评分比较(x s,分)组别人数躯体化焦虑强迫抑郁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131.580.241.140.201.610.251.100.231.880.211.110.261.830.301.240.32对照组131.570.281.500.231.630.211.490.261.870.241.600.221.840.281.640.25t0.0984.2590.2214.0500.1135.1870.0883.552P0.923 0.0010.827 0.0010.911 0.0010.9310.001组别人数人机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偏执敌对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131.800.311.140.351.470.251.250.141.540.201.220.231.660.341.130.30对照组131.780.271.710.301.460.231.430.171.520.261.480.211.640.321.560.28t0.1754.4580.1062.9470.2203.0100.1543.778P0.862 0.0010.916 0.0010.8280.0060.879 0.001表 2 两组成就感评分比较(x s,分)组别人数工作成果的满意度工作成长和学习工作表热情投入程度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1324.268.3567.5010.1127.6911.1278.7211.2028.6011.7847.3710.2721.1310.4776.6210.73对照组1321.2111.3354.0711.7027.1010.5666.6911.4827.1010.5535.8711.1021.1210.4641.579.75t0.7813.1320.1392.7140.3422.7420.0028.716P0.442 0.0010.891 0.0010.735 0.0010.998 0.001122 医药前沿 2024年3月 第14卷第8期 临床护理表 3 两组工作质量评分比较(x s,分)组别人数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同事关系晋升机会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1348.054.8561.275.6547.784.8566.275.6550.054.8560.275.6549.054.8568.275.65对照组1348.974.9555.885.5546.164.7559.885.5548.974.9554.885.5548.974.9559.885.55t0.4792.4540.8602.9090.5622.4540.0423.820P0.637 0.0010.3980.0080.579 0.0010.967 0.0013 讨论在医学领域,关于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热点话题6。随着医疗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提升医疗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工作质量已成为当代医疗系统面临的重要挑战。国内外研究表明7,医疗卫生工作者因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复杂和情感负担重等因素,容易出现心理压力、职业倦怠、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工作人员的个人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来改善医疗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也是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特别是针对特定群体如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研究,由于其面临的特殊工作环境和心理压力,探索适合其心理干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类研究不仅能为改善医疗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也能为医疗系统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团体心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工作质量、工作成就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心理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arnett 等8的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医疗工作者的压力、职业倦怠和焦虑。分析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自我肯定、松弛训练等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自我认知、情绪调节能力和压力应对策略。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潜在的职业风险,容易引发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干预通过提供一个支持性和理解的环境,可帮助其识别和释放这些压力,从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此外,通过团体互动和情感表达,增强了其社会支持感和团队凝聚力,可进一步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投入。与国内外文献比较,本研究的结果与 Grnheid 等9的研究相符,后者发现心理干预能显著提升医疗工作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和工作参与度。但本研究针对的是特定的医疗工作人员群体,这一点在国际研究中较为少见。这一差异表明,在心理干预的实施上,针对不同职业特性和工作环境的个性化干预可能更为有效。因此,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特定医疗工作人员群体的心理健康需求,以及如何根据这些需求定制有效的干预措施。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心理干预在改善特定医疗工作人员群体心理健康状态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了根据职业特性定制心理干预措施的必要性。这些发现为未来针对医疗工作者的心理干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由于本次观察例数太少,对观察组结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偏差,今后应加大样本量,比较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参考文献】1 申晨,梁瑞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8):31-32.2 孙雪莹,史安云,甘志连,等品管圈活动在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监测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13):2063-2066.3 全飞宇,曾干,刘晴,等某军队医院工作人员症状自评量表-90与艾森克人格量表测评分析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3,30(3):366-370.4 刘娜,吴迪,柳琴,等情绪劳动策略在调节模式和护士工作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 J护理学报,2019,26(1):68-71.5 于佳,吴燕燕,肖晚晴妇幼健康教育者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浅析 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2):211-215.6 魏路,史丽萍,曹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地区基层医务工作者心理现状分析 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1(2):155-160.7 RIEDEL B,HOREN S R,REYNOLDS A,et al.Mental Health Disorders in Nurs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Implications and Coping StrategiesJ.Front Public Health,2021,26;9:707358.8 BARNETT M L,GONZALEZ A,MIRANDA J,et al.Mobilizing Community Health Workers to Address Mental Health Disparities for Underserved Populations:A Systematic ReviewJ.Adm Policy Ment Health.2018;45(2):195-211.9 GRUNHID T,HAZEM A.Mental wellbeing of frontline health workers post-pandemic:lessons learned and a way forwardJ.Front Public Health,2023,19;11:120466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