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北窑洞建筑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3631786

大小:2.33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陕北 窑洞 建筑 符号 包装 设计 中的 应用 研究
184美学技术窑洞是陕北地区传统的居住形式,其建筑符号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审美风格,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在此背景下,研究旨在推动窑洞建筑符号在当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以深入探讨陕北文化的实用意义。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通过对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的实地调查,运用符号学方法对窑洞建筑符号进行解析,并对其特征进行分类,提取其符号元素。然后,深入探讨窑洞建筑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并通过实际设计案例证实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同时,尝试将窑洞建筑符号元素融入包装设计中,以丰富设计的文化内涵,为陕北文化在平面设计领域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途径。研究旨在通过对窑洞建筑符号的深入挖掘和应用,使其在当代设计语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1 陕北窑洞建筑相关概述陕北窑洞地处黄土高原地区,地形起伏、沟壑纵横、梁峁连绵。窑洞建筑是陕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窑洞分为独立式、靠山式和沿沟式,以适应不同地形1。其主要由厚实的土墙构成,保温性能突出,部分墙体使用石块、木材进行装饰和加固。窑洞常呈线性排列,形成一系列连续的穴居空间,通过庭院连接内外。朝南开口和较大的开窗设计能最大限度采光,提高室内温度,而外部和内部则装饰有木雕、石雕等,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和审美观念。2 陕北窑洞建筑符号特征作为人类社会的核心构成元素之一,建筑以其独特的形态展现出特定的设计理念和观点。由建筑物各部位及其构造共同构建出的建筑语汇,可被视为一种符号系统2。根据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建筑符号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类为图像符号,它描述了建筑与其表现内容间的类似关联,如木雕、屋内装饰等都属于这一类,它们传递出建筑本身的视觉信息;第二类是指示符号,即反映建筑与传达内容的因果联系,如当提到窑洞时,人们会想到窑门、窑顶、拱状架构等,这些都是用来表示窑洞特征的关键词;最后是象征符号,它是基于建筑形状与内涵间的随意连接,这类符号包含建筑形制或者颜色象征,揭示了建筑背后的深层含义3。2.1 图像符号窑洞建筑的图像符号主要存在于窑洞建筑中的雕刻与门窗装饰中,形式多样、变化无穷,展现了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传统形制特征。这是一种由陕北居民在长时间社会活动和生活经验中创造出来的艺术表现方式,并且会通过特殊的装饰艺术呈现在建筑物上。这些思想观念包含宗教信仰、生老病死、传统习俗、伦理宗法等,具备极高的研究价值。陕北窑洞建筑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王显1,詹秦川1,王欣玥2(1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16;2 长春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103)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深入研究陕北窑洞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在包装设计领域的应用潜力。通过分析其文化内涵和符号意义,旨在为包装设计提供新的创意方向,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方法:首先,介绍陕北窑洞建筑的特点和文化符号,探讨其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其次,通过分析包装设计的要求和特点,深入研究如何将陕北窑洞建筑符号融入包装设计中。在方法层面,采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解析和分类窑洞建筑的符号元素,探讨其在包装设计中的实际运用。结果:通过对陕北窑洞建筑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以获得一系列创新性的包装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案将充分利用窑洞建筑的文化元素,使产品更具地域性和文化底蕴,并提升其艺术价值。同时,通过实际应用的验证,探讨陕北窑洞建筑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效果和影响。结论:本研究期望为在包装设计中融入陕北窑洞建筑符号元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和实践,可以发现并凸显陕北窑洞建筑在包装设计中的独特价值,促使这一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焕发新的生命力。通过丰富包装产品的文化内涵,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关键词:窑洞建筑;建筑符号;包装设计中图分类号:TB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4-0184-03185第 37 卷第 4 期 2024 年 2 月Vol.37 No.4February 2024艺术科技陕北地区的窑洞建筑中包含了丰富的纹样类型,这些图案通常基于中国的传统象征物体如动物和花卉等元素来发展、变形、简化或重新组织,并通过与房屋构造相关的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现有的装饰图案。这种图案主要包括各种动植物、宗教礼器、文字和几何形状4,以表现性纹样为主。动物纹样的内容包括龙、凤、老虎、狮子等。植物纹样的内容以当地的树木、花卉、农作物为主,其中花卉类的纹样最多,有牡丹、莲花、梅花等。在动物界,狮子被视为兽类的首领,象征着权力和尊严;鸳鸯代表爱慕和幸福;而在植物界,蟠桃则寓意祝福长寿等。宗教类主要包含盘长、八卦、铜钱、宝剑、如意等。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道家八宝,又被称作暗八仙;另一种则是佛教八宝4。这些主题都反映了人们对宗教保护平安的信仰。文字类纹样包括口田纹、工字纹、寿字纹等。其中,寿字纹是最常见的,代表了大众对健康、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渴望。尤其是追求长寿,这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梦想。因此,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人们对“寿”字加以改良,并将其转化为一种具有美感和独特性的图形。字的形状有长、圆两种,书写方式也各异,从而构成了一个传统且象征好运的装饰标志。几何类纹样主要包括“X”符号纹、方格纹、斜交叉纹、角星纹等,形式简洁,大多用于图案填充等。一些图案不仅具备单独的象征意义,单独个体与其他事物结合后又会产生新的深层内涵,如“蝠寿纹”,其由寿字和蝙蝠构成,具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寓意4。当地人把这种蕴含吉祥寓意的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这不仅是地方特色文化的体现,还是对陕北窑洞建筑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观念的一种展示。2.2 指示符号指示符号是窑洞建筑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源于人们对建筑本身的需求。窑洞建筑中的指示符号主要体现在空间指示符号与功能指示符号两个方面。陕北窑洞建筑的空间结构主要分为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包括“一”字形、“L”形和“口”字形三种5。“一”字形空间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它由窑洞与开阔的院落构成,体现了人们在规划庭院时对风水的考虑。窑洞坐北朝南,使庭院视野更加广阔,以便让阳光更多地照射到窑脸。相比之下,“L”形的空间布局比“一”字形更晚出现,这是生活水平提升及人们需求变化产生的结果。这种布局方式包括用于居住的窑洞和用于储存、生产等用途的辅助型用房,从而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而“口”字形的院落则多采用四合院的形式,这是一种适合家族居住的方式,其建筑结构和空间安排都基于尊崇严肃的中国传统文化、阴阳学说等。窑洞的主要构造包括单孔型与串联型这两种类型。其中,单孔型窑洞最为常见,特点在于前端设有一个公共区域(厅),而后面则是一个供人休息的地方(炕),同时设有炊具区(炉灶),并在房屋背面设置了烟道用于排烟。这种设计不仅方便烹饪食物,还能充分利用热量来加热炕床,从而使炕成为家庭的社交中心及接待客人之地,展现出陕北独特的“炕文化”。串联型窑洞是由两个或者三个相邻的窑洞相互连接而成,主窑位于中央并用作起居室或客厅,两侧则是用于居住或储存物品的房间。部分大户人家会在窑洞内部的侧面再开一个小的窑洞,用于存储贵重物品或是躲避战乱,这种形式被称作拐窑或是“窑中窑”。功能指示符号在陕北窑洞建筑中主要体现于各种功能性结构,如瓦当、女儿墙、出厦等。瓦当与滴水在陕北地区窑洞建筑中大多应用于偏房、护窑檐、院门等具有坡屋顶结构的建筑上。瓦当的纹样以虎头纹为主,虎头纹象征权贵和地位,能够展现房屋主人的身份和地位。滴水作为古建筑中瓦当的配套结构,起着引导雨水下流的作用,形状大多近似倒三角形,陕北人民结合其形状特征,将其与如意结合,形成独特的装饰纹样。陕北地区的女儿墙大多用砖头堆砌而成,通过砖头的横竖摆放、正负形的搭配,形成不同样式的镂空图案,图案内容大多为几何图形的重复排列,虽然形式简洁,但富有节奏感,体现了陕北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出厦是在原建筑结合主体结构形成以后,按照一定的需要重新添加的附属构筑物。出厦在结构上依附于原有建筑,既可以作为主体空间的一部分,与主体186美学技术连为整体,又可以与主体空间分开形成单独的附属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原有建筑的空间,并且为建筑内外提供一个过渡空间,人可以在这里停留或进行其他活动。窑洞建筑的出厦也有保护窑脸免受雨水侵蚀的作用。2.3 象征符号在建筑象征符号中,符号本体与象征意义的关系不确定,通常取决于约定俗成,即能指特征与所指意义不存在绝对的对应关系。窑洞建筑的象征符号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两个方面。黄土、砖石和木材是窑洞建筑主要的构造材料,窑洞建筑物最初源于土窑。在建设窑洞的过程中,黄土因易挖掘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被充分利用,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窑洞建筑中。随着工艺的发展,砖石材料逐渐被应用于窑洞建筑中,形成砖窑、石窑、固窑等多种建筑形式。木材多用于窑洞的横梁和门窗框架等部分,通常采用当地的木材,如柞木、松木等。木材不仅能够加固结构,还能为窑洞带来一些自然的色彩。窑洞建筑的独特结构主要体现在窑脸上。窑脸是窑洞建筑外观中视觉表达最突出的部分,窑洞单体窑脸的门窗通过分割区域呈现出不同的几何形制,主要分为五类,即满肩、偏门、双夹耳、单夹耳、高肩,其中偏门、双夹耳两类最为常见6。就建筑空间整体而言,窑洞庭院呈正方形,窑脸则以半圆状为主,使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平衡的关系,同时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一排窑洞三、五、七孔,产生具有节奏感和美感的建筑形制。这样的组合不仅赋予建筑多样化的形态,也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理念。3 陕北窑洞建筑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陕北地区以丰富的农业资源著称,其中一些特色农产品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榆林的红富士苹果,因气候和土地的优势,味道香甜、口感脆爽,被誉为陕北果中之王。此外,陕北的枸杞、核桃和红枣也以优质的口感和养分备受推崇。本文以陕北地区的农副产品为例,对其包装设计进行优化。3.1 元素符号的提取窑洞建筑符号是陕北人民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逐渐形成的显性视觉表达形式。陕北人民勤劳淳朴的性格特点和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当地建筑在形式上追求质朴大气的布局。在设计产品包装时,设计师应充分提取窑洞建筑符号元素,从建筑外形、建筑特色、建筑环境、建筑的局部等方面提取符号元素,经过提炼,将其运用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上。通常情况下,窑洞结构注重平衡和美学上的协调。它排斥单调、间断及无序的形式,倾向于采用对称、有序性和虚实融合等方式来建造。因此,可以从它的外观设计中提炼关键要素。此外,精致的木刻与石雕也是窑洞建筑重要的艺术特色,将其应用到产品包装上可以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为了体现陕北地区的文化特征,还可从建筑中的装饰与生活用品中提取元素,以凸显陕北地区的人文气息。3.2 色彩的选择陕北地处我国的中北部,气候干燥,窑洞建筑的建造多就地取材,使用黄土、石材等材料,大多采用质朴鲜艳的色彩,如黄色、赭色、青色、褐色等颜色。这些色彩大多偏暖色系,暖色可以振奋人的精神,使产品更具有吸引力。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中,设计者应该从建筑本身和建筑周围环境出发提取色彩,对包装的色彩进行创新研究,将窑洞建筑具有特色的色彩搭配融入产品的包装设计中。4 结语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向外迁徙,“空心村”问题日益突出,老旧的窑洞正逐步被遗弃,其精美的纹样和雕刻技艺也在慢慢消失。为了确保这些古老的手工艺技术得以传承和发扬,必须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和延续,吸引更多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同时在更新技术的过程中保持对传统技术的尊重。此外,应努力拓展窑洞建筑符号的创新思路,将此宝贵的历史遗产传承下去。如今,窑洞建筑符号已开始融入各类产品包装设计中。因此,设计师应从现实出发,增强自身的民族意识,并将窑洞门窗纹样艺术纳入创作之中,不断寻找新的创意和突破点。参考文献:1 靳亦冰,胡梦童,王军.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窑洞建筑符号特征研究(下转第 192 页)192美学技术于通过镂空处将烟包推出。软包香烟由于自身特点,在开启后顶部留有开口,外界的污染物容易通过开口处污染香烟滤嘴。而将烟包装入盒套后,可以遮盖开口,在增强香烟完整性和美观性的同时,防止对香烟造成污染。图 2 玉溪卷烟盒套结构(图片来源:笔者绘制)3.3 反思层在盒套设计中的体现反思层关注的是形象和印象,在较低的本能和行为水平上只有情感,没有解释或意识,解释、意识、理解和推理来自反思水平,在这三种水平中,反思水平最容易随文化、经验、教育和个体差异的变化而变化321。同时,在时间尺度上,反思层所带来的影响远大于本能层和行为层。本能层与消费者即时看到的感觉反馈有关,行为层与消费者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情感与感受有关,它们都是“现在的,当下的”。反思层则促使设计师通过挖掘产品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设计出具有独特内涵的产品,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例如,在图 3 的玉溪卷烟春节主题盒套设计中,设计者采集了许多云南当地的文化视觉元素,如著名的云南玉溪卷烟厂标志“红塔”、云南的多民族聚居元素、烟叶和灯笼元素。这些元素与云南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能在本能层上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还能在反思层上结合云南的民俗风情进行创新,从而呈现出欢乐、日常的氛围。整体画面采用黑白分格漫画的形式展现,将传统元素与年轻人喜欢的形式相结合,能展现云南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魅力,激发年轻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图 3 玉溪卷烟春节主题盒套设计(图片来源:笔者设计)4 结语将情感化设计应用在卷烟盒套设计中,不仅能更好地保护软包香烟,提升其实用价值,还能提升其审美价值和情感价值,让年轻消费者在包装中寻找、释放自己的个性需求。除此之外,品牌方也能通过情感化设计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不间断地推出不同主题、不同样式的卷烟盒套,提高品牌忠诚度。除了卷烟盒套,情感化设计还可应用在更多领域,取得更好的效果。参考文献:1 吴琼.信息时代的设计伦理J.装饰,2012(10):32-36.2 马奇.西方美学资料选编:下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841.3 诺曼.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程进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1,21.作者简介:黄丽娟(1979),女,湖北孝感人,专科,研究方向:新型包装工艺。朱智琦(1994),女,江苏无锡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上接第 186 页)J.中外建筑,2022(6):34-41.2 杨涛.徽州古建筑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22,38(3):117-122.3 刘晴月.基于建筑符号学理论的川西地区乡土民宿设计研究 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20.4 韩亮.陕北窑洞门窗装饰纹样的观念研究及应用探索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09.5 杜文君.陕北窑洞民居空间装饰艺术及其民俗文化研究 J.艺术品鉴,2022(24):64-67.6 王昊宇.陕北窑洞门窗纹样艺术在品牌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J.西部皮革,2021,43(7):91-92.作者简介:王显(1998),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詹秦川(1964),男,甘肃靖远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丝路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王欣玥(2004),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