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域国别学与语言治理研究的互动与反哺.pdf
下载文档

ID:3631747

大小:1.17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区域 国别 语言 治理 研究 互动 反哺
区域国别学与语言治理研究的互动与反哺张小曼,骆新春(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 3 0 6 0 1)摘 要:区域国别学是一门融合了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语言既是其研究的重点,也是其研究的重要载体。构建区域国别学,助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离不开语言治理研究。语言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是适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自下而上的涵盖面广泛的治理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语言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政策和社会语言生活,对语言教育生活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区域国别学的学科设置,有利于做好区域国别学本体研究,也有利于培养学科人才。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语言治理研究,可以为国家战略、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赋能。关键词:区域国别学;语言学;语言治理;交叉学科中图分类号:H 1 0 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1 3 8 0 X(2 0 2 4)0 2 0 0 7 1 0 6I n t e r a c t i o n a n d F e e d b a c k B e t w e e n R e g i o n a l E t h n o l o g y a n d L a n g u a g e G o v e r n a n c e S t u d yZ HA N G X i a o m a n,L UO X i n c h u n(S c h o o l o f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s,H e f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H e f e i 2 3 0 6 0 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R e g i o n a l e t h n o g r a p h y i s a n i n t e r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f i e l d t h a t i n t e g r a t e s m u l t id i s c i p l i n a r y k n o w l-e d g e.L a n g u a g e i s n o t o n l y t h e f o c u s o f i t s r e s e a r c h,b u t a l s o a n i m p o r t a n t c a r r i e r o f i t s r e s e a r c h.B u i l d i n g a r e g i o n-a l e t h n o g r a p h y t o a s s i s t C h i n a i n p a r t i c i p a t i n g i n g l o b a l g o v e r n a n c e i s i n s e p a r a b l e f r o m l a n g u a g e g o v e r n a n c e r e-s e a r c h.L a n g u a g e g o v e r n a n c e i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a s p e c t o f g l o b a l g o v e r n a n c e,a b o t t o m u p a n d w i d e r a n g i n g g o v-e r n a n c e r e s e a r c h t h a t a d a p t s t o 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A t p r e s e n t,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d o m e s t i c s c h o l a r s o n l a n g u a g e g o v-e r n a n c e m a i n l y f o c u s e s o n n a t i o n a l p o l i c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l a n g u a g e l i f e,a n d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n l a n g u a g e e d u c a t i o n l i f e s t i l l n e e d s t o b e d e e p e n e d.T h e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s e t u p o f r e g i o n a l e t h n o g r a p h y i s c o n d u c i v e t o c o n d u c t i n g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o n-t o l o g y o f r e g i o n a l e t h n o g r a p h y a n d a l s o t o c u l t i v a t i n g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t a l e n t s.T h e s t u d y o f l a n g u a g e g o v e r n a n c e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r e g i o n a l e t h n o g r a p h y c a n p r o v i d e n e w i d e a s f o r n a t i o n a l s t r a t e g y a n d t a l e n t c u l t i v a t i o n,p r o m o t e t h e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 n a t i o n a l g o v e r n a n c e s y s t e m a n d g o v e r n a n c e c a p a c i t y,a n d e m p o w e r C h i n as p a r t i c i p a-t i o n i n g l o b a l g o v e r n a n c e.K e y w o r d s:R e g i o n a l e t h n o g r a p h y;l i n g u i s t i c s;l a n g u a g e g o v e r n a n c e;i n t e r d i s c i p l i n e 一、区域国别学与语言治理研究的关系语言治理是语言规划、语言管理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中西方就语言治理研究的侧重存在相异之处。西方学者侧重语言治理概念、原则等问题的理论研究,以及基于个案的语言治理方式研究等;12语言治理包罗万象,3指法律、教育等机构通过书籍、法规、考试等形式规定语言或语言形式的使用及其思想行为的过程;4西方语言治理重视通过多种方式达到治理的目的。5这与我国重视政府部门在语言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显然不同。在中国,语言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2 0 2 0年召开新时代第一次17第4 6卷 第2期2 0 2 4年2月 宜春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i c h u n U n i v e r s i t y V o l.4 6,N o.2M a r.2 0 2 4 收稿日期:2 0 2 3 1 0 2 8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心雕龙话语体系英译和中西文论对话研究”(项目编号:1 7 B YY 0 6 1)。作者简介:张小曼(1 9 6 9),女,安徽合肥人,合肥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与英美文学。全国语言文字会议之后,2 0 2 1年我国语言治理研究发文量陡然增长。6按照研究对象不同,目前国内语言治理研究可以分为两类,即语言本体治理和语言生活治理,相对来说,语言本体治理研究相对较少。语言治理涉及身份认同、民族性和经济关系。7按照研究领域不同,语言生活治理研究可以进一步分为语言政治生活治理、语言社会生活治理和语言教育生活治理。区域国别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学科,是国家培养跨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语言是其中最基本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因此,笔者拟在区域国别学视域下展开语言治理研究,以期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进行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和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全面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进而处理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就必须进行区域国别研究。区域国别研究的性质决定了该研究要在国家支持下才能进行,主要原因有:第一,研究周期较长,所需资金较多、人才培养要求较高;第二,区域国别研究的结果要满足本国的利益需求,同时兼顾周边国家;第三,区域国别研究体现了一国的对外战略,体现了国家的担当与使命。8中国,随着综合国力增强,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不同,中国的政治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决抵制霸权主义。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有能力有责任进行区域国别研究,而作为一门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我国国家层面语言治理受到学者广泛关注,王辉(2 0 2 2)认为,国家语言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家语言治理应体现国家特色;9王春辉(2 0 2 0)认为语言治理与国家治理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1 0沈骑(2 0 1 5)就国家外语能力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国家外语能力和国家外语资源需不断完善,完成战略转型,以服务于国家战略;1 1文秋芳(2 0 1 6)对国家语言能力的定义与构成重新做了阐释,分析了评价国家语言能力的五个指标,为国家战略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1 2王春辉(2 0 2 1)从学科建构的视角出发,提出语言治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一个与系统性和整体性思维相协调的方法论。这为在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的背景之下进行语言治理研究提供了借鉴。1 3语言治理研究为区域国别学发展提供新思路,助力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区域国别学研究是基于外语、文学和翻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以语言为基础,对特定区域进行综合性研究,区域国别学研究离不开语言。在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的过程中,语言起到了“充电赋能”的作用。以法语专业对区域国别学学科构建为例,一方面法国在世界格局形成与嬗变中占有一席之地,且法国地缘政治研究开始较早,虽然与英语相比,法语的世界影响力相对较小,但法国具有向美国中心主义世界观挑战的传统;1 4(P 2 9 1)另一方面,法语专业作为外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上已经相对成熟,能够为区域国别学输送人才。每年跨专业考取法语专业研究生的人不在少数,1 4他们都是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可用之才。由此可见,语言在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中的重要作用。而语言治理以“问题”为导向,主要研究两方面内容,一是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一是语言作为一种资源或工具在社会治理中出现的问题。1 5对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来说,语言治理所扮演的角色更倾向于后者。区域国别研究是对域外国家或地区的情况进行研究,语言治理研究是就国内所出现的语言现象和问题进行探究,因此,翻译治理在两者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沈骑认为在跨语际和跨文化语境下的多语资讯传播,对语言声誉治理和翻译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翻译治理是中国参与全球语言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1 6翻译活动是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同样也是国外优秀文献“走进来”的重要途径,1 7为此,做好翻译治理规划意义重大。目前,我国翻译治理研究较少,而面向全球多元文化的翻译治理是中国参与全球语言治理的重要基础。为此,可以通过建立多语种翻译服务平台,更全面地展现中国文化自信,展现给世界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区域国别学拓宽了语言治理的研究领域,推动了语言治理的发展进程。我国语言治理研究要紧密对接中国国情和中国实践,积极回应语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6作为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在本体研究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必定会面临诸多语言问题。而语言治理就是要在发现问题后拟定解决措施,经过可行方案演示后将其付诸于实践,语言治理研究要进行更精准、更细化的领域性研究,如教育领域、机器人领域、国防和军事领域等等。1 3然而,将区域国别学领域的语言治理研究纳入到教育领域为未免过于笼统了,因此,可将其更为细化,即区域国别学领域语言治理研究。目前国内的语言治理研究以27第2期 宜春学院学报 第4 6卷语言政治治理和语言社会治理为主,其关注重点多为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问题,对教育领域关注较少。国内的区域国别研究虽然开始较早,但区域国别学作为一门学科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始于2 0 2 2年。因此,区域国别学的加入,丰富了语言治理研究的研究体系。以区域国别研究与英语专业教育的融合为例,将区域国别研究融入到英语专业教育中,原因如下:其一,在进行英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单纯地将英语作为工具与途径,偏向于语言技能培养,忽视了知识内涵的传授,就会导致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拥有英语专业技能,同时还拥有另外一门专业技能,而英语专业则变成了“没有专业的专业”;其二,为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英语专业融入区域国别学这一交叉学科,是回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新的途径之一。1 8将区域国别学与英语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外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也拓宽了语言治理在教育领域的内涵。作为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语言治理研究对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具有积极意义。在区域国别研究中,语言往往被看作研究对象特性的构成要素和表达手段。1 9语言治理研究将在区域国别学研究过程中遇到的语言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因此,语言治理研究与区域国别学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区域国别学与语言治理二者关系紧密,一方面,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离不开语言治理的赋能,另一方面,对于语言治理来说,区域国别学的融入拓宽了语言治理的研究领域,对语言治理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不得不提及与中国的外语教育治理相对应的汉语国际传播,区域国别研究对汉语对外传播工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将国内语言治理做好,才能应对区域国别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汉语最早是由来中国的传教士带出国门,带到欧洲的,而后汉学兴起,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扩大,汉语的国际传播也有所起色,这对扩大和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区域国别学对语言治理研究的推动我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区域国别研究却早已存在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迫切需要同各国建立友好关系,摆脱西方敌对国家对我国的孤立,主要的需要是翻译。为此,国家在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建立了一批从事资料收集和翻译的研究机构。在对外交往的基础之上,中国还要大力发展经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精通各国语言的翻译人才和外语较好的其他专业人才成为重点培养对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从合作共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相关机构也相继成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亚太研究所;高等院校,特别是外语类高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也成立了相关的研究中心,可见在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过程中,外语学科一直在积极地探索,8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语言治理研究的发展。在区域国别学的推动下,语言治理主体的多样性得到丰富。随着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 0 2 2年9月,该学科正式列入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 0 2 2年),成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新的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既要兼顾每一个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还要将其所涉及的知识融会贯通。新的一级学科的设立,既扩大了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发展空间又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规划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规范语言行为和语言实践;语言管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行为主体的参与过程,使得简单管理与有序管理形成动态循环,同时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路径的管理方式;而语言治理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是对传统的语言规划和语言管理的拓展和延伸。依据我国对区域国别学的学科设置要求,本学科知识体系应包含描述性知识、学理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2 0(P 4)高质量的描述性知识是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基础,在描述性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语言治理的主体多样性将进一步得到丰富。由于区域国别学的多学科性质,非语言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进行深入的国别区域研究时,必然要掌握对象国的语言,从而能够从该国的原始文献入手,开展研究。在区域国别学学科背景下进行语言治理,其治理主体可以是学者、学院、学校。我国区域国别研究多由来自国际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或外交学院的学者进行,其研究力量较为分散,而不同学科仅仅依靠自身的优势开展研究,导致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区域国别学列为“一级学科”且置于交叉学科的背景之下,这便要求不同专业的学者之间加强联系,从整体性的、全局性的视角出发,克服单一学科下进行研究的弊端,解决区域国别学建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校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于高校而言,设立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是职责所在,高校要从全局出发,考察“区域国别学”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研究方向。国家之37第2期 张小曼,骆新春:区域国别学与语言治理研究的互动与反哺 第4 6卷所以将区域国别学列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我国的高校之所以能够设立相应的学科课程,原因之一是在将区域国别学设立为一级学科之前,我国在区域国别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量的积累,具备了设置一级学科的条件,同时,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有能力也有责任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然而,目前,我国对于部分西方国家,抑或是邻近的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了解仍有待深入,对此,区域国别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契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迫切需要不断发展,因而,这也对我国边境地区高校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域国别学对语言治理方法与途径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区域国别学和语言治理研究存在共性,一是二者均以问题为导向,从问题出发进行研究;二是二者均服务于国家战略,且意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以及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语言治理。因而,区域国别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语言治理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外国语言文学是区域国别学建设的重要支撑学科。由于语言作为沟通交流工具的自身优势,是进行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珍宝,语言让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因此,语言成为区域国别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语言治理研究可以推动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发展,同样地,随着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的推进,语言治理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区域国别学科背景下的区域国别研究,其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多学科或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定性或定量分析等等。国内的跨学科理论存在时间较长,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鲜有落实。这也反映出学者跨学科知识储备有待提升,跨学科的主观能动性有待增强等问题。语言治理研究过程中,同样需要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国家治理的目的在于实现和保障公民的权利,话语权自然也包含其中。不论从哪个视角出发进行语言治理研究,由于语言本身的性质以及语言在各领域的应用,都需要跨学科的方法来帮助解决语言治理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例如,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重大会议的语言选择问题很可能成为政治问题的导火线,语言问题被政治化,需要学者从政治学的角度对其加以关注;再如,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化为语言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还有,在互联网上发表不当言论,网络语言伤害事件,这些都对语言治理的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三、语言治理研究对区域国别学的反哺过去,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区域国别研究不断深入,国家的需求也不再限于语言人才,而是扩展到既精通语言又精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即区域国别学所涉及的交叉多学科人才。语言在区域国别研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与翻译是其他维度研究的基础,起着先导性作用。当下,我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正处于探索阶段,不论是本体研究还是人才培养的探索,都有待进一步深入。从语言治理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区域国别学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2 1首先是一般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普遍问题。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涉及文学、法学、历史学、经济学四大门类,厘清各学科门类在区域国别学研究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高校以及学院在培养机制、师资力量上仍需不断完善。其次,当前,我国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计划未能满足国家的现实需要,教学模式单一,跨学科交流较少,不利于跨学科人才的培养;进行区域国别学研究的学者专业分散,不利于研究的开展;人才培养体系仍不完善。再次,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是暗流涌动,还是各国间的联合与冲突,这些对于区域国别学研究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要做的就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可以确定的是,语言研究在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在区域国别学研究中,选择使用官方语言是为了方便沟通交流,而使用当地语言则是与该地区文化的心灵碰撞。因此,通晓当地的语言,对区域研究具有锦上添花的意义;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问题,可以从外语学科入手,以语言学科为中心,向其他学科扩散,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从全局出发,通过组织研讨交流会,加强各学科学者之间的联系。可以预见的是,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学校和学者等多方的共同努力,而语言可以作为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研究的突破口,由此逐渐向外扩展。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世界走向了多极化,全球治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随之得到体现。由于语言问题的普遍性,面对国内外的风险与挑战,中国区域国别学研究将认清定位,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研究目的是加强各国间的联系,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而非出于挑起国家争端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去,承担大国责任。语言47第2期 宜春学院学报 第4 6卷是区域国别学的基础之一,语言治理与区域国别学研究联系密切,二者存在许多共同点,语言治理研究的推进,对我国的区域国别学研究起到了反哺的作用。在区域国别学视域下开展语言治理研究具有独特优势,同样地,语言治理的全球意识为区域国别学研究提供新思路。四、基于区域国别学的语言治理研究未来展望区域国别学研究是基于外语、文学和翻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其中语言治理重点研究语言在社会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区域国别学拓宽了语言治理的研究领域,推动了语言治理的发展进程。反过来,语言治理研究对区域国别学也具有反哺作用,语言治理为区域国别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语言治理研究仍存在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手段落后等问题,对此,笔者从以下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第一,拓展语言治理的主体多样性。语言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可以是政府、社会机构、民间组织等,同时语言的使用者、参与语言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语言治理的主体。2 2第二,不同学科学者之间加强联系。语言治理研究应摒弃区域主义,这是在国家治理层面缺乏顶层设计的表现,若各学科的学者都只关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那么研究结果必然不够全面,同时这也是学者间协同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2 3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加强不同优势专业院校间的合作,促进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同一所院校不同学院间的交流也有待加强,比如经济学院与外语学院之间、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经济学院之间的学术沟通,对于区域国别学背景下的语言治理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一研究领域的不同学者,同样可以通过召开交流座谈会等形式加强沟通和联络,以拓展语言治理的研究主体,推动语言治理的发展和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第三,利用智能技术等新的手段开展语言治理研究。当今世界正从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过渡,传统的语言也逐渐演变为语言数据,语言数据治理成为语言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语言数据治理的目的在于为国家或组织提供基础性和战略性语言资源,提升语言服务和语言治理能力。2 4例如,在进行语言治理研究中,借助机器翻译技术提供技术支持,以达到研究目的。我国区域国别学科建设应在借鉴西方学科构建的基础上,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同西方国家总是以冷战思维思考与他国的关系不同,中国区域国别研究基于中国政府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加强对各个国家、区域的研究,构建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追求多级世界的合作共赢。2 5因此,区域国别学学科的本体研究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之下进行建构,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学科。区域国别学的一个中心任务是要科学地认识中国的外部世界、找到其发展规律、研究其各种问题、分析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并提出建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也是科学方法论,因此,在区域国别学建构过程中应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理论指导,积极开展田野调查等海外实践,以一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更好地了解对象国各方面情况。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要求研究者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待对象国的问题,这也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要求用发展的、全面的、系统的、普遍联系的眼光看待世界如出一辙。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为理论指导,进行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在认识与实践中不断优化其学科建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2 5这正是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建构的特点所在。应注重发挥区域国别学学科人才培养功能。区域国别学作为新的一级学科的设立,既扩大了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发展空间又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要参与全球治理,离不开高素质人才。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地位自确定之初,其特点、要点,核心任务之一就包括人才培养,这是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国要发展进步,要走向世界,参与全球治理,离不开广大青年人才,要着力为国家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于高校而言,“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作为一门研究生专业课程,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有待进一步探讨。目前我国区域国别学科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一是区域国别学建构需要多学科复合型人才,涉及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民族学和世界史等相关学科,但是目前的人才学科背景较为单一,且研究多使用英语,对于对象国及其所使用的语言不甚了解,且缺乏跨学科意识,很难应对复杂国际形势下的区域国别学综合性研究;二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间缺少联络沟通,其联合培养机制有待完善,这就导致相较于外语类院校,综合类、理工类高校在区域国别学研究上有所欠缺,复合人才培养有待突破;三是就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而言,应更多地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地进行田57第2期 张小曼,骆新春:区域国别学与语言治理研究的互动与反哺 第4 6卷野调查,开设相关的语言学习课程,以对象国语言作为工作用语对其进行研究,这对高校的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使用的语言多为小语种,出于多方面考虑,即使开设课程,学生是否会考虑学习该语言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区域国别学视域下做好语言治理,关注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赋能,是一项重要课题。参考文献:1W i l l i a m s C H.L a n g u a g e a n d G o v e r n a n c eM.C a r d i f f:U-n i v e r s i t y o f W a l e s P r e s s,2 0 0 7.2OR o u r k e B.G a l i c i a n a n d I r i s h i n t h e E u r o p e a n C o n t e x t:A t t i t u d e s T o w a r d s W e a k a n d S t r o n g M i n o r i t y L a n g u a g e sM.H o u n d m i l l s:P a l g r a v e M a c m i l l a n,2 0 1 1.3W a l s h J.L a n g u a g e P o l i c y a n d L a n g u a g e G o v e r n a n c e:A C a s e s t u d y o f I r i s h L a n g u a g e L e g i s l a t i o nJ.L a n g u a g e P o l i c y,2 0 1 2,1 1(4):3 2 3 3 4 1.4J o h n S D r y z e k.P o l i t i c a l I n c l u s i o n a n d t h e D y n a m i c s o f D e-m o c r a t i z a t i o nJ.A m e r i c a n P o l i t i c a l S c i e n c e R e v i e w,1 9 9 6,9 0(3):4 7 5 4 8 7.5托马斯李圣托语言政策导论:理论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6.6石琳.语言治理研究的演化路径与发展趋势 基于C i t e S p a c e的可视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2 2,(1 2):2 3 3 2 4 0.7郭书谏,沈骑.全球化时代语言治理的后现代转向J.西安外国语大学,2 0 2 2,(1):1 5.8王启龙.区域国别学十问J.外语教学,2 0 2 3,(2):1 0 1 7.9王辉.国家语言治理能力及其理论建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2,(4):1 3 4 1 4 2.1 0 王春辉.论语言与国家治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0,(3):2 9 3 7.1 1 沈骑.“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战略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1 5,(5):9 1 3.1 2 文秋芳.国家语言能力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1,(2):2 3 3 1.1 3 王春辉.学科建构视角下的语言治理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1,(6):1 5 5 1 6 3.1 4 戴冬梅,王鲲.法语专业对区域国别学的赋能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 0 2 3,(2):2 8 8 2 9 6.1 5 王玲,陈新仁.语言治理观及其实践范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0,(5):8 2 9 0.1 6 沈骑.全球语言治理研究的范式变迁与基本任务J.语言文字应用,2 0 2 1,(3):3 0 4 0.1 7 李宇明.树立“外语生活”意识J.中国外语,2 0 1 7,(5):9 1 0.1 8 王展鹏.国别区域研究与英语语言文学的学科身份拓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 0 2 3,(2):2 9 7 3 0 7.1 9A h r a m,A I.K o l l n e r,P.&S i l,R.C o m p a r a t i v e A r e a S t u d-i e s:M e t h o d o l o g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e s a n d C r o s sR e g i o n a l A p-p l i c a t i o n sM.O x f o r d:O x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2 0 1 8.2 0 秦亚青.区域国别学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建构J.国际论坛,2 0 2 2,(6):3 2 4.2 1 彭青龙.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定位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 0 2 3,(1):9 1 7.2 2 张日培,刘思静.“一带一路”语言规划与全球语言生活治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1 7,(6):9 3 1 0 2.2 3 高宁,宋晖.论语言治理的问题域、困境与原则J.社会科学战线,2 0 2 2,(1 2):1 6 0 1 6 8.2 4 张凯,薛嗣媛,周建设.语言智能技术发展与语言数据治理技术模式构建J.语言战略研究,2 0 2 2,(4):3 5 4 8.2 5 陈杰.区域国别学的中国塑造J.国际关系研究,2 0 2 3,(2):1 0 4 1 1 7.(责任编辑:周雅春)(上接第9 9页)6杨洪涛.微综艺呈现大世界N.光明日报,2 0 2 2 0 71 3(1 5).7尤达.短视频剧情化与网络剧迷你化 网络微短剧精品化发展的迷思与探索J.中国电视,2 0 2 2,(3):7 5 8 2.8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 0 2 2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E B/O L.2 0 2 3 0 4 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h t t p:w w w.n r t a.g o v.c n/a r t/2 0 2 3/4/2 7/a r t_1 1 3_6 4 1 4 0.h t m l,2 0 2 3 0 5 0 6.9胡智锋.微时代的艺术生产与传播 以影视艺术为例J.探索与争鸣,2 0 1 4,(7):1 6 1 7.1 0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 0 2 2 1 02 6(0 1).1 1 周舟.浅析跨屏时代的电视综艺如何创新破局J.中国广播影视,2 0 2 1,(1 3):8 8 9 0.1 2 新浪财经.B站发布E S G报告:2 0 2 2年共有1.9亿用户在B站学习E B/O L.2 0 2 3 0 5 0 7.h t t p s:f i n a n c e.s i n a.c o m.c n/s t o c k/r o l l/2 0 2 3 0 4 2 7/d o c i m y r v n h k8 5 7 7 6 7 3.s h t m l.1 3 央视副台长孙玉胜.视频融合的路径与方法E B/O L.2 0 2 3 0 5 0 4.h t t p s:w w w.c c t v p p z g.c o m/I n f o/d e t a i l/c a t_i d/4 6/c_i d/4 9/i d/1 3 5 6.h t m l.1 4 雷跃捷,雷柯.推动网络发展的三个关键转变J.新闻与写作,2 0 1 8,(1 0):3 2 3 4.(责任编辑:周 淳)67第2期 宜春学院学报 第4 6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