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痉挛治疗仪联合认知康复疗法在躁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pdf
下载文档

ID:3631572

大小:1.07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痉挛 治疗 联合 认知 康复 疗法 躁狂症 患者 中的 应用 效果
105医疗装备 2024 年 3 月第 37 卷第 5 期 Medical Equipment,March.2024,Vol.37,No.5躁狂症是一种具有一定遗传性,对社会安定极为不利的精神病1。认知功能障碍是躁狂症的第三类核心症状,主要指认知过程中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损伤,是患者社会和职业康复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积极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成为躁狂症治疗的重要靶点2。目前,临床针对躁狂症患者多给予药物治疗,虽能够有效抑制病情进展,降低疾病的危害,但单一药物治疗难以恢复患者认知功能,因此非药物治疗逐渐受到临床青睐3。电痉挛治疗仪是一种物理疗法仪器,主要通过外部电流刺激促进大脑皮层放电,维持脑内神经递质平衡,从而减轻疾病对认知功能的损害4。认知康复疗法又称为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法,是一种新型康复训练方式,主要通过一系列训练方式帮助患者矫正认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缺陷或障碍,从而促进患者病情转归5。本研究旨在探讨电痉挛治疗仪联合认知康复疗法对躁狂症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86 例躁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 43 例。对照组男 23 例,女 20 例;年龄 1856 岁,平均(35.254.25)岁;病程 18 年,平均(4.621.35)年。试验组男 25 例,女 18 例;年龄 1954 岁,平均(35.954.36)岁;病程 19 年,平均(4.541.2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202012003),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均确诊为躁狂症6;文化层次初中及以上;可配合问卷调查。排除标准:精神发育迟滞;脑器质性疾病;神经系统严重疾病;嗜酒或滥用药物;电痉挛治疗仪禁忌证;无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听力或视力障碍。1.2 方法对照组口服奥氮平片(宁波健卫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203506,规格:5 mg14 片 2 板),起始用药剂量为 5 mg/次,1 次/d,1 周后调整为10 mg/次,1 次/d,持续用药 4 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痉挛治疗仪联合认知康复疗法。(1)电痉挛治疗仪治疗。采用电痉挛治疗仪(美国索麦克斯有限责任公司,型号:Thymatron System),告知患者电痉挛治疗仪治疗目的及意义。嘱患者治疗前 6 h 禁食禁电痉挛治疗仪联合认知康复疗法在躁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杨斓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300222)摘要目的探讨电痉挛治疗仪联合认知康复疗法对躁狂症患者疗效、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医院收治的 86 例躁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 43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电痉挛治疗仪联合认知康复疗法,两组均持续治疗 4 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文版躁狂症认知功能评测量表(SCoR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75%;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BRMSB 较治疗前下降 50%75%;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BRMSB 较治疗前下降 25%5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7。总有效=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1.3.2 认知功能采 用 中 文 版 躁 狂 症 认 知 功 能 评 测 量 表(schizophrenia cognition rating scale,ScoRS)8进行评价,量表包含 3 个因子,即神经认知功能(9 个条目)、社会认知功能(5 个条目)、日常生活功能(6 个条目),共计 20 个条目,每条计分 14 分,分值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差。于治疗前、治疗后各测评 1 次。1.3.3 社会功能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9进行评价,量表包含 3 个因子,即日常生活能力(3 个条目)、活动和交往情况(5 个条目)、社会性活动技能(4 个条目),共计 12 个条目,每条计分 04 分,总分 48 分,分值越高,表示社会功能越佳。于治疗前、治疗后各测评一次。1.4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SCoRS 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SSPI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3 讨论躁狂症患者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大脑结构功能和行为异常均会加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常规药物治疗虽能有效缓解躁狂症状,但难以恢复患者认知功能,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远期结局满意度较差10-11。本研究对试验组给予电痉挛治疗仪联合认知康复疗法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 SCoRS 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SPI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7医疗装备 2024 年 3 月第 37 卷第 5 期 Medical Equipment,March.2024,Vol.37,No.5(P0.05),说明电痉挛治疗仪联合认知康复疗法治疗躁狂症效果切确,可改善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表 2两组 SCoRS 评分比较(分,x-s)组别例数神经认知功能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4327.303.8517.902.36a对照组4327.373.7220.872.87at0.6865.075P 0.4080.024组别例数社会认知功能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4314.092.76 10.872.75a对照组4314.163.32 12.562.14at0.2095.783P0.6480.016组别例数日常生活功能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4320.562.3616.241.88a对照组4320.352.65 19.892.08a t0.1645.566P0.6850.018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SCoRS 为中文版躁狂症认知功能评测量表表 3两组 SSPI 评分比较(分,x-s)组别例数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439.531.3118.835.90a对照组439.981.0412.484.60at-0.427 5.372P 0.6710.001组别例数活动和交往情况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4310.131.42 14.033.14a对照组4310.281.1013.083.93at-0.128 5.886P 0.8990.015组别例数社会性活动技能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437.741.44 10.723.54a对照组437.041.32 9.562.78at0.069 7.267P0.9450.001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SSPI 为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电痉挛治疗是一种新型精神疾病治疗技术,主要是利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有效改变大脑内的神经递质代谢,缓解大脑神经功能紊乱,从而达到控制精神疾病症状的目的12。有研究认为,对躁狂症患者给予电痉挛治疗仪治疗,可对患者的短期记忆带来不良影响13。但也有研究认为,对躁狂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辅以电痉挛治疗仪治疗,不但不会损伤患者短期记忆功能,反而还会激活患者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活力,降低患者脑电异常率,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可能与电痉挛治疗仪治疗的强度及频率相关14。因此,治疗时根据患者耐受性,调整好强度与频率至关重要。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是一种传统电痉挛治疗的改良,治疗前通过静脉滴注麻醉药物,让患者快速入睡,减少患者肌肉抽搐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从而增强治疗效果15。本研究予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控制好通电时间及强度,再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脑部刺激,能够改变患者已经异常的脑部功能结构,促使患者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病理及生理变化,进而缓解患者躁狂症症状,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16。此外,认知康复疗法作为一种新兴认知干预手段,能够有效纠正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积极性,进而达到巩固治疗效果的目的17。随着认知康复疗法的发展,认知康复疗法开展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岳翔等18研究证实,对躁狂症患者予以多元化认知康复疗法,能够从多方面激发患者的思维活动,延缓或恢复患者受损的认知功能,从而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本研究中,电痉挛治疗的同时联合认知康复疗法干预,先进行认知缺陷评估,再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进行认知训练、行为训练、思维训练,能够全面提升患者认知、行为及思维能力,进一步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19。综上所述,电痉挛治疗仪联合认知康复疗法治疗躁狂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参考文献 1 马杰.丙戊酸钠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4):450-451.2 刘淼.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13):142-144.3 李一兰,刘赟,卢林生,等.补气温阳定狂汤治疗虚阳上浮型躁狂症疗效及对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J.中国临床研究,2023,36(6):919-923.4 黄隆光,贾永涛.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联合个性化职业技能训练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6):8-10.5 林小雨,叶华,陈慧.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近期康复效果与预后的影响 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5):149-153.6 江开达.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 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85-87.7 沈雷,凌宇,唐叶鹏.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躁狂症效果观察 J.中国乡村医药,2023,30(11):31-32.8 郝世胜,王惠玲,张静静,等.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108医疗装备 2024 年 3 月第 37 卷第 5 期 Medical Equipment,March.2024,Vol.37,No.5知功能评定量表信度与效度研究 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6):564-567.9 宋亚军,张保利,李阳,等.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J.中国康复,2013,28(4):316-317.10 杜凤英.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心境障碍性躁狂症的效果观察 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3):318-319.11 顾志芬,徐丽,黎银娥,等.双心护理干预策略在躁狂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2):76-78.12 王培源,谢世平,赵瑞娟,等.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影响的Meta 分析 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2,32(6):429-433.13 陶永东,李孝忠.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丙戊酸钠联合用药治疗双相躁狂症患者的临床可行性分析J.甘肃科技,2022,38(17):117-119.14 贾四杰,贾萌,陈清莲,等.博思清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症的效果观察 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4):493-494.15 麦剑欣,陈婉华,聂莎.SBAR 模式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 J.护理学报,2022,29(9):21-25.16 陆占峰,王建刚.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相关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 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2):69-71.17 李大连,姚彩英,杨娟珍.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6):152-154.18 岳翔,张浩,岳琳琳,等.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躁狂症患者电休克治疗后的再定向时间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0):1969-1973.19 刘小群,官芳萍,吴盛荧,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躁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J.中外医疗,2021,40(36):183-186.7 江璐璐,王文婷,黄海韵,等.左心腔声学造影在诊断冠心病伴室壁瘤中的应用价值 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8,20(2):77-81.8 郭薇,祖晓慧,卢荔红,等.VFM 技术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左室血流向量的变化 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3):214-217.9 翟虹,古丽齐满霍加阿不都拉,穆玉明,等.心肌梗死与室壁瘤心肌力学重构规律的斑点追踪显像比较研究 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21(12):1069-1073.10 王伟,白晖,周金玲,等.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舒张期流体力学变化 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3,39(1):30-34.11 张蕾,田家玮,杜国庆,等.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研究 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22(3):190-193.12 李梦露,李俊超,程流泉,等.正常青年人左心室短轴心肌应变特征的MRI研究 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8,52(12):913-918.(上接第 101 页)12 廖晓琴,林鸿缘,彭山玲.脑卒中后便秘影响因素的meta 分析 J.华西医学,2022,37(6):902-908.13 罗思宇,祝慧凤,万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GI发生率、分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2,39(7):580-584.14 蔡玉萍,李小军,王鸿嫣,等.老中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证型分析 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2,17(5):103-106.15 安静,范春丽,赵琰.中医特色护理在脑卒中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45(1):69-71.16 吴叶艳,金晓敏,全碧泉.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对血液透析患者消化道症状、水肿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上海针灸杂志,2022,41(9):873-877.17 黄孟辛,李洁霞,黎春镛,等.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脑血管病后气虚型便秘的临床效果 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17):153-156.18 袁志萍,褚铃.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对老年气虚型便秘护理观察 J.山西中医,2020,36(9):61-62.19 严而霞.艾灸治疗仪与传统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对比 J.心理月刊,2018,10(10):222.20 王慧利,何佳玲,马韶薇,等.多功能艾灸仪联合中药热奄包对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尿潴留病人疗效、膀胱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安徽医药,2022,26(1):69-72.(上接第 104 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