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pdf
下载文档

ID:3630913

大小:853.39K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 项目 学习 小学英语 单元 实践 活动 设计 实施
58592024.3 英语学习2024.3 英语学习Frontiers of English Teaching教学前沿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 单元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李润利 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李鹤元 首都师范大学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倡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往往缺少解决真实问题的体验,难以深入理解和运用知识。项目式学习强调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尝试借鉴项目式学习理论,设计以主题为引领、以核心问题为驱动、指向真实问题解决的小学英语单元实践活动任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学习、建构和迁移应用,最终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英语;单元实践活动;问题驱动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倡通过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和跨学科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部,2022)。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实现学以致用、学用一体。然而笔者在教学观察中发现,目前小学英语单元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单一、活动缺少真实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等,致使学生缺少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学习体验,难以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此外,许多学生对活动的体验不够深入,不清楚活动的现实意义,致使活动的育人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为更好地体现英语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切实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本文提出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实践活动,尝试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相关理论,在单元整体视角下设计单元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依托真实生活情境,在深刻体验和多维交互中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建构单元语言知识,理解单元主题意义,最终实现对概念的理解和迁移,发展核心素养。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特征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将项目式学习定义为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对复杂、真实的问题进行探究,并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作品和规划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来让学习者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转引自任伟,2008)。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探究源于生活情境的真实问题,产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多种形式的学习成果,并在此过程中发展新的认知和获得新的知识(Holubova,2008)。项目式学习包括五个基本特征:核心性、问题驱动、建构性调查、自主性和真实性。这些特征共同作用于学习过程,确保学生能够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发展认知和掌握知识(Thomas,2000)。项目式学习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模拟真实世界的挑战,让学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习的实践意义。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项目式学习强调通过探究和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来促进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发展。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数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也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习中。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要产出多种形式的学习成果,直接回应他们所探究的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任伟,2008)。此外,项目式学习还倡导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发地参与到建构性调查中,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与构建。在语言学习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是以项目为中心组织学习活动,通常包括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以及项目反思和巩固阶段。Stoller(1997)具体凝练了语言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以下环节:师生共同协商项目主题,确定最终成果、制订项目计划;学生收集、编辑和分析信息,呈现最终成果;教师全程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持;学生评估项目完成情况。可见,在语言项目式学习中,项目准备应由师生共同完成,而项目的实施与评价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教师则需要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持。在设计小学英语单元实践活动时,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法。首先,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一个与单元主题相关的项目主题,并明确预期的学习成果。接着,学生根据项目的问题驱动特性,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单元主题意义,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方法能引导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加强语言学习效果,更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单元实践活动设计思路与案例在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单元实践活动设计中,先确定与主题相关的核心问题,构建驱动问题链,形成实践框架,设计实践任务并通过持续评价来确保教学效果。笔者以人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 2 My Teacher 为例,介绍实践活动的设计过程。1.研读语篇,提炼单元主题在设计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实践活动时,教师对本单元六个语篇进行分析。语篇 1(独白):Lily 从外貌、性格、爱好和所教学科四个方面介绍她喜欢的四位教师。语篇 2(日常对话):Wu Peng 和Yaoyao 讨论他们各自喜爱的教师。语篇 3(配图短文):详细介绍了三位教师的外貌、教学科目、性格、爱好特长以及对学生的影响。语篇 4(歌曲):以第一人称视角表达对两位教师的喜爱,强调教师对学生成长的贡献。语篇 5(海报):呈现喜爱某位教师的原因,反映教师品格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引导学生尊敬师长。语篇 6(配图故事):介绍 Kitty 和 Tiger 老师的教育方法,启发学生理解教师的爱和教师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本单元语篇文本类型丰富,以不同视角引导学生探索教师的外貌、性格、爱好等,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为此,教师进一步凝练单元主题“My Wonderful Teachers”,以统领本单元内容,引导学生从多视角理解单元语篇,学会理解和欣赏教师,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2.深化主题探究,构建核心问题在语言项目式学习中,核心问题构成了学生探究活动的核心,它围绕主题深入挖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本单元主题的核心育人价值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他们喜爱的教师应具备的特质,从中体会教师对自己成长的付出,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为了将单元主题转化为核心问题,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主题,引导学生围绕“My Wonderful Teachers”这个话题进行讨论,使用 3W+1H 的问题框架(Who、Why、What、How)深入思考。教师通过启发式问题“Who is your favourite teacher?Why?”激活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启发学生探索教师的多重角色以及这些角色与自身的联系。在初步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通过问题“What qualities should a wonderful teacher have?”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教师的性格特质、教学策略、与学生互动的方式等,从不同角度审视教师的影响力。最终,教师将讨论内容与学生提问归结为一个具有统领意义的开放式核心问题“Who is the wonderful teacher in your eyes?”,该问题是学生个人或集体探究的起点,引领他们在单元学习中深入思考教师的不同特质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58592024.3 英语学习2024.3 英语学习Frontiers of English Teaching教学前沿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 单元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李润利 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李鹤元 首都师范大学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倡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往往缺少解决真实问题的体验,难以深入理解和运用知识。项目式学习强调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尝试借鉴项目式学习理论,设计以主题为引领、以核心问题为驱动、指向真实问题解决的小学英语单元实践活动任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学习、建构和迁移应用,最终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英语;单元实践活动;问题驱动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倡通过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和跨学科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部,2022)。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实现学以致用、学用一体。然而笔者在教学观察中发现,目前小学英语单元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单一、活动缺少真实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等,致使学生缺少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学习体验,难以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此外,许多学生对活动的体验不够深入,不清楚活动的现实意义,致使活动的育人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为更好地体现英语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切实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本文提出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实践活动,尝试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相关理论,在单元整体视角下设计单元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依托真实生活情境,在深刻体验和多维交互中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建构单元语言知识,理解单元主题意义,最终实现对概念的理解和迁移,发展核心素养。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特征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将项目式学习定义为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对复杂、真实的问题进行探究,并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作品和规划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来让学习者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转引自任伟,2008)。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探究源于生活情境的真实问题,产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多种形式的学习成果,并在此过程中发展新的认知和获得新的知识(Holubova,2008)。项目式学习包括五个基本特征:核心性、问题驱动、建构性调查、自主性和真实性。这些特征共同作用于学习过程,确保学生能够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发展认知和掌握知识(Thomas,2000)。项目式学习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模拟真实世界的挑战,让学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习的实践意义。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项目式学习强调通过探究和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来促进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发展。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数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也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习中。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要产出多种形式的学习成果,直接回应他们所探究的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任伟,2008)。此外,项目式学习还倡导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发地参与到建构性调查中,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与构建。在语言学习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是以项目为中心组织学习活动,通常包括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以及项目反思和巩固阶段。Stoller(1997)具体凝练了语言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以下环节:师生共同协商项目主题,确定最终成果、制订项目计划;学生收集、编辑和分析信息,呈现最终成果;教师全程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持;学生评估项目完成情况。可见,在语言项目式学习中,项目准备应由师生共同完成,而项目的实施与评价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教师则需要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持。在设计小学英语单元实践活动时,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法。首先,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一个与单元主题相关的项目主题,并明确预期的学习成果。接着,学生根据项目的问题驱动特性,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单元主题意义,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方法能引导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加强语言学习效果,更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单元实践活动设计思路与案例在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单元实践活动设计中,先确定与主题相关的核心问题,构建驱动问题链,形成实践框架,设计实践任务并通过持续评价来确保教学效果。笔者以人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 2 My Teacher 为例,介绍实践活动的设计过程。1.研读语篇,提炼单元主题在设计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实践活动时,教师对本单元六个语篇进行分析。语篇 1(独白):Lily 从外貌、性格、爱好和所教学科四个方面介绍她喜欢的四位教师。语篇 2(日常对话):Wu Peng 和Yaoyao 讨论他们各自喜爱的教师。语篇 3(配图短文):详细介绍了三位教师的外貌、教学科目、性格、爱好特长以及对学生的影响。语篇 4(歌曲):以第一人称视角表达对两位教师的喜爱,强调教师对学生成长的贡献。语篇 5(海报):呈现喜爱某位教师的原因,反映教师品格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引导学生尊敬师长。语篇 6(配图故事):介绍 Kitty 和 Tiger 老师的教育方法,启发学生理解教师的爱和教师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本单元语篇文本类型丰富,以不同视角引导学生探索教师的外貌、性格、爱好等,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为此,教师进一步凝练单元主题“My Wonderful Teachers”,以统领本单元内容,引导学生从多视角理解单元语篇,学会理解和欣赏教师,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2.深化主题探究,构建核心问题在语言项目式学习中,核心问题构成了学生探究活动的核心,它围绕主题深入挖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本单元主题的核心育人价值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他们喜爱的教师应具备的特质,从中体会教师对自己成长的付出,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为了将单元主题转化为核心问题,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主题,引导学生围绕“My Wonderful Teachers”这个话题进行讨论,使用 3W+1H 的问题框架(Who、Why、What、How)深入思考。教师通过启发式问题“Who is your favourite teacher?Why?”激活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启发学生探索教师的多重角色以及这些角色与自身的联系。在初步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通过问题“What qualities should a wonderful teacher have?”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教师的性格特质、教学策略、与学生互动的方式等,从不同角度审视教师的影响力。最终,教师将讨论内容与学生提问归结为一个具有统领意义的开放式核心问题“Who is the wonderful teacher in your eyes?”,该问题是学生个人或集体探究的起点,引领他们在单元学习中深入思考教师的不同特质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60612024.3 英语学习2024.3 英语学习Frontiers of English Teaching教学前沿3.围绕核心问题,设计单元实践核心任务核心问题统领整个学习过程的目标和重点,能激励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索并寻找答案,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动力的关键所在。单元实践任务要将核心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可操作的活动或项目。这些任务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直接面对核心问题,从而把抽象的问题转换为具体的学习体验。基于本单元核心问题,教师设计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紧密结合的单元实践核心任务: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学校将举办一场“学生最欣赏的教师”评选活动。这项任务要求学生从多角度调研并分析教师特质,为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撰写推荐稿。为确保此项任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核心问题的探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制定出评选最欣赏的教师的标准。标准应覆盖教师的外貌、性格、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随后,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搜集他们所喜爱的教师的相关数据。这个过程将帮助学生总结教师特质,对理想教师形象形成整体认识。接下来,学生依据搜集到的信息和自身经历,为他们最欣赏的教师撰写推荐稿。在推荐稿中,学生应从不同方面阐述教师的特质,并解释为何这些特质让教师脱颖而出。最终,学生将在班级或学校层面分享和展示推荐稿。这一环节旨在促进学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学习,通过了解其他同学眼中的优秀教师,拓展并深化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单元实践核心任务直接指向对核心问题的解答,为学生搭建了实践操作的平台。学生在问题导向的实践活动中,深刻思考并理解优秀教师的特质,既促进了对单元内容的学习,还能形成对教师更全面的理解,为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4.通过问题拆解,搭建实践活动支架单元实践活动是综合性的实践任务,以单元核心知识应用为基础,需要学生经历几个课时的周期才能完成。所以,教师需要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一系列更小、更具体的步骤,以便学生能够逐步完成。这个过程称为“问题拆解”。问题拆解是构建指向核心问题解决的驱动问题链的过程,也是建构单元课时学习框架的过程。在驱动问题链中,每个驱动问题都应能衍生出相关的子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将单元学习过程逐步拆解和细化。而语言支架在每一环节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实践活动。首先,师生讨论解决单元核心问题所需要的过程和步骤。然后,师生根据核心问题划分不同课时所要学习的知识。师生通过交流确定每个课时一个具体的小问题或任务(即驱动问题),明确该课时的学习方向和内容。第一课时解决驱动问题 1“Who is your favourite teacher?Why?”,引导学生从外貌、爱好、特长对教师展开调研;第二、三课时解决驱动问题 2“What is your favourite teacher like?Why?”,引导学生从教师性格特征、教学特点等归纳教师特质;第四课时解决驱动问题 3“What is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like?”,引导学生探究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五课时解决驱动问题 4“What qualities should a wonderful teacher have?”,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品质对学生的影响,进而提炼出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第六课时解决驱 动 问 题 5“How will you recommend the wonderful teacher?”,引导学生整合对教师的认识,并撰写推荐信。这些驱动问题不仅引导学生探究单元主题,还搭建了单元实践活动的结构化框架,帮助学习更有效地实施项目,并最终达到解决本单元核心问题的目的。具体来说,驱动问题 1 是情境性问题,旨在导入单元学习情境,初步了解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直观感受,是学习后续问题的基础。驱动问题 2 和问题 3 为探究性、指导性问题,在这两个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深入探究并多维度理解教师特质等,形成完成后续项目任务所需的材料和观点。驱动问题 4 为深度探讨问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度探讨学生最喜欢教师的本质特征。驱动问题 5 为展示性、总结性问题,意在引导学生整合单元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表达出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应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以充分内化和巩固所学语言。为使语言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也能充分参与,教师可进一步拆解、细化驱动问题,也可以结合实践任务提供语言结构或是核心词汇,作为必要的语言支架。例如,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围绕驱动问题 1 进行小组调研活动,教师提供问题支架,如“What is like?”“What does look like?”“What is s hobby?”“What is good at?”“What can do?”“Is your favourite teacher?”“Does your favourite teacher?Why?How?”等。在第二、三课时中,学生围绕课时任务探讨受欢迎的教师特征,教师提供相应的语言支架,如“My favourite teacher is because he/she is/often”“My class is because I can”“I like”“I am good at”“I know”“I can learn easily.”等。在语言支架的辅助下,学生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过程中,驱动问题和语言支架是两个关键的工具,共同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学习。驱动问题是精心构思的,旨在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它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单元主题,有效执行项目,最终解决核心问题。语言支架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工具,包括问题、句型结构和关键词汇等,能帮助语言基础较弱的学生充分参与单元实践活动,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5.通过问题驱动,凸显实践探究过程以问题驱动的实践活动将学习置于具体问题解决的中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任务完成过程。在基于问题解决的单元实践活动设计中,教师围绕核心驱动问题,全面规划了实践活动的启动、执行和展示这一完整探究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探索精神。在创建单元实践活动情境时,教师首先提出驱动问题 1,唤起学生对自身喜爱教师的思考,接着布置核心任务。接下来,教师通过子问题链“What do you know about your favourite teacher?”“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your favourite teacher?”“How do you know your teacher?”来细化探究的方向,帮助学生设计调研问卷,让学生实地调研谁是最受欢迎的教师。在第二、三、四课时中,教师提出驱动问题 2 和 3,引导学生阅读后进行深入思考,探讨教师应具备的特质以及理想的师生关系。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密切关联,因而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积极搜集信息、分析数据,在此过程中逐步深化对于受欢迎教师特质的认识和认同。第五课时,教师用驱动问题 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制订任务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将作为评估单元实践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涉及资料的相关性与详尽程度、调查任务的合理分配、汇报中观点的清晰度、表达的流畅性以及内容的说服力等方面。学生产出最终成果前,教师与学生就评估维度和标准达成共识,以确保学习过程能够有的放矢。第六课时,学生受到驱动问题 5 的启发,以创新多样的方式呈现他们的实践成果。通过小组内的深入讨论,他们共同决定了展示有关推荐受欢迎教师的内容、结构和方式。驱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效地设计展示材料,鼓励他们对所探究主题进行创意表达,提升学习成果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本案例中,项目任务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单元学习内容紧密关联。这样的项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所设计的驱动问题链及相应的教学活动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在保证学生掌握单元内容的基础上,也具有一定自由度和开放性,帮助学生在掌握核心知识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思考、自主整合知识和信息,从而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6.以评价为导向,完善实践活动成果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版)提倡教学评价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部,2022)。在本单元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连贯任务,评价是确保项目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评价应与学习任务紧密结合,体现“有任务必有评价”的理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将基于活动的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任务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和指导。任务评价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来设定:第一,单元学习内容和核心知识的掌握;第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第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评能力。教师还应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制订清晰的评价标准。60612024.3 英语学习2024.3 英语学习Frontiers of English Teaching教学前沿3.围绕核心问题,设计单元实践核心任务核心问题统领整个学习过程的目标和重点,能激励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索并寻找答案,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动力的关键所在。单元实践任务要将核心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可操作的活动或项目。这些任务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直接面对核心问题,从而把抽象的问题转换为具体的学习体验。基于本单元核心问题,教师设计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紧密结合的单元实践核心任务: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学校将举办一场“学生最欣赏的教师”评选活动。这项任务要求学生从多角度调研并分析教师特质,为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撰写推荐稿。为确保此项任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核心问题的探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制定出评选最欣赏的教师的标准。标准应覆盖教师的外貌、性格、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随后,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搜集他们所喜爱的教师的相关数据。这个过程将帮助学生总结教师特质,对理想教师形象形成整体认识。接下来,学生依据搜集到的信息和自身经历,为他们最欣赏的教师撰写推荐稿。在推荐稿中,学生应从不同方面阐述教师的特质,并解释为何这些特质让教师脱颖而出。最终,学生将在班级或学校层面分享和展示推荐稿。这一环节旨在促进学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学习,通过了解其他同学眼中的优秀教师,拓展并深化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单元实践核心任务直接指向对核心问题的解答,为学生搭建了实践操作的平台。学生在问题导向的实践活动中,深刻思考并理解优秀教师的特质,既促进了对单元内容的学习,还能形成对教师更全面的理解,为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4.通过问题拆解,搭建实践活动支架单元实践活动是综合性的实践任务,以单元核心知识应用为基础,需要学生经历几个课时的周期才能完成。所以,教师需要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一系列更小、更具体的步骤,以便学生能够逐步完成。这个过程称为“问题拆解”。问题拆解是构建指向核心问题解决的驱动问题链的过程,也是建构单元课时学习框架的过程。在驱动问题链中,每个驱动问题都应能衍生出相关的子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将单元学习过程逐步拆解和细化。而语言支架在每一环节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实践活动。首先,师生讨论解决单元核心问题所需要的过程和步骤。然后,师生根据核心问题划分不同课时所要学习的知识。师生通过交流确定每个课时一个具体的小问题或任务(即驱动问题),明确该课时的学习方向和内容。第一课时解决驱动问题 1“Who is your favourite teacher?Why?”,引导学生从外貌、爱好、特长对教师展开调研;第二、三课时解决驱动问题 2“What is your favourite teacher like?Why?”,引导学生从教师性格特征、教学特点等归纳教师特质;第四课时解决驱动问题 3“What is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like?”,引导学生探究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五课时解决驱动问题 4“What qualities should a wonderful teacher have?”,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品质对学生的影响,进而提炼出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第六课时解决驱 动 问 题 5“How will you recommend the wonderful teacher?”,引导学生整合对教师的认识,并撰写推荐信。这些驱动问题不仅引导学生探究单元主题,还搭建了单元实践活动的结构化框架,帮助学习更有效地实施项目,并最终达到解决本单元核心问题的目的。具体来说,驱动问题 1 是情境性问题,旨在导入单元学习情境,初步了解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直观感受,是学习后续问题的基础。驱动问题 2 和问题 3 为探究性、指导性问题,在这两个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深入探究并多维度理解教师特质等,形成完成后续项目任务所需的材料和观点。驱动问题 4 为深度探讨问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度探讨学生最喜欢教师的本质特征。驱动问题 5 为展示性、总结性问题,意在引导学生整合单元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表达出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应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以充分内化和巩固所学语言。为使语言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也能充分参与,教师可进一步拆解、细化驱动问题,也可以结合实践任务提供语言结构或是核心词汇,作为必要的语言支架。例如,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围绕驱动问题 1 进行小组调研活动,教师提供问题支架,如“What is like?”“What does look like?”“What is s hobby?”“What is good at?”“What can do?”“Is your favourite teacher?”“Does your favourite teacher?Why?How?”等。在第二、三课时中,学生围绕课时任务探讨受欢迎的教师特征,教师提供相应的语言支架,如“My favourite teacher is because he/she is/often”“My class is because I can”“I like”“I am good at”“I know”“I can learn easily.”等。在语言支架的辅助下,学生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过程中,驱动问题和语言支架是两个关键的工具,共同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学习。驱动问题是精心构思的,旨在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它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单元主题,有效执行项目,最终解决核心问题。语言支架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工具,包括问题、句型结构和关键词汇等,能帮助语言基础较弱的学生充分参与单元实践活动,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5.通过问题驱动,凸显实践探究过程以问题驱动的实践活动将学习置于具体问题解决的中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任务完成过程。在基于问题解决的单元实践活动设计中,教师围绕核心驱动问题,全面规划了实践活动的启动、执行和展示这一完整探究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探索精神。在创建单元实践活动情境时,教师首先提出驱动问题 1,唤起学生对自身喜爱教师的思考,接着布置核心任务。接下来,教师通过子问题链“What do you know about your favourite teacher?”“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your favourite teacher?”“How do you know your teacher?”来细化探究的方向,帮助学生设计调研问卷,让学生实地调研谁是最受欢迎的教师。在第二、三、四课时中,教师提出驱动问题 2 和 3,引导学生阅读后进行深入思考,探讨教师应具备的特质以及理想的师生关系。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密切关联,因而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积极搜集信息、分析数据,在此过程中逐步深化对于受欢迎教师特质的认识和认同。第五课时,教师用驱动问题 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制订任务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将作为评估单元实践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涉及资料的相关性与详尽程度、调查任务的合理分配、汇报中观点的清晰度、表达的流畅性以及内容的说服力等方面。学生产出最终成果前,教师与学生就评估维度和标准达成共识,以确保学习过程能够有的放矢。第六课时,学生受到驱动问题 5 的启发,以创新多样的方式呈现他们的实践成果。通过小组内的深入讨论,他们共同决定了展示有关推荐受欢迎教师的内容、结构和方式。驱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效地设计展示材料,鼓励他们对所探究主题进行创意表达,提升学习成果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本案例中,项目任务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单元学习内容紧密关联。这样的项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所设计的驱动问题链及相应的教学活动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在保证学生掌握单元内容的基础上,也具有一定自由度和开放性,帮助学生在掌握核心知识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思考、自主整合知识和信息,从而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6.以评价为导向,完善实践活动成果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版)提倡教学评价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部,2022)。在本单元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连贯任务,评价是确保项目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评价应与学习任务紧密结合,体现“有任务必有评价”的理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将基于活动的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任务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和指导。任务评价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来设定:第一,单元学习内容和核心知识的掌握;第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第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评能力。教师还应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制订清晰的评价标准。62632024.3 英语学习2024.3 英语学习Frontiers of English Teaching教学前沿评价应该始终贯穿实践活动的每一个阶段。教师应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公布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践的实际情况,对评价标准进行适时的调整;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已设定的评价标准对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结语开展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形成以问题为驱动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并运用新知识,深化对主题意义的理解,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应带领学生全程参与核心问题确定、核心问题拆解、驱动问题链设计以及评价设计与实施。在设计项目任务时,教师要注重挖掘单元主题和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结合,从而设计出具有真实性、探究性的实践活动。此外,教师也要开发多样化的问题驱动任务,通过丰富的手段密切学生间的互动,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真正提升项目式学习的实效。参考文献Holubova,R.2008.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physics J.Online Submission,5(12):2736Stoller,B.F.L.1997.Project work:A means to promote language and content J.English Teachers Forum,35(4):2937Thomas,J.W.2000.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project-based learning A/OL.http:/www.bobpearlman.org/BestPractices/PBL_Research.pdf.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任伟.2008.项目学习教师指南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李润利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教学主任,高级教师。李鹤元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2021 级硕士研究生。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英语 非虚构类整本书阅读课程建构实践探究*李静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英语非虚构类整本书的教学问题,从课程建构的角度介绍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开展有系统、有组织、有结构的课程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具体做法,包括确定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内容、开发教学资源、设计和实施教学与评价。该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探索了学科育人的新路径,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丰富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保障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性。关键词:非虚构类整本书阅读;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小学英语问题的提出当前,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将非虚构类绘本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但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部分教师在开展非虚构类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存在教学定位不清、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逻辑混乱等问题。例如,对于同一学情起点的同一本书,不同教师对其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教师认为非虚构类整本书是拓展内容,不应该纳入期末测试的范围,学生只需欣赏和了解即可。有的教师则关注书中的科学、人文等文化知识,力求将这类知识讲透,引导学生了解和记忆知识点。还有的教师将其作为训练学生应试技能的载体,设计大量阅读理解活动,只为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忽视了非虚构类整本书的育人意义。相较于在同一学段出现不同教学侧重点,另一种现象正好相反。有些教师不考虑文本特点和学段特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英语语言能力),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的书,有些教师机械套用一种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教学流程和活动安排也一成不变。由于部分活动不符合文本特点和学段特点,教学方法和策略不能起到既定的作用,流于形式。导致上述问题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整本书阅读教学既无统一的课程要求,又无系统的教学参考,在日常教学中很难做到“课程化”实施。有些学校虽然定期开设绘本阅读课,但由于缺乏课程化设计,没有提出明确的课程目标、教学价值主张、内容标准、学段进阶培养、课时规划和教学评估等要求。因为缺少整体课程设计的统领,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多是单本书散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