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pdf
下载文档

ID:3630674

大小:1.07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循环系统 治疗 联合 康复 护理 老年 精神分裂症 患者 中的 应用 效果
154医疗装备 2024 年 3 月第 37 卷第 6 期 Medical Equipment,March.2024,Vol.37,No.6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诸多原因导致的多层面功能紊乱性疾病,患者常伴有精神行为异常1。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年龄较大,机体功能处于消退阶段,受疾病的影响更为严重,常引起严重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障碍及睡眠障碍2-3。有研究显示,老年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4。我国的心理健康资源和管理较缺乏,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手段较单一,效果也不理想,仅有少数患者可获得及时的救治5。部分患者处于脱管状态,给其家庭及社会造成不良影响6-7。脑循环系统治疗仪作为一种常用物理干预仪器,对患者的认知、行为、语言功能等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研究显示,该仪器可加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恢复速度8。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 2020 年 4 月至 2023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 组 男 23 例,女 17 例;年 龄 5670 岁,平 均(65.381.14)岁;病程24年,平均(2.561.21)年。观察组男 18 例,女 22 例;年龄 5671 岁,平均(65.271.19)岁;病程24年,平均(2.491.2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年龄 55 岁;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6;首次接受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干预;生存期 1 年;具有一定的依从性。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的颅内感染患者;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的患者;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中途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研究者。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康复护理。(1)成立康复护理小组:成员包括 1 名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师、1 名康复师和 3 名主管护师,邀请资深神经科专家为小组成员讲述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护理、日常训练、治疗方法、观察重点等相关知识,并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全部考核通过后方可继续参与研究。(2)收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王雪芳泉州市第三医院(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目的探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4 月至 2023 年 4 月医院收治的 80 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神经分裂症状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社会功能 采用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FPI)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睡眠质量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并统计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2、4 周后,观察组 PAN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2 周后,观察组SSFPI、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1 周及干预 1、3 个月后,观察组 AI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0 分为满意,否则为不满意。1.4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2检验。P0.05);干预 2、4 周后,观察组 PAN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 1两组神经分裂症状评分比较(分,x-s)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 2 周后干预 4 周后对照组40174.2312.37127.566.84a98.7410.23ab观察组40175.2212.33121.446.53a93.1510.25abt0.3584.0932.398P0.7210.0000.019注:和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同组干预 2 周后比较,bP0.05);干预 2 周后,观察组 SSFP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 2两组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分,x-s)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 2 周后对照组4022.343.2132.562.49a观察组4022.323.2638.562.54at0.02810.669P0.9780.000注:和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干预 2 周后,观察组 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表 3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分,x-s)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 2 周后对照组4014.342.2321.331.07a观察组4014.322.2524.281.22at0.04011.497P0.9680.000注:和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干预 1 周及干预 1、3 个月后,观察组A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表 4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x-s)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 1 周后 干预 1 个月后 干预 3 个月后对照组4022.311.06 16.112.33a11.081.23ab5.240.46abc观察组4022.251.09 12.212.17a 8.221.29ab4.660.55abct0.1977.74710.1485.116P0.8440.000 0.0000.000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同组干预 1 周后比较,bP0.05;与同组干预 1 个月后比较,cP0.05;采用 AIS(阿森斯失眠量表)评估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 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07,P0.05)。3 讨论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发病原因多与社会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化及家族遗传有关。多数患者存在幻听、幻视、被害妄想、嫉妒妄想、易激动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9-10。该疾病治疗周期长,且具有易复发的特点,严重者可进展为重度精神残疾11。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封闭式管理的精神健康服务模式,稳定期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较多,且长期封闭式治疗会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12-13。大部分高龄患者合并多项身体疾患,活动能力有限,导致其住院和康复面临极大挑战14。精神分裂症虽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但部分患者恢复后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紧张情绪,同时还会有精神衰退、认知功能障碍等残留症状,不利于预后15-16。为此,加强患者的心理治疗和康复护理工作尤其重要。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大脑皮质损伤,大脑结构有轻微的病理性改变,且有一定的神经功能缺陷。尽管这种变化在正常人群中也可遇见,但精神分裂患者的脑神经病变较正常群体更为显著。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可以向颅脑深处输入交变电磁场,利用生物信息仿真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合成脉冲组合波形,再利用电极片将脉冲无创引入小脑顶核,进而实施电刺激,促使大脑血管扩张,改善大脑微循环。脑循环系统治疗仪的作用机制如下:大脑固有的神经传导通路受到电刺激后,会影响大脑的微循环和脑血管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增加大脑血液流量。目前,人们已意识到不良社会环境和个人心理易感因素对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本研究将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取得了明显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分裂症状、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康复护理注重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训练,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坚持与人沟通,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脑电活动异常是影响患者睡眠的重要因素,临床表现为代谢率增高、交感神经兴奋等。脑循环系统治疗仪结合电疗技术和磁疗技术的双重优点,可刺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血管,通过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侧支循环形成,改善大脑微循环,从而达到镇静安神,提高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的目的。此外,患者的行为习惯往往是在持续学习中形成的,康复护理通过强化、模仿等形式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锻炼,促使患者主动学习正向行为,并引导患者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正确的认知方式。护理人员秉持着温柔、平和的态度,耐心为患者进行各项护理适宜,不仅注重外在环境的影响,也较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反复发作,使患者找到自我,回归正常生活状态,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得到相应的提升。综上所述,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分裂症状,提高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参考文献1 孙亮,刘志伟,张雨龙,等.伴抑郁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6):687-6916,698.2 林春滢,宛小燕,张若涵,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8(3):472-480.3 杨蔚蔚,房茂胜,李彪,等.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与服药信念、社会功能、精神状态157医疗装备 2024 年 3 月第 37 卷第 6 期 Medical Equipment,March.2024,Vol.37,No.6的相关性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3,31(2):168-172.4 孙莉,谢红涛,陈俊,等.基于服药依从性的主动式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4(2):231-236.5 刘树才,陈韶光,王进义.鲁拉西酮和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代谢副作用的比较分析 J.福建医药杂志,2023,45(2):56-59.6 徐烁,梁艺颖,洪彬雪,等.遗传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 J.法医学杂志,2020,36(3):379-388.7 江弋舟,张伟波,陈春梅,等.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应激事件与危险行为的关联分析 J.复旦学报(医学版),2022,49(3):317-325.8 王敏,王文玲,蒋红,等.希望疗法联合积极心理学理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J.贵州医药,2022,46(9):1482-1483.9 胡洪彬.39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相关因素及社会支持综合干预的效果研究 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4):553-555.10 贾琼,仇玉莹,李美娟,等.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未治期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及血脂的关系 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3,33(1):41-45.11 王丽君,周晨,顾雨婷,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缺损及其与阴性症状的关系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30(10):1468-1473.12 潘晓婷,王进义.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严重精神分裂症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精神状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10):109-112.13 刘锐,邓晶,陈艾玲,等.政策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就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9):2385-2394.14 朱永宏,张俊峰.康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文关怀的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贵州医药,2022,46(10):1680-1681.15 郑淑霞,郑财济,王承敏,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应用 J.中国药师,2021,24(8):505-508.16 郁晓曼,黄海峡,左翔,等.抗精神病药治疗对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皮质厚度的影响 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2,32(4):261-264.并发症的影响 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2,28(3):249-254.11 柳冉冉,于航娜,董蓓,等.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老年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J.实用癌症杂志,2021,36(1):112-115.12 刘书霞,张磊,石远凯,等.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J.中华肿瘤杂志,2022,44(2):167-172.13 邱小原,李昀昊,林国乐,等.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根治术行保护性横结肠造口与回肠造口对吻合口漏预防的相关研究 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1,24(6):523-529.14 曹金鹏,计勇,杨平,等.皮下引流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术在肠造口还纳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20,14(2):125-128.15 苗青,杜虎城.扶正祛毒汤联合 FOLFIRI 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疗效观察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21):2342-2344,2354.16 张梦珂,黄娟,豆丽园,等.早期适应干预方案在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8):615-619.17 张晓峰,冯景,季飞燕,等.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影响因素及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预测价值分析 J.陕西医学杂志,2022,51(9):1114-1117,1121.18 孙广文,颜松龄,张国伟,等.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癌症进展,2020,18(12):1267-1270,1293.19 陈鹏举,孙婷婷,姚云峰,等.根治性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肺转移灶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1,20(3):301-305.20 吴勇金,薛天慧,颜兵.术后辅助化疗总延迟对合并高危因素期或期结直肠癌生存的影响 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22,14(2):169-174.21 张弛,王新,李世霞,等.转移性结直肠癌生存率、预后因素及预后风险预测评分的建立及验证 J.中国肿瘤临床,2021,48(19):983-990.22 王进峰,彭雷,付豹,等.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Treg 细胞的变化及临床疗效 J.山东医药,2022,62(28):16-19.23 李笑蕾.谷氨酰胺联合序贯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脑梗死患者营养状态与预后的影响 J.安徽医药,2019,31(9):2781-2784.24 Matsumoto K,Kawanaka H,Hori M,et al.Role of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2 insurgical inflammation and dysmotility in a mouse model of postoperative ileus J.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18,315(1):G104-G116.(上接第 153 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