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创新.pdf
下载文档

ID:3630405

大小:1.27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现代 公共 文化 服务 创新
文旅融创81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概念形成历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是国家文化事业建设在当今时代新的发展形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第一次见诸中央文件,是 2005 年 10 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正式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主要目的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向人民群众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民族精神,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立文化强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后,我国学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成果迅速增加。胡税根等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发展研究中从政策研究上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 年及以前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肇始阶段。该阶段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主要着眼于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的相关规定;2001 年至 2005 年,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文化事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领域之一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承认,首次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6 年至今,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深化阶段,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文化建设”作为独立的篇章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单列出来,首次提出了“公共文化建设”这一概念。曹海琴等提出:“公共文化服务指的是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也不断地予以规范引导和宏观调控。2011 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2012 年党的十八大、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等国家重大会议都先后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张丽雅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黄桂云 湖南图书馆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历程和现存状况的分析,剖析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必要性,结合党中央对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规划和要求,归纳出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几点创新,旨在更好地推动全民艺术普及、艺术培训、全民阅读、文旅融合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发展,满足公众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使艺术延伸基层扎根基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民全面发展,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艺术培训;创新文旅融创82内容、发展方向、目标给予了界定。201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界定公共文化服务的法律概念为“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其中,公共文化活动包括免费或者优惠的文艺演出、陈列展览、电影放映、阅读服务、艺术培训、文化体育活动等”。从保障法可知,图书馆向公众提供图书情报资料的查询或者向有关组织机构提供图书捐赠等阅读服务活动;戏曲曲艺等艺术类组织机构免费或者优惠向社会公众提供戏曲表演、文艺演出、艺术展览以及艺术培训活动;联巡联演的戏曲艺术和送戏下乡活动等是我们目前普及率较高、覆盖范围较广的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活动。二、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引导、扶持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获得较大发展和完善。首先,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发展、创新的国家政策。2017 年 9 月,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2021 年 6 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规划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案。其次,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规模不断壮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近阶段,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诸如送戏下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新农村书屋等一系列文化扶贫和文化惠民工程,城乡公共文化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仍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一)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创新不足首先,“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创新不足。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或机构在服务中对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是不断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选择性需求的服务理念缺乏,仍停留在文化管理理念中。其次,市场理念不足。潜意识中的官僚式文化管理理念难以去除,仍停留在以主观意愿管理公众文化需求的供给,无视或者回避文化服务供需市场的重要性,没有主动到市场中去寻找、发现、提供公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和产品简单重复,缺乏地域特色和本土原创性,吸引力不强,与公众需求不符。比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在“乡村振兴”中出现的农家书屋“有书没人”和政府送戏下乡时“有戏没人”的现象。其结果不断阻碍了文化需求的获取。(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逐渐衰弱改革开放后,乡村许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陷入生存危机。突出表现在,乡村传统节日民俗活动逐渐淡化,传统文化活动组织逐渐消失,一些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比如: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流行的“打春牛”“开秧门”“尝新”等崇敬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的传统农耕盛典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农闲或节庆时活跃在村寨院落的地方戏班子、舞龙舞狮队、腰鼓表演队等乡村群众文艺队伍正在逐年减少。木匠、篾匠、石匠、铁匠等传统手工艺在农村逐渐衰落。正如贺雪峰曾指出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被卷入现代性的旋涡中,被系统、深度地改造,整个过程并非浮光掠影般划过,却像篦子一样,细细地梳理、改造传统,甚至是彻底地消灭传统。”(三)传统戏曲逐渐衰落戏曲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戏曲的发展,政务院开展了戏曲“五个一”工程,使得地方戏的发掘、整理、改进受到普遍重视,成就了我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代。改革开放后,城市剧场有些关闭或改作他用,农村各地方戏曲班慢慢解散消失,地方戏曲剧种剧团逐年减少。我国 20 世纪 50 年代统文旅融创83计时有 368 个戏曲剧种,20 世纪 80 年代初编撰中国戏曲志时有 317 个,到 2005 年时只剩下 267 个,短短五十年间就消失了一百多个剧种。三、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必要性(一)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不断发展完善的产物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不断发展完善,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规范,对加快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国家治理手段之一,必然随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推动不断地发展、完善,随着国家文化政策的改革而不断创新。(二)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市场化、社会化的产物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在文化领域的分支,具有文化特性,也具有公共服务的共性。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市场发育逐渐成熟,社会中介组织发展壮大,政府逐渐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力度。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市场化和社会化必然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创新。首先,服务主体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在不断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非营利性机构和文化服务个体参与到了供给环节,打破了原来政府垄断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封闭的状态,构成了一个政府统筹、市场调配、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性机构以及公民个体共同参与的充满竞争与活力的供给主体市场。其次,服务内容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改变了原来靠权力驱动强行植入的产品单一的公共文化服务,改变了与服务需求不符、难以在基层生存的现状,服务内容和产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最后,服务理念创新。改变了“服务好坏一个样”和坐等服务上门的文化管理观念,使得公共文化服务重新返回竞争和服务的本质。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尝试随着公共文化服务在国家治理中作用不断加强,专家学者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不断市场化和社会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发展和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服务主体创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经历了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基本脱离了服务的本质,几乎将其定格为文化管理,相关从业人员在思想上把自己定位为公共文化管理者,形成了“坐等上门”的管理理念,不愿下沉一线开展市场调查研究,不够了解公众的文化需求,服务中沾染了严重的官僚习气。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或者机构服务者官僚主义严重,成为公众满足文化需求、享受文化权利的最大障碍。另一方面,落后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导致服务基本脱离了公众的真实意愿,服务效能不高,公共文化产品和设施设备的使用率比较低,公众参与群文活动的愿望不强烈。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常常出现农家书屋中“有书没人”、送戏下乡时“有戏没人”的现实情况,损害了政府的服务效益。1.服务主体理念创新创新服务主体理念,首先要破除服务主体的文化管理者理念,从思想上真正回归服务者的本质。公共文化机构或者组织内部无论管理岗位还是服务岗位,领导都要带头树立服务意识,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破除官僚主义习气。其次要形成让服务走出去的理念,公共文化服务不能只局限于楼堂馆所范围内,要勇于突破楼堂馆所的局限,走向社会和市场,要了解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比如:公共图书馆本着“读文旅融创84者至上”的服务宗旨,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准,做好借阅服务,深入社会和市场加大调研力度,深挖读者需求,优化每项活动,提升社会对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量。为了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覆盖面,延伸人民阅读阵地,湖南图书馆 2020 年启动了“藏书于民”活动,与社会各界共建 30个藏书点,让湖南图书馆的服务突破界限走向社会和基层,为社会公众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务。2.服务主体构成创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构成,首先需要打破原来政府垄断供给造成主体构成单一的状况,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竞争机制完善、社会参与主体积极灵活的供给主体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垄断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使得供给主体形式单一、带有浓厚的官僚意识,供给产品和活动简单复制,内容没有创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改变这一状况,打破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长期垄断,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负责组织、管理、监督、指导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具体活动的组织由市场主体在政府的监管下完成,使政府从“办文化”转向“管文化”。其次,确保社会参与力量与政府文化事业单位主体平等,形成一个以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决定供给主体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2015 年 1 月颁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下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最后,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竞争中吸引更多对文化服务有需求的社会公众力量参与到评判和选择过程中。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就是要满足社会公众对文化的需求,就必须引导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决策,并提高公众的参与积极性。3.服务主体参与方式创新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与群众现实需求相一致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多样性文化需求,鼓励和支持不断创新服务主体参与方式。一方面,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确保服务主体以平等身份参与竞争。另一方面,要确保竞争主体机会均等。另外,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服务主体竞争评判,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创新参与方式,全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竞争的公开、公平,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形式公共文化服务的生命力与活力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内容至上,另一个是服务制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改革,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丰富多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形式至关重要。一要做到与时俱进。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要永跟时代发展和需求的脉搏,在传承中勇于突破、勇于尝试。“全民阅读”正是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脉搏之一。文化服务机构,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在守正的同时,不断推动“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向社会深入发展是当今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的重要创新。公共图书馆突破楼堂馆所界限,走入社会和基层,把“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融入社区、景区、学校、企业、军营等基层公共文化场所;加大对少儿等未成年群体的阅读引导和推广;加大家庭亲子阅读推广力度,推动“书香社会、书香家庭”等阅读氛围的形成。在传承中突破,在突破中传承,勇于突破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在与时俱进中创新。比如湖南图书馆通过“藏书于民”活动不断推动湖南全民阅读向社会和基层发展,同时也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创新性地实施了文化惠民工程,打通了借阅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二要整合现有资源,扩展服务功能。破除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服务功能界限,融合服务资源,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中休闲娱乐、学习交流、艺术鉴赏、社交互动、学术研究、沉浸式体验等多功能融合。例如,公共图书馆、艺术馆、戏曲表演相关场馆充分融合相关资源,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把优秀文艺作品、经典演出节目、艺术鉴赏、文艺培训、知识实用科普、文化参与文旅融创85体验、学习交流、社交互动、学术研究、全民阅读、信息咨询等功能综合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能够更好地满足公众对文化的需求。通过服务融合创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融合,实现文化与艺术、旅游、教育等融合发展,不断打造优质服务品牌,通过服务效能的提升,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整体提升。三要围绕乡村振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向基层发展,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创新文化场馆服务融合就包含文化场馆服务与基层文化需求融合,使各类文化场馆服务空间向社区、乡村、景点等基层空间延伸,使公共文化服务走出楼堂馆所,走入基层社会,与乡村、社区、景点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形成互联互通的联动机制,实现服务供给和需求信息有效沟通,推动公共文化不断服务乡村振兴。文艺创作和艺术表演更需扎根基层,深入现实生活,汲取实践和生活中的艺术养分,积累艺术创作和表演灵感,寻找到艺术发展和创新的源头活水。如:湖南省文化馆展开了“筑梦新征程 启航新时代”广场舞展演活动、戏曲雅苑、艺术普及训练营、“非遗”市集、新书发布、风采环道六大主题活动,与社区景区、乡镇街道、校园军营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振兴乡村文化。围绕乡村振兴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不断振兴逐渐衰落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挽救逐渐消失的优秀地方戏曲剧种等非物质文化传承。重点要加强乡村文化氛围和艺术欣赏水平培养,持续做好全民艺术普及工作。重点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加强艺术普及培训,融合戏曲院校的正规教育资源、地方剧院和群艺馆等专业人员的培训资源,通过办班和师徒方式的身传言教等公益性培训,不断提高乡村等基层公众的文化、艺术水平和整体文化素质,扩大戏曲艺术在乡村等基层社会的传播力度和范围,使戏曲艺术表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现艺术服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比如周口市“周末一元剧场”和渭南市“一元剧场”通过打造戏曲艺术品牌,增强艺术表演事业与地方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组织、文艺人士“志愿者”联动性,增强和提升了政府对于剧团公共行动的回应,增强和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解决了当地文化生活单调庸俗、地方文化行政部门“乏力”、戏曲艺术表演剧团逐渐被社会边缘化等社会问题,促进我国艺术表演事业的发展壮大。四要加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创新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服务,提升人民获得感、认同感。比如,2023 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许多地方都推出了富含地方特色的文旅活动,长沙铜官窑古镇组织华服文化节,邀请华服爱好者们身着形制考究的华服题诗吟唱、盛装巡游;株洲醴陵立足地域特色,举办醴陵炒粉节,邀请游客同吃醴陵粉、同唱醴陵谣、共赏烟花秀;怀化洪江古商城开展首届曲艺文化节,吸引游客感受当地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魅力等。通过“文旅+”的融合,湖南各地不断丰富文旅产品,既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选项,也为游客营造了舒心、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让游客通过融入各地“本源与真实”的民俗活动获取“归属感”和“认同感”。(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指导,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文化+”“旅游+”“网络+”等众多模式,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例如:长沙不断创新“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打造了“五一商圈”、网红街、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文化活动空间,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以“线上展览+线下展演”形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花鼓戏、湘剧等湖南非遗艺术传承和文化服务产品,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实现“诗与远方”的追求;组织湖南非遗工坊、非遗老字号开展优惠活动,并联合阿里巴巴、文旅融创86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之一,其传承和保护至关重要。然而,在过去的艺术档案管理中,由于传统手段的限制,如纸质档案和手工记录,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烦琐且容易出现遗漏和损坏,影响了艺术遗产的准确传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背景下的艺术档案管理展现出了新的前景。数字化档案管理、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应用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为艺术档案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这些创新策略,探讨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传承艺术遗产。一、信息化背景下艺术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艺术档案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记录了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作品的历史演变以及艺术活动等重要信息。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存在许多局限性,如信息检索困难、易损坏和空间占用大等问题。然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艺术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创新的艺术档案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息化背景下的艺术档案管理创新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传统纸质档案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进行整理、存储和检索,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错误。而数字化档案管理可以将艺术档案以电子形式存储,通过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等工具,实现快速的信息检索和共享。艺术机构和研究者可以通过电子设备随时访问和利用档案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并促进艺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其次,创新的艺术档案管理策略可以加强信息保护和安全性。艺术档案往往包含着珍贵的艺术品图片、艺术家个人信息和艺术品鉴定报告等敏感信息,需要保护起来。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新策略可以引入先进的加密技术和访问权限控制机制,确保档案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从而有效保护艺术档案的安全。第三,创新的艺术档案管理策略有助于促进跨机构合作和共享资源。艺术档案往往分散在不同的艺术机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中,形成了京东、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集中引流推送,为热爱非遗技艺的省内外游客搭建一个良好的宣传展示平台。(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广播电视、网络通信都是现阶段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手段。一方面,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借助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纷纷开通了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等线上服务平台,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比如:株洲市打造的“韵动株洲”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数字平台,既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渠道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又丰富了线下互动性强、体验感丰富的文化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移动互联网、5G 大数据、VR、AR、5G、AI 等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平台,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线上线下同步互动、互相融合的新模式。借助这一平台,公众可以即时查询公共文化供给信息,预约公共文化服务,根据个性化需求及时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真正做到公众随时随地点菜、政府方便快捷配餐,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责任编辑:牧鑫)参考文献:1 胡税根,李倩.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发展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2).2 曹海琴,刘志宽,陈冬梅.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与政府的责任J.统计与管理,2012(06).3 梁立新.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参与机制创新研究J.学术交流.2014(02).4 贺雪峰.乡村社会关键词进入21世纪的中国乡村素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5 林琳.中国戏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专访著名戏剧评论家刘厚生先生J.中国文艺评论,2016(01).6 牟小林,先幼果.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发展及创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