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肝脏
肿瘤
栓塞
术后
感染
形成
原因
分析
处理
28
报告
29
194 综合医学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2月 第8卷第3期 肝脏肿瘤栓塞术后瘤体感染形成原因分析及处理(附 3 例报告)金文义,周 怡(通信作者),甘红波,胡 冰,黄科峰,胡艳丽,周 鹏(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放射诊断科 湖北 襄阳 441000)【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 3 例肝脏肿瘤栓塞术后瘤体感染形成的病因及处理办法,为临床尽量避免术后瘤体感染发生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 3 例病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手术经过、术后护理及治疗等资料。结果:3 例患者术前均有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在对症处理及相应的外科治疗后,2 例患者感染控制后出院,1 例患者形成脓肿,经外科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栓塞术后感染发生原因较多,发生后积极治疗大部分感染可控。【关键词】肝脏肿瘤;栓塞;瘤体感染【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24)03-0194-03肝脏肿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肿瘤1。肝癌是世界上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每年全球约 78 万人死于肝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最重要原因2。介入治疗作为肝癌晚期的重要治疗手段,其疗效明确,可操作性强,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瘤体感染是肝脏栓塞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形成肝脓肿,处理不及时不但会影响介入治疗的效果,严重者甚至死亡。本文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 3 例栓塞术后瘤体内感染积气患者,其中1 例形成脓肿的患者的病因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更好地避免瘤体感染,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 病例资料病例 1:患者女,55 岁,因“乳腺癌期内分泌治疗后 4 周,拟内分泌治疗”入院,全腹部 CT 平扫+增强提示肝脏多发转移。遂行经皮穿刺肝动脉栓塞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反复高热,最高 38.9,加用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术后一周复查全腹部 CT 提示肝内转移灶坏死明显,其内少量积气(图1a)。经对症治疗后,术后一月病灶内积气吸收消失(图 1b)。(a)(b)注:(a)为栓塞术后肝左叶病灶内见少量气体;(b)为抗感染治疗 1 月后肝左叶内气体已吸收。图 1 典型病例 1病例 2:患者男,59 岁,因“肝区疼痛 1 天”入院,既往史:病毒性肝炎 10 年余。实验室检查:总蛋白63.7 g/L,白蛋白 37.5 g/L,上腹部 CT 增强示肝内巨大占位(大小约 11.7 cm9.2 cm)伴肝门淋巴结肿大。行肝动脉栓塞术后 1 周复查上腹部 CT 示:肝右叶肿块碘油沉积并少量积气(图 2a),考虑给予莫西沙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静滴及奥硝唑胶囊口服加强抗感染治疗,术后 2 周复查上腹部 CT 瘤体内积气明显吸收减 195综合医学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2月 第8卷第3期 少(图 2b)。(a)(b)注:(a)栓塞术后瘤内见少量气体影;图(b)抗感染治疗 2 周后,瘤内气体明显减少。图 2 典型病例 2病例 3:患者女,63 岁,因“肝脏肿瘤 1 月余”入院,既往 2 型糖尿病 6 年,高血压病 15 年,实验室检查:总蛋白 46.9 g/L,白蛋白 24.2 g/L,上腹部 CT增强示肝脏多发占位,多考虑肝癌并肝内多发转移。患者行经皮穿刺肝动脉栓塞术治疗,术后一直高热、右上腹疼痛,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术后 1 周复查上腹部 CT 提示肝内肿瘤碘油沉积并积气(图 3a),超敏C 反应蛋白 82.04 mg/L,白细胞计数 11.1109/L,中性粒细胞 89.2%,术后 3 周腹部超声提示右肝内脓肿形成(图 3b),遂行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肝脏置管引流,并继续抗感染、护肝及降糖治疗,在病情稳定后出院。(a)(b)注:(a)为栓塞术后肝右叶瘤体内大量积气;(b)为治疗 3 周后瘤体内形成脓肿。图 3 典型病例 32 讨论肝动脉栓塞术后瘤体内感染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胀等。发生瘤体感染常见原因为:(1)与患者年龄、靶免史、TACE 次数、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支数、碘油量及栓塞剂种类有关3。恶性肿瘤患者常年龄较大、恶病质,特别是多次化疗后,机体免疫力低下,当栓塞血管多、面积大时极易并发瘤体感染,最终形成肝脓肿。(2)高血糖状态4: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生长,同时可减弱白细胞吞噬杀菌能力,抑制白细胞的趋化活性,使抗体生成减少。(3)低蛋白血症,肝脏肿瘤患者,由于长期肝功能异常,常导致白蛋白水平较低。(4)转移性肝癌脓肿发生率较原发性肝癌更高5。(5)多次行 TACE,患者接受单次 TACE 后脓肿发生率为1.2%,多次TACE将增加肝脓肿发生率6-7。196 综合医学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2月 第8卷第3期(6)与术者无菌操作技术及无菌器械使用不当相关。分析本组病例 1 例为乳腺癌全身多发转移;1 例为病毒性肝炎患者,低蛋白血症;1 例为原发性肝癌并肝内多发转移、有糖尿病史、低蛋白血症。本组病例均有发病高危因素。为了避免病变发生,研究者认为可在术前纠正低蛋白血症,控制血糖水平,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手段。瘤体内感染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穿刺引流和手术治疗8-10,若在发热初期积极使用广谱抗感染药物,联合使用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有效的药物,可较好控制感染的发展。若前期控制不佳,发展成肝脓肿,大部分患者在发生肝脓肿后均出现了肝功能分级的下降,因此需要积极地保肝、输注白蛋白及营养支持治疗。在脓肿出现液化后,给予穿刺抽吸脓液,脓肿直径大于 5 cm者,需要放置引流管,给予抗生素注入 0.9%氯化钠溶液冲洗脓腔11。临床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案。本组病例 2 例在使用抗生素后,瘤体感染成功被控制,瘤体内气体在 1 2 个月后吸收消失,1 例患者形成肝脓肿,在穿刺引流后,病情稳定出院。栓塞术后瘤体感染发病率不高,但后果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在临床工作中,可密切结合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及既往史,提前规避高危因素以降低发病概率。发病后通过多种手段积极治疗,去除原发感染因素、对症治疗,可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参考文献】1 鲜林峰,方乐天,刘文斌,等.原发性肝癌流行现状、主要发病机制及防控策略 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22,4(3):320-328.2 WNG Y J,DE BAERE T,IDE J M,et al.Transcatheter embolization therapy in liver cancer:an update of clinical evidencesJ.Chin J Cancer Res,2015,27(2):96-121.3 徐衡,袁牧.TACE 治疗原发性肝癌后并发肝脓肿的影响因素 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3,20(9):522-525.4 HAN D,LEYVA C A,MATHESON D,et a1.Immune profiling by multiple gene expression anal ysis in patient satrisk and with type1 diabetesJ.Clin Immunol,2011,139-290.5 张晓丽,詹亚卿,朱进进,等.肝癌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并发肝脓肿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 J.护理与康复,2016,15(8):755-757.6 LV W F,LU D,HE Y S,et al.Liver abs cess formation following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Clinical features,risk factors,bacteria spectrum,and percutaneous cathete r drainageJ.Medicine(Baltimore),2016,95(17):e3503.7 郭坚溪,张彦舫.TACE 术后肝脓肿形成的原因及临床分析 J/CD.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1):39-41.8 王建伟,韩增辉.含气性与非含气性肝脓肿的超声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J.贵州医药,2021,45(8):1236-1237.9 戈建辉,汪斌,丁佑铭.手术与经皮穿刺多房性肝脓肿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J.创伤与急危重症医学,2018,6(6):360-362.10 闫巍,李智伟.细菌性肝脓肿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诊疗进展 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3,50(1):14-17.11 周颜,陈卫,王小林,等.转移性肝肿瘤 TACE 治疗后肝脓肿形成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27(8):24-28.瘤患者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J.重庆医学,2022,51(1):119-121.2 李丹妮,马亚光,崔湧,等.颈部 CT 检查中体位优化减少带状伪影的研究 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5):10-13.3 廖淑婷,于向荣.能谱CT和人工智能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22,38(2):129-133.4 童琍琍,王文静,申才良,等.双上肢牵引固定装置的研制与应用效果评价 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3):6-8.5 闫朱敏,ZHANG J Q,CHEN X J,等.基于放疗过程中腮腺图像纹理特征的变化早期预测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症 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9,39(4):262-267.6 周燕,许晓泉,苏国义,等.双能 CT 动静脉期加权融合图像影像组学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1,55(7):703-709.7 边传振,张见,王颖,等.DoseRight 技术条件下颈椎前凸体位在学龄前儿童颈部 CT 检查的应用 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0,40(3):241-246.8 张海燕.分析颈部 CT 检查中体位优化对减少带状伪影的价值 J.家庭医药,2019(5):117-118.9 曹锋,王传彬,董江宁,等.NeuViz 128 型 CT 颈部增强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比较评估 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5):10-13.10 金文凤,韩丹,江杰,等.自适应滤波联合迭代重建在减轻下颈部 CT 伪影中的应用 J.放射学实践,2019,34(7):755-759.11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学组,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辐射防护学组.头颈部 CT 检查和辐射剂量管理专家共识 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0,54(9):827-838.(上接第 19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