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讲好“黄河故事”理念下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王磊磊【摘要】在当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阐述了目前我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研究和实践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与开发策略,包括政府主导下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以不同类别的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讲述不同的“黄河故事”,数字赋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对“黄河故事”进行虚拟化创设,从而有效实现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永续发展。【关键词】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保护与开发【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23)3-0034-6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长度和流域跨度,更体现在其文化的影响力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系统保护黄河流域文化遗产是讲好“黄河故事”、延续中国历史文脉的重要方式,也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纽带、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客观需要。在讲好“黄河故事”的过程中,那些来自黄河流域的非物质的、活态的、源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是黄河文化和黄河故事的关键记忆和鲜活载体。对这些非物质的、活化遗产的保护与适度开发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本文将从真实性的理论视角展开对这一路径的探索和分析。①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19年第20期。【基金项目]1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讲好‘黄河故事”理念下的山东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项目编号:ZD202008331)研究成果;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重点课题“数字赋能乡村非遗保护与开发:内涵、模型与路径"(项目编号:2021ZD28)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王磊磊,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副教授,山东青岛266000。O34ISICHUANSHENGGANBUHANSHOUXUEYUANXUEBAO文化产业一、研究综述和基本概念阐释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召开,有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黄河文化存续与发展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朱尖等(2013)对黄河故道线性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