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第37卷第4期2024年2月Vol.37No.4February2024艺术科技1…天津“拴娃娃”习俗简介“拴娃娃”又叫“拴喜”,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民间求子习俗,起源于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女娲造人的传说在民间不断流传的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拴娃娃”习俗。当下比较有特色的分别是河南淮阳的人祖庙,山东聊城的观音庙、土地庙,还有天津天后宫的“拴娃娃”习俗。“拴娃娃”所拴的娃娃大多由泥土制成,外形似小孩,各地的“拴娃娃”习俗有所不同。天津的“拴娃娃”历史久远,可追溯至元朝:元朝妈祖文化随海运传入天津,天津作为一座移民城市,信仰繁杂且信众颇多,妈祖作为和平温柔的女性神形象在此地逐渐衍生出祈福求子的功能。因为与天津妈祖文化息息相关,所以“拴娃娃”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天后宫进行的,求子者可在祭拜后用红绳拴走心仪的娃娃以达到求子的目的。除此之外,天津“拴娃娃”习俗最特别的一点是,将娃娃拴回家之后,若日后得子,则需将拴来的娃娃供奉起来并唤作“娃娃大哥”,这也是天津本地多将男性唤作“二哥”“二爷”的原因。当下,仍有少部分家庭供奉着“娃娃大哥”,并视其为福星。2…天津“拴娃娃”习俗研究意义2.1…文化价值丰富“拴娃娃”习俗与劳苦大众对多子多福的渴望息息相关,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拴娃娃”习俗逐渐消失,但其文化价值仍具有研究意义。以天津的“拴娃娃”习俗为例,其可以追溯至1326年天后宫刚刚建成的时候,受妈祖文化中求子、保子的天后崇拜影响,“拴娃娃”这项民俗应运而生。在医疗技术并不发达的时代,常发生新生儿早夭的情况,当时的人们只能通过信仰崇拜,寄希望于天后妈祖,以达到求子、保子的目的。受儒学的影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许多妇女因生不出男孩而受尽冷眼,不得不去寺庙中求子,因此“拴娃娃”中的娃娃都为男性。“拴娃娃”习俗体现了旧社会人们对生育的崇拜,寄希望于宗教的愚昧、女性地位的低微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文化价值。此外,为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开放“二胎”政策,中国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宣告结束,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二胎”政策。2021年5月,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国家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由此可见,“拴娃娃”习俗中所包含的有关“生育”的文化价值以及社会意义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