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832/jcnki1005-970920230011江苏省林业三次产业互动的时变影响∗曾杰杰1,2,陶宇沁1(1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37;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南京210037)摘要:基于1996—2018年江苏省林业产业的相关数据,分析林业三次产业的演进特征,构建SVAR模型考量林业三次产业在当期、短期和长期的互动影响。结果表明:在当期,江苏省林业三次产业存在即时的结构性联系;短期看,江苏省林业第一产业对第三产业有显著的互动性正向冲击、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也有显著的正向冲击;长期看,林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只存在微弱长期的互动性正向冲击;江苏省林业三次产业对自身的冲击具有中长期的差别性正向影响,其中林业第二产业对自身的冲击最大。因此,林业主管部门应重视对林业第一、第二产业中传统优势产业主产区内企业的转型,特别是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升级,同时加强林业第一产业的资源优势与林业第三产业的跨产业整合。关键词:林业三次产业;互动关系;动态响应;江苏中图分类号:F32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709(2023)02-0125-10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从制度层面上明确,只有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才能将“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服务或基于森林景观的文化产品逐步进入市场,实现商品化与资本化并已成为推动林业三次产业比例和结构变化的重要力量。已有的林业产业结构研究主要聚焦于3个方面:第一,林改、城镇化、绿色信贷和产业政策等外部因素对林业产业结构的影响[1-4];第二,林业系统内部的技术进步、产业集聚、产业关联和投入产出效率对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互动[5-11]以及林业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12-15];第三,将林业视为一个系统研究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制[16]。2010—2019年是中国林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时期[17],表现为以生态产品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的增长,这为林业三次产业的内部融合提供了条件和进行互动研究的可能。早期有学者认为江苏省林业三次产业未形成相互关联,处于刚起步的现代林业阶段[18-19],但2020年江苏省林业总产值达5000亿元,其第三产业产值占其林业总产值的比例较2010年提高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