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研究】作为社区景观服务的核心主体,人是景观营造过程中最关键的考虑因素。科学合理的景观设计既有助于改善社区的生态环境,增强社区的美观性,带给社区居民良好的视觉体验,也能够令社区居民身心舒畅,对社区居民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如何打造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社区景观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一、相关概念阐释(一)健康社区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及社区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广大民众的健康意识空前高涨,越来越关注并强调身心健康,也非常在意个人居住环境是否健康、舒适。在此背景下,健康社区的理念被提出。所谓的健康社区是指拥有健康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和健康人群的社区,其建设的基本要素包括社区健康政策、健康管理、健康环境和健康人群。营造健康环境、完善健康设施、参与健康互助、拥有健康人群是健康社区建设的宗旨[1]。(二)健康景观关于健康景观的概念,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不过主流观点认为,健康景观是指满足园林景观观赏基本功能,有利于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及社群健康,实现对0—100岁全生命周期人群的健康关怀,具有人群全龄化、共享互动化等特点,且在共享互动中培育健康积极的精神、在健康场景下重构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景观[2]。二、健康社区导向下的景观营造原则(一)生态先行原则在健康社区规划及设计中,生态先行原则是指坚持将健康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植物、水源、温度等各类自然要素的合理调用及有效保护,增强社区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及丰富性,打造完善、有效的健康生态系统,推动社区健康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打造有利于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优质景观环境。(二)活动多元原则在构建健康社区的过程中,景观设计师应遵循活动多元的原则,即结合社区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对公共空间进行灵活、合理的规划。对步道、跑道、盲道、健身器材等进行合理布设,可以较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开展娱乐活动的需求,促使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态的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健康活动,使其保持身心健康[3]。(三)平灾两用原则在健康社区规划及设计中,平灾两用原则是指在满足社区居民日常游憩需求的同时,能够在社区发生灾害时临时对公众安全进行保护。具体来讲,在常态下,社区景观要满足社区居民观赏景观、参与休闲娱乐活动的需求,同时要做好空间的预留工作,规划设置一定尺度的广场、草坪、通道等空间,以便在灾难来临时供社区居民紧急避难。(四)智慧交互原则在健康社区导向下的景观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