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IntegratedManagement181汽车周刊AutoWeekly第11期建筑退线空间停车规划和管理方法研究韩林宁(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交通规划与工程设计院)[摘要]建筑退线空间停车是城市停车系统的有效补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停车矛盾,但也存在停车秩序混乱、设置标准不一、阻碍行人通行、破坏沿街品质等问题。本文在详细梳理建筑退线空间布置形式及停车常见问题的基础上,明确设置各类泊位的建筑退线距离要求,并从停车泊位、通道、出入口、人行空间、标志标牌等方面提出了建筑退线空间停车场设置标准和要求,此外,还从建筑退线空间停车场权属划分、定期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建筑退线停车的管理方法,对规范建筑退线空间停车秩序、促进城市停车良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关键词]建筑退线停车;停车规划;停车设计;停车管理城市建筑退线空间指的是道路红线与建筑控制线之间的空间,它是关乎街道环境、慢行通行、沿街景观的重要功能区,并非停车专用空间,但随着城市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停车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城市建筑退线空间停车(下文简称退线停车)已经成为配建停车、路外公共停车、路内停车之外事实存在、不可忽视的一种停车设施。由于目前尚缺少退线停车设置的相关规范和设置要求,退线停车处于无规范、无秩序、无管理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对该区域的停车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形成相对完善、贴合现实、操作性高的退线停车规划、设计和管理方法。1、概述1.1退线停车常见问题建筑退线空间往往处于城市管理“公”与“私”之间的灰色地带[1],因此,退线停车的问题往往更多,秩序也更混乱,常见的问题主要有:(1)泊位设置不当。部分设置泊位的路段,建筑退线空间仅仅满足泊位宽度,未考虑人、车通道宽度,对慢行交通通行存在较大影响。(2)退线空间违停普遍存在,影响沿街秩序,不利于形成整齐、畅通、有序的城市环境[2]。(3)退线空间权属不清,无法统一进行泊位施划、收费和管理,分散、零碎的停车特征导致管理难度大、成本高。(4)退线停车泊位设置标准不明确,内部车行通道、人行通道宽度、出入口要求等未规范。(5)退线停车一般较少收费,导致相当一部分车辆长时间在建筑门前停放,停车周转率低。1.2退线停车泊位常见形式退线停车泊位形式主要有3种,分别为垂直式、平行式和斜列式,斜列式泊位按照不同的倾角又可以分为30°、45°、60°斜列式泊位。3种泊位中,垂直式最常见,但占据的退线距离较大,平行式泊位所需退线空间最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