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5期71·艺术视角·金乡县主墓彩绘骑马俑艺术研究◎◎唐培淞金乡县主是高祖李渊末子滕王李元婴第三女,金乡县主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镇吕家堡村于家砖厂内,形制为方形单室土洞墓,建造年代为天授元年(690)于隐安葬之时,“开元十二年(724)金乡县主和于隐合葬时,没有另行建墓,而是撤换了随葬品……使用了石椁,以尽量符合县主的身份地位”[1]。该墓第二过洞东西两壁龛共出土35件彩绘骑马俑,本文试从彩绘骑马俑的题材与造型方面对其造型风格特征和彩绘骑马俑中蕴含的“胡汉相融”“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内涵进行初步探讨。一、金乡县主墓彩绘骑马俑的造型风格特征(一)彩绘骑马俑的题材金乡县主墓的彩绘骑马俑按照题材与功能分为骑马出行女俑、马上乐俑和骑马狩猎俑三类。1.骑马出行女俑唐朝女子骑马是受到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女子骑马传统影响,最先始于宫廷,后浸染贵族门阀、士庶富家女。杜甫诗曰“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也描绘了宫廷贵妇骑马游春的情景。金乡县主墓的4件骑马出行女俑,皆未戴帽靓装露髻出行,这正是长安城贵妇、宫人骑马出行社会风尚的真实反映的实物材料。因其与骑马伎乐俑、狩猎俑和驼鹿狩猎僮俑等同出,这4件雍容华贵的骑马女俑应是狩猎活动中的随行女眷。2.马上乐俑金乡县主墓的马上乐俑分为骑马伎乐女俑和骑马鼓吹仪仗俑。骑马伎乐女俑是承隋旧制,《资治通鉴·隋纪》载:“上(隋文帝)好以月夜从宫女数千骑游西苑,作《清夜游曲》,于马上奏之。”王自力、孙福喜两位学者认为,其属一部“女乐”。葛承雍认为,唐代骑马伎乐俑有可能也是随主人狩猎后演奏得胜凯旋的乐人。而金乡县主墓的骑马伎乐女俑所持腰鼓、筚篥、箜篌、琵琶和铜钹,这些乐器多是来自龟兹或由龟兹东传。这5件乐器组合接近唐代十部乐中的“龟兹乐”。“马上乐”通常被认为是源自拓跋鲜卑“马上乐”军乐的传统,以鼓吹器为主要乐器[2],在唐代,四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配置鼓吹。《唐会要·葬》载:“武德六年二月十二日,平阳公主葬,诏加前后鼓吹,出自王自力孙福喜编著《唐金乡县主墓》,文物出版社2002年出版。出自王溥撰《唐会要》中,《雅乐下·北狄三国乐》卷三十三,中华书局出版。[1][2]文学艺术周刊72·艺术视角·太常奏议,以礼夫人无鼓吹。”[1]高祖解释说,公主在司竹举兵,常为将,加鼓吹赞其功。景龙三年(709),皇后上言自妃主及五品以上母妻特加鼓吹,遭到左台侍御史唐绍上书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