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79农学·经济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农药药理学教改探索谢丹丹周霞金林红(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贵州贵阳550025)摘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农药药理学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探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农药药理学教改中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和措施。项目式教学、农药实验室建设以及实地考察和实习,能够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他们未来在农药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关键词:教学实践;农药药理学;教改探索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743(2023)19-0079-030引言农药是保证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也是植物保护专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农药药理学是研究农药与病虫害相互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1]。因此,农药药理学教学是培养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理论教学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述,无法满足学生对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的需求,也无法有效培养可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新时代农业人才。因此,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农药药理学教改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教师想要通过教改引导学生做“顶天立地”的农业人,“顶天”指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能在实验室进行前沿理论研究;“立地”指能下地干活,解决农民实际需求。1农药药理学教学与实践的现状1.1理论与实践脱节传统的药理学教学多以理论课为主,外加部分实验操作。然而现在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实践操作的环节。学生学习了大量关于农药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在实验室做实验和在田间实习的时间和机会有限,无法充分接触到真实的药物创制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从而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2]。此外,即使在实验室做的实验,其内容也大多是程序化操作,学生一般只需按照教材给出的实验步骤操作即可。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难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3]。药理学的教学部分与实验部分一般是分开进行的,因而容易出现两部分内容进度不合拍、实验滞后或超前理论学习的现象,导致授课内容与实验操作的结合不够紧密。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在一些高校中,相关实践设施落后和条件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田间实习机会,从而使得学生无法接触到实际农田环境并对其进行实践操作和观察,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相对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