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第41卷第3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YunnanMinzu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Vol41,No3May2024【作者简介】方铁,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古代王朝治边制度研究”(21AMZ003)阶段成果①方铁主编:《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古代云南东南部的变迁方铁(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091)摘要:古代的云南东南部,包括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及附近一些地区。云南东南部的演变有以下特点:一是这一地区距滇池、洱海流域两大区域中心较远,同时未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在政治舞台上便显落寞;二是云南中部至越南的交趾道经过这一地区,云南东南部的发展与交趾道兴衰密切相关;三是云南东南部与越南毗连,越南与中国历代王朝关系的改变,深刻地影响云南东南部;四是云南东南部的变化经历先慢后快的过程。自元代起,云南东南部获得较快发展,清代尤为明显。关键词:古代云南;东南部;交趾道;中原王朝;变迁【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7X(2024)03-0129-11关于云南东南部古代的演变,迄今未见专文研究。因收集零散资料,试为梳理总结,分为先秦至宋代、元明、清代3个时期叙述。一、先秦至宋时期(一)先秦至晋代云南东南部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云南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的化石,包括西畴人、蒙自人。西畴人化石包括5枚牙齿,同出哺乳动物化石达32种,1972年发现于西畴县西洒街仙人洞。1989年,在蒙自县红寨乡马鹿洞内发现称为“蒙自人”的10件人类化石,共生的文化遗存包括石制品89件、角制品数十件与17种哺乳动物化石。①新石器时代遗存在云南地区的分布十分广泛,迄今已发现300余处遗址和遗物地点。小河洞类型是滇东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上世纪70年代,在麻栗坡县小河洞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一些有肩石器。在文山、富宁、马关、砚山、广南等县又先后发现若干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遗物的风格与小河洞遗址类似,表明文山地区存在一种与其他地区有别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河流域的青铜文化遗址发现较多。主要分布在河口、石屏、金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