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自觉·互鉴———彭树智先生文明观的逻辑理路吴华张瑞*内容提要文明交往、文明自觉、文明互鉴是彭树智先生文明观中的三个维度。彭先生认为,文明交往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基础;而以知物之明、知人之明和自知之明为核心的文明自觉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互鉴已成为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它要求不同文明在交往中要做到相互理解、平等共存,在秉承和平愿景的基础上,不断传承和创新自身文明。彭先生的文明观逻辑理路清晰,而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关键词彭树智文明观文明交往文明自觉文明互鉴彭树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世界史学家、中东史学家,长期致力于“文明交往论”这一学术体系的建构。彭先生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历史个案的实证研究,探讨了交往在历史演进中的作用,以及交往与人类发展的互动关系。彭先生的“文明交往论”是当代中国世界历史研究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关于彭树智先生的学术思想,学界已有关注,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彭先生“文明交往论”的学理阐释与个案探析、“文明交往论”在中东史研究方面的应用,以及对其文明史观的分析与综述,①等等。本文·82·*①吴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瑞,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如张倩红、刘洪洁《从文明交往到文明自觉———彭树智先生的文明交往史观》,《史学理论研究》2016年第4期,该文章探讨了彭先生的“文明交往论”,用文明交往理论解读世界历史,认为文明自觉是文明交往的价值体现,且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普遍诉求。另有一些研究或访谈文章多从文明自觉的角度探讨了“文明交往论”,见彭树智、闫伟《从人类文明交往中探寻中东研究的学术自觉———彭树智先生访谈实录》,《中东问题研究》2016年第1期;蒋真《从文明自觉的“三知之明”探析彭树智先生的文明观》,《中东问题研究》2016年第1期;可晓丽《从历史交往、文明交往到文明自觉———彭树智先生的文明鸿踪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2期;等等。旨在从文明交往、文明自觉、文明互鉴三个依次递进的维度,考察彭先生文明观的逻辑理路与整体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呈现其文明观的时代特征。一文明交往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德语单词Verkehr表达“交往”,但并没有把“交往”局限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受此影响,彭先生将“交往”解释为“同生产力发展相伴随的、以买卖商品为交换手段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