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24,14(1)医师在线第14卷第1期·论著·青少年与成年人失眠障碍患病风险与体力活动水平之间的关联:一项荟萃分析孙熙哲1,2,符祥祯1,范晓萱1,2,陈品琪1,潘集阳1,2*(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广州510630;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广州510632)【摘要】目的虽然体力活动可能对睡眠产生影响,但相关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体力活动程度与青少年以及成年人发生失眠障碍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自数据库建立日起至2022年1月1日,检索PubMed、Webof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筛选出关于体力活动程度与失眠障碍风险关系的观察性研究。本研究采用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呈现汇总数据,并进行亚组和敏感性分析以探寻可能的异质性来源。结果本荟萃分析共纳入9项研究,总参与人数为243504例。整体结果显示,相较于低强度体力活动,高水平体力活动显著降低了失眠障碍的患病风险(OR=0.81;95%CI=0.68~0.95;P<0.05)。结论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中,高水平的体力活动可有效预防失眠障碍的发生。因此,高水平体力活动可以视为预防失眠障碍的有效策略。【关键词】失眠障碍;体力活动;疾病预防;荟萃分析良好的睡眠对维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然而很多人因患有失眠障碍,无法获得足够及高质量的睡眠。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的诊断标准,失眠障碍被定义为存在反复的对睡眠数量及睡眠质量影响的失眠症状(如:入睡困难、早醒等),这些症状每周至少出现3d且持续3个月以上,并最终造成了日间功能的损害。世界范围内大约有9.2%~11.2%的成年人患有失眠障碍[1],16~18岁青少年人群失眠障碍的发病率约在18.5%,且女性发病率(23.6%)高于男性(12.5%)[2]。失眠障碍的发病率持续呈上升趋势,严重的失眠障碍不仅会对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还可能使2型糖尿病、痴呆症、中风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上升。尽管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手段治疗失眠障碍,但随着患者人数的增加,识别和改变可调整风险因素,降低公众健康事件的发生,显然是一种更为有效和经济的手段。与其他预防方法相比较,体力活动干预为预防失眠障碍发生提供了一种安全、低花费、依从性好的选择。然而,不同强度的体力活动对人体的影响是有明显差异的,通常研究人员通过与不同年龄段受访者交谈或问卷调查来确定体力活动的强度,从而观察不同程度体力活动所对生理造成的影响。根据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对于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