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与防控策略.pdf
下载文档

ID:3624937

大小:1.20MB

页数:2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畜牧 养殖 动物 疾病 病因 策略
72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与防控策略吴宏刚 马方军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中心),辽宁阜新 123100 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畜牧业中动物疾病频发的现状,深度剖析动物疾病产生的内外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严谨的防控策略。通过对动物疾病病因的系统梳理,强调了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在动物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先进的防控理念和技术手段,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预防、监测和应急处理体系,旨在推动我国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畜牧业;动物疾病;防控;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吴宏刚(1979),男,蒙古族,辽宁阜新人,本科,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日益丰富,随之而来的动物疾病问题日益凸显。动物疾病不仅直接影响养殖动物的健康与生产性能,导致养殖经济效益下滑,同时也对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对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深入研究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病因及其防控策略,对于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1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病因1.1 动物常见疾病的分类与特征1.1.1 寄生虫病病因与流行特点 寄生虫病是畜牧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原体包括内寄生虫(线虫、绦虫、吸虫等)和外寄生虫(螨虫、虱、蜱等)。寄生虫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寄生虫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以及宿主的免疫状况。动物通过摄食含寄生虫卵、幼虫或包囊的饲料、饮水或直接接触带有寄生虫的物体而感染。此类疾病的特点在于寄生虫具有较强的耐受性,能在动物体内长期寄生,导致动物营养不良、生长迟缓,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器官损伤或功能衰竭。1.1.2 传染病的病原特性 传染病主要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引起,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链传播等方式在动物群体中快速扩散。传染病的病原体具有高变异性、潜伏期长、发病急等特点,如口蹄疫、禽流感、猪瘟等。动物一旦感染,不仅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还会造成大量死亡,对养殖业可造成极大损失。1.1.3 普通病的发生诱因与表现形式 普通病包括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等非传染性或非特异性疾病,其诱因多种多样,如营养不良、环境应激、内分泌失调、机械损伤等。普通病的症状表现各异,如消化系统疾病导致动物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则表现为跛行、关节肿胀,繁殖系统疾病可能出现不孕、流产等问题。1.2 环境因素对动物疾病的影响 环境同样会影响动物健康,有些环境对动物的生长极为有利,而有些则可能导致动物体质下滑,免疫力减弱,使畜禽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1。例如,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诱发皮肤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而寒冷的季节则可能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在封闭式的养殖环境中,如果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则会损害动物的呼吸道黏膜,从而降低动物的免疫力,增加呼吸道疾病和肺炎的发病率。此外,水质污染以及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不仅可能直接导致动物中毒,还可能通过食物链间接影响动物的健康,增加寄生虫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1.3 人为因素对动物疾病的影响 在畜牧业中,人为因素是导致动物出现疾病的主要因素。一是饲料配方不合理、营养不均衡、饲喂量过大或过小、饲养密度不合理等,都会导致动物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同时,不注重动物的清洁与卫生,不按时进行消毒,以及粪便处理不当,都会增加疾病的发病率。二是抗生素、驱虫药等药物的滥用或不规范使用,导致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病原体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同时也会引发药物残留问题,2023 年第 19 期 总第 107 期疾病防控73影响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三是缺乏科学严谨的免疫接种计划,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疫苗接种,或者未能及时隔离、诊治患病动物,都会导致疾病在动物群体中迅速传播。四是养殖设施的设计不合理、维护保养不到位,以及养殖场选址过于接近污染源或居民区,都可能加大动物染病的可能性。2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防控策略2.1 科学选址与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选址是预防动物疾病的第一步,养殖场址应位于地势较高、排水通畅、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远离居民区、工业污染源及其他畜牧养殖场,以最大程度降低动物疾病传播风险2。在选址时,还需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水资源以及生态环保要求,确保养殖环境的适宜性和可持续性。基础设施建设是防控动物疾病的基础,其中包括栏舍设计、供水供电系统、废弃物处理设施等。栏舍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确保动物处于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因环境变化引发的应激。同时,供水系统应确保水源清洁、无污染,供电系统稳定可靠,为养殖作业提供保障。废弃物处理设施则是养殖场环保与疾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不仅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切断某些疾病的传播途径。2.2 加强饲养管理与环境调控 应依据动物的生理特性和生长阶段,提供营养均衡、品质优良的饲料,保证动物机体健康,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实行精细化饲养,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因密度过大而引发群间争斗造成伤害、传染病扩散等问题。另外,需密切关注并调整养殖场内的温湿度、空气质量、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实现对养殖环境的精准调控,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2.3 动物检疫防疫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建立完善的动物检疫防疫系统,包括疫病监测、免疫接种、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防控措施。首先,建立健全疫病监测网络,定期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疑似或确诊病例,有效防止疫情扩散3。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计划,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适时、适量、安全地为动物接种疫苗,提高群体免疫力。最后,要严格执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规定,防止病原体通过尸体传播疾病。2.4 人才培养与专业知识普及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确保动物疾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一方面,加大对兽医、饲养员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确保能够准确识别动物疾病、科学合理用药、严格执行防疫规程。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动物健康养殖的科普知识,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网络在线教育等方式,增强广大养殖户的疾病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3 结语 在面对动物疾病挑战时,必须认识到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的防控措施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唯有将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采用现代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才能建立起一套既能应对现有疾病又能适应未来挑战的综合性防控体系。只有通过深化科学研究、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监管力度,以及推广成功的防控经验和模式,方能真正推动我国畜牧业向着更加健康、安全、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 李宁.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与防控策略 J.北方牧业,2023(20):32-32.2 孟换换.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与防控策略浅析 J.吉林畜牧兽医,2022,43(7):127-128.3 冯雪.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病因与防控策略 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1(8):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