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23学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6诗歌鉴赏题型4对比鉴赏分析异同__主观题测试含解析.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023 学年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诗歌 鉴赏 题型 对比 分析 异同 _ 主观题 测试 解析
题型4 对比鉴赏,分析异同——主观题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送僧往湖南 刘 商 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 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 送濬上人 刘 商 木落前山霜露多,手持寒锡远头陀【注】。 眼看庭树梅花发,不见诗人独咏歌。 【注】 头陀:行脚乞食的僧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首诗“闲”字写出诗人出东林乃随性而为,犹如白云无心出岫。 B.第一首诗运用光影、色彩对比,写出僧人与自然妙合无痕,富有禅意。 C.第一首诗末句写秋水、禅僧、莲花融为一体,烘托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D.第二首诗中的落叶、寒山与老僧构成一幅淡远萧疏的画面,诗中有画。 解析:选C C项,应为“澄明纯净的氛围”,没有“凄清”之意。 2.(对点题)这两首诗皆为送别诗,请简要分析二者情感的异同。(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第一首诗后两句写船行南湖,诗人内心与南湖风浪一般平静,诗人以“秋水”喻心境的澄明通透,“莲花”喻人心洁净无垢,表达了诗人对僧友澄明洁净的内心世界和出尘风致的欣赏之情。第二首诗后两句写眼看着庭院中的梅花就要绽放了,只有诗人独自歌咏,表达了诗人对濬上人远行后不能同在梅树下吟咏诗歌的遗憾之情。 答案:异:第一首诗写出诗人对僧友澄明洁净的内心世界和出尘风致的欣赏之情。第二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濬上人远行后不能同在梅树下吟咏诗歌的遗憾之情。 同:这两首诗均为送别诗,却无送别诗的悲苦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9分) 蝶恋花 谢 逸 豆蔻①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②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③平如剪。 【注】 ①豆蔻:植物名,春日开花。诗词中常用以比喻少女。②步摇:古代妇女首饰。以下三句皆写妇女的首饰。③烟草:形容草色如烟。 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豆蔻梢头春色浅”,巧妙地隐括了杜牧《赠别》诗中的句子:“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既明写春色尚浅的初春时节,又暗指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 B.第三句写和缓的春风徐徐拂动着薄薄纱衣的长袖,从服饰的描写中,使人联想到少女楚楚动人的身姿。 C.上阕结尾一句,写生机勃勃的春燕在楼影中比翼双飞,轻盈自如,这情景不由得触动了少女的情怀。 D.结尾一句写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终于出现,视野远处,只有“一川烟草平如剪”。 解析:选D D项,“结尾一句写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终于出现”错误,并没有出现。 4.(对点题)与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比,两首词结尾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是比较鉴赏。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结尾“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是直抒胸臆(或卒章显志)表达离愁,而本词结尾“一川烟草平如剪”描写了一平如剪的带着烟雾的芳草地,显然是以景收结(或融情于景),含蓄蕴藉,余韵深长。 答案: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结尾直抒胸臆,卒章显志。以“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写出了自己去国离乡、沦为阶下囚后内心浓重的愁苦之情。 谢逸的《蝶恋花》结尾则是以景结情,融情于景。“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写女子希望心上人归来而倚着栏杆远望,却只看到那一平如剪的带着烟雾的芳草地,含蓄蕴藉地表达了女子极度失望的惆怅伤感之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9分)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岑 参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始四句,诗人将胡笳之声与“胡人”的吹奏情形相结合,渲染异域情调,同时用“楼兰征戍儿”的“愁杀”来衬托胡笳声音之悲。 B.中间四句,将胡笳之声与边地的荒凉冷落情景结合起来,写出了边塞的荒寒之境,使得胡笳之声倍增其悲。 C.“秦山遥望陇山云”,是指颜真卿走后对诗人的怀念,但云遮雾障,望而不见,流露出一丝怅惘,正与胡笳的悲声一致。 D.最后一句以问句作结,意思并没有那么肯定,其中也包含着“不喜闻”而不得不“闻”之意。这些深长的余味,给全诗增加了悲壮的气氛。 解析:选C C项是诗人对颜真卿走后的怀念。 6.(对点题)这首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了西北边塞奇异的风光,流露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表现出戍边将士及诗人蔑视困难的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以胡笳声音的悲苦来刻画边关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从对悲壮的胡笳声的描写中,表现了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四、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7~8题。(9分) 望夫石 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望夫山 陈 造 亭亭碧山椒,依约凝黛立。何年荡子妇,登此望行役。 君行断音信,妾恨无终极。坚诚不磨灭,化作山上石。 烟悲复云惨,仿佛见精魄。野花徒自好,江月为谁白? 亦知江南与江北,红楼无处无倾国。 妻身为石良不惜,君心为石那可得? 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刘诗首句,“终日”含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可见“望”者一往情深;“夫”字形成句中反复辞格,意转声连,节奏舒徐,音韵悠扬。 B.刘诗第三句,“几千载”突出苦恋之执着;末句“初望”出乎意外,又尽情入妙;“只似”“初望”,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与深切。 C.陈诗起首四句,不仅写出了眼前望夫石的外形,同时又将当年望夫女子的容貌与心情注入石像中,从而起到了既写人又写石的作用。 D.刘诗为七言绝句,全诗紧扣题目,通篇在“望”字上做文章;陈诗为古乐府诗,通过细致的外形描写与问答,深入揭示女子的苦痛心情。 解析:选A A项,“反复辞格”错,应是顶真辞格。 8.(对点题)两首诗在表现望夫女子的不幸时,运用的手法及表达作用有何不同?试简要说明。(6分) 答案:①刘诗侧重正面描写,写因丈夫外出未归,女子痴心与痛苦地等待,突出表现其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②陈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女子望穿秋水,化成石头;而她所等的人却被其他女子勾住了魂,变了心,忘记了家中妻子。鲜明的对比,揭示出社会的不合理现象,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控诉,深化了悲剧主题。 第四练 对比鉴赏,分析异同——主观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汉寿城春望①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③。 华表④半空经霹雳,碑文才⑤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⑥,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 ①本诗是诗人贬任偏远地区的朗州司马时所作。汉寿城,朗州古城。②刍狗:古代用来作祭品的用茅草扎成的狗。③石麟:贵族墓前的石兽。④华表:指路的路牌。⑤才:隐约。⑥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东瀛,东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要表达不见人烟的破败之景,所以由“对”字组合起来的荒祠、古墓、荆棘、榛莽之类愈多,愈显出古城的荒凉。 B.颔联写“牧竖”“行人”,极大地增添了景中的生气。颈联写“华表”、石碑表现出古城昔盛今衰的景象。 C.在尾联兴和废的慨叹中,诗人阐明了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 D.本诗主要寄托诗人贬谪到偏远地区后的凄凉之感、对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 解析:选A B项,颔联虽有“牧竖”和“行人”出现,但没有增添任何生气。牧竖烧刍狗于田中,说明坟山冷落,祭扫无人,田地荒芜,可牧牛羊。行人看石麟于陌上,是因为荆榛莽莽,别无可以观赏的景物,唯古墓前石兽群尚可注目而已。C项,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使全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D项,“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错误,应是诗人不甘沉沦的乐观进取精神。 2.(对点题)本诗作于杜甫《春望》后约40年。两诗都运用意象,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请依据诗歌,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分析。(6分) 答案:相同点:遥望春景的荒芜、破败、凄凉。 不同点:①《春望》描写战乱中的场景,《汉寿城春望》描写战乱后的遗迹。②《春望》描写国都景象,《汉寿城春望》描写地方景象。③《春望》描写景物和诗人形象,《汉寿城春望》全诗写景。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3~4题。(9分) 长安月夜① 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 ①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②帝王州:指都城长安。③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3.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羁病”交代了作者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而“无心逐胜游”则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 C.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 D.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解析:选B B项“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缺乏依据。 4.(对点题)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解析:反复诵读比较两首诗歌,找出两者之间在表现手法上的不同(对比和虚实结合),再结合具体诗句加以阐释。 答案:①第一首诗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风,热闹非凡,“万人行乐”;而诗人却因“羁病”无心游玩,独处客舍“一人愁”,显得格外孤单,愁苦。②第二首诗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实写自己在中秋之夜,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好友;同时,诗人以己心推及“故人心”,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设想江陵潮湿多云,担心对方不能和自己同见“清光”。诗作虚实结合,表现了元白二人千里相思的深厚友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9分) 江行寄远【注】 李 白 刳木出吴楚,危槎百余尺。 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 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 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 【注】 此诗是诗人早年出蜀,舟行途中寄给蜀中友人的作品。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首联紧扣题目中的“江行”,直叙出行的方式,乘坐孤舟,沿江而下。 B.二、三联围绕“远”字,写舟行迅疾,与故乡渐行渐远,离愁愈来愈浓。 C.“片”字富有表现力,写出了小舟在浩淼的大江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D.全诗仅用四十个字便抒发出了诗人远离故土后对故乡及亲友的思念之情。 解析:选C C项,“写出了小舟在浩淼的大江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说法错误,应为“写出了一叶孤舟在烟波浩淼的大江上的渺小、无依”。 6.(对点题)诗中“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与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轻舟已过万重山”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试比较分析。(6分) 答案:①“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舟行之“轻”之“快”,写诗人内心的兴奋与快意。②“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却相反,行舟愈是“轻快”,内心愈发“沉重”——日暮之间,故土已远在千里之外,故人已杳无踪影,离愁乡思油然而生。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9分) 观田家①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