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上海外商投资指南-42页-WN9.pdf
下载文档

ID:3610354

大小:20.65MB

页数:44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上海 外商投资 指南 42 WN9
2023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2023上海外商投资指南群内每日免费分享5份+最新资料 群内每日免费分享5份+最新资料 300T网盘资源+4040万份行业报告为您的创业、职场、商业、投资、亲子、网赚、艺术、健身、心理、个人成长 全面赋能!添加微信,备注“入群”立刻免费领取 立刻免费领取 200套知识地图+最新研报收钱文案、增长黑客、产品运营、品牌企划、营销战略、办公软件、会计财务、广告设计、摄影修图、视频剪辑、直播带货、电商运营、投资理财、汽车房产、餐饮烹饪、职场经验、演讲口才、风水命理、心理思维、恋爱情趣、美妆护肤、健身瘦身、格斗搏击、漫画手绘、声乐训练、自媒体打造、效率软件工具、游戏影音扫码先加好友,以备不时之需扫码先加好友,以备不时之需行业报告/思维导图/电子书/资讯情报行业报告/思维导图/电子书/资讯情报致终身学习者社群致终身学习者社群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料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料卷首语2023年之于中国,之于上海都将是极为重要的一年。随着党的二十大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这一年中国将迈入另一个崭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一年上海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身份再次踏上新旅程。再塑对外开放新优势。过去五年,上海持续释放改革红利,筑造了一条打破常规、面向世界的开放之路。从高起点推进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到加快培育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从出台全国首部外商投资地方性法规,到率先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上海在加快构建国际化经济贸易制度体系的同时,持续加强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保护。2022年,上海实到外资再创新高,接近240亿美元。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已成为上海招引外资的“流量密码”。营造科技创新新氛围。2022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预计达到4.2%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件左右,问世了首台国产质子治疗装置、全球首创糖尿病新药等新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与此同时,上海已初步形成以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六大重点产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高技术船舶、新材料、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也同步发展壮大。一点一滴凝聚着上海科技创新的智慧和力量,为人类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贡献“上海方案”,发出“上海声音”。开拓未来发展新赛道。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上海积极布局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和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已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和绿色低碳化转型。上海是首个荣获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的中国城市,率先建成5G和固定宽带“双千兆”城市,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等试点,创新打造一批数字生活场景,国际数字之都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上海重点建设绿色清洁能源项目,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中国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示范样板。作为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际,上海将对标全球最好水平、最高标准,以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为目标,以深化建设“五个中心”、强化“四大功能”为基石,以增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策源功能为引擎,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面向全球的外商投资热土迈向未来的国际大都市2035 卓越全球城市01113858647314235国际数字之都 绿色低碳转型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现代服务业投资领域投资区域投资促进投资服务与保护营商环境建设投资保护领域投资保护措施投资政策投促机构投促体系投促活动附录附录一 各区商务投促部门联系方式附录二 生产要素资费信息附录三 历年回顾目录目录第一章2035卓越全球城市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0302回首过去五年,上海城市硬实力增强的同时也全面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厚植“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城市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两年突破4万亿元大关;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52.8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8万元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7,608.2亿元。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从2017年的1,428.4万亿元增加到2,93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8%;推出原油期货、“沪伦通”、债券通“南向通”、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创新产品和业务;落地全国首家外资独资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一批金融业开放项目;新增持牌金融机构近300家;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保持全国领先;“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铜”、“上海胶”等价格影响力日益扩大。口岸贸易总额达到10.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提高到3.6%左右;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730.3万国际标准箱。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 新能源汽车、高技术船舶、新材料、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第三艘航空母舰、梦天实验舱等重大任务有力保障;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20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从2017年的7,642家、1,665家增加到2022年的2.2万家、4,942家。初步形成以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六大重点产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 成立运行3家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分别达到17家、15家;开工建设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群已现雏形;持续涌现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千米级高温超导电缆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连续5年成功举办,首个由上海发起的国际科技大奖向全球颁发;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加快建设。外贸进出口总额五年累计达到18.6万亿元左右、比上个五年增长28.1%左右;跨境电商、离岸贸易、国际分拨、保税维修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千亿级、百亿级商品交易平台各增加5家;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成功举办,沿海捎带、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气加注等重大航运政策实现新突破;深入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压缩50%以上。2022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致胜策略白皮书指出:上海已成为可以比肩纽约、伦敦、东京等的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2年上海开业购物中心(3万平方米以上)共20家,购物中心经营总规模为2,000亿元左右,经营总额约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成功举办多届“五五购物街”,累计新增各类首店4,881家;中国城市夜经济指数中排名第一。世界 GDP10 强城市位居第六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2)连续三年跻身前三口岸贸易总额保持世界城市首位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持续增强率先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持续升级建设国际贸易中心2022 年世界城市500 强榜单名列第八2022 年全球城市实力指数(GPCI)报告排名第十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 13 年排名世界第一注:除特别注明外,文中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元。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0504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再突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引领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功创建数字服务、文化贸易等8个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自2021年起,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两年超过4万亿元;高效运作“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开通运行中欧班列“上海号”;拓展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至24个成员口岸。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持续完善 作为外商投资的热土之一,上海吸引大量跨国公司在沪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过去五年,已出台全国首 部 地 方 外 商 投 资 条例,并建设外资企业投诉中心、涉外服务专窗等精准服务机制;2022年新增6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891家;2022年新增25家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累计达到531家。集聚功能型机构浦东引领区“王牌”作用凸显上海全面贯彻落实打造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要求,积极探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打造功能性产业创新和服务平台,动态完善立法需求清单,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增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地实施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入境便利化、大飞机制造“一司两地”监管模式、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监管创新等重大支持政策;深入推进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商事登记确认制等重大改革举措;建成运行场内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自贸试验区“离岸通”等重大功能平台;创制性制定15部浦东新区法规。自2021年2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出台以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加快形成高密度的功能承载区,全域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3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69万亿元。“大虹桥”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加快建设虹桥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成功举办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分论坛和“浦东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与全球经济治理”分论坛;大商务辐射效应逐渐显现。拥有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直播基地和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大交通枢纽功能全面升级。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联通浦东国际机场和长三角全域的轨道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具体包括:推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全力服务保障进博会。这四大战略共同构建上海更高起点、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格局。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快建设,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群众跨区域办事、就医更加便捷;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形成112项制度创新成果,38项成果已向全国复制推广。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促进区域加速协同 健全“浦江之光”科创企业新版政策库;截至2022年底,科创板上海上市公司78家,累计首发募资额和总市值均位列全国首位。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注册制效应不断放大 首次搭建“数字进博”平台,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24场虹桥论坛活动顺利举办;“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拓展至60家,累计进口商品超过3,230.7亿元,引进进博会展品27万种。五届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释放 形成制度创新全国首创案例36个;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封关运作,新片区挂牌以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年均增长40.2%和43%。临港新片区形成“五自由一便利”1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续)注:1.五自由一便利即为贸易自由、投资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信息的快捷联通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0706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续)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面向全球的外商投资热土对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位列前三的国家地区分别为香港地区、新加坡和开曼群岛。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大行业实际使用占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73.3%。2022 年上海利用外资成绩实到外资资金超(亿美元)主要利用外资国别主要行业利用外资已连续3年稳定在200亿美元以上239202.33239.56225.5120222021202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0.54 亿美元增速 28.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58.31 亿美元增速 86.4%香港地区183.67 亿美元开曼群岛8.85 亿美元新加坡19.64 亿美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0.23 亿美元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PM2.5年均浓度从2017年的3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25微克/立方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20%左右;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全面实现,在国家考核中连续三年保持优秀。美丽上海建设成果突出 新增森林30.1万亩、绿地5,917公顷、绿道1,072公里;全市公园从2017年的243座增加到2022年的670座;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扎实推进,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成功举办。绿色生态环境营造成绩显著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5.9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7.9万元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年均上涨1.9%。国际文化大都市加快建设 先行先试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世界著名拍卖行佳士得在外滩首次举行上海伦敦联合拍卖;文化新基建遍开浦江两岸,上海天文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建成投用;亚洲演艺之都加速打造,涌现一批如永不消逝的电波时空之旅等现象级作品;打响建筑可阅读、演艺新空间、城市微旅行等文旅服务品牌。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 国家医学中心、区域性医疗中心分别达到6家和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组织实施7批次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民心工程、民生实事扎实推进 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512条、多功能运动场419片、益智健身苑点2,627个;新建10.1万个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加装49座人行天桥无障碍电梯;新增养老床位2.65万张、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321家;14号线、15号线等一批轨道交通线建成运营,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从2017年的666公里增加到831公里,继续保持全球城市第一。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约(亿美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家)实际使用外资五年累计约(亿美元)占全市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96.3%外资企业数量累计超6万家比上个5年增长约15.8%2304,3521,030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0908开放的政策环境迈向未来的国际大都市营商环境扩大外商投资 2002年,率先出台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政策。2022年,修订上海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规定。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类型、认定标准、便利化措施等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全国首个吸引外商投资举措 2020年,出台上海市外商投资条例,进一步推进上海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和稳定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及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全国首部省级外商投资条例 2021年,印发上海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该办法大幅简化核准材料,并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明确保障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自主权。规范外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立足“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上海将继续坚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集聚的优势,培育城市核心功能和发展新动能。未来五年发展目标(2023 年至 2028 年)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彰显新成效实现高效能治理开创新局面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作用更加凸显。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进一步增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5%以上;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实现倍增,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4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 18%;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 1,200 家。“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基础保障类服务实现全覆盖;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全球城市先进水平;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城市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魅力进一步彰显。“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迭代升级;美丽上海建设成效显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下降;“无废城市”建设高标准推进,公园数量达到千座以上,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新风尚。优化营商环境 6.0 版 针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和世行新评估体系对标改革;注重重点区域创新引领。优化营商环境 4.0 版 重点关注地方事权系统集成,提升企业感受度。优化营商环境 5.0 版 将企业感受度作为首要标准。上海市 2022 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事项 重点围绕各类市场主体经营发展中的问题,针对性解决。202220202018202320212019优化营商环境 3.0 版 重点围绕“一网通办”、营商环境评价中的上海表现、一揽子制度供给进行构建。优化营商环境 2.0 版 多维度、立体化、全方位地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现营商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全面进步。优化营商环境 1.0 版 对标先进经济体经验;在专门领域加大改革力度并出台专项政策和配套文件。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10第二章投资领域迈向未来的国际大都市(续)培育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推进数字商圈、数字商店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国际数据港和一批数据中心、算力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构建精准、普惠的数字生活服务体系,新增生活类重点场景10个。着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配合制定浦东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率先建立行业综合许可和综合监管制度,新增25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推动实施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行动方案,深化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深化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强化国际经济中心产业支撑,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发挥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规划建设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外电入沪等重大项目;推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持续推进“一江一河一带”建设,新建公园120座,新增森林4万亩、绿地1,000公顷、绿道200公里、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着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办好“五五购物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快培育一批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新型国际贸易标杆企业,积极落实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打造一批产教融合育人基地、高校科研基地;引进和培育一批具备研发、销售、结算等复合功能的创新型总部,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强化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研发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等平台的人才集聚效应。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2023 年主要发展任务增长5.5%以上全市生产总值保持在3%左右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新增6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4.3%左右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新增25家外资研发中心达到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预期目标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1312上海将着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2+3+6+4+5”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数字技术深度赋能传统产业,鼓励钢铁、化工、电力等传统高耗能企业实现绿色化技术改造。重点提升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命健康、现代消费品等六大重点产业。2025年,六大重点产业预计:着力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数字化转型比例不低于80%;全市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产业规模超2.2万亿元。产业规模超7,000亿元。产业规模超2,600亿元。智能网联汽车年产量达200万辆,产值将超5,000亿元。先 进 材 料 制 造 业 达4,300亿元,新材料产值3,200亿元。实现产业规模超5,200亿元,年均增速5%。2025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基本形成2个千亿、5个百亿、若干个十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汽车先进材料现代消费品 2025年,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人工智能传统产业两大转型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 2025年,上海基本建成具备自主发展能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创新高地。集成电路 2025年,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将实现产值2,4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整体规模有望超万亿元。生物医药2022年三大先导产业规模1.4万亿元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优质、高效、创新的现代化产业体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这五大方向,前瞻布局了16个领域的未来产业。抢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产业,已出台实施了一批行动方案。围绕数字新产业、数据新要素、数字新基建、智能新终端等重点领域,深度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2025年,“国际数字之都”框架体系基本形成。重点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交互终端、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六大终端产品;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 瞄准元宇宙前沿技术、交互终端、数字工具等关键方向,发起设立百亿级元宇宙新赛道产业基金;打造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100家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打造50+示范应用场景,100+标杆性产品和服务;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元宇宙 抢抓能源清洁化、原料低碳化、材料功能化、过程高效化、终端电气化和资源循环化“六化”市场需求;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五大领域,发力十大赛道36个细分行业,形成了一批关键技术和企业清单;2025年,产业规模力争突破5,000亿元。脑机接口生物安全空天利用合成生物量子科技扩展现实智能计算通用AI6G技术新型储能深海探采先进核能基因和细胞治疗高端膜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非硅基芯材料四大新赛道产业数字经济智能终端绿色低碳五大产业新方向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1514国际数字之都上海着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上海将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快数字技术应用步伐,持续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数字经济数字生活数字保障数字要素数字治理 目前,上海数字经济规模排名全国第一,是全国数字经济领军城市,也是首个荣获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的中国城市。建成全国“双千兆第一城”。2022年,推进5G创新应用869项,新建5G室外基站1.3万个;国际信息通信枢纽地位增强,通信海光缆容量达到22Tbps。发布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实施细则;加快国际数据港建设;2022全球重要城市开放数据指数报告显示,上海在全球重要城市开放数据评估中排名全球第四。揭牌8个市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打造40家智能工厂;深入实施“数字伙伴计划”,加快25个数字生活标杆场景建设;设立上海数据交易所数字资产板块。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接入服务事项达到3,600项,网办率提高至84%;推进“一网统管”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迭代升级,推动一批特色应用场景升级改造和实战应用。发挥禀赋优势,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新高地上海将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发展形态高度多元化,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夜间经济等多种创新经济形态共同发展。延续多元文化,打造人民美好生活新典范上海已形成完善的社区公共空间和服务体系,人人可享数字化的创新品质生活。秉承开放基因,发挥数据资源要素新价值上海将秉承网络数据安全至上,主动防御与被动防护相结合,软性机制与硬性设施相融合,形成安全互信的城市数字化发展环境。夯实数字技术,建立数字创新新策源上海将通过技术创新加速产业的蝶变升级与数字新产业的重大突破,引领数字技术赋能下产业转型、生活服务、管控治理的换道超车。市民深度参与,打造全球城市智理新标杆上海将成为全要素数字化精准映射、虚实融合互动的孪生式镜像无界城市,全范围部署物联设备、全方位感知城市体征。绿色低碳转型上海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陆续出台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指导文件,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碳达峰碳中和有力推进科技创新助力低碳转型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发展 印发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能源、建筑、科技、氢能、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配套文件,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在浦东新区落地;全面推进海上风电建设,加快实施“光伏+”专项工程;2022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暨第二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成功举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在沪上线运行。截至2022年底,碳排放交易配额累计交易量2.3亿吨,累计交易额104.8亿元。深化“技术+金融”模式创新,筹建绿色技术股权投资基金,推动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推进协同网络建设,通过“伙伴计划”对接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头部企业,集聚绿色技术要素;形成全链条服务支撑能力,储备绿色领域专家团队1,600余人,集聚服务机构和国际组织119家。绿色技术银行建设深入推进 全国首个涵盖“水电油气氢”的临港综合能源管控平台上线;世界首艘超电容动力轮渡“新生态轮”投入长兴岛横沙岛车客度运营,实现低噪音零排放运行;研究建立城市近零碳出行技术体系,提升城市轨交能效。绿色智慧能源系统加快建设 发布上海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十大科技支撑行动,推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成立上海碳中和技术创新联盟,上海长兴碳中和创新产业园揭牌;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示范,开展国内首套200kW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验证装置的示范运用。“双碳”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前沿技术 高端装备 极致能效 新能源汽车 氢能产业 绿色材料 碳交易和碳金融 碳捕集及应用 智能电网聚焦产业高端领跑优势赛道推动集群发展拓宽并跑赛道拓展应用场景抢占新兴赛道加强集成创新实现弯道超车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1716三大先导产业上海市是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高地,集聚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设备材料企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上海以塑造设计、制造、装备材料三大支柱,推动集成电路产品多样化、差异化发展。目标在“十四五”期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到20%左右。集成电路产业优势 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龙头城市,上海集聚超过2,200家集成电路企业,培育27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汇聚全国40%的产业人才,同时集聚国内50%的行业创业资源。产业资源集聚 以芯片制造起步,目前已在张江和嘉定打造出国内最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从集成电路设备、材料,再到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乃至EDA等细分领域均有全面布局。产业链条完整 设立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搭建集成电路设计IP库和生产线中试线研发平台,助力设计企业设计及流片,并建立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推动产学研联合。产业平台丰富KE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科意半导体设备KOKUSAI ELECTRIC 株式会社1949 年成立于日本,是全球十大半导体制造设备供应商,专注于高性能半导体成膜技术的研发、成膜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及技术服务。2002 年,KOKUSAI ELECTRIC 株式会社在上海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科意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半导体芯片的应用领域愈加广泛。2022年,科意的收入较 2018 年增长了 3 倍左右,员工人数较 5 年前增长了 2.5 倍左右,并于年底获批上海市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科意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意的快速发展与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环境有很大关系。从全国范围来看,长三角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加之上海拥有国际化的城市服务水平和居住便利性,吸引了大批集成电路产业的高端人才集聚。中国市场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长期来看,进一步扩增科意在沪的业务版图、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是科意在沪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企业案例INTEGRATED CIRCUITS扫描二维码了解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更多信息宝山区装备材料普陀区芯片设计青浦区封装测试材料芯片设计徐汇区松江区芯片设计设备材料奉贤区材料金山区设备材料电子化学品新型显示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浦东新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临港惠南康桥张江金桥电子化学品专区其他重点区域创新资源企业核心区域发展带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1918伴随改革开放,世界知名药企陆续进驻,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多种药企融合发展的新态势。预计到2025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生物医药产业优势 2022年产业规模首次突破8,000亿元;其中制造业产值达1,849.76亿元,同比增长5.7%。产业规模增长 26家生物医药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占总数1/4,位列全国第一;全球TOP20药企和医疗器械企业中分别有18家、17家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创新要素富集 上海科创中心海关成立全国首个科创企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中心,指导生物医药企业办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有力打击侵权行为。产权保护增强 上海拥有24.1万产业人才,国家级人才1,000多位,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院士等高水平人才占全国1/4,位居全国前列。产业人才高地Boehringer Ingelheim 勃林格殷格翰药业勃林格殷格翰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合同开发生产服务商,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后,立足上海总部,辐射全国,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随着“中国关键”项目的开展,全球创新药加速在中国落地。2021年6月,勃林格殷格翰研发的佩索利单抗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该创新药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靶向IL-36受体的人源化拮抗性单克隆IgG1抗体,填补了中国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长期以来的治疗空白。近年来,勃林格殷格翰致力于推动企业由“本土化”向“高端化”发展,重点关注本土药物研发创新。2013年,勃林格殷格翰在浦东张江设立了外企在华首个生物制药生产基地;2020年在沪设立数字创新实验室BIX和中国外部创新合作中心;2022年,张江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完成“智能工厂”一期工程,结合德国制药技术与上海数字化“新智造”发展,赋能创新药物“上海研发,上海制造”,走向全球。此外,上海作为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以国际化、法治化一流的营商环境、专业高效的专利行政保护工作,赢得了外资企业的高度认可。2022年,全国首例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由勃林格殷格翰成功胜诉。勃林格殷格翰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并积极对标国际标准,保护创新成果,激发创新实践。”企业案例BIOPHARMACEUTICALS扫描二维码了解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更多信息化工区生物材料制造G60生物医药基地嘉定医学影像与精准医疗集聚地环同济大学医学院生命健康总部基地徐汇枫林湾临床研究区青浦生命科学园高端医药制造、高端医疗器械装备生产、现代医药物流等北上海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集聚区智慧医疗高端产品、国际医疗高端服务和医药流通枢纽等南虹桥智慧医疗创新试验区生物制药、高端数字化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临港新片区精准医疗先行示范区疫苗、现代中药、医美产品等东方美谷生命健康融合发展区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服务等研发转化制造产业链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高附加值原料药、新型制剂、抗体药物、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金海岸现代制药绿色承载区其他重点区域企业核心区域特色产业区创新资源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2120Honeywell 霍尼韦尔霍尼韦尔作为一家财富全球500强的高科技企业,多年深耕于航空产品和服务、楼宇和工业控制技术,以及特性材料领域。得益于上海首屈一指的科技创新环境、开放优势、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府对外企发展的大力支持,霍尼韦尔于2003年将亚太区总部和中国研发中心落户上海张江,并在后续扎根上海发展的20年内陆续推出“东方服务东方”“东方服务世界”等一系列在华发展战略。霍尼韦尔通过数字化转型助力众多行业加速实现“双碳”目标。如在智慧建筑领域,结合霍尼韦尔企业绩效管理软件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霍尼韦尔碳排放和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自动识别并实施节能措施,助力优化地产整体项目的效率、弹性运营和量化机制。2022年9月,霍尼韦尔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通过把霍尼韦尔在智慧建筑科技领域的软硬件产品和服务与腾讯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质资源相融合,携手打造“霍尼韦尔腾讯云微瓴智慧空间联合解决方案”。2023年2月,霍尼韦尔正式宣布在上海成立“霍尼韦尔低碳智慧建筑研究院”。该研究院将致力于和中国合作伙伴一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企业案例目前,上海在类脑研究、计算机视觉、核心芯片、算法平台、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已确立领先优势。预计到2025年,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2%以上,达到4,0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优势 2021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3,057亿元,在智能计算、通用AI、扩展现实(XR)、量子科技、新一代通信等领域集聚了一批创新企业;浦东新区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已推动建设人工智能岛、机器人谷、在线经济园、浦东软件园和御桥科创园等特色园区;张江人工智能岛一期作为全国人工智能企业最为聚集的单体园区,已经吸引IBM、微软、英飞凌、云从科技等一批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入驻,企业数量达到100多家。五年间,上海共计发布:30个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针对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方案;便捷就医、为老服务等11项数字生活标杆场景和百个应用场景体验手册及地图。集聚程度明显应用场景丰富 出台全国首部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编制国内首个地方人工智能五年规划;建设国内首个地方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实施国内首个算法创新行动计划;持续更新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政策创新突破 数据方面:上海成立大数据交易中心,促成数据交易的合规化;算力方面: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之一,商汤科技智算中心可以训练海量参数大模型;算法方面:百度飞浆赋能中心落地上海张江,下游企业可以使用飞浆框架快速开发一套面向特定行业的算法。协同效应突出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扫描二维码了解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更多信息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南大未来智慧城青浦智能创新基地北杨人工智能小镇紫竹创新创业走廊临港东方美谷科技城洞泾人工智能基地枫泾智能创新基地浦东张江智能芯片智能语音识别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徐汇滨江智能医疗智能金融智能文娱智能识别闵行马桥智能运载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智能新硬件临港新片区智能芯片智能硬件无人驾驶其他重点区域创新资源企业核心区域发展带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上海外商投资指南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GUIDE2322六大重点产业近年来,上海已经逐步形成产业链相对完备、技术水平先进、公共服务平台多元的电子信息产业,令上海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中占据有利地位。电子信息ViewS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