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8咬文嚼字含解析(人教版)必修5.docx
下载文档

ID:36047

大小:21.55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中语文 课后 作业 咬文嚼字 解析 人教版 必修
课后作业8 咬文嚼字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语和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它们的继承代表了中华文化的________;它们的发展代表了中华文化的________,阿拉伯数字融入中文书写系统的过程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这一特点。 阿拉伯数字在中文书写系统中的扩展一方面是由于文字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书写简便,与汉字的区别性好,(   ),因而在获得中文书写系统的接受后迅速在各个领域扩展使用。另一方面,其扩展也得益于社会发展和国家语言文字标准的引导,特别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及政策法规对其推广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总体来说,阿拉伯数字在中文书写系统中的应用是一个逐渐扩大范围的过程,发展到今天,已经很好地融入了中文书写系统,跟汉字数字形式大体上形成了分工互补、________的格局。从其扩展过程的反复和逐步稳定中说明,书写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国家的规范引导都起着重要作用。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其扩展过程的反复和逐步稳定中说明,书写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国家的规范引导都起着重要作用。 B.从其扩展过程的反复和逐步稳定中可以看出,书写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国家的规范引导都起着重要作用。 C.其扩展过程的反复和逐步稳定可以看出,书写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国家的规范引导都起着重要作用。 D.其逐步稳定和扩展过程的反复说明,书写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其国家的规范引导都起着重要作用。 解析:A项,“说明”的主语不能是“中”;C项,“看出”的主语不能是“反复”和“稳定”;D项,前句语序不当,后句“及其”使用不当。故选B。 答案:B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可以用它简便地表示计量、编号等 B.在表示计量、编号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便利性 C.阿拉伯数字便于表示计量、编号等 D.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计量、编号等特别简便 解析:括号前的陈述对象是“阿拉伯数字”,从前后主语一致的角度看,可以排除A、D;C项,主语是“阿拉伯数字”,从简洁的角度看,可以排除C。故选B。 答案:B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脉相传 兼容并包 举足轻重 各司其职 B.一脉相通 兼容并包 举重若轻 按部就班 C.一脉相传 兼收并蓄 举足轻重 按部就班 D.一脉相通 兼收并蓄 举重若轻 各司其职 解析:一脉相传: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一脉相通:指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犹如一条脉络贯穿下来可以互通。根据文意应选择“一脉相传”。兼容并包:把有关的各个方面全都容纳包括进来,有包容、不排斥异类之意。兼收并蓄:把各种内容性质不同的东西都吸收保留下来。根据文意应选择“兼容并包”。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对整个局势有极大影响。举重若轻: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根据文意应选择“举足轻重”。各司其职:各自负责掌握自己的职责。按部就班: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根据文意应选择“各司其职”。故选A。 答案:A 4.下面是某小区一则启事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早已出钱将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对象由0-3岁扩大到0-6岁,你府中如果有0-6岁的小孩,务必带他们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垂询,免费享受相应的服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出钱”,口语化,改为“出资”;“府中”,是指对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改为“家中”;“小孩”,口语化,不符合文体要求,改为“儿童”;“务必”,指一定、必须,改为“请”;“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旧称上对下有所询问,改为“咨询”。 答案:①“出钱”改为“出资”;②“府上”改为“家中”;③“小孩”改为“儿童”;④“务必”改为“请”;⑤“垂询”改为“咨询”。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修改。(不得改变原意) 有个戏,写国民党统治时期,两位小学教师谈话。一个说:“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老舍先生认为可以改得更通俗一些;又说,假如把这句话再改一下,不仅让观众听得懂,还会引导他们去想,就更有力量了。 (1)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 更通俗些,可改为 (2)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 通俗,又能让人产生联想,可改为: 解析:注意题目的具体要求:(1)要求“更通俗些”,(2)要求“通俗,又能让人产生联想”。修改前后的句子注意书面语与口语的差别。 答案:(1)看看孩子们多可怜,个个面黄肌瘦! (2)看看孩子们的脸! 二、课内文本阅读 阅读本文内容,回答6-8题。 6.下列有关文中联想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字的联想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积累的种种关系,是由文字引发的种种联想的内涵,具体呈现出来又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 B.因为联想意义是游离的,是偏于个性的,所以也是不易控制的,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蕴含糊,甚至支离。 C.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联想上面。 D.由“烟”这个字,能生发的联想意义会很丰富,可能是燃烧体冒的烟,可能是燃烧弹,可能是“一川烟草”,可能是“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 解析:D项,“燃烧体冒的烟”不属于文章中提到的联想意义,而是直指意义。 答案:D 7.下列理解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美人都是“柳腰桃面”,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所以作者认为最早运用这些词语的人,没有去创设新奇的意味。 B.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这样的人缺乏创造意识,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难免如此。 C.苏东坡的诗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里写出了作者在饮茶时的情景,明月照着泉水,清茶泡在泉水里,于是就有了这美妙的诗句。 D.沿着习惯去做总比创新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于是我们不知不觉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所以要抗拒习惯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 解析:A项,“作者认为最早运用这些词语的人,没有去创设新奇的意味”一句有误,作者是认为大家如果都习惯沿用这种用法,就会“愈走就愈平滑俗滥”,作品“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C项,“这里写出了作者在饮茶时的情景”一句有误,这不是作者真正见到的情景,而是诗句带给人的联想;D项,“所以要抗拒习惯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一句有误,原文是说“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 答案:B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的直指意义易用,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尽量用文字的直指意义。 B.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不肯用俗滥的语言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所以只有尽量用现代的新词新语,才能创作出深刻新颖的作品。 C.这篇课文让我们领略到了运用文字所应有的严谨精神,本着这种精神,无论是阅读或写作,我们都会逐渐养成欣赏和创作的一些好习惯。 D.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精益求精,时时推敲思想情感,锤炼语言,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解析:A项,“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尽量用文字的直指意义”这点有误,写作关乎文学创作,所以要用好联想意义,才能创作出真正有文学意蕴的作品;B项“只有尽量用现代的新词新语,才能创作出深刻新颖的作品”,这点无法从文中推断出来,文章是说我们的语言表现不要落入俗套,要有创意,这不等于要尽量用现代的新词新语。D项,“精益求精,时时推敲思想情感,锤炼语言”一句偷换了文意,文中强调了推陈翻新,强调了思想情感与语言的吻合。这一选项里没有这个意思。 答案:C 三、课外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艺术”这个词在西文里本义是“人为”或“人工造作”。艺术与“自然”(现实世界)是对立的,艺术的对象就是自然。就认识观点说,艺术是自然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就实践观点说,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劳动生产,所以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 最常见的艺术门类是诗歌、音乐、舞蹈(三种在起源时是统一体),建筑、雕刻和绘画(合称“造型艺术”),戏剧、小说以及近代歌剧、哑剧和电影剧之类综合性艺术。这些艺术之间的分别和关系,自从莱辛的《拉奥孔》问世以来,一直是西方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德国美学家们一般把艺术分为“空间性的”和“时间性的”两大类。属于空间艺术的有建筑、雕刻和绘画,其功用主要是“状物”,或写静态,描绘在空间中直立和平铺并列的事物形状;所涉及的感官主要是视觉,所用的媒介主要是线条和颜色。属于时间艺术的主要有舞蹈、音乐、诗歌和一般文学,其功用主要是叙事抒情,写动态,描绘时间上先后承续的事物发展过程,所涉及的感官较多。音乐较单纯,只涉及听觉和节奏感中筋肉运动感觉,舞蹈、诗歌和一般文学,则视觉、听觉和筋肉运动感觉都起作用。时间艺术在所用的媒介方面有一个值得重视的差异,这就是其它各种艺术的媒介如声音、线条、色彩之类都是感性的,即可凭感官直接觉察到的。至于文学则用语言为媒介,而语言中的文字却只是代表观念的一种符号,本身并无意义,例如“人”这一观念,各民族用来代表它的文字符号各不相同,英文用man,法文用hommo,德文用mensch,单凭这种文字符号并不能直接显出“人”的感性形象,只能显出“人”的观念或意义,所以语言这种媒介不是感性的而是观念性的,也就是说,语言要通过符号(字音和字形)间接引起对事物的观念。这个分别,就是使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独特地位的首要原因。 其次一个原因是各种艺术都要具有诗意。“诗”(Poetry)这个词在西文里和“艺术”(Art)一样,本义是“制造”或“创作”,所以黑格尔认为诗是最高的艺术,是一切门类的艺术的共同要素,维柯派美学家克罗齐还认为语言本身就是艺术,美学实际上就是语言学。各门艺术虽彼此有别,毕竟有基本共同点。例如莱辛虽严格区分过诗和画的界线,我国却很早就有诗画同源说。大诗人往往同时是大画家,王维就是一个著例,苏轼说过:“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苏轼本人就同时擅长诗和画。起源时诗歌、音乐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后来虽分道扬镳,仍是藕断丝连,例如在近代歌剧和电影乃至民间曲艺里,语言艺术都还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都足以见出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所占的独特地位。 文学的独特地位,还有一个浅而易见的原因。语言是人和人的交际工具,任何人都不能不同语言打交道。不是每个人都会音乐、舞蹈、雕刻、绘画和演剧,但是除聋子和哑巴以外,任何人都会说话,都会运用语言。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发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说话的艺术就是最初的文学艺术。说话的艺术在古代西方叫做“修辞术”,研究说话艺术的科学叫做“修辞学”,和诗学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古代西方美学绝大部分是诗学和修辞学,亚里士多德、朗吉弩斯、贺拉斯、但丁和文艺复兴时代无数诗论家都可以为证,专论其它艺术的美学著作是寥寥可数的。我国的情况也颇类似,历来盛行的是文论、诗论、诗话和词话,中国美学资料大部分也要从这类著作里找。我们历来对文学的范围是看得很广的,例如《论语》《道德经》《庄子》《列子》之类哲学著作,《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之类史学著作,《水经注》《月令》《考工记》《本草纲目》《齐民要术》之类科学著作乃至某些游记、日记、杂记、书简之类日常小品,都成了文学典范。过去对此曾有过争论,有人认为西方人把文学限为诗歌、戏剧、小说几种大类型比较科学,其实那些人根本不了解西方学界情况,如果他们翻看一下英国的《万人丛书》或牛津《古典丛书》的目录,或是一部较好的文学史,就会知道西方人也和我们一样,把文学的范围看得很广的。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第九章《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