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部分
命题
区间
联系
课时
练习
高考命题区间九 第一课时 突破高考选择题
课时作业
(2023年·成都二诊)如图为合肥市地铁3号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北端学林路站至相城站线路由地下转为地上采用高架敷设。读图完成1~2题。
1.合肥地铁3号线北端采用高架敷设可以( )
A.减轻尾气污染 B.保证行车安全
C.节省建设成本 D.提高运行速度
2.合肥市地铁的发展( )
A.提高了物流效率 B.节省了出行时间
C.减少了私家车数量 D.缓解了河运压力
解析:第1题,高架敷设比开挖地铁隧道的工程量小,耗时较短,可节省建设成本,C对;地铁机车主要使用电力作为动力,不存在尾气排放问题,A错;地铁高架段和地下段都是专门线路,几乎不受外界的干扰,运行速度都较快,行车安全都能得到保证,B、D错。第2题,地铁运行线路是专门线路,不受外界干扰,运行速度快,节省了人们的出行时间,B对;地铁主要承担客运,不运送货物,A错;地铁交通可以缓解其他公共交通运输压力,方便人们出行,可减少私家车的出行次数,但不会减少私家车数量,C错;河运速度慢,且以货运为主,地铁的发展对其影响小,D错。
答案:1.C 2.B
(2023年·广州综合测试)我国高铁建设大量采用桥梁替代普速铁路中常见的路基,桥梁成为高铁亮丽的风景线。京津高铁时速350千米,桥梁占比达88%。据此完成3~5题。
3.普速铁路的桥梁工程多分布于( )
A.平原 B.峡谷
C.盆地 D.山地
4.平原地区高铁桥梁占比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低建设成本 B.保障列车高速安全运行
C.缩短建设周期 D.避免暴雨洪涝灾害影响
5.目前,我国部分城市高铁站选址出现了从远郊到中心城区的变化,最主要原因是( )
A.节省高铁建设土地成本 B.带动周边商业的转型
C.促进一小时生活圈发展 D.方便城市居民上下班
解析:第3题,普速铁路可在平原、盆地的地面上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路基等进行建设,而在跨越河流、峡谷时需要修建桥梁,A、C错,B对;普速铁路在穿越较高山地时需要开挖隧道,D错。第4题,高铁行驶速度快,修建桥梁可使线路平直,保障列车高速安全行驶,B对;桥梁高架在高空,对材料质量和施工技术要求高,建设成本高,难度大,桥梁占比高会使建设周期变长,A、C错;平原地区高铁桥梁占比高,但仍有一部分路段不是桥梁,所以仍然会受到暴雨洪涝灾害的影响,D错。第5题,高铁站选址在中心城区,方便城区居民乘坐高铁列车,利于促进一小时生活圈的发展,C对;中心城区土地价格远高于郊区,将高铁站建设在城市中心区会大幅增加高铁建设的土地成本,A错;中心城区商业发达,高铁站选址在中心城区会使人员往来更加频繁,商业更加繁荣,但不会带动周边商业的转型,B错;城市居民大多在本城市就业,高铁列车行驶速度快,站点之间的距离远,不可能在本城市频繁停靠,地铁等公共交通更方便城市居民上下班,D错。
答案:3.B 4.B 5.C
(2023年·洛阳统考)2017年,我国首个光伏高速公路试验段在济南建成通车。该公路的路面全称是承载式高速光伏路面,最上面一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摩擦系数高于传统沥青路面。既能保证轮胎不打滑,还是一个巨大的“充电宝”。在冬季,它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冻积雪。据此完成6~8题。
6.与传统高速公路相比,光伏高速公路( )
A.投资大,但建设周期短 B.工程难度大,但维护成本低
C.技术复杂,但功能强大 D.路面平滑,但行车安全
7.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在济南修建光伏高速公路的原因可能是( )
A.光照更充足 B.科技水平更具优势
C.土地资源更丰富 D.私家车保有量更多
8.光伏路面的大力推广,有利于( )
①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②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③缓解全球变暖,保护环境 ④保障冰雪天气出行安全 ⑤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升级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解析:第6题,光伏高速公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工程难度大,维护成本高,技术复杂,摩擦系数大,行车更安全,还有消融冰冻积雪等作用,故功能强大,C正确。第7题,西北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与济南相比,光照更充足,故A错误;济南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科技水平方面比西北地区更具优势,故B正确;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较济南丰富,故C错误;济南私家车保有量更多与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关系较小,故D错误。第8题,光伏路面的大力推广,主要改变的是路面形态,而对路网格局改变较小,对交通拥堵的缓解作用很小,行驶在光伏路面的车辆增多也依然带来交通拥堵问题,①错误;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与出行距离、经济状况等密切相关,与光伏路面的推广关系不大,②错误;用光伏发电代替燃油,使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升级,可以减轻大气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保护环境,③⑤正确;光伏路面摩擦系数高于传统沥青路面,在冬季,它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冻积雪,保障冰雪天气出行安全,④正确。故D正确。
答案:6.C 7.B 8.D
(2023年·武汉调研)如图示意成都至贵阳高铁(成贵高铁)线路,计划于2023年年年底全线开通运营,全程约3小时,全线桥隧比接近80%。据此完成9~10题。
9.成贵高铁全线桥隧比接近80%,其主要原因是( )
①免受沿线大雾暴雨灾害 ②减少沿线地区噪声污染 ③沿线地形地质复杂多样 ④保护沿线地区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有关成贵高铁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施工过程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B.利于中西部地区经济优势互补
C.地跨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
D.加剧沿线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
解析:第9题,高铁运行速度快,往往以直达运输为主。成都到贵阳穿越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地形起伏较大,且沿线分布有喀斯特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对地面交通线修建不利,修建桥隧,对地表环境影响较小,可以保护沿线生态环境;同时桥隧可以使道路更平直,保障运行安全和运行速度,D正确;桥隧比高也会受大雾暴雨灾害的影响;高铁运行噪声较小,故A、B、C错误。第10题,桥隧的修建,可能导致岩体和植被等的破坏,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A正确;成贵高铁经过的四川、云南和贵州均位于西部经济地带,故其建设与中西部地区经济优势互补无关,故B错误;高铁主要经过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没有经过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故C错误;土壤盐渍化与气候、农业生产灌溉不当有关,与高铁修建无关,故D错误。
答案:9.D 10.A
下图中的铁路曾多次因大风导致列车脱轨、倾覆及设备损毁。读图回答11~13题。
11.受大风危害最严重的路段是( )
A.十三间房附近 B.三间房附近
C.了墩附近 D.哈密附近
12.通过该铁路输往我国东部地区的货物主要是( )
A.钢铁和机械 B.石油和天然气
C.小麦和甜菜 D.棉花和瓜果
13.该段铁路没有沿虚线走向修建,主要是因为虚线线路( )
A.风灾危害大 B.修建成本高
C.洪涝灾害多 D.占用耕地多
解析:第11题,读图,根据风频图可知,该地盛行西北风,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三间房位于山谷谷口处,峡谷地形加剧了风速,加重风力的危害,所以受大风危害最严重的路段为三间房,B对。其他路段有山脊阻挡,风力小,故选B。第12题,我国西部地区工业相对落后,钢铁和机械不是主要运输货物,A错。石油和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运输,B错。该地区不是主要小麦产区,C错。该区域气候干旱,光照充足,为我国主要商品棉生产基地,昼夜温差大,有特色瓜果生产,D对。故选D。第13题,山区修建铁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读图可知,如果图中该段沿虚线走向修建,需要穿越多条等高线,工程建设难度大,成本高,B对。从等高线来看,虚线部位海拔低,受山地阻挡,风灾危害小,A错。该铁路位于干旱地区,洪涝灾害少,C错。穿过地区主要为沙漠,占用耕地少,D错。故选B。
答案:11.B 12.D 13.B
共玉高速公路全线平均海拔在4 100米以上,是我国在青藏高原冻土区修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下图为共玉高速公路线路示意图。据此回答14~16题。
14.共玉高速公路的建设可( )
A.扩大沿线商业网点规模 B.促进高原特色农牧业的发展
C.缓解川藏公路运输压力 D.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分布
15.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科技人员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保护冻土 B.解冻冻土
C.铺设柏油 D.铺种草皮
16.共玉高速公路沿线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冲积扇过度开发
C.草地退化与沙化 D.石漠化现象严重
解析:第14题,商业网点规模与人口数量、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该线路所经地区地广人稀,商业活动较少,排除A;共玉高速公路的修建,可改善沿线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区域内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B正确;由图可知,共玉高速公路无法缓解川藏公路的运输压力,排除C;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租金决定的,排除D。第15题,冻土融化会导致路基严重变形,因此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保护冻土;该线路经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里生态脆弱,修建公路会破坏地表植被,且植被遭到破坏后极难恢复,采用铺种草皮的措施,能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但对于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作用不大。第16题,土地盐碱化现象是华北平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排除A;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该地为河流发源地,排除B;石漠化是在暖湿气候条件和岩溶地貌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类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的现象,排除D;全球气候变暖及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导致青藏地区大规模的草地退化与沙化,C正确。
答案:14.B 15.A 16.C
西藏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开发潜力巨大。2023年年11月,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投入运行。该工程穿越了地形复杂、地势险峻、地质极不稳定的横断山脉核心区,打破了青藏电力联网工程的纪录,创造了电网工程在海拔、海拔跨度、自然条件复杂度等方面的世界之最。它的建成有效解决了藏中地区的缺电问题,为川藏铁路提供了保障,为西藏清洁能源开发与外送创造了有利条件。下图为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地形地势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7~18题。
17.与青藏电力联网工程相比,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
A.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恶劣 B.生态脆弱,环保要求高
C.高原冻土,施工难度大 D.海拔跨度大,地质结构复杂
18.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的建设有利于( )
①将西藏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西藏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③加强西藏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④促进西藏地区就业,改善民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第17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与青藏电力联网工程相比,藏中电力联网工程需穿越横断山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应是海拔跨度较大,地质结构复杂,D正确;青藏和藏中电力联网工程都穿越青藏高原腹地,所以A、B、C三项所述内容是两者都会遇到的障碍。第18题,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的建设能够使西藏地区的水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电力联网工程的运营与维护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资源,因此能够促进当地就业,改善民生,①④对;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的建设对西藏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和西藏与其他地区联系的加强影响不大,②③错。
答案:17.D 18.C
近十年多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以及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增长迅猛。下图是2000~2014年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统计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2000~2003年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
A.长江三角洲 B.重庆、四川
C.珠江三角洲 D.新疆、陕西
20.明显反映西气东输工程引起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