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案31森林与湿地的开发和保护(人教版).doc
下载文档

ID:36022

大小:2.89MB

页数:6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31 森林 湿地 开发 保护 人教版
练案[31]第2讲 森林与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2023年·广东深圳调研)温带雨林是地球上由针叶树或阔叶树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也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但生物种类少。下图示意世界上温带雨林的分布地区。据此完成1~2题。 1.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生物种类少的主要原因是( B ) A.自然环境单调,自然条件恶劣 B.冬季气温偏低,水热组合欠佳 C.多云雾降水天气,光照热量不足 D.有机质来源少,土壤发育程度低 2.南北美洲温带雨林呈狭长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洋流流向   B.地形格局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解析] 第1题,读图结合图例可知,温带雨林分布地区多位于南北纬40°-60°,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的热量条件较差,冬季气温偏低,所以生物种类较少。第2题,南北美地区的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受东部高大山地的阻挡,降水较多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部,且呈南北条带状分布,影响分布狭长的原因为地形格局。 (2023年·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林地,以便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图1和图2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当地的( D ) A.年均降水量 B.太阳辐射量 C.地表下渗量 D.气温日较差 4.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是( C ) A.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 B.棕榈油大量转化为温室气体 C.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 D.林场需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 [解析] 第3题,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当地植被覆盖率降低,泥沼等湿地减少,气温日较差增大;大气湿度减小,年均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速度加快,下渗量减少;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对太阳辐射量影响不大。第4题,森林蒸腾耗水量的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没有影响;棕榈油的主要用途不是用于燃烧;林场建设所需要用到的化石能源有限,不会造成温室气体大量增加;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后,土壤暴露于空气中,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2015年12月6日,来自刚果(布)、赤道几内亚、中非共和国,加蓬和喀麦隆5国的森林部长在为期3天的会议期间讨论了如何加强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保护的问题。读图,回答5~6题。 5.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C )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6.与会国家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D )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 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 [解析] 第5题,刚果河流域内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是产生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第6题,只砍伐名贵木材会导致这种物种消失,故④不正确;严禁砍伐树木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故⑤不正确。 (2023年·衡水中学模拟)白尼罗河流经尼罗河上游盆地时形成的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大,最小时约3万平方千米,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千米。沼泽航道较浅,水深变化大,水面布满漂浮植物,给航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改善航运条件,20世纪80年代修建了琼莱运河。下图示意尼罗河部分流域。据此完成7~8题。 7.苏德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C ) A. 蒸发较弱   B. 地下水位高 C. 地形平坦   D. 降水丰富 8.苏德沼泽面积最小的时段是( A ) A. 2月—4月   B. 5月—7月 C. 8月—10月   D. 11月—次年1月 [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苏德沼泽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容易积水。第8题,苏德沼泽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区,2月-4月是干季快要结束时期,5月湿季将来临,水量增多,故此时段面积最小。 (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调研)乌尔米耶湖(下图)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水深春季为4—6米,夏季仅1—2米。近年来,该湖面积迅速缩小,面临消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据此完成9~11题。 9.该湖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D )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10.造成该湖面积迅速缩小的自然原因是( B ) A.全球变暖,降水变率增大 B.蒸发加剧,入湖水量减少 C.破坏植被,坡面径流增加 D.引水灌溉,水位迅速下降 11.伊朗政府计划拯救乌尔米耶湖,可行的措施是( C ) ①湖区发展渔业生产 ②湖区实施人工增雨 ③增加高山冰雪融水 ④发展节水农业 ⑤跨流域调水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解析] 第9题,图中湖泊的纬度在北纬37.5°,说明冬季气温较低,有积雪堆积,在春季因为气温回升,积雪融化。第10题,该地降水少,蒸发强烈,导致入湖的水量减少。第11题,乌尔米耶湖面积迅速缩小,要改变现状使其面积恢复或变大,湖区发展渔业生产,不会增大湖区面积;增加高山冰雪融化,也就是导致气温升高,蒸发更强烈,湖区面积反而会缩小。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题,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可以从生物量的角度进行分析。由图可知,内格罗河流域地处热带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降水多,生物生长快,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河流含沙量与流域植被覆盖率和地形有关。由图可知,内格罗河流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植被覆盖率高;该流域主要为平原地形,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流域内多沼泽,泥沙大量沉积,因此河流泥沙含量少。第(2)题,本题可以从桥梁建设成本、建设难度、该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以及修建桥梁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由题目可知该区域位于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少;水网稠密,水量大,水运便利;修建桥梁的成本高,技术难度大,且对热带雨林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第(3)题,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选择赞同或不赞同的观点进行分析。赞同的理由可以从该区域发展旅游观光业的有利条件和旅游观光业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方面进行分析。不赞同的理由可以从该区域发展旅游观光业的不利条件和旅游观光业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3)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等。 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 13.(2023年·华文大教育联盟第二次质量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天山南麓焉者盆地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开都河是其主要补给来源,也是目前唯一可以直接流入湖区的地表径流,孔雀河是唯一的出湖河流,最终注入塔里木河。博斯腾湖鱼类和芦苇资源丰富,沿河有大面积的绿洲灌区分布,灌溉形式为大水漫灌。近几十年博斯腾湖的湖水水位不断降低,而且含盐量不断上升,环境有恶化的趋势,目前博斯腾湖的湖水已经不能自流入孔雀河,只能依靠闸站提水。如何保护博斯腾湖的生态环境是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下图为焉者盆地水系图。 (1)说明开都河河水经绿洲灌溉后的去向。 (2)分析博斯腾湖水位下降的人为原因。 (3)简述博斯腾湖含盐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4)为了保护博斯腾湖的生态环境,有专家提出了在博斯腾湖周边绿洲灌区大面积推广滴灌的建议。你是否赞同该建议,并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题,开都河河水经绿洲灌溉后的去向可根据水循环的原理进行分析,下渗、蒸发、地表径流。第(2)题,水位下降的人为原因可从工农业用水量和材料中提及的调水分析。第(3)题,含盐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水源减少,蒸发加大,农业盐碱地排盐等。第(4)题,赞同主要从滴灌的优点和减少农业盐碱地排盐的角度说明。不赞同从滴灌的成本和技术水平角度说明。 [答案] (1)水分下渗,形成地下径流或地下水;注入湖泊和河流;水分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大气。 (2)上游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量的增长,导致入湖径流减少;往孔雀河调水增加。 (3)淡水补充来源减少;蒸发量大,湖水不能外泄;农田排盐多(农田退水含盐量大)。 (4)赞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保证入湖水量;可以控制农田盐分入湖。 不赞同:滴灌设施成本高;该灌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难以大面积推广。 - 6 -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