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弹幕电影的观影模式及发展策略探析.pdf
下载文档

ID:3593749

大小:2.10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弹幕 电影 模式 发展 策略 探析
172人文科技弹幕文化源于日本,最早是二次元小众文化的产物。随着弹幕网站的走红,这种互动观看模式被引入各个视频网站和播放平台,弹幕电影也应运而生。弹幕电影并不指向具体的电影类型或文本内容,而是一种添加了弹幕评论功能的观影机制。观众可以在观影过程中,将自己的所想所感发送到大银幕上,形成一种互动。本文所讨论的弹幕电影指向的是电影院为电影放映设置的弹幕场,而不是在线观影时在播放过程中能提供弹幕功能的电影。前者的侧重点是电影的放映模式和观众的观影方式,和视频网站所提供的“开启弹幕”的平台功能有所区别。弹幕电影出现在国内电影市场是在 2014 年暑期档,电影小时代 3 绣春刀 1 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均开设了弹幕专场,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后滚蛋吧!肿瘤君 变形金刚 5 单身男女 2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也纷纷开设了弹幕电影的场次。近年来,有关弹幕电影的话题热度逐渐消退,电影院中基本看不到弹幕电影的身影。与之相反的是,弹幕文化在视频网站上越来越火热,媒体融合趋势下互动电影、流媒体平台逐渐兴起。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媒介的变迁依然在不断影响电影的生态和观众的参与形式,媒介属性的日趋活跃则反映了观众在电影中地位的提升和权利的共享。弹幕电影“从新媒介属性的维度为电影形态提供了一种可参考和拆解的样本”1,其在观众互动和观影模式上的创新都能为电影研究和电影发展提供一种开阔的视角,可以从中窥探与总结未来电影发展的新空间或新方向。1 弹幕电影的观影模式与观众特征1.1 从观看到参与:观影模式的改变目前,弹幕电影在具体的放映过程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短信收集弹幕,一种是通过登录专用的网址直接发送弹幕。其弹幕区域的设置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评论内容直接覆盖在屏幕上,另一种是将弹幕显示区设置在银幕两侧。这样的设定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观影模式,开启了电影评论的新范式。弹幕在其中作为一种记录和发送媒介,使观众作为传播主体拥有更多的自主空间与可能性,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弹幕的操作方式和影院的相关设置打破了以往沉浸式的观影模式,改变了传统电影观看中的霸权结构。与传统的观影方式不同,观众不再是被动接收,而是拥有更多的权利,能够主动参与到对图像和文字的双重解码中。从发送弹幕到接收信息,观众的参与变成一个动态实践的过程。观众需要在观影过程中捕弹幕电影的观影模式及发展策略探析骈雅玮(上海大学 上海电影学院,上海 200072)摘要:目的:弹幕电影创造了一种新的互动观看模式,改变了电影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的关系。通过探讨弹幕电影的观影模式和观众的身份特征,能够明确弹幕电影的优势与局限,反思弹幕电影的存续价值和未来可能的生存空间。方法:文章通过对弹幕电影、弹幕文化的相关文献进行解读,以弹幕电影为分析对象,结合媒介文化与电影产业等相关理论,探究弹幕电影的观众行为、观影模式与发展困境,并针对弹幕电影的未来发展前景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结果:弹幕电影的观影模式经历了从观看到参与的转变,受众角色既是观众,又是用户,弹幕内容与观众的互动行为在观影过程中对电影进行消费与生产,成为弹幕电影的同构体。弹幕电影的局限性包括破坏审美标准、影响叙事与节奏、过于强调娱乐性、受众群体单一、影片类型受限等。在未来,弹幕电影可以从优化放映规则、寻找类型侧重、灵活设置场次等方面突破局限,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为电影行业注入商机与活力。结论:弹幕电影的出现是影院观影模式的一次新变革,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可以表达与互动的现实观影环境,还推动了影像在艺术创作和话语空间方面的多元化发展。在观众的消费过程中,弹幕电影更关注的是受众在消费过程中对产品使用感与娱乐性的体验,会对电影的艺术性与连贯性造成影响,并不适用于所有电影类型,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还需要经过不断尝试、创新与变革,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接受观众和市场的考验。关键词:弹幕电影;观影模式;互动;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J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4-0172-03173第 37 卷第 4 期 2024 年 2 月Vol.37 No.4February 2024艺术科技捉文本之侧的表述空间、思考如何进行合理的表达,并将这一表达投送在银幕上与其他观众互动,这就要求观众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积极思考,从对电影的被动观看中脱离出来。这种沉浸感的打破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形成一种陌生化的效果,观众能够较为自由地在弹幕场景和视频场景之间穿梭,观看变成一种非连续性的活动。“这种弹幕、电影与观众之间作为文化生产统一体的辩证关系,不再强调传统电影对观众造成的凝视或迷影效果,而是重在凸显文化生产实践中,新媒体造就的观影过程中的间离形式。”2无论是发送弹幕还是观看屏幕上的弹幕,观众都会暂时从影片中抽身,发送弹幕的手部操作过程也会让观众感知到自己真实的观影行为和观影空间,跳脱出对电影的沉浸式体验。但在此之上形成的新型互动关系也可以被理解为另一种全新的沉浸式体验。观众沉浸在与周围的互动社交和对电影表达思考的过程中。1.2 从观众到用户:受众角色的转变“随着受众对媒体需求的不断扩展,现代交互性媒体的格局和意识使受众日益强烈地希望突破单向度供给,最大程度实现主观能动性的需求。”3弹幕电影的出现迎合了年轻群体日渐高涨的表达欲以及由此带来的消费行为的改变。其主体意识的觉醒参与改变了观众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观众开始拥有多重身份,“他们不再只是电影观众,同时还是手机用户”4。与观众的用户身份相对应的是电影的消费属性。利用手机发送弹幕这一功能为观众提供了发表感想的工具,观看者不仅可以体验到观赏的乐趣,还可以在参与互动中获得共鸣,并由此延伸出弹幕电影的社交功能。其中,影院封闭的空间特征为观众的互动提供了限制性、封闭性的社交场所,弹幕的介入则为观众共享观影感受提供了阵地和载体,观众能够进行即时的交流。这种共时性的互动方式强调受众的参与性和创造性,能够开拓观看行为中的新型社交功能,实现观影主体之间的情感共享。从观众的观影心理来看,观众的需求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满足于电影本身所带来的视听体验,而是开始追求电影的娱乐属性与社会功能。其中包括对电影的评价、推荐、吐槽,也包括观影过程中的心理认同与情感陪伴。一方面,在弹幕模式下,受众能第一时间解读影片、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能获得即时的反馈,与创作者和其他观影者在一个维度交流,将主观的感受以一种可见的形式与电影一同呈现出来,形成双向传播的模式。另一方面,弹幕电影的互动性会带来一种陪伴感,对电影的解读和评论也可以为观众提供一个宣泄的出口,他们能通过参与式的互动行为,增强自己在观影过程中的存在感与认同感。1.3 从消费到生产:电影形态的同构弹幕电影的出现实现了观众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身份转换。观众开始参与、影响电影的表现形式。弹幕电影除了具有共享性之外,还具有很强的再创性。弹幕的内容、数量都会以独特的表现形式构成弹幕电影的一部分,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从观影群体的特征来讲,其受众多为深受粉丝文化和二次元文化影响的年轻一代,他们对弹幕电影有很高的接受度和很强的消费能力,同时也愿意积极参与到这种互动中,正是他们强调多元化并热衷戏谑、解构的独特个性造就了这场屏幕上的“狂欢”;从弹幕具体的呈现形式来看,弹幕对电影拥有一种解构与生成的力量,“以一种近似涂鸦的方式直接参与作品的最终呈现,借助于这种带有后现代色彩的拼贴手法,具有无穷创造力的主体以反叛者的形象实现原作基础上的二度创作”5。比如在一些励志、热血类的电影中,满屏的弹幕会成为电影的“燃”点之一,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力,重新建构影片的美学特征;从弹幕的内容来说,对电影人物、剧情的解说、科普、猜测等会作为电影的衍生信息,帮助观众理解剧情,对个人观影感受的表达则能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等。这些附加内容构成电影的同构体,与电影共同传播,显示出电影观众在弹幕电影中的文化生产实践意义。2 弹幕电影的局限与发展困境弹幕电影如果过于注重对娱乐性的追求而忽视电影本身的艺术性,个体的艺术观赏则可能演变为一场仪式化的聚众“狂欢”。拼贴式、带有涂鸦意味与刷屏性质的弹幕评论会打破传统电影的审美标准。弹幕会遮挡一部分画面,影响画面的构图和影像所营造的情境,破坏美感。屏幕上的弹幕内容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需要观众花费时间阅读,如果观众面对的是一些节奏比较紧凑的电影作品,可能还会导致其遗漏重要的线索或细节。观众发送弹幕时,需要分散自己的174人文科技注意力用于手部操作和语言组织,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打乱观影节奏,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弹幕电影在受众和类型上的局限性是其很快在市场上销声匿迹的重要原因。弹幕电影的受众面较为狭窄,对年龄稍大的群体来说,弹幕电影的概念与形式都非常陌生,银幕上出现的密密麻麻的评论内容更像是观影过程中的“干扰项”。此外,弹幕电影并不适用于所有电影类型,比如一些艺术电影、科幻电影和悬疑电影,弹幕不仅起不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还会影响观众欣赏画面、理解剧情,甚至对弹幕电影这一观影模式产生排斥心理。3 弹幕电影的发展路径与模式探索3.1 完善放映规则针对屏幕遮挡带来的观影上的干扰和美学上的损失,电影在放映过程中可以设置合适的时间段集中开放弹幕功能。比如设置在电影中途或者电影结尾,或者根据具体的剧情内容,设置在剧情较为平缓的段落,让观众能在交流观影感受的同时完整观看。同时,在具体的放映过程中要注意完善相关的技术,比如过滤一些低俗和涉及剧透的弹幕,保证弹幕内容不会让人反感,也不会影响观众对影片的思考。还应该优化弹幕的呈现形式,针对弹幕的摆放位置、字体样式、出现方式等进行优化,充分了解观众的观影习惯和审美偏好,不断尝试,寻找最适合电影院放映的弹幕摆放位置和弹幕呈现样式。3.2 寻找类型侧重基于对弹幕干扰性的考量,应该在设置弹幕场次时在纯粹审美和大众互动之间明确类型侧重,促进弹幕文化与电影艺术的特性平衡、有效结合。基于影片类型、题材、受众群体等综合考量,判断其是否适合以弹幕电影的模式播放。比如一些喜剧片、爆米花电影可以设置弹幕场,弹幕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如制造笑料、烘托氛围等;一些恐怖片也可以尝试开设弹幕场次,常见的“前方高能”“弹幕护体”可能会削弱惊悚效果,让一部分人敢于走进电影院观看此类影片;如信条这类“烧脑”片,弹幕也许能起到开发想象力、帮助了解剧情从而优化观影体验的效果;再比如一些跨媒介叙事的 IP 电影,弹幕可以对电影情节、道具、人物、背景或者彩蛋等进行补充与说明,帮助理解剧情,正向影响电影内容传播。一些艺术电影、科幻电影、悬疑电影则不适合与弹幕结合,这类电影对画面和节奏的要求比较高,弹幕的出现可能会画蛇添足,造成干扰效果。3.3 灵活设置场次在场次的设置上,可以将电影弹幕场安排为点映场,将弹幕内容作为数据收集起来,及时反馈给片方和市场,起到预测“话题”的作用。还可以将弹幕场作为特殊场次设定在一些节假日,如情人节、国庆节、春节等,在观影最后开放弹幕功能,不仅能增强观影的仪式感,成为有效的营销手段,且刷满屏的弹幕内容会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带给观众不同的观看体验。此外,应该针对同一电影开设弹幕场和非弹幕场,并在购票环节进行标记说明,观众可以根据需求自由选择。弹幕场也可以成为专门的“二刷”场次,推动二次观影,以一种特定的、个性化的观影方式,满足不同观众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电影票房的增长。4 结语弹幕电影的出现是观众主体意识觉醒、电影技术革新和文化市场活力释放的结果。弹幕电影利用自身独特的媒介属性在观影模式上进行了一次创新,改变了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但弹幕电影自身的局限性也限制了这种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关于弹幕电影未来的发展走向,业界和观众需要一种更开放的眼界,弹幕电影应该主动观照自身,不断克服自身局限,同时积极以战略眼光关注与其他媒介、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抓住技术变革可能带来的机遇。总之,弹幕电影未来会发展为什么形态,能否作为一种影院观影的常态模式,还有待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尝试与验证。参考文献:1 王婷.交互性神话、公共修辞与悬置的主体:作为一种社会历史实践的弹幕电影J.当代电影,2022(6):53-58.2 刘晓萍.“存在”的诉求与“吐槽”的狂欢:弹幕电影的受众心理分析 J.当代电影,2018(1):151-154.3 赵越.醒来的观众与沉睡的主体以弹幕现象为例论电影观众主体性的转变与重定义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6(6):16-25.4 颜纯钧.“弹幕”电影:又一个反思的样本 J.电影艺术,2016(6):67-72.5 彭婷.间离形式与主体间性:弹幕电影的观影模式分析J.当代电影,2015(4):146-149.作者简介:骈雅玮(1999),女,山西长治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电影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